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1-10-12
這是我的心愛之物教學反思不足之處,是優秀的五年級上冊語文教案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一、教學內容:
這次作文的要求是寫自己最心愛的一種東西。要講清楚它的特點,抓住這個物品的外形特點、來歷以及你覺得‘心愛”’ 的理由寫清楚。由這一東西產生的聯想,能夠讓別人讀了你的文章體會你的思想感情。
二、學情分析:
學生都有自己的心愛的東西,也都有自己的喜愛之情。也會由此而產生聯想。但要把它表達出來卻有困難。不容易把它寫清楚。所以教師要對學生進行指導,仔細觀察,展開想象,寫出感情。
三、教學目標:
知識和能力目標
1、本組學習了聯想的的寫作知識,再這次作文中要得到應用。
2、鞏固本單元的的寫作知識。
過程和方法
1、課前讓學生找到自己喜愛的東西仔細觀察寫好初稿。
2、教師根據學生的初稿,找出范文,利用事物投影,引導學生分析評講文章。
3、學生分組修改。
情感、態度、價值觀
1、培養學生仔細觀察的態度。
2、善于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
四、教學的重點和難點
1、重點:指導學生仔細觀察。
2、難點:引導學生展開聯想。
五、教具準備
1、作文描寫的事物。
2、例文兩篇。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同學們,愿不愿意將自己心愛的東西與他人一塊欣賞?那就把你寫的文章拿出來吧。
二、導入新課,明確要求。
同學們的手稿我都看了。我覺得同學們寫得都不錯。象劉靜、侯美燕、姜少丹、王路、周玉珊等同學尤其突出。但是我也發現作文中存在的問題。
1、命題不好,有的同學是這樣命題的:寫自己新愛的一種東西 你認為好不好?
2、字、詞、句存在的問題,每個同學的作文中都存在,需要認真修改。
3、沒有達到這次作文的要求。
同學們記得這次作文的要求嗎?
師:出示要求:
寫自己心愛的東西
寫清特點
寫出聯想
1、師出示學生帶來的玩具課件:玩具米老鼠(讓學生觀察)。同學們喜歡它什么?請學生回答。
生答:耳朵特別大,象兩把大扇子,它笑咪咪的,心里一定有高興的事等等
……
師導,有個同學根據這個玩具寫了一篇作文。
2、出示課件:《我心愛的米老鼠》
要求學生輕聲閱讀作文,結合本次作文的要求,思考一下,這篇作文達到了這次作文的要求沒有?
小組討論。
師請學生回答,并結合要求具體談一談小作者是怎樣達到要求的。
生:寫清了米老鼠的特點,寫出了喜愛之情,聯想好等等
師小結:這篇作文為什么寫得好?請學生回答。因為這篇作文符合這次作文寫作的要求。所以這是一篇成功的習作。
3、師出示課件:《小鬧鐘》病文
要求默讀作文,結合本次作文的要求,進行討論,說說這篇作文達到了這次要求沒有?請學生回答。
生答:沒有聯想,沒寫清特點等等
同學們能不能把這篇作文修改成一篇符合要求的作文?發給學生作文材料。
4、分組修改。把修改的《小鬧鐘》的作文放在實物投影上講給同學們聽。
師小結:根據剛才的評改,同學們有沒有信心改好自己的作文?朗讀自己的作文,看看自己的作文存在什么問題?
