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1-04-16
這是鳥的天堂板書設計說明,是優秀的五年級上冊語文教案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鳥的天堂》課文原文:
我們在陳的小學校里吃了晚飯。熱氣已經退了。太陽落下了山坡,只留下一段燦爛的紅霞在天邊,在山頭,在樹梢。
“我們劃船去!”陳提議說。我們正站在學校門前池子旁邊看山景。
“好,”別的朋友高興地接口說。
我們走過一段石子路,很快地就到了珠江邊。那里有—個茅草搭的水閣。穿過水閣,在河邊兩棵大樹下我們找到了幾只小船。
我們陸續跳在一只船上。一個朋友解開繩子,拿起竹竿一撥,船緩緩地動了,向河中間流去。
三個朋友劃著船,我和葉坐在船中望四周的景致。
遠遠地一座塔聳立在山坡上,許多綠樹擁抱著它。在這附近很少有那樣的塔,那里就是朋友葉的家鄉。
河面很寬,白茫茫的水上沒有波浪。船平靜地在水面流動。三只槳有規律地在水里撥動。
在一個地方河面變窄了。一簇簇的綠葉伸到水面來。樹葉綠得可愛。這是許多棵茂盛的榕樹,但是我看不出樹干在什么地方。
我說許多棵榕樹的時候,我的錯誤馬上就給朋友們糾正了,一個朋友說那里只有一棵榕樹,另一個朋友說那里的榕樹是兩棵。我見過不少的大榕樹,但是像這樣大的榕樹我卻是第一次看見。
我們的船漸漸地逼近榕樹了。我有了機會看見它的真面目:是一棵大樹,有著數不清的椏枝,枝上又生根,有許多根一直垂到地上,進了泥土里。一部分的樹枝垂到水面,從遠處看,就像一棵大樹躺在水上一樣。
現在正是枝葉繁茂的時節,樹上已經結了小小的果子,而且有許多落下來了。這棵榕樹好像在把它的全部生命力展覽給我們看。那么多的綠葉,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點縫隙。翠綠的顏色明亮地在我們的眼前閃耀,似乎每一片樹葉上都有一個新的生命在顫動,這美麗的南國的樹!
船在樹下泊了片刻,岸上很濕,我們沒有上去。朋友說這里是“鳥的天堂”,有許多只鳥在這棵樹上做窩,農民不許人捉它們。我仿佛聽見幾只鳥撲翅的聲音,但是等到我的眼睛注意地看那里時,我卻看不見一只鳥的影子。只有無數的樹根立在地上,像許多根木樁。地是濕的,大概漲潮時河水常常沖上岸去。“鳥的天堂”里沒有一只鳥,我這樣想道。船開了。一個朋友撥著船,緩緩地流到河中間去。
在河邊田畔的小徑里有幾棵荔枝樹。綠葉叢中垂著累累的紅色果子。我們的船就往那里流去。一個朋友拿起槳把船撥進一條小溝。在小徑旁邊,船停住了,我們都跳上了岸。
兩個朋友很快地爬到樹上去,從樹上拋下幾枝帶葉的荔枝,我同陳和葉三個人站在樹下接。等到他們下地以后,我們大家一面吃荔枝,一面走回船上去。
第二天我們劃著船到葉的家鄉去,就是那個有山有塔的地方。從陳的小學校出發,我們又經過那個“鳥的天堂”。
這一次是在早晨,陽光照在水面上,也照在樹梢。一切都顯得非常明亮。我們的船也在樹下泊了片刻。
起初四周非常清靜。后來忽然起了一聲鳥叫。朋友陳把手一拍,我們便看見一只大鳥飛起來,接著又看見第二只,第三只。我們繼續拍掌。很快地這個樹林變得很熱鬧了。到處都是鳥聲,到處都是鳥影。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枝上叫,有的飛起來,有的在撲翅膀。
我注意地看。我的眼睛真是應接不暇,看清楚這只,又看漏了那只,看見了那只,第三只又飛走了。一只畫眉鳥飛了出來,給我們的拍掌聲一驚,又飛進樹林,站在一根小枝上興奮地唱著,它的歌聲真好聽。
“走吧,”葉催我道。
小船向著高塔下面的鄉村流去的時候,我還回過頭去看留在后面的茂盛的榕樹。我有一點的留戀的心情。昨天我的眼睛騙了我。“鳥的天堂”的確是鳥的天堂啊!
