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晨間鍛煉之粗淺了解PPT課件這個PPT共48頁,該文件包含了PPT課件。主要包含幼兒園晨間鍛煉評價標準,晨間鍛煉有效調控,優化晨間鍛煉等,歡迎點擊下載。幼兒園晨間鍛煉之粗淺了解
一、幼兒園晨間鍛煉評價標準
1、活動材料安全、牢固、有趣、數量充足,能完成鍛煉內容。
2、活動內容4-6種,體現身體多種鍛煉目的。
3、計劃制定符合幼兒年齡特點和本班幼兒實際。
4、幼兒按意愿選擇器械,自主調整活動內容1-2次。
5、幼兒情緒愉快、精神飽滿、運動量適中。
一、幼兒園晨間鍛煉評價標準
6、幼兒正確、熟練使用器械,有規則意識,同伴關系良好。
7、活動時間30-40分鐘,幼兒參加鍛煉人數比率高。
8、教師既面向全體,又個別輔導,指導有重點。
9、操節到位、有力,幼兒動作和拍、整齊。
10、教師領操精神面貌好,與幼兒溝通好。
一、幼兒園晨間鍛煉評價標準
11、按時布置好活動場地或指導幼兒擺放器材
12、戶外活動前檢查幼兒衣服、鞋子是否合適,場地是否安全、合理。
13、保育員對活動做到心中有數,積極參與,協助教師指導幼兒活動。
14、及時給幼兒增減衣服,關注幼兒的活動安全。
15、幼兒做操時,保育員尾隨隊伍一起做操,并及時提醒幼兒注意集中,動作到位。
二、晨間鍛煉有效調控
(一)、場地調控
幼兒的晨間鍛煉是在各種各樣的戶外場地
上進行的。不同場地的差異很大,要綜合考慮
安全性、大小、項目安排、休息區的提供以及
規則的支持等,讓晨間的戶外場地真正成為幼
兒的鍛煉場。
(一)場地調控
場地的安全
晨間鍛煉要在安全、軟質的場地上進行。軟質場地能有效減少安全隱患,減輕教師的管理負擔,條件不同的幼兒園可以采取不同的軟質措施。
(一)場地調控
場地的大小
場地的大小制約兒童活動的幅度,可根據場地的大小安排活動內容,讓每個活動中的幼兒都有適當空間。如果場地小就不適合開展類似奔跑這類需要較大場地的活動,可減少固定項目安排,同時,采取幼兒之間輪換、室內室外活動輪換以及班級之間輪換等方式調節。
(一)場地調控
場地的安排
一般來說,可根據提供的鍛煉器材相對分為固定的活動項目和流動的活動項目。不論是規則的場地或不規則的場地,考慮活動項目時都可以將固定的項目(鉆爬、走平衡等)擺放在固定的地點,如四周(不影響其它項目)、中間(成為活動項目間的自然間隔)等;流動的項目(拍球、跳繩等),要明確給出活動的范圍。有些器材只適合在某種區域內玩.如推小車、跳羊角球等,如果沒有場地范圍的要求,就會干擾其它項目。一定時期內要讓場地內的部分鍛煉項目相對固定,不需變化太頻繁,可以星期或月為單位對鍛煉項目調整。同時,可留有一定的場地,讓幼兒自由討論決定項目內容,或提供小型器材讓幼兒選擇。
(一)場地調控
休息區提供
具體場地劃分時要考慮小塊的休息區域,可以擺放休息用的椅子、擦汗用的毛巾或衛生紙等.滿足不同孩子的需要,培養孩子自我保健的意識。
(一)場地調控
規則的支持
晨間鍛煉是大家同時活動,一種鍛煉項目就必須有與其一致的規則要求,要逐步讓幼兒養成主動遵守必要規則的良好習慣。良好的活動常規能夠保證幼兒完成晨間鍛煉,但更重要的是能讓活動更具挑戰性,能讓幼兒有參與活動的興趣和欲望。
規則的支持
例如:
1、小班鉆龍門H:\超鏈接\鉆接力.mp4
規則的支持
由于晨間有家長送孩子入園,既要考慮家長的進出方便,也要讓家長的行走不影響孩子們的活動,可為家長設定必要的行走路線,讓家長們也能遵守規則,這樣可以保證有序的鍛煉氣氛。
二、晨間鍛煉有效調控
(二)器材調控
幼兒的晨間戶外鍛煉離不開各種各樣的器材,各種器材與幼兒的鍛煉密不可分,提供器材的種類、數量、安全、鍛煉價值等都會影響效果。就鍛煉價值而言,可涉及走、跑、跳、投擲、平衡、鉆爬、攀登等基本動作與能力的培養。適合晨間活動的器材,不需過多關注技能技巧,只要幼兒處于一定的鍛煉狀態就可以。
(二)器材調控
器材提供的安全
器材應牢固、實用,不需過多強調幼兒的自制,幼兒可以參與簡單的裝飾。以及一些輔助鍛煉材料的制作。比如。與家人共同制作沙包、紙棍裝飾等。這樣可以激發幼兒的鍛煉熱情。同時,每種器材都應強調正確使用,不需要過多引導一物多玩,畢竟晨間時間有限。要讓幼兒在正確使用器材中與材料互動,體驗鍛煉的愉悅。
