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1-08-27
這是五年級《己亥雜詩》教學設計,是優秀的五年級上冊語文教案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1.朗讀《己亥雜詩》。
2.作者簡介。
龔自珍,號定庵,清代人,近代思想家、文學家。由于力主改革弊政,受當局排擠,48歲那年憤然辭官南歸。他詩、文、詞各體兼長,并精通經學、文字學和史地學。文章奧博縱橫,自成一家。行文獨具風格,于蘊藉中洋溢著激情,于客觀描述中寄托著深意,詩歌瑰麗奇肆,成就尤大。有《龔定庵全集》。
《己亥雜詩》選自《龔自珍全集》,共350首,多詠懷和諷喻之作,寫于己亥年。這一年作者憤然辭官南歸,后又北上接迎眷屬,往返途中將見聞感受寫成三百五十首雜詩,統名曰《己亥雜詩》,此選其一。
3.賞析。
此詩前兩句寫景。望著夕陽西下,牽動了作者廣闊無邊的離愁別恨,這離別之愁,不僅是離別家眷,更是離別朝廷。詩人的馬鞭所指,東即天涯海角,可見辭官的決心之大。但辭官不等于放棄理想,亦未割斷自己與朝廷的感情牽連。詩后兩句正是作者一片拳拳忠君愛民之心的形象體現。
后兩句抒情。落紅并不是無情的東西,它懷戀大自然,即使委落塵埃,也要化作春泥,護育新花生長。作者以落紅自比,言外之意是自己雖然辭官,但仍會關心國家的前途命運。景中寓情,情中有景,情景交融。
4.小結:
這首詩寫作者辭官離京,遠去天涯的無邊愁思,表達了詩人政治理想至死不變的執著態度。作者以“落紅”自喻,含意深刻,耐人尋味。
5.朗讀并背誦詩歌。
四、小結
朗讀古詩要做到讀音準確,停頓恰當,重音合理,讀出作品的感情和氣勢。背誦古詩應當從整體上來把握作品,應當在明確作品的內容,理清作品結構及作者思路的基礎上,反復地誦讀,細心地體會作品的精妙之處。要在理解作品的基礎上背誦,在背誦的過程中加深對作品的理解。
五、作業
完成課后練習三。
六、板書設計
己亥雜詩
一二句寫浩蕩離愁,黯淡宦情
以“落紅”自現
三四句寫不甘退伏,憧憬未來
寄予愛國情懷
教學目標:
1、讀、背、誦本詩。
2、聯系上下文、聯系作者寫作背景,理解詩意,體會情感。
3、初步感知本詩的構詩與表達特點。
教學重點難點:
詩句1-2行表達的內容與表現的情感。(難點)
詩句3-4行表現的情感
教具準備:課件
課時安排:一課時
教學過程設計和安排:
一、明題,知背景,營造學習氛圍。
以前我們學的詩多是唐宋時期的作品,今天我們將學習一篇距今僅一百多年,清代龔自珍的一首詩。仔細看老師寫課題,請書空一起寫。
板書:己亥雜詩(師述:己,雜的字形)
指名讀課題,結合課前搜集到的資料,解釋詩題。
師述:中國古代用天干地支紀年法,本詩所指的“己亥年”是1839年。這一年龔自珍辭官南下,一路將所見所聞所思所想記錄成315首日記體組詩。因為都寫于己亥年,所以將這315首詩都稱為——(讀課題)《己亥雜詩》。
這一年,正是鴉x戰爭的前一年,曾經強盛的大清帝國行將沒落。腐朽的清政府對外卑躬屈膝,對內大肆打壓,官吏貪xx敗,百姓民不聊生。這時候,龔自珍寫下了這首詩——師配樂范讀。
二、讀好詩句,自學質疑,整體把握詩的大意與情感。
1、自由讀詩,(1)讀準字音,停頓正確地讀順詩句。
?。?)借助注釋或工具書,聯系課前收集的資料,試理解詩句的意思。
看看通過自學,能讀懂什么?有什么不明白的,做上記號,一會提出大家共同研究。
2、指名讀,評讀,練讀。(糾正字音與停頓)
3、匯報交流。
學生自由交流,相機解決以下內容:
A.九州生氣恃風雷:
“生氣”真的是指的中國“發脾氣”嗎?在這里用“生機勃勃的局面或者景象”這種說法更符合前文“九州”這樣的語言環境。
B.萬馬齊喑究可哀:萬馬啞了畢竟讓人覺得悲哀。
C.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重抖擻”再次振作精神。
“不拘一格”什么意思?在那個年代“拘”著什么“格”嗎?(清朝的死板、單一、陳舊的八股科舉制度來選拔人才,用“四書五經”禁錮人們的思想)這不拘一格降人才就是希望打破死板、陳舊的制度,選拔任用各個方面的人才。
4、初步理解詩意能幫我們更好地讀書。讀全詩說說這首詩大概講了什么?