《鳥的天堂》創作背景:
1933年4月,西江鄉村師范學校校長陳洪有北上進行教育考察,5月底經過上海時約同巴金一起回新會。當時,巴金還不滿30歲,已是著名作家。他南下廣東,“到另一些未曾有過我的腳跡的地方去”(巴金語),并看看一班獻身教育事業的青年朋友。5月31日,巴金同陳洪有一起到西江鄉村師范學校,先在學校住了3天,隨后就到新會縣城近郊的天祿、天馬、茶坑等鄉村游訪了3天,后在新會坐當時新寧鐵路的火車到臺山公益住了一晚,6月7日傍晚回到西江師范學校參加座談會,9日當晚離校返穗,在那里逗留了10天。
巴金與小鳥天堂結緣可說是天作之合。他游訪新會天祿、天馬、茶坑三個鄉時,由于陳洪有校長校務繁忙,他囑咐天祿人葉渠均,天馬人陳毓就,茶坑人梁朝令三位同學兼同事陪巴金游三鄉。此時,正值南國水鄉的初夏。一個傍晚,在天馬鄉務本小學(現在近天馬村委的'祖祠堂“務本堂”)吃過晚飯,陳毓就邀請巴金劃船繞游“雀墩”。像巴金文中所說的那樣,當晚并見不到鳥,讓他有點失望。第二天早晨去“有山有塔”的地方(指茶坑鄉,山是“鳳山”,塔是“熊子塔”),找梁朝令一起探訪梁啟超舊居,此時再經過“雀墩”,令他驚喜地見到漫天飛舞的小鳥,心情雀躍,停船觀賞鳥飛鳥落,出入于大榕樹之中,讓他久久不愿離去。
巴金回到上海后,懷著這種心情寫成了《鳥的天堂》這篇優美的散文,記述了這段愉快的旅程。這篇散文最初發表在《文學》季刊(1933年8月1日第一卷第2號)上。由于當時中國處于動蕩的年代,名家筆下描述的這一方樂土,引起了人們廣泛的興趣和向往。
《鳥的天堂》課文解析:
1、主題思想。
在這篇散文中,作者以精巧縝密的藝術構思和生動傳神的筆墨,描繪了奇特幽美、別具洞天的“鳥的天堂”的畫卷。同時,此文細膩的描繪中,透露出一種濃郁的自然氣息,抒發著一顆寧靜悠遠的心,使人讀了有一種感情上的解放。三十年代初,人心趨向返歸自然。遠離市聲,獨處幽境的鳥兒,正是作者一種熱愛自然的心境寫照。
2、藝術特色。
此文的藝術特色主要突出地表現為以下幾個地方:
(1)平鋪直敘,層次簡潔。
從開頭的敘述來看,作者故意不寫到與鳥有關的東西,只寫幾個蕩舟的場面,好像一幅畫的色彩層次,起先淡淡地鋪染,繼而層層地加深。“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樹枝上叫,有的飛起來,有的在撲翅膀。”鳥的天堂至此呈現出來。將一件小小的見聞過程表現得如此層次簡潔,這是正是此文的第一大突出特色。而作者此時的心境,正是在層層遞進的結構中和最終烘托出來的場景上體現出來的:
第一層結構,交待了時間、地點和人物(散文化的交待),筆調簡潔;
