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1-08-31
這是林黛玉進賈府的故事情節概括,是優秀的語文必修教案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1、課堂選擇教師主講還是學生活動的標準
教師主講是傳統課堂模式,學生活動則是新課程標準關于發展學生能力要求的課堂呈現,其實這兩種模式都是課堂教學中常用的方法,無所謂孰優孰劣,合適的就是最好的。至于何為合適,則要看教學中的實際情況。
①文本情況。文字優美且主旨不甚深的文章適合學生活動,像魯迅《祝福》這樣的文章,用意極深,故事又離學生生活有距離,其主旨的探究最好主要由教師講析。當然,這兩種教學模式也不是截然分開的,可以交錯使用,實際上我們的課堂常常如此。
②學生情況。不同年級、不同班型,學生的具體情況都會不同,語文素養整體較高的班級可以多安排學生活動,否則,學生容易乏味;語文基礎略差的班級,則要教師多講,慢慢帶,火候到了才能放手,否則,收獲甚微。
2、精心選擇學生能把握的角度
《林黛玉進賈府》是《紅樓夢》第三回,在全書中有著重要的作用,需要學習的內容很多。但有些內容是學生不能自行解決的,如賈府的環境,小說的藝術手法,這一回在全書中的作用等等,這些還是應該交給教師的,人物形象的分析學生卻是可以勝任的。課堂本就是容許學生犯錯的地方,只要角度不太冷僻,學生大體能把握就可以讓他們去嘗試了。
3、學生活動的注意點
在學生活動為主的課堂上,要注意下面幾個問題:
(1)由于課堂時間的限制,客觀上不可能讓太多的學生有在全班同學面前發言的機會,但課堂絕不能只是部分學生的舞臺。新課標要求“注重合作學習,養成相互切磋的習慣。樂于與他人交流自己的閱讀鑒賞心得,展示自己的讀書成果”。采用先小組討論再推薦發言人全班交流的做法比較合乎學情
(2)學生分析課文最容易出現的問題是脫離文本,或妄下結論,或避近就遠,或胡亂聯系。老師要明確要求,做好示范,并及時提醒,加強對學生的點撥和指導。
(3)要盡可能多地為學生提供能力展示空間。
4、教師的作用
在學生活動為主的課堂上,教師也不能缺席。具體說來教師要做好四個角色:鼓勵者,評價者,引導者,補漏者。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的熱情需要保護,學生表現的亮點教師要及時鼓勵,鼓勵面要廣,態度要真誠。同時,老師要敏銳地發現學生的錯誤,要及時糾正學生認識上的.偏差。可以說,把課堂還給學生,教師的工作不是減輕了,而是更重了。
一、教材分析
《林黛玉進賈府》是人教版高中必修三第一單元第1課的一篇講讀課文,本單元三篇課文都是中長篇小說的節選,作為本單元最重要的一篇課文,單元說明和課文提示要求學生重點掌握兩點:一是本文在《紅樓夢》中的作用,二是本文人物描寫的方法。
二、學情分析。
我帶的是幼師專業的學生,她們普遍存在重專業輕文化的傾向,課外閱讀量小,但是借助影視媒介對《紅樓夢》有一定了解,教學中要加強引導,激發學生的積極性。
三、教學策略分析
我將從教學目標、重難點、教法、學法和教學用具幾個方面進行說明。
(一)教學目標和重難點
1、教學目標: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情況, 我把本班32個學生分成8個小組,因材施教,合作探究,為此設定以下三維目標。
(1)知識和能力目標:分析林黛玉進賈府的路線和見聞,掌握本文和前五回的作用。
(2)過程與方法目標:樹立把節選文本放到整部作品中整體把握作品的理念。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正確體驗封建等級制度對個性自由的扼殺。
2、教學重點:探究分析林黛玉進賈府的路線,掌握本文和前五回的作用。
3、教學難點:樹立節選文本整體把握的文本理念,正確體驗封建等級制度對個性自由的扼殺.
