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1-01-25來源:幼兒園學習網
這是幼兒園管理案例分析3篇,是優秀的幼兒園案例分析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對大部分幼兒園以及其中的教師來說,幼兒園班級的常規管理等一些條條框框是比較容易接受并實施的,而且很多的理論性的知識和實踐性的經驗都可以較短時間內吸取并付諸于行動,而幼兒園中,不可預料的隨機性的事件是教師無法掌控的,教育上的隨機應變能力可以慢慢培養,但幼兒園的安全健康上的管理是不可拖沓的,幼兒作為因身心尚未成熟而需要特殊保護和照料的群體來說,他們在幼兒園的安全和健康是需要教師和幼兒園全權負責的,而幼兒園和教師對幼兒安全和健康的認識以及處理對策到底在哪些方面需要完善需要改進的?
接下來看以下幾個案例:
案例一:教師擅離崗位之后
一天中午,某幼兒園中班的大部分幼兒都睡著了,還有個別幼兒沒睡,這時,值班教師便到別的班去倒開水,并聊了一會兒,待她回班后,發現一名幼兒頭部紅腫,問其原因,是剛才教師外出后,他在床上玩耍,不小心摔傷的,教師趕忙幫幼兒揉了揉,便安慰他睡了覺,下午當家長接孩子時看到幼兒傷情,非常生氣,要求領導解決處理。
案例二:疏忽帶來的結果
某幼兒園大班中午午睡前,教師在活動室督促幼兒收拾整理游戲材料,先進去的幾名幼兒在過道玩,一幼兒一不小心摔倒在地上,其他幼兒趕緊告訴當班老師,教師立即檢查,發現其沒有外傷,兩只胳膊也能動,幼兒自己也沒有異常反應,便安撫其入睡;交接班時,由于教師疏忽,未曾將情況交接給下午班的教師,幼兒起床時,下午班的教師發現該幼兒穿衣服時抬不起胳膊,教師翻開衣服發現右肩處紅腫,隨機將幼兒送醫務室,保健醫生檢查后,建議馬上到附近醫院拍片檢查,經檢查,該幼兒鎖骨骨折,之后,通知其父母,父母將幼兒領會,于第二日向幼兒園提出幼兒住院的要求。
原因:第一,教師擅離崗位,玩忽職守,沒有盡到作為一個幼兒園教師應該有的責任;第二,在傷害發生后,教師對幼兒的傷后處理方式太隨意,不具備基本的保育、保健知識;第三,幼兒園本身的規章制度沒有很好地束縛教師的行為。
分析:這樣的事件無論是對于幼兒來說還是對于教師來說,都是意外中的意外,但是教師就應該具備處理意外的能力,在幼兒午睡的時候,并不是所有幼兒都可以熟睡,有一部分幼兒只是閉上眼睛休息,只要有一點異動,就會激起他的興奮細胞,我曾不止一次地觀察到幼兒園幼兒午睡的時候,很多幼兒一會兒抬起頭晃晃腦袋,一會兒去玩身邊的幼兒的身體等等;所以在幼兒午睡的時間,教師是不可以掉以輕心的,教室內至少應該留有一個教師照看。
在意外發生以后,教師對幼兒受傷這件事情不夠重視,處理地太過隨意,這是大部分教師的弊病,覺得只是撞了一下,揉一揉就沒事了,雖然大部分幼兒受傷后確實都只是皮外傷,但是也有個別幼兒會傷及內部,這是教師應該重視的,幼兒受傷其實是在所難免的,這一點大部分家長都可以理解,但是如果由于教師的疏忽而導致自己的孩子沒有得到及時的治療,家長是會很嚴肅對待的;所以對于每一個受傷的幼兒都應該提起足夠的重視,仔細的檢查;
對于幼兒園的規章制度并不是要懲罰或者獎勵教師,而是應該讓每一位教師都樹立在幼兒園以幼兒為中心的思想,而不是出了事故后的補救或者推卸責任,樹立良好的規章制度,一方面可以使幼兒得到保障,另一方面也是讓幼兒園得到保障。