第二層結構,描寫景色和鋪墊是“船平靜地在水面流動,三只槳有規律地在水里劃動…”然后一步步船到樹下,樹進眼中,這時候,作者的筆一改清淡的調子,寫道:“那么多的綠葉,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點縫隙……”此處用筆較多。
第三層結構,一聲鳥鳴忽起,于是“到處是鳥聲”,到處是鳥,順時間秩序,似乎將要引到全文高潮的場景——鳥的天堂,但此處,作者將所寫空間放緩進展,故意將話題引開,寫到荔枝和歡悅的心情;
第四層結構,“鳥的天堂”出現,作聲隨勢將筆一收,只留下淡淡的幾句余興未盡的話,來結束全文。
(2)準確傳神,生動形象。
巴金善于運用確切的詞語,描繪事物的性質、狀貌,恰到好處地抒情表意。在表現榕樹生命力之美時,這樣寫道“那翠綠的顏色,明亮地照耀著我們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綠葉上都有一個新的生命在顫動。”這里如果去掉“似乎”變成寫實,就顯得不真實了;如果換成“我覺得”就把感覺和景物截然分開,語氣平淡。“顫動”如果變成“涌動、跳動、顫抖”,就不能把綠葉富有生命力的特有精神狀態準確地刻畫出來。“似乎、顫動”傳神地把當時作者的感受、聯想融入于景,具有“物我兩忘”的心態,意境深遠,妙不可言。寫榕樹的葉子亮麗,又反客為主,寫成“翠綠的顏色,明亮地照耀著我們的眼睛”。葉子對人的吸引力太大了,讓人不得不看,榕樹的生命力可謂強矣。
作者第二次去看榕樹時,寫群鳥嬉戲,“到處是鳥聲,到處是鳥影”,可知場面之廣大。從聽覺寫“聲”,從視覺寫“影”,寫影比寫鳥本身更能體現當時的熱鬧紛繁。用“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樹枝上叫,有的飛起來,有的在撲翅膀……”這句話充分寫出形態的多種多樣,生動形象,給人以身臨其境之感。
(3)節奏明快,情深意厚。
《鳥的天堂》全文節奏鮮明,聲音鏗鏘,自然流暢,瑯瑯上口。課文開頭多用短句,簡潔明快,令人漸入佳境。寫靜態的榕樹,多用長句,具體生動,情深意厚,耐人尋味。寫群鳥嬉戲,以詞為句,長短錯落,生動熱鬧,給人以急促的動感。作者又用“連環”“頂真”等寫法,“看清楚了這只,又錯過了那只,看見了那只,另一只又飛起來了”。讀時就給人以“應接不暇”的感覺。作者又較多運用排比、復迭的句子,體現熱鬧歡騰的景象。
在感情上,作者善于運用多種方式表達。如在劃船途中“三只槳有規律地在水里劃,那聲音就像一支樂曲”。寫景抒發內心的愉快。當沒看到鳥后失望、迷惑,“鳥的天堂里沒有一只鳥,我不禁這樣想”。明寫想法暗寫心情。當被大榕樹生命力所傾倒和被群鳥的歡樂所感染時,直接抒情:“這美麗的南國的樹”“那歌聲真好聽”前面的間接抒情對后面的直接抒情又給予襯托鋪墊,使結尾的抒情顯得異常強烈,震撼人心,結尾如豹尾般有力:“那鳥的天堂的確是鳥的天堂啊!”