教師梳理歸納:通過自學,大家初步明白了詩句的意思,也都覺得對“萬馬齊喑”“風雷”這些詞的理解有些模糊。我們就從這第一句開始,深入讀書,共同學習。
三、情感入手,體會詩句的意思,再深入理解體會情感,讀好詩句。
?。ㄒ唬?、教學第一句:九州生氣恃風雷,萬馬齊喑究可哀。
讀一讀,透過字面去想象,你仿佛看到怎樣的畫面?
?。ǖ诙性姡?ldquo;萬馬齊喑”
A、結合注釋說說這個詞語的意思。
B、一提到“萬馬”你想到的是什么詞?(萬馬奔騰、萬馬齊鳴)那是何等熱鬧、壯觀!而這“萬馬齊喑”呢?看到這個詞語你眼前出現的是怎樣的場面?
讀這個詞
C、這里龔自珍真說的是大清朝的馬么?他指的又是什么?從哪里讀出來的?
聯系上文“九州”知道說的是“舉國上下死氣沉沉的局面”。
D、這“舉國上下”包括哪些人?(君、官、民……)又是怎樣的死氣沉沉呢?結合課前搜集到的資料說說。(出示課件)
(1)英法聯軍打到家門口的時候,皇帝居然帶老婆兒子、軍機大臣、王公貴族,逃之夭夭。讀“萬馬齊喑”!
(2)這是大清朝的官員們。面對趾高氣揚的列強,大氣都不敢出。只顧得貪xx敗,剝削欺壓人民!這是當年外國人拍攝中國煙民做成的明信片,東亞病夫的形象世界流傳。“中原幾無可以御敵之兵,且無可以充餉之銀”?。?/p>
?。?)百姓流離失所,田不能耕,商不能經,工不能作,哀號遍野的豈止十萬百萬千萬??!這是當時官府的施粥場景,有這樣一個母親,因為貧病,兒剛死在懷中,可憐的母親還在心中悲叫著:“兒且勿死,為娘今日趁一粥”,還“掩懷拭淚不敢哭”……
看到這一切,用一個詞說說你此刻的情緒:(悲哀、憤恨……)這萬千情緒同樣也翻滾在龔自珍的腦海,他選擇了最能表達他此刻情緒的一個字:“哀”
大家讀讀這行詩。
?。ǖ谝恍性姡?/p>
正因為“哀”、恨,所以大家盼望著一場大的變革的風雷來喚醒這九州的生氣啊!
1、他希望的“九州生氣”是怎樣的?用平時積累的詞語說說。(國泰民安、生機勃勃、安居樂業……)
2、剛才同學們說到“風雷”是巨大的社會變革,你希望這風雷滌去什么?炸醒什么?
3、他希望那如風雷一般強大、一般迅疾的變革?。∵@滿心期盼你能讀出來嗎?(讀第一行詩)讀!讓這場變革來得更快些!讀!讓這場變革來的更猛烈些吧!讀!