說明:對于教學目標和重難點這個環節,許多說課者放在教材分析中講解,我認為文本是固定的,但是學情是不斷變化的,不同專業和不同層次的學生對同一文本要求不同,加之對同一個文本解讀的角度不同,放在教學策略中更合適。
(二)教學方法和教學用具
1、為了落實中職語文“培養學生基本科學文化素養、促進學生終身發展”的目標,我采用了提問法、討論法、歸納法和多媒體輔助的教法以及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學法,以學生為主體,用信息技術輔助教學,讓學生“做中學,學中做”,確保完成教學任務。
2、為了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在教學用具和多媒體組合運用上,我注重多媒體和網絡平臺的應用,把傳統紙質媒體和網絡搜索、網絡通訊相結合,讓學生通過網絡搜集、整理、交流各種資料,培養學生篩選信息的能力,促進學生學生終身發展。
四、教學過程設計
我將從課前準備、導入新課、講授新課、課堂小結、布置作業幾個方面對教學設計進行解讀。
1 課前準備:
學生課外利用網絡觀看電視劇《林黛玉進賈府》(87版《紅樓夢》),通過網絡和QQ平臺收集分享相關信息,了解《紅樓夢》前五回的內容和寶黛釵愛情的結局,用現代信息技術激發學生興趣,擴展課堂容量。
2導入新課:(5分鐘)
欣賞網絡視頻《葬花吟》,用林黛玉為何感嘆“一年三百六十日,風刀霜劍緊相逼”設置懸念,營造情境,激起學生對黛玉的生存環境---賈府的興趣,導入課文。
3 講授新課:
為了落實教學目標,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為學生的終身學習奠定基礎,在講授新課時,我設計了三個問題探究和一個學法點撥來保證完成本節課的任務。
問題探究:(25分鐘)
(1)問題啟動:學生研讀課文,分組討論,畫出賈府平面圖和林黛玉進賈府路線圖,每一組推選一個同學作主要發言,其他同學補充,我根據學生的發言進行點撥,并適當提供一些補充材料,為問題探究做好準備。
(2)問題探究一:討論黛玉進賈府的路線和賈府居住位置的分配揭示了賈府怎樣的本質特征。通過對這個問題的討論理解賈府等級森嚴的封建特征,為下面理解本文對全書主題的作用做準備。在教學中,我先通過拜訪賈母、賈赦、賈政的順序讓學生理解“長幼有序”, 再通過三人居住分配來讓學生理解“尊卑有別”,最后通過討論文中的其它表現加深學生的理解。
(3)問題探究二:學生討論林黛玉進賈府產生了怎樣的心態,她為什么感嘆“一年三百六十日,風刀霜劍緊相逼”。 通過這個問題讓學生體會正是賈府等級森嚴讓人窒息的環境才使黛玉感嘆“風刀霜劍緊相逼”,這種環境正是黛玉命運的悲劇根源,讓學生正確理解封建等級制度對個性自由的扼殺。在教學中,我先讓學生找出反映黛玉心態的句子剖析這種心理產生的原因,再讓學生復述黛玉的悲劇,討論黛玉的悲劇和賈府環境的關系,教師根據學生的發言進行點撥,并適當提供一些補充材料,從而理解本文在內容主題上的作用。 (4)問題探究三:學生討論本文及前五回在全書中有什么作用。通過前五回的內容的剖析,讓學生明白前五回構成了全書的序幕,從而理解本文在章節結構上的作用,為下面的學法點撥做準備。在教學中,先讓學生復述前五回的標題,然后讓每一組代表發言,教師根據學生的發言進行點撥,歸納前五回的內容和作用。
在《林黛玉進賈府》這一課中,學生主要掌握里面的主要人物的性格,如林黛玉的美貌多情、體弱多病、心態復雜、言行小心謹慎等特點。而賈寶玉則是封建貴族的叛逆者,具有反抗封建束縛,要求自由平等思想,他蔑視世俗、卓然獨立的種種表現,反映了他對封建禮教、封建道德的反抗。王熙鳳則是精明能干、刁鉆潑辣、慣于完弄權術的婦女形象。
在這一次的教學當中,通過對課文的詳細解析,學生還是比較容易掌握的,整個課堂學生的積極性比較好,可是他們有一些學生的自我控制還有待加強,由于新學期的到來,學生比較興奮,思維比較活躍,整個課堂不好控制,如對于林黛玉的分析,很多學生就覺得她是一個病秧子,太過于小心謹慎,學生們不太喜歡,覺得她的這一種美不太正常,特別是在我說到林黛玉是“病態美”的時候,學生哈哈大笑,覺得這樣一個處處小心和時時在意的病秧子,寶玉怎么會如此喜歡。
在講到寶玉使,學生覺得寶玉比較輕浮,有一點兒娘娘腔,因此每當提到他的穿著打扮和寶玉對黛玉的一見鐘情時,他們總是哈哈大笑,不過還好,他們都能夠積極的參與其中,就是課堂紀律有點亂,還需加強。
所以在今后的教學中除了開闊學生的思維還需要加強對學生課堂紀律的管理。
一、課堂參與度不高
第一課時——走進紅樓夢及第二課時——放映87版《紅樓夢》林黛玉進賈府情節的視頻,兩個班都是全員全過程專心致志。至于后面幾課時講小說的情節、環境、人物時,學生上課明顯不積極。這樣的情況平日里在十班上課表現最為突出,也是我長期教學中難以突破的瓶頸。我想這也是十班語文成績一直趕不上八班的重要原因。平日里,我過分倚重于對話式教學,然而對于性格內斂,語言表達能力略有不足的同學,經常是全程沉默。日后還需進一步改進,提高全體學生的參與度。
二、僅對文中的寫作手法進行歸納,引導學生們在寫作過程中學習借鑒,卻忽略了小說鑒賞方法如對人物形象分析及環境描寫作用的指導總結。這一點,在課時作業及本單元后兩篇小說中會重點補充強調。
三、預設大于生成。本課采取的教學方法過多,尤其是視頻放映及問答對話環節,思路跳躍,內容重復交叉,情景生成的教學打亂了事先備課時所設計的教學環節。在以后的教學設計中,盡量靈活多變,能夠打破預設的壁壘,避免將自己的思路及思考凌駕于學生的思路及思考之上。
如上,是我對必修三第一篇課文《林黛玉進賈府》的教學反思,愿接下來的教學,能不斷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突破壁壘,營建有趣味、有內涵,有彈性的高效課堂。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