(4)欲揚先抑,氣韻貫通。
文貴曲忌直,此文圍繞作者的思想變化,欲揚先抑。先寫第一次看到是幾株大榕樹的錯覺,先抑,后寫真是一株大榕樹,后揚;先寫沒有看到鳥的遺憾,又抑,后又突出寫群鳥嬉戲的場面,再揚。證實鳥的天堂的確是鳥的天堂,前后對比,波瀾起伏,產生動人的藝術效果。
而且,全文讀之自然流暢,誦之瑯瑯上口,也歸功于文章的氣韻貫通,寫動態的第一段,作者用兩個表時間的名詞“起初”“后來”,用兩個寫拍手的短句,連起了由靜寂到有鳥,再到鳥開始飛起,最后到處是鳥,各具情態的整個場面變化過程。下面的一段,則體現了由概括到具體,由整體描寫到局部刻畫的連通:由“眼睛應接不暇”的概寫,到“看清楚了這只,又錯過了那只,看見了那只,另一只又飛起來”,再到一只畫眉鳥的細寫,連貫流暢,緊湊而又有變化。
作者簡介:
巴金(1904年11月25日-2005年10月17日),原名李堯棠,字芾甘。四川成都人。1921年于成都外語專門學校肄業。1923年赴上海,不久到南京大學附中讀書,1925年畢業。1927年赴法國留學。1928年在巴黎完成第一部中篇小說《死亡》。1928年冬回國。1934年在北京任《文學季刊》編委,同年秋赴日本。1935年回國,在上海任文化生活出版社總編輯,出版“文化生活叢刊”、“文學小叢刊”。1936年與靳以創辦《文學月刊》。抗日戰爭期間輾轉于上海、廣州、桂林、重慶,完成長篇小說《家》、《春》、《秋》,中篇小說《憩園》、《第四病室》。抗日戰爭勝利后曾任平明出版社總編輯。1946年創作長篇小說《寒夜》。1949年9月出席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任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主席,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副主席,上海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主席,中國作家協會上海分會主席,《文藝月報》、《收獲》、《上海文學》主編。1982年獲“但丁國際獎”。1983年獲法國榮譽勛章;1985年被美國文學藝術研究院授予國外名譽院士稱號。巴金是第一、二、三、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第五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六、七、八、九屆全國委員會副主席;主要著作收入《巴金文集》;2005年10月17日逝世。
教學目標:
1、認識榕樹的奇特和美麗,體會大榕樹上眾鳥紛飛的壯觀景象,體會大自然的美。
2、分辨課文中寫的事物與聯想,體會這些聯想的作用
掌握生字,理解顫動、應接不暇、留戀、逼近、展示等詞語。
3、理解為什么鳥的天堂的確是鳥的天堂。體會靜態與動態描寫方法。
4、練習有感情的朗讀課文,感受作者熱愛難過風光的感情。
教學重點:
1、了解大榕樹的外形特點,體會鳥的天堂的含義。
2、鼓勵學生在學習課文后說出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教學難點:
體會作者聯想的句子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同學們,我們已經跟著作者到過鳥的天堂,作者兩次到鳥的天堂分別在什么時候,看到什么呢?
板書:第一次:黃昏
榕樹
第二次:早晨
鳥
二、明確學習目標,讓學生理解課文。
作者兩次到鳥的天堂所見到的景象是不同的,你喜歡作者那一次的描述,請同學們四人一組說說你的意見。(討論后提問,讓學生表達自己的意見。)
過渡:好,我們先和作者一起欣賞榕樹。
你喜歡作者描寫榕樹的那些句子,誰愿意把你喜歡的句子讀給大家聽?
根據學生回答出示下列(1)、(2)句子,并讓學生說出喜歡的理由。
(1)我有機會看清它的真面目:是一棵大樹,有著數不清的丫枝,枝上又生根,有許多根一直垂到地上,伸進泥土里。
A、請同學們看看掛圖、讀讀句子,你喜歡作者的描寫嗎?結合圖說說你喜歡的原因。(指名讓一位學生上臺指著圖說。)
B、小結:這句話寫出了榕樹枝上又生根,有許多直垂到地上,伸進泥土里,所以枝干的數目不可計數。作者看了會覺得怎樣呢?(驚奇)
板書:枝干多
c、誰能把作者的感受讀出來(引導學生抓住重點詞來讀)?