對策:
1、教師應該提高工作責任心;
2、幼兒園應對教職工進行師德、幼兒生理、幼兒心理學等方面的培訓學習,使教職工增強對幼兒和幼教事業的熱愛,從而提高工作責任心;
3、幼兒園應該制定嚴格的作息課表,幼兒園要的是自主,而不是散漫。
案例三:冒名“叔叔”接走四歲女童家長質疑幼兒園接送制度
11月27日4歲的小女孩晶晶(化名),被陌生人從重慶市某幼兒園帶走,摧殘得渾身是傷。近日,記者從關方面獲悉,小女孩的父母已將該幼兒園起訴到重慶九龍坡區法院,索賠精神損失費8萬余元及醫療費。據了解,今年5月24日下午5時許,晶晶的父親唐某去幼兒園接女兒時,卻接了個空。唐找到值班老師詢問,老師也一臉茫然。經老師仔細回憶和在幼兒園四處查詢,才回憶起晶晶尚未放學時,就被一名自稱"叔叔"的男子接走。
原因:第一,幼兒園管理失責和幼兒園接送制度有漏洞;第二,教師缺乏責任心和警惕心。
分析:現在幼兒園有些是家長進入幼兒園直接接送,有些則是根據接送卡來負責接送,這兩種都是有弊端的,再加上警衛和教師管理不嚴格,才會給不法分子有機可趁。首先家長進入幼兒園必須得到幼兒園的首肯,也就是必須出示能夠證明你家長身份的證明--接送卡,然后在家長進入班級后,還必須得到班級內教師和幼兒的首肯,在教師和幼兒都認可后,才可以把幼兒接走;案例中的教師甚至不知道幼兒是什么時候被誰接走的,可見現在幼兒園接送制度有著很大的弊病。
我接觸的幼兒教師每天在接送幼兒的時候都與家長有一定的互動,雙方都對對方很熟悉,幼兒一般有固定的接送人,當哪天來接送的不是固定接送人的時候,教師就應該關注,也就是說,特別是接幼兒回家的時候,教師應該明了哪個幼兒被誰接走了。
對策:
1、實行接送卡制度,對接送卡的制定和領取有嚴格的要求;
2、對保安要有嚴格的制度規定,比如年齡和健康程度,文化程度等等;
3、對幼兒的固定接送人有大致的了解,并且與他們保持聯系。
在幼兒安全方面,首先是要為幼兒提供安全有保障的環境,也就是說,幼兒園的設備設施,飲食,外來人員的進出都應該有明確的規章規定,其次,對幼兒要進行安全教育,讓幼兒了解什么是危險的,什么是安全的,怎么做是正確的,怎么做是錯誤的,要給他們規定明確的是非觀念。教師方面就應該避免教師產生那種絕對不讓孩子有一丁點危險的錯誤認識,會導致把幼兒的思維行為封閉在一個小范圍內,在某種意義上,幼兒的安全反而是他們的不安全,幼兒應該接觸到與社會掛鉤的某些他們可以接受的東西,幼兒應該到處跑,到處玩,然后不可避免的流血受傷,而這需要幼兒園做好充足的保障工作,不能夠有危險的設備,不能夠有危險的教師,危險的食品,和危險的陌生人等等。
小小消毒燈引發大事故
在某幼兒園大三班就讀的悠悠最近幾天老喊眼睛疼,且有脫皮現象。媽媽陳女士想帶她去醫院檢查,便登錄班級論壇準備向老師請假。論壇中一條“急呼!你家孩子喊服疼嗎?”的帖子讓她的心立刻揪了起來。她看到這個帖子是三天前就發上去的,有十幾個家長跟帖,每家孩子的癥狀都和悠悠的差不多。陳女士后來了解到先前已有多位家長向幼兒園反映這一情況,幼兒園認為只是部分孩子染上了紅眼病,一直沒有引起重視,更沒有通知相關家長關注孩子。后來事態更加嚴重,該班37名幼兒全部出現類似癥狀。在家長們的強烈要求下,當地教育主管部門出面主持調查,最終發現肇事的是一盞閑置多年被保育員誤觸打開的紫外線消毒燈。
問題一:幼兒園室內是否可以安裝紫外線消毒燈?