?。ㄐ〗Y一二行詩)
?。ǘ?、教學第二句:“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
“勸”
愿望是那樣的美好,而現實卻又是那么可哀。那巨大的變革不是我們可以左右的??!這“萬馬齊喑”死氣沉沉的局面再不改變,要亡國了啊!
大家讀讀后一句。他勸誰?勸什么?怎樣勸?(課件示圖,說、讀)
1、這首詩寫下后不到一年,英國的大炮首先轟開了國門,第一次鴉x戰爭的硝煙讓這個本已貧困的國家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創。讀!
2、距離這首詩不過三年,第二次鴉x戰爭失敗英法聯軍x燒了圓明園,陸續簽訂了19個不平等的條約。讀
3、甲午海戰敗了,百日維新敗了,八國聯軍侵華,國家危急了?。≡僮x!
讀全詩:師生共同誦讀:師讀第一句,生讀第二句。
四、誦全詩,明情感,感悟寫作方法。
1、將整首詩完整的讀讀,龔自珍在這首詩里表達了怎樣的愿望,你一定會有更深切的感受。(練習課件)
a)這首詩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愿望?
帶著這樣的期盼,誰能來誦誦這首詩?全班誦讀。
b)讀到這里,大家課前的問題解決了嗎?
同座之間說說帶點詞語的意思。誰來說說這“風雷”指的是什么?這“萬馬齊喑”指的又是什么?
2、這看不見摸不著的情緒,作者通過創造了“萬馬”“風雷”“天公”這樣浩大的意象來表達。這樣“創景抒情”的表達方法與我們常見的“借景抒情”“觸景生情”既相通又相異,也表現出龔自珍極高的藝術成就。課下大家還可以再去讀讀龔自珍其他的詩或文,更真切的感受他的情。(拓展《己亥雜詩》第5首和第45首。)
【教學目標】
1.朗讀背誦并默寫《己亥雜詩》。
⒉ 讀好詩句,整體把握,誦讀賞析,領悟情感,拓展延伸。
⒊體會詩人希望社會變革和期待人才輩出的強烈的愛國情感。
【教學重難點】
重點:體會詩歌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難點:體會詩歌所描繪的意境。
【教法設計】誦讀法,品味法,探究法。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課題
1、今天我們就要來學一首龔自珍寫的詩《己亥雜詩》(板書:己亥雜詩)
二、進背景
⒈中國古代用天干地支紀年法,己在天干的第六位,亥在地支的最后一位,組合在一起就是1839年。這一年龔自珍辭官南下,一路將所見所聞所思所想記錄成315首日記體組詩。因為都寫于己亥年,所以將這315首詩都稱為——《己亥雜詩》。
⒉ 小結:這一年,正是鴉片戰爭的前一年,曾經強盛的大清帝國行將沒落。腐朽的清政府對外卑躬屈膝,對內大肆打壓,官吏貪污腐敗,百姓民不聊生。這時候,龔自珍寫下了這首詩。
三、說作者
四、讀詩文
1、指名讀,齊讀,練讀。
(糾正字音與停頓)
2、師配樂范讀。
3、學生再配樂讀整首詩
4、全班齊讀。
五、看注釋
九州:中國。
生氣:生氣勃勃的局面。
恃(shì):依靠。
喑(yīn):啞。 萬馬齊喑:比喻社會政局毫無生氣。語出蘇軾《三馬圖贊序》:“振鬣(馬鬃)長鳴,萬馬皆喑。
究:終究、畢竟。
天公:造物主。
重:重新。
抖擻:振作精神。
降:降生。
六、譯詩文,解詩意
1、九州內生機勃勃要有風雷激蕩,
2、萬馬齊喑的沉悶局面實在可哀。
3、我勸告天公要重新把精神振作,
4、打破一切清規戒律去選用人才。 中國要有生氣,要憑借疾風迅雷般的社會變革,現在人們都不敢說話,沉悶得令人可悲。我奉勸天公重新振作起來,不要拘泥于常規,把有用的人才降到人間來吧。
七、悟詩情,品意境
(一)、我們大體了解了詩意,從詩意中我們知道了社會政治毫無生氣,這是一種怎樣的局面呢?