學生回答自己作文中存在的問題。
生進行修改。
師巡回指導。
生交流修改情況。
5、師請同學們談這次作文的體會。
師結:作文是修改出來的,只有反復修改才能成就一篇好文章。
一、教學目標
1.學會審題,了解并掌握通過外形、顏色、功能等方面介紹物品的方法。
2.通過圖片、文字等資料的方式回憶聯想自己的心愛之物,并且能夠運用一定的手法將其描繪出來。
3.培養學生細致觀察的能力,在習作中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能夠運用一定的寫作手法將自己心愛之物的特征描繪出來。
教學難點:能寫清楚成為自己心愛之物的理由,表達出自己的真情實感。
三、教學方法
小組討論法;實物展示法;習作評選活動。
四、教學過程
(一)展示實物,激趣導入
教師展示在課前準備好的小物件,以此詢問同學:“同學們,老師拿來了小物件,那對于這些物品,你們喜歡哪一樣呢?為什么?”從而激發起學生興趣。“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特別鐘愛的物品,回想起我們學過的這一單元的文章,琦君筆下故鄉的桂花,馮驥才眼中可愛的珍珠鳥,那你的心愛之物又是什么呢?它有什么地方吸引你呢?你對它有什么感受呢?”進而導入本次的習作任務。
(二)寫作前:技法指導
1.學生閱讀課本上出示的內容,回憶自己心愛之物是什么。
明確:學生心中明確本次寫作的對象。
2.請同學們以語文小組為單位進行小組討論:你為什么喜愛它?你和它之間發生了哪些故事?比如,你的小鬧鐘,有一次,你賴床的時候,它硬是把你叫起來,所以,你上課就沒有遲到。從此以后,你就再也不賴床了。
(1)全班同學將自己喜愛的原因以及發生的故事簡要寫下來。
(2)請每組選取小組代表進行發言,教師和其他同學進行評價。
明確:之所以是自己的心愛之物,是因為它身上具備一些獨特之處,或者與我發生了一些獨特的故事。(板書:我與心愛之物之間的故事)
3.同桌相互討論,回顧《白鷺》《桂花雨》《珍珠鳥》等課文,以其中一篇為例,說說作者主要介紹了什么,是怎么寫的,你又是如何讀出作者的喜愛之情。
明確:《白鷺》這篇文章通過將白鷺和白鶴等動物進行比較,寫出了白鷺的顏色和身段的精巧;運用擬人的修辭手法介紹了它在捕食、休息、飛翔等方面的特點,把白鷺比作了一首充滿韻味的散文詩。
4.以教材提供的事物為例,我們如果要描繪這些物品的奇特之處,可以從哪些方面著手描寫?
明確:可以通過物品的外形、顏色、功能等方面加以描繪,比如:描寫玩具熊,可以從它的形狀、顏色、數量、質感,它的陪伴的作用來寫。在寫的過程可以適當運用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將其描繪的更加生動形象,從而體現出自己的喜愛之情。(板書:心愛之物的外形;我的喜愛之情)
如:它是棕色的,胖胖的,兩只眼睛圓圓的,好像會說話。眼睛下面有一個三角形的鼻子,好像鉆石般閃亮。它坐在沙發的角落,靜靜地注視著我們。不論我開心還是難過時,它都一直陪伴著我,是我最要好的朋友。(在明確答案過程中引導學生反復觀察這些物品)
(三)寫作中:實踐練習
1.學生獨立思考,結合之前回想的自己的心愛之物以及和它之間發生的有趣的故事,完成習作練習。明確要求:
(1)將心愛之物的樣子描寫清楚,可以適當運用學習的修辭等寫作手法;
(2)寫清楚它成為自己心愛之物的原因;(講清楚故事過程)
(3)表達出自己對于心愛之物的喜愛之情。
2.學生習作,教師巡視指導。
(四)寫作后:評價修改
1.學生以前后四人為以小組,組內相互交流各自的成果。
2.以自薦或者他薦的方式,上臺來朗讀作品,班上其他同學進行評價,教師總結,并且評選出一篇最優秀的作品,予以紅花獎勵。
評價、評選角度:(1)語句是否通順,有沒有錯別字;
(2)事物樣子是否描述清楚,敘述是否生動;
(3)是否有表達出自己的喜愛之情。
(五)小結作業