近幾年非典型性肺炎、禽流感和甲型H1N1等各類傳染病讓整個社會的疾病防控意識大大提高。紫外線消毒燈在空氣消毒方而具有良好的效果,因此醫院、賓館、學校、食堂等各類人員流動大、人口密集的場所,多會安裝這種消毒設備。
為了給幼兒提供一個安全衛牛的生活學習環境,不少地方政府出臺了規范性文件,要求幼兒網必須安裝紫外線消毒燈。可見,在本案中幼兒園于教室內安裝紫外線消毒燈并沒有違反有關規定,幼兒園“閑置多年”而不用此燈則有違規之嫌。
問題二:幼兒園應如何管理、使用紫外線消毒燈?
《托兒所、幼兒園衛生保健管理辦法》第五條規定:幼兒園園舍、桌椅、教具、采光、照明、衛生設施、娛樂器具及運動器械等必須安全并適合兒童健康發育的需要,符合國家規定的衛生標準和安全標準要求。
紫外線能有效殺菌,但人體長時間被紫外線直接照射則會損害眼睛及皮膚,甚至可能發生更嚴重的病變。因此,紫外線消毒燈必須在室內沒有人的情況下使用。幼兒園在配備紫外線消毒燈時必須做到如下幾點:一是應選購質量合格、安全可靠的產品,保留好質保憑證及發票等;二是紫外線消毒燈的安裝應符合安全要求,保持一定的高度并應設有明顯的警示標志,為防止幼兒誤開,最好架設獨立電路,特別是應和普通照明燈分開安裝;三是應健全管理制度,落實責任,確保消毒燈有專人負責,保證設備安全及有效使用;四是注意專項的安全教育,務必讓每位教職工都知道消毒燈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項,并把相關知識納入幼兒安全教育教學之中。
問題三:幼兒園遇到類似本案情況應如何應對?
本案中的老師缺少對紫外線消毒燈的知識,對潛在的安全隱患也缺乏警惕意識,以致于事發后既不能很快認識到問題的嚴重性,又不能及時發現險情所在,使事態影響擴大。
該幼兒園37名幼兒被紫外線消毒燈灼傷是一起典型的突發事件,幼兒園應第一時間通知家長停課,組織幼兒體檢、治療,甚至隔離,并將相關情況及時向所在地政府有關部門報告,盡快查明原因,消除事故隱患,并最大限度地防止矛盾激化和事態擴大。對所有當事人應做到信息公開,不推諉責任。
問題四:幼兒園在本案中可能會承擔哪些法律責任?