(2)現在正是枝葉繁茂的時節。這棵榕樹好像在把它的全部生命力展示給我們看。那么多的綠葉,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點縫隙。翠綠的顏色明亮地在我們眼前閃耀,似乎每一片樹葉上都有一個新的生命在顫動。這美麗的南國的樹!
問:你喜歡這句話是因為作者把榕樹的什么寫了出來?指名說說。(寫出榕樹茂盛、充滿生命力)
板書:茂盛
A、少茂盛呢?誰來說?
(榕樹的茂盛表現在葉子多而密;顏色鮮艷、明亮、富有生命力。)
B、顫動是指葉子怎樣,誰可以做顫動這個動作(顫動是指微風吹動下一閃一閃的樣子。)?
問:讀了翠綠的顏色明亮地在我們的眼前閃耀,似乎每一片樹葉上都有一個新的生命在顫動。這句話作者看到了什么?聯想到了什么?而你仿佛看到怎樣的景象?誰愿意把你想到的畫面說出來?(方佛看到大榕樹的樹葉綠得耀眼,綠得發亮,一閃一閃的樣子,使人感到大榕樹充滿活力的勃勃生機。)
C、看到這充滿生命力的大榕樹,作者的感受怎樣,指導學生讀。
D、再讀最后一句話:這美麗的南國的樹!這句話里包含著怎樣的感情,你悟出了嗎?讀出這樣的感情。(讀出贊嘆、驚喜之情。)
練習背誦自己喜歡的句子。
三、學法,遷移運用,繼續學習課文第三段。
小結學法:剛才我們學了大榕樹這一部分,作者抓住榕樹大、茂盛、充滿生命力的特點來寫,對大榕樹進行靜態的描繪,突出靜態美。我們學習的方法是:(1)找自己喜歡的句子;(2)說喜歡的原因;(3)讀出喜歡的感情。那么我們就用同樣的方法來學習作者第二次到鳥的天堂所看到的景象。學習課文第三段。
板書:靜態
過渡:朋友說這里是鳥的天堂(天堂原比喻幸福美好的環境,這里比喻特別適合鳥兒生活的環境),為什么大榕樹能成為鳥的天堂呢?(榕樹茂盛幽靜。農民們不許人來捉他們)鳥的天堂沒有一只鳥,作者心情會怎樣呢?
創設情景:第二天,我們劃著船到一個朋友的家鄉去,我們又經過那鳥的天堂,這一次在早晨,我們又把船在樹下泊了片刻。起初四周圍非常清靜。后來忽然起了一聲鳥叫(請一位同學學鳥叫)。
我們把手一拍(老師拍手),便看見一只大鳥飛了出來。接著又看見第二只、第三只(很多同學學鳥叫)。我們繼續拍掌(掌聲不斷)。樹上就變得很熱鬧了。
作者怎樣描述樹上熱鬧的景象呢?(根據學法,小組討論交流;抓住重點語句,體會作者感情。)
A、我注意地看著這么熱鬧的場面,有什么感受呢?文中哪句話告訴我們?(我注意地看著。我的眼睛真是應接不暇,看清楚這只,看漏了那只,第三只有飛走了。)
應接不暇是什么意思?作者怎樣寫自己的眼睛應接不暇,寫出了當時的什么心情?
B、作者終于看清了一只畫眉在興奮地唱著好聽的歌,表達作者的什么感受呢?你可以把作者的感受讀出來嗎?(讀出對畫眉鳥的喜愛之情)
看幻燈體會眾鳥紛飛的.奇妙景象。并練習(聯想):這兒的鳥真多,它們生活得很快活,有的(),有的(),還有的()。
小結:作者第二次經過鳥的天堂是看見許許多多歡快活潑的鳥。著重寫了鳥的大小、顏色、活動的變化,這是動態描寫。
板書:動態
當我們的船向高塔下面的鄉村流去時,我感到怎樣?誰愿意把原文中的話讀出來?
作者發出由衷地贊美:鳥的天堂的確是鳥的天堂啊!