(1)“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后庭花。”在清朝又何嘗不是這樣呢?難怪龔自珍說要“改革”了。
(2)“暖風熏得游人醉,西湖歌舞幾時休。”清朝的官員又何嘗不是呢!怪不得作者說要“改革了。
(3)林則徐在上表朝庭的奏書中也這樣寫道:“中原幾無可以御敵之兵,且無可以充餉之銀”啊!這要的局面還不要“改革”
嗎?再不,就來不及了。
(4)、 A、“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想要改變這種局面,就要改革。
B、這萬千情緒也同樣在龔自珍的腦海翻滾,他選擇了最能表達他此刻情緒的一個字:“哀”,大家讀讀這行詩。
C、正因為“哀”、恨,所以大家盼望著一場大的風雷變革來喚醒這九州的生氣啊!
D、小結:盼望著九州生氣,可偏偏生活在這樣萬馬齊喑的哀世中,叫人怎么不感慨!那么應該怎樣“變革呢”? “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
(5)、全班讀全詩
(6)、詩已經在同學們的嘴里,心里,讓我們把背出來吧。
八、背全詩
九、探技巧
這看不見摸不著的情緒,作者通過創造了“萬馬”“風雷”“天公”這樣浩大的意象來表達。這樣“創景抒情”的表達方法與我們常見的“借景抒情”“觸景生情”既相通又相異,也表現出龔自珍極高的藝術成就。
十、作業
1、拓展延伸
龔自珍的已亥雜詩還有很多首,下面我們來看看第5首:浩蕩離愁白日斜,吟鞭東指即天涯。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2、作業:課后把這首詩改寫成一篇優美的抒情散文。
板書設計:
己亥雜詩
【清】龔自珍
九州生氣恃風雷,萬馬齊喑究可哀。
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
變革
萬馬齊喑——————九州生氣
不拘一格
【教學目標】
1、讀、背、誦本詩。
2、聯系上下文、聯系作者寫作背景,理解詩意,體會情感。
【教學重難點】
詩句1-2行表達的內容與表現的情感。(難點)
詩句3-4行表現的情感。
一、導入
師:中國古代用天干地支紀年法,本詩所指的“己亥年”是1839年。這一年龔自珍辭官南下,一路將所見所聞所思所想記錄成315首日記體組詩。因為都寫于己亥年,所以將這315首詩都稱為——(讀課題)《己亥雜詩》。
這一年,正是鴉x戰爭的前一年,曾經強盛的大清帝國行將沒落。腐朽的清政府對外卑躬屈膝,對內大肆打壓,官吏貪xx敗,百姓民不聊生。這時候,龔自珍寫下了這首詩。
2、作者簡介(注解)
二、讀詩
1、讀準字音,劃分節奏、押韻……
2、讀懂詩意,口頭翻譯。
3、 滿載離愁,遠歸故里雖辭官歸鄉,
自比落紅,仍可護花仍心系報國。
三、悟詩
1、詩中哪句表現了詩人猶豫孤獨和悲壯豪邁復雜心情交織一起?(第一句)
2、詩中哪句表現了雖辭官,但仍關心國家前途命運的詩詞?(第二句)
3、詩中寫了幾種心境?
1、離別憂傷
2、回歸的愉快
3、積極的人生態度
4、名句欣賞(第二句)
四、背詩
五、作業
1、積累落花詩句。
一種是怨啼鳥,怪東風,嘆年華,面對落花噓唏感嘆。“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李煜;“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閑愁”-李清照;“儂今葬花人笑癡,他年葬儂知是誰?”-林黛玉
另一種把落花作為自然景物來描寫,其中不少昂揚向上的精神。“花落春仍在”“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孟浩然
2、背誦默寫。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