一是民事責任。這是一起幼兒園存在過錯的幼兒傷害事故,幼兒園應承擔幼兒及其監護人因此事件而導致的醫療費、護理費、交通費等各項費用,如有后續治療而發生費用幼兒園也應再行承擔賠償責任。
二是行政責任。我國法律規定:發生學生傷害事故,學校負有責任且情節嚴重的,教育行政部門應當根據有關規定,對學校的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分別給予相應的行政處分。幼兒園法人也可能會被主管的教育行政部門或者其他有關部門責令其限期整頓,并且處以相應的行政處罰。
三是刑事責任。《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六)》第一條規定:在生產、作業中違反有關安全管理的規定,因而發生重大傷亡事故或者造成其他嚴重后果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節特別惡劣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該條所涉的罪名是重大責任事故罪,如果最后本案中的幼兒身體傷害很嚴重,或者事件本身的社會影響很惡劣,該幼兒園的相關責任人員將有可能設追究刑事責任。
在運動課程中加強安全管理
多年來,我園以幼兒運動課程作為園本教研重點,逐漸形成了“全面發展、運動見長”的辦園特色。我們既重視讓幼兒掌握必要的安全保健知識、提高保護自身相應的能力,又強調通過體育活動提高身體素質,培養幼兒的意志品質。
然而,活潑好動是幼兒的天性,幼兒園在實施運動課程的過程中面臨著許多潛在危險和不安全因素。如何讓幼兒既參與運動課程,又不受到傷害?這是值得每個幼教工作者深思和探討的問題。
本文圍繞著“運動課程中的安全管理”這一核心話題,在多年積累的實踐經驗基礎上,試從以下五個方面提出我們的思考與實踐。
一、完善各項管理制度,為幼兒運動中的安全提供保障
幼兒園運動安全管理有效實施,需要一整套系統全面的安全管理制度:
(一)完善各項安全管理制度
為確保幼兒的安全,規范的安全制度是幼兒安全的重要保障。我園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制定了科學的安全管理規章制度,設置幼兒園安全管理小組。例:設立幼兒園安全工作領導小組,實行園長領導負責制;建立幼兒園安全工作有關制度、幼兒園安全責任制度、幼兒園安全工作制度、幼兒園安全工作檢查制度、幼兒園安全工作會議制度┉┉明確各崗位人員的安全職責,在此基礎上建立幼兒體育活動安全管理制度、事故報告制度、事故責任追究制度等。有了良好的制度,執行和落實是關鍵。我們還建立了運動課程實施反饋制度。
(二)完善意外事故處理預案
幼兒園意外事故防御體系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環節,主要是通過安全方面的宣傳和培訓,來提高幼兒教師和幼兒的安全意識和自我防護能力,并能快速、及時、妥善處理突發安全事故,切實有效降低安全事故的危害,它的有效實施很大程度上能夠降低幼兒園意外傷害事故的發生。
幼兒園應建立和健全有效科學的意外傷害事故處理機制,健全幼兒園的安全緊急預警制度,幼兒園安全防范預案、體育活動事故預案等,科學地制定各種意外事故的應急預案體系,以便日后意外傷害事故發生時能夠有相應的緊急應急預案,第一時間對意外傷害幼兒進行急救和安置,協調各方力量把事故損失最小化。
二、加強檢查指導和觀察,注重創設適合幼兒運動的條件
(一)運動前仔細排查安全隱患