教師總結本堂課的教學重點,并且布置課后任務:請同學們課后合作辦一期“我的心愛之物”習作專欄,貼上習作和圖片,和同學們分享。
五、板書設計
小學語文《我的心愛之物》教學設計
六、教學反思
習作一直以來是語文授課的難點,而學生也多對其有畏難情緒。因此,怎樣才能引起學生的興趣,引導學生寫一篇好文章是需要重視的問題。本次課的學習,首先通過導入,讓學生明確本次課的寫作目的,接著,通過學生回想,結合單元文本內容,了解寫“我的心愛之物”應該從哪些方面入手,最后,通過實踐練習,教師評價、學生互評等多種方式完成本次課的授課任務。在課程過程中,為了引起學生的興趣,還穿插了多種教學方式,如實物展示、小組討論、習作評選等,學生能夠主動動筆實踐。
注:本文章用于訪問者個人學習,版權為“中公教師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或摘編。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公教師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根據本單元課文的寫法,圍繞自己的心愛之物去寫習作。
2辦一期“我的心愛之物”習作專欄,貼上習作和圖片,引導學生之間互相分享交流。
【教學重點】
能寫清楚心愛之物的外形,得到心愛之物的過程,以及成為自己心愛之物的原因。
【教學難點】
能結合本單元課文的寫法去寫習作。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
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特別鐘愛的東西,你的心愛之物是什么呢?是生日時爸爸送的玩具熊,還是媽媽送的小白兔?是爺爺獎勵你的旱冰鞋,還是媽媽在寒冷的冬夜為你趕織的毛衣?……
今天,我們的習作就是圍繞“心愛之物”來寫的。現在就讓我們寫一寫“我的心愛之物”吧。
二、審題指導
1.讀題目,你都了解到了什么?
(板書:心愛之物)
2.你認為這次習作的重點應在什么上下功夫?
(板書:心愛之物的外形心愛之物得到的過程我和心愛之物之間發生的事)
三、組織材料。
1.想想什么是自己的心愛之物,是什么原因讓你對它產生這樣的感情。按要求準備。
要求:
(1)說一說它是什么。
(2)說一說你的心愛之物是什么樣子的,你和它之間發生過怎樣動人的故事。
1.能有目的地進行觀察活動,多角度觀察自己的心愛之物。
2.學習本單元課文的寫法,圍繞心愛之物,寫出物品的特點,給讀者留下深刻印象。
3.寫出心愛之物的來歷,把自己的喜愛之情融入字里行間。
l 重點
有目的地進行觀察活動,多角度觀察,并能夠采用合適的方式記錄自己的觀察所得。
l 難點
學習本單元課文的寫法,圍繞心愛之物,把自己的喜愛之情融入字里行間。
1.做好觀察記錄。
本次習作要求圍繞“我的心愛之物”,寫出心愛之物的特點。在寫之前,引導學生對自己的心愛之物進行有目的、多角度地觀察,并做好觀察記錄,記錄下自己的觀察所得,為下面的習作奠定扎實的基礎。
2.討論總結。
本單元四篇課文都是描寫事物的,或蘊含著作者濃濃的感情,或引發了作者深深的思考。這些優美的篇章都是值得我們學習、借鑒的,學習借物抒情的寫作手法,恰當地運用擬人、比喻等修辭手法,使自己的習作更富有文采。
l 教學準備
1.學生準備自己心愛之物的相關照片或實物。
2.多媒體課件。
l 教學課時
2課時。
第1課時
課時目標
1.有目的地進行觀察活動,多角度反復觀察自己的心愛之物,提高自己的觀察能力。
2.學習本單元課文的寫法,圍繞心愛之物,寫出心愛之物的來歷和特點,把自己的喜愛之情融入字里行間。
一、談話激趣,導入新課。
1.同學們,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喜歡的,小動物、小玩具、新衣服等,想一想:你的心愛之物是什么?今天這節課,咱們就來曬曬自己心愛的東西。(師相機板書:我的心愛之物)