A、第一個鳥的天堂加引號,因為這是引用朋友的說法。第二個鳥的天堂不加引號,因為這是自己親眼看到的確確實實的景象,這句話既表明鳥的天堂的名稱是名副其實。又表達了作者對鳥的天堂發自內心的贊美和留戀。
B、齊讀。(讀出作者的感受。)
四、課堂總結
這篇課文講了作者和他的朋友兩次經過鳥的天堂時所見到的不同景象,作者描述的方法也不同,有靜、有動,同學們都喜歡。這是因為作者能留心觀察周圍的景物,所以能抓住事物的特點寫,寫出自己的感受。我們應該像作者那樣才能夠寫出好文章。
板書設計:
鳥的天堂
(1)我們吃過晚飯,熱氣已經退了。太陽落下了山坡,只留下一段燦爛的紅霞在天邊。(介紹游玩的時間。)
(2)我們走過一段石子路,很快就到了河邊。在河邊大樹下,我們發現了幾只小船。
(3)我們陸續跳上一只船。一個朋友解開了繩,拿起竹竿一撥,船緩緩地動了,向河中心移去。(介紹游玩的地點。)
(4)河面很寬,白茫茫的水上沒有一點波浪。船平靜地在水面移動。三支槳有規律地在水里劃,那聲音就像一支樂曲。(運用比喻的手法,寫“我”出游時愉悅的心情。)//
第一部分(1——4)寫“我”和朋友一起劃船出去玩。
(5)在一個地方,河面變窄了。一簇簇樹葉伸到水面上。樹葉真綠得可愛。那是許多株茂盛的榕樹,看不出主干在什么地方。
(6)當我說許多株榕樹的時候,朋友們馬上糾正我的錯誤。一個朋友說那里只有一株榕樹,另一個朋友說是兩株。我見過不少榕樹,這樣大的還是第一次看見。(承上啟下,為下文鳥的天堂埋下伏筆。)
(7)我們的船漸漸逼近榕樹了。我有機會看清它的真面目,真是一株大樹,枝干的數目不可計數。枝上又生根,有許多根直垂到地上,伸進泥土里。一部分樹枝垂到水面,從遠處看,就像一株大樹臥在水面上。(運用比喻的手法,寫大榕樹的茂盛的特點。)
(8)榕樹正在茂盛的時期,好像把它的全部生命力展示給我們看。那么多的綠葉,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點兒縫隙。那翠綠的顏色,明亮地照耀著我們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綠葉上都有一個新的生命在顫動。這美麗的南國的樹!(突出大榕樹的靜態美,表達了“我”對南國的熱愛之情。)
(9)船在樹下泊了片刻。岸上很濕,我們沒有上去。朋友說這里是“鳥的天堂”,有許多鳥在這樹上做巢,農民不許人去捉它們。我仿佛聽見幾只鳥撲翅的聲音,等我注意去看,卻不見一只鳥的影兒。只有無數的樹根立在地上,像許多根木樁。土地是濕的,大概漲潮的時候河水會沖上岸去。“鳥的天堂”里沒有一只鳥,我不禁這樣想。于是船開了,一個朋友撥著槳,船緩緩地移向河中心。(突出大榕樹的靜態美。)//
第二部分(5——9)寫“我”和朋友第一次經過鳥的天堂所看到的景象。
(10)第二天,我們劃著船到一個朋友的家鄉去。那是個有山有塔的地方。從學校出發,我們又經過那“鳥的天堂”。
(11)這一次是在早晨。陽光照耀在水面,在樹梢,一切都顯得更加光明了。我們又把船在樹下泊了片刻。
(12)起初周圍是靜寂的。后來忽然起了一聲鳥叫。我們把手一拍,便看見一只大鳥飛了起來。接著又看見第二只,第三只。我們繼續拍掌,樹上就變得熱鬧了,到處都是鳥聲,到處都是鳥影。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樹枝上叫,有的飛起來,有的在撲翅膀。(運用排比的手法,突出鳥的數量多。)