在每一個運動活動前,教師應先排除活動場地上的不安全因素:例:場地不平整有異物、積水或過于狹窄等,都會給孩子的運動帶來不便和危險。教師首先要根據活動內容,選擇活動器材、布置運動場地。選擇活動器材、布置運動場地,最關鍵的一個環節就是要檢查場地和器材的安全性。運動之前,教師要檢查器材是否有損壞、邊緣輪廓是否圓滑等,投擲方面的活動要合理安排好投擲方向、距離及組織好幼兒的活動秩序,以免投擲物給孩子帶來不必要的傷害。
(二)對幼兒的運動著裝提出
幼兒的服裝除了保暖和美觀外,還要求服裝具備舒適、方便和安全的功能。幼兒著裝也是運動中一個很關鍵而教師最容忽視的問題。如奔跑的中的孩子一旦踩著散開的鞋帶就可能摔倒;衣服過厚會使孩子在運動中感到笨重、不靈活,活動過后因出汗太多而導致感冒;衣服太緊會放不開活動乃至拉傷肌肉等。
在每一個運動前,教師都應該檢查孩子的著裝情況,為了便于穿脫,衣服的紐扣應在幼兒的前襟處。幼兒的衣物應少裝飾,尤其應避免裝飾性的小球、小動物、帶子、金屬標志等懸掛在衣服上,以免引起安全問題。幼兒的褲子可以是松緊的束腰褲,松緊帶的褲子便于幼兒穿脫,對此,教師應注意提醒和經常檢查幼兒的褲子是否穿的得當。幼兒穿的鞋大小應適中,軟硬要適度,而且應輕便、舒適、透氣好,鞋底應較柔軟而且有彈性,并具備防滑的特點。還有鞋帶系好沒有,有沒有鞋子穿反的現象。
(三)合理安排運動量和時間
運動課程是否能夠達到鍛煉目的,增進幼兒的健康,與運動量的大小有很大關系。運動量要合理,超過機體承受能力的鍛煉,對幼兒身體的生長發育來說,就不是促進,而是有害。如何來掌握孩子的運動量呢?只要細致地觀察孩子運動后的種種表現和反映就會知道。具體的方法是:看孩子的面色、出汗、呼吸、動作、疲勞程度以及測查脈搏變化。如果運動量適宜,幼兒就會精神飽滿,食欲良好,睡眠沉熟,學習時注意力比較集中,游戲時精力充沛。
三、運用多種教育方法,提高幼兒的自我保護能力
德國雷娜特·齊默爾《幼兒運動教育手冊》一書指出:幼兒園里發生的大多數突發事件與意外,都和兒童在行為能力上的某種缺陷有關。大約70%的幼兒園突發事件都和跌摔有關,兒童往往不能讓自己的身體平衡,缺乏快速的反應能力,手臂肌肉的力量也不夠。運動中的安全教育并不是要將幼兒帶往一個又一個危險和可能傷害他們的地方,而是要隨著他們運動技能的改善,引導他們采取更加主動的安全自護措施。
幼兒園是孩子集體活動的場所,其中越是幼兒頻繁使用的游戲設施或游戲場地,就越容易發生事故,尤其是大型體育玩具器械,也是事故多發地,常常發生一些摔傷、碰傷、撞傷等事故。因此在幼兒運動教育中,安全是第一位的,只靠教師保護是遠遠不夠的,必須加強對幼兒安全意識的強化教育,增強幼兒的自我保護能力,做到防范于未然。
(一)引導幼兒遵守運動規則
在一次教師帶領幼兒玩“騎車”游戲,一個特別調皮的孩子,因為逆向行駛被對面的車撞得摔跤,結果摔破了膝蓋。教師抓住這個教育契機對幼兒進行安全教育,使幼兒明白不按正確方法玩,不按游戲規則的不良后果及其危險性。活生生的例子讓幼兒記憶深刻。讓幼兒明白不管任何運動都應該遵守規則,按正確的方法進行游戲,安全的運動只有在運動中才能實現,這得借助于兒童對危險環境和條件的克服。只有這樣才能避免危險事故的發生,保護自己不受傷害。
(二)引導幼兒學會一些自護、自救的方法
運動是潛伏著危險,但體育運動不僅可以使幼兒強身健體,同時也讓幼兒在體育運動中培養了堅強的意志。孩子們活動得越多,就對自己的把握越大,也就越安全。也就是說,運動經驗有助于減少危險。幼兒能從活動中獲得處理危險的知識,反之,幼兒如果缺乏與年齡相應的運動經驗,那么發生事故的可能性就會大得多。
對幼兒而言,很多安全事故是他(她)們沒有見過,更沒有經歷過的,沒有經驗可談,較為抽象。因此要經常對幼兒進行并非說教式的安全教育,如可以根據各年齡段幼兒的身心生理特點,分別設計大、中、小班的“安全教育活動方案”,每月選一專題進行施教。小班幼兒年齡小,自我保護意識差,教師要事先預計到一些后果的發生,予以排除。中大班的幼兒要著力幼兒自我保護意識的培養,引導幼兒學會一些自護、自救的方法,這樣才能保證幼兒運動中的安全。
