日期:2021-06-13
這是擬行路難教學反思簡短,是優(yōu)秀的語文必修教案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擬行路難》教學反思
通過本節(jié)課的教學,本人認為有以下幾點在今后的課上可以借鑒:
其一:積極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盡可能創(chuàng)設情境,讓學生走進詩歌,走近作者。
其二:課前預習非常重要,特別是古代詩歌坐這里我們非常久遠,應該督促學生查閱相關資料,讓學生預先對相關知識有個整體的把握。
其三:積極引導學生在課堂上展開討論,鼓勵學生發(fā)表自己的見解,把更多的時間留給學生。
本節(jié)課也出現(xiàn)了一些問題:
其一:備課時將學生的知識儲備估計太高,盡管我在“備學生”的環(huán)節(jié)上,盡量只提及學生已經學過的詩歌以及相關知識,但是還是有一部分學生基礎較差,無法跟上老師的節(jié)奏。
其二:內容準備過多,有些內容講述欠深入,應該將最后的討論時間留得再長一些。
其三:由于上述原因,沒有示范朗讀這則詩歌。
為了解決上述缺點,一方面,本人將繼續(xù)加強學習,多聽聽有經驗的老師上課。另一方面,繼續(xù)講學生作為備課的重點和中心。力求上課重點突出,層次分明。
《擬行路難》教學反思
本月的公開課要上哪篇課文,這個問題我思考了很久,也與師傅進行了多次討論,一直拿不定主意是講杜甫的《蜀相》好,還是鮑照的《擬行路難》好,最終,出于對學生接受能力的考慮,我選擇了《擬行路難》
《擬行路難》這首詩是選修教材中一首比較短小的詩,在閱讀上并沒有特別大的問題。高二的學生應該都可以自主完成本詩的基本學習內容。但對于鮑照這首詩的深層思想內涵,及所涉及的社會歷史背景等方面的問題,學生還是難以理解的。所以我就將挖掘詩人內心的情感作為教學重點,并配合《擬行路難》(其六)為拓展練習,讓學生在比較閱讀中更加深刻的理解鮑照的思想情感。
雖然備課方面做了較為精細的準備,課中也認真授課,學生也積極配合,課后老師們對此課的評價也較好,但我自己感覺還是存在著不少問題。
一、雖然給學生介紹了魏晉南北朝的一些時代特征,但是沒能讓學生真正做到知人論世,未能使他們深入了解像鮑照這一類出身低微卻擁有過人才華且具有遠大抱負的人所產生的困惑和不解,因此未能讓學生真正理解本詩作者痛苦、悲愴的情感。
二、為了讓學生更好地把握詩人情感,我選擇了與他有相似經歷的李白、杜甫、蘇軾、王勃等學生比較熟悉的詩人來幫助學生來理解他們身上共同的精神痛苦,但是未能讓學生結合自身實際來談,所以學生感觸也不是很深。
三、基于前二者,本來預想讓學生在感嘆古人英雄無用武之地的同時,更能慶幸我們生在一個自由施展才華年代的情感熏陶也未能順利達到目的。
本課教學對象為高二學生,他們有一定的詩歌背誦量,但大多數(shù)人在詩歌鑒賞處不能有較清晰的思路與較好的鑒賞方法。缺乏多元、開放、自主賞析。在引導思路鼓勵自主多元賞析,學習運用“以意逆志、知人論世”的詩歌鑒賞方法。
以意逆志、知人論世是相輔相成,聯(lián)系作者生平及其時代,可以更好的認識作品的價值和意義。知人論世學生很容易把握運用,而“以意逆志”對學生而言有些難度。所以在引導學生閱讀欣賞過程中時刻注意調動學生的主觀感受和生活體驗幫助學生理解、欣賞古詩,對那些意象的解讀,探究意旨、作者情感,要避免避免望文生義。但對于學生的新的解法,在肯定其合理成分的基礎上,要進行適當?shù)狞c撥,促其真正理解。
幼兒園學習網 | 聯(lián)系方式 | 發(fā)展歷程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