(13)我注意地看著,眼睛應接不暇,看清楚了這只,又錯過了那只,看見了那只,另一只又飛起來了。一只畫眉鳥飛了出來,被我們的掌聲一嚇,又飛進了葉叢,站在一根小枝上興奮地叫著,那歌聲真好聽。(運用擬人的手法,突出“我”的興奮與喜悅的心情。)//
第三部分(10——13)寫“我”和朋友第二次經過鳥的天堂所看到的景象,表達了“我”對鳥的天堂的贊美。
(14)當小船向著高塔下面的鄉村劃去的時候,我回頭看那被拋在后面的茂盛的榕樹。我感到一點兒留戀。昨天是我的眼睛騙了我,那“鳥的天堂”的確是鳥的天堂啊!(第一個鳥的天堂指的是大榕樹。第二個鳥的天堂,是“我”親眼看到了鳥兒們自由自在、快樂的生活,體會到了大榕樹確確實實是鳥的天堂。)//
第四部分(14)總結全文,寫“我”對鳥的天堂的留戀和贊美,突出“我”對鳥的天堂的喜愛之情。
本文作者巴金,選作課文時有改動。
1、作者簡介
巴金,四川成都人,原名李堯棠,我國現代文學巨匠。
小說作品有:“激流三部曲”《家》《春》《秋》,“愛情三部曲”《霧》《雨》《電》)等,散文作品有《旅途隨筆》等。2003 年被國務院授予“人民作家”榮譽稱號
2、課后生字
槳jiǎng(1)偏旁:木(2)結構:上下(3)組詞:船槳、劃槳
榕róng(1)偏旁:木(2)結構:左右(3)組詞:榕樹、榕海
糾jiū(1)偏旁:纟(2)結構:左右(3)組詞:糾正、糾錯
樁zhuāng(1)偏旁:木(2)結構:左右(3)組詞:樹樁、木樁
漲zhǎng(1)偏旁:氵(2)結構:左右(3)組詞:漲潮、漲高
塔tǎ(1)偏旁:土(2)結構:左右(3)組詞:燈塔、塔樓
梢shāo(1)偏旁:木(2)結構:左右(3)組詞:樹梢、梢頭
暇xiá(1)偏旁:日(2)結構:左右(3)組詞:無暇、應接不暇
眉méi(1)偏旁:目(2)結構:半包圍(3)組詞:眉毛、畫眉
拋pāo(1)偏旁:扌(2)結構:左右(3)組詞:拋棄、拋灑
3、課后詞語
陸續lù xù:表示前后相繼,時斷時續。
白茫茫bái máng máng:狀態詞。形容一望無邊的白,用于云霧雪大水等。
榕樹róng shù:木名。常綠大喬木。樹干分枝多,覆蓋面廣,有氣根。葉子互生,橢圓形或卵形;花黃色或淡紅色;果實倒卵形,黃色或赤褐色。生長在熱帶地方。木材褐紅色,可制器具,果可食;根、葉、樹汁均可作藥用。
糾正jiū zhèng:改正缺點、錯誤。
不可計數bù kě jì shǔ:形容數量很多。
漲潮zhǎng cháo:由于月球和太陽的引力作用,海洋水面發生漲落現象。
樹梢shù shāo:樹的頂端。
應接不暇yìng jiē bù xiá:原形容景物繁多,來不及觀賞。后多指來人或事情多,應付不過來。
畫眉huà méi:鳥類。背羽綠褐色,下體黃褐色,眼圈白色,向后延伸像娥眉。鳴聲婉轉,雄鳥好斗。常生活在樹林中,以昆蟲和植物種子為食。
4、多音字
落(1)luò落葉、掉落(2)là丟三落四(3)lào落枕
了(1)le走了、快了(2)liǎo了解、知了
只(1)zhī一只、只身(2)zhǐ只有、只見