在遇突發事件時,對幼兒進行隨機教育,如:腳扭傷了不要隨意走動;躲閃投擲物時,用雙手保護頭部;如果感到身體不適要及時主動地告知老師,以便安排休息或適當調整活動量;跳躍時,前腳掌先著地;跌傷了要告訴教師等,使幼兒的自我安全防護意識得到加強。幼兒的體能增強了,他自身本能的防御能力和自我保護能力也就增強了,幼兒的運動也能安全有效地開展。
四、加強安全知識和技能培訓,提高應對突發事件能力
在以往的幼兒園工作中,教師們重視安全教育大多是為了避免承擔更多的安全責任。因此一味地對孩子的限制性措施,而不是把安全教育深入到教學的各個環節中去,缺乏積極主動的措施。改變傳統的安全教育的說教式,重新認識安全教育,改被動教育為主動教育是擺在教師們面前的首先需要解決的問題。
首先,需要清除安全教育知識方面的一些誤解,把安全知識與安全技能的教育有效地結合起來,讓每一位幼兒都能夠學會避險或者逃生技能,從而達到安全教育的目的。
其次,幼兒園可以通過安全教育使教師和幼兒習得防范和處理意外傷害事故的方法。幼兒運動中,雖然沒人愿意安全事故的發生,但畢竟幼兒是活動體,意外有時就發生在不經意中,在教職工不斷提高安全意識的同時,還應該定期的豐富和鞏固保教人員的安全技能,學習運動中事故的處理技能,如教師要具備拉傷、扭傷、跌傷、碰傷等小損傷的簡單處理技能及應對措施。使教師們在組織幼兒開展體育活動時更加注重細節,更具前瞻性和www.jy135.com預見性,注重幼兒運動前自護意識的培養和掌握一些基本的自護、自救的辦法,為幼兒積極、安全地開展運動建立了一道保護屏,以保證運動課程得以更加深入有效地開展。
五、保證安全經費投入,加強幼兒園安全管理監控
我園始終將幼兒的安全工作放在首位,并有效利用各方資源,加大對幼兒園安全管理工作人力、物力和財力的持續投入,以全力保證幼兒園的平安和諧。
經費是幼兒園安全配套設施和安全管理工作得以順利開展的前提。我園研究出來合理的安全經費投入標準和比例,并依據比例制定相應的安全專項基金用于幼兒園安全方面的建設。在幼兒園經費允許的情況下,在操場安裝攝像頭,以確保在發生意外事故時,及時回放再現幼兒運動時的場景,留證據,還原事實真相,對幼兒的安全有保障作用。
此外,我們還制作了一些特殊標記,以便于教師的觀察指導。如,在幼兒混齡運動中,對體弱兒、特殊幼兒可在手臂醒目位置纏上標記,以引起教師的特別關注和監控。
最后,我們還邀請家長志愿者參與幼兒園運動課程的安全管理,明確站位,為幼兒的安全保駕護航。
總之,幼兒的安全是幼兒園的頭等大事,幼兒園運動課程中安全管理的主線是人防為核心。只要幼兒教師用辯證的方法處理好運動與安全的關系,以高度的責任心認真細致地做到防患于未然,就會減少乃至避免安全事故的發生,既促進幼兒身心的健康發展,又能保證幼兒的安全,實現為幼兒健康快樂的啟蒙教育奠定基礎。
《幼兒園案例管理分析3篇》:幼兒園案例管理分析第1篇案例一園的利益。當事故發生后,幼兒園的每一個處理過程都符合法律程序,同時也合乎人情。園長及當事教師態度積極,對受傷兒童的治療及時,又多次看望,并主
《幼兒園幼兒案例分析3篇》:幼兒園幼兒案例分析第1篇改正壞習慣一、案例現象楊x小朋友胖嘟嘟的,非常可愛,可是他有一些習慣很不好。觀察一:晨間自由活動時他會帶著同伴在教室或幼兒園竄來竄去,追逐打鬧;
《幼兒園教育案例分析3篇》:幼兒園教育案例分析第1篇 案例: 謝宇斌是我們班今年的新生,平時很會動手動腳我們班小朋友給它取了個外號“破壞大王”。什么東西到了他的手中,一會兒功夫就會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