2.學生互相交流自己心愛的東西是什么。(它可以是你喜歡的玩具或身邊的用品,確定寫作對象)
在習作之前,通過讓學生談話交流,抓住“心愛”二字,把物品描繪得生動、具體,激發學生的習作興趣,促使學生在寫作前表達明晰、條理清楚,為下文寫作做好鋪墊。
二、開展“我的心愛之物”觀察活動。
請根據下面的提示,自己觀察或和小組內的同學合作觀察,小組內交流,得出觀察結果。
活動內容:觀察自己的心愛之物 選擇觀察對象:請根據自己的生活實際,選擇一種自己喜歡而且便于觀察的東西,我的選擇是______。
觀察角度指導:可以先觀察它的外形,看看每個部分的特點,再想想“我”是怎么得到這個東西的。
觀察方法:學習運用《白鷺》《珍珠鳥》等課文中的觀察方法,要注意反復觀察,根據物品的特點選擇不同的觀察角度,觀察時注意展開想象和聯想,這樣可以讓自己的觀察所得更豐富。
記錄觀察所得:可以以表格、作文片段等方式記錄自己的觀察所得。
活動交
流準備 理自己的觀察記錄,思考如果和別人交流自己的觀察所得,有哪些令你印象深刻的內容值得交流,應該按照怎樣的順序來向別人介紹。
查閱的相關資料
三、交流觀察活動,感受心愛之物的可愛。
1.展示某小組對心愛之物的觀察結果。
展示學生觀察的結果,緊扣觀察活動的設計,引導學生評價觀察目標的設定、觀察活動的安排、觀察活動的推進、觀察成果的整理,從而進一步學習觀察的方法,培養有目的、有針對性觀察的意識和習慣。
2.交流觀察心愛之物的體會和收獲。
(1)選擇觀察物品中令你印象最深的一件小事進行交流。可以交流一下這件物品你是怎么得來的,以及你喜歡它的原因。
(2)交流大家對物品的觀察“新得”。通過觀察,你對這個物品有了哪些新的了解?哪些特點讓你感興趣或覺得特別有意思?引導交流認真觀察時,你能夠產生哪些想象和聯想?
展示自己對心愛之物的觀察了解,突出心愛之物的外形特點,突出觀察的順序,這其實就是指導學生如何寫作;說說哪些特點讓你感興趣或覺得特別有意思,其實就是讓學生把自己喜愛的情感融進去,有效解決寫作的難點問題。
四、閱讀例文,片段練習,學習細膩生動的描寫。
(1)自主閱讀教材,從學習寫作的角度思考,你有哪些收獲?
(2)交流:寫寫你的心愛之物是什么樣子的,你是怎么得到的,為什么會成為你的心愛之物。
(3)看課件出示的三段文字,自由默讀自己認為描寫精彩的片段,邊讀邊想,我觀察物品時,該怎樣抓住哪一特點把它介紹得細膩、生動?這些片段中哪些寫法、語言值得我學習、借鑒?(小組交流)
1.那雪白的蓑毛,那全身的流線型結構,那鐵色的長喙,那青色的腳,增之一分則嫌長,減之一分則嫌短,素之一忽則嫌白,黛之一忽則嫌黑。
2.我喜歡的是桂花。桂花樹的樣子笨笨的,不像梅樹那樣有姿態。不開花時,只見到滿樹的葉子;開花時,仔細地在樹叢里尋找,才能看到那些小花。可是桂花的香氣,太迷人了。
3.它小,就能輕易地由疏格的籠子里鉆出來。瞧,多么像它的父母:紅嘴紅腳,灰藍色的毛,只是后背還沒生出珍珠似的圓圓的白點。它好肥,整個身子好像一個蓬松的球兒。
(4)片段練習:根據自己的觀察記錄,選擇自己心愛之物的某一個方面的特點進行細膩、生動的描寫,注意展開想象和聯想,適當地運用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學生習作,教師巡視指導:幫助有困難的學生;選出描寫細膩、生動、有創意、有個性的案例,供下一環節交流展示)
(5)交流評改:讓學生讀老師已經選取寫得細膩、生動的片段或句子,組織調動學生進行評價,激發學生也動筆寫幾處這樣的描寫。
交流審題,讓學生在自讀自悟中明確習作要求;教師指導,讓學生在閱讀體會中感悟習作的寫作方法。此環節教學,既是對學生審題能力的培養,又是對學生組織材料的一次訓練。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