的(1)de我的、你的(2)dí的確、的當(3)dì目的、無的放矢(4)dī的士、打的
發(1)fā發現、發家(2)fà頭發、毛發
幾(1)jǐ所剩無幾、幾個(2)jī幾乎、茶幾
解(1)jiě解鎖、解釋(2) jiè押解、解元(3)xiè 渾身解數
中(1)zhōng中間、中午(2)zhòng正中、中彈
沒(1)méi沒有、沒人(2)mò淹沒、沉沒
地(1)dì 土地、種地(2)de飛快地跑(修飾動詞)
劃(1)huá劃船、劃槳(2)huà計劃、規劃
樂(1)lè快樂、歡樂(2)yuè音樂、樂曲
曲(1)qǔ戲曲、曲目(2)qū曲解、彎曲
得(1)dé覺得、得到(2)de出得了門了(3)děi如果下雨就得淋濕了
盛(1)shèng盛開、興盛(2)chéng盛飯、盛滿
看(1)kàn 看見、好看(2)kān看家、看門
干(1)gàn干部、干活(2)gān甩干、晾干
說(1)shuō說話、學說(2)shuì游說、說服
少(1)shǎo多少、少許(2)shào少年、少女
還(1)hái還有、還是(2)huán還錢、還書
數(1)shù數學、數字(2)shǔ數落、數不清
正(1)zhèng正確、正好(2)zhēng正月
給(1)gěi交給、送給(2)jǐ給予、供給
縫(1)fèng縫隙、門縫(2)féng縫補、縫紉
著(1)zhe看著、寫著(2)zháo著火、睡著(3)zhuó穿著、著陸(4)zhāo著急
應(1)yìng答應、應聘(2)yīng應當、應該
似(1)sì似乎、似是而非(2)shì似的
都(1)dōu都有、全都(2)dū都市、首都
顫(1)chàn顫抖、顫色(2)zhàn打顫、寒顫
泊(1)bó 漂泊、淡泊(2)pō湖泊、血泊
佛(1)fó佛像、仙佛(2)fú仿佛
漲(1)zhǎng漲潮、漲價(2)zhàng頭昏腦漲
沖(1)chōng沖動、沖洗(2)chòng沖壓、沖勁
禁(1)jìn禁止、嚴禁(2)jīn情不自禁、禁得起
校(1)xiào學校、校長(2)jiào校對、校正
石(1)shí石子、石頭(2)dàn幾石、千石
更(1)gēng三更、更替(2)gèng更加、更好
興(1)xīng 興起、興旺(2)xìng 興趣、高興
5、易錯字詞
霞、撥、槳、窄、糾、垂、臥、巢、拋
白茫茫、規律、一簇簇、茂盛、縫隙、照耀、顫動、應接不暇
6、近義詞
燦爛——絢爛、發現——發覺、陸續——連續
平靜——寧靜、規律——次序、可愛——喜愛
茂盛——茂密、糾正——更正、好像——似乎
展示——呈現、明亮——光亮、顫動——振動
美麗——漂亮、熱鬧——喧鬧、興奮——激動
不可計數——數不勝數、應接不暇——目不暇接
7、反義詞
燦爛——黯淡、發現——隱藏、陸續——中斷
平靜——熱鬧、規律——無序、可愛——討厭
茂盛——稀疏、糾正——堅持、好像——確實
展示——掩蓋、明亮——黑暗、顫動——平穩
美麗——丑陋、熱鬧——安靜、興奮——萎靡
不可計數——屈指可數、應接不暇——應付自如
8、文章主要內容
寫“我”和朋友兩次經過“鳥的天堂”的所見所聞,具體描寫了傍晚靜態美的大榕樹以及第二天早晨群鳥活動的景象,展現了美麗動人的南國風光,表達了作者對大自然的熱愛和贊美之情。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