(二)器材調控
器材提供的種類
種類并非越多越好。南京市體育教研組曾做過專題調研,建議各年齡班晨間戶外鍛煉器材小班不宜超過4種.中班不宜超過6種,大班不宜超過8種。提供的器材種類過多,幼兒會忙于更換,不會專注于鍛煉本身;而器材過少,容易造成爭搶行為,也容易讓幼兒疲勞,不利于其身心健康。
(二)器材調控
同類器材提供要充分考慮層次性的問題。
如跳的活動中,跳遠的距離和跳高的高度都要有層次變化,可以提供幾組不同的器材讓幼兒嘗試。提供新器材以一次提供一種為宜.不宜一次提供多種新玩具.數量可視幼兒的情況而定。如平衡、鉆爬、跳等,一種鍛煉項目以2―3組為宜;流動區域的器材,一種器材的數量最好在班級人數的1/5―1/4左右,太少(2―3個)可能會讓幼兒爭搶,太多(10個以上)幼兒可能會忙于頻繁更換。
二、晨間鍛煉有效調控
(三)標記調控
適當的標記能起到良好的隱性調控作用,可以調控鍛煉的規則、線路、起始的距離、活動區域的劃分等,這些都可讓幼兒參與制定,讓他們共同討論,選擇自己喜歡的標記,然后讓每一個幼兒都了解標記的意義,并共同遵守。晨間鍛煉中常用的標記,可以分為平面標記與立體標記。
(三)標記調控
平面標記
一般粘貼或繪畫在地面、器材上,利用形狀、色彩、大小的差異來提示幼兒。常見的形狀有點(實心、空心)、線(直線、曲線)、圈(大小不同)、箭頭、小腳丫形等;還有一種平面標記圖是直接畫在紙板上,便于幼兒的觀察,如,場地項目分布圖、玩法分解圖等,比較適合中、大班的幼兒,可以讓幼兒通過整體觀察,了解活動的分布狀況,會看圖玩游戲,對他們來說也是一種挑戰。
(三)標記調控
立體標記
使用起來隨意性大。一般來說,各種小型器材本身都可以作為標記,如,用跳圈作為起始點的提示,這些實物標記可以隨時移動,使用方便。但由于有高度、長度的問題,可能較占空間,會有一定安全隱患。實物標記使用時要視具體情況而定。
二、晨間鍛煉有效調控
(四)活動量調控
晨間鍛煉整體的活動量要適度,不宜過大過小,活動量過大會讓幼兒一直處于興奮狀態。影響下面要進行的活動。活動量過小則無法起到鍛煉的作用。
(四)活動量調控
活動量調控要兼顧運動的時間、運動的強度、運動的密度、運動項目的特點等。
(四)活動量調控
為了保證必要的鍛煉時間,應提醒幼兒按時到園,適當增強運動的密度,提供上下肢交替的不同鍛煉項目。
(四)活動量調控
根據幼兒的情況,提醒幼兒交換不同的運動項目,可以采用集體交換,利用音樂、手勢或其他信號提示(比較適合年齡小的幼兒),也可以在自由選擇的基礎上提醒交換,逐步讓其養成自主交換的習慣,以此來自我控制活動量。
二、晨間鍛煉有效調控
(五)問題情境調控
這是一種輔助性調控策略,在活動時.設置一些簡單的問題情境,留給幼兒一定的思考空間,讓幼兒帶著問題去活動,可以增強活動的挑戰,讓鍛煉更有情趣。
(五)問題情境調控
為幼兒設置問題情境時,可從不同角度進行:對自我任務意識提高的要求,如,跳繩完成個數的增加;對合作意識的要求,一個人玩后兩個人玩等:對解決問題方式的要求,選擇不同輔助器材參加一項鍛煉,如,選擇頭頂沙包或拎重物(加水的飲料瓶)等走高度、長寬不同的平衡板等等。
(五)問題情境調控
問題情境調控中設置的問題不能太難,也不能無限制地要求下去,這種調控只是為了提高幼兒的鍛煉興趣,不能因此影響幼兒的鍛煉樂趣。
二、晨間鍛煉有效調控
(六)觀察調控
教師的觀察指導是調控晨間鍛煉的良好方式。教師在晨間鍛煉活動中是指導者、合作者、參與者,在關注大部分幼兒的同時應兼顧個別兒童。
(六)觀察調控
主班、配班教師可以分工,主班教師應一直處于關注多數兒童的狀態,晨間家長接待可由配班教師完成。
教師觀察時不宜定點(某個固定項目)、定人(只注意某個、某幾個幼兒)。
觀察時要選擇合適的位置,便于觀察幼兒的表現、指導幼兒的鍛煉。
(六)觀察調控
盡量減少幼兒的三類行為:無目的觀望,不參與活動;頻繁交換器材;干擾別人活動。
教師需要重點觀察的是:是否每位幼兒都積極參與活動,處于鍛煉狀態;是否幼兒都能遵守規則與同伴友好合作;是否有個別幼兒需要幫助。
教師在展間鍛煉活動中以觀察、指導為主,如有可能,可適當參與幼兒的活動。
三、優化晨間鍛煉
(一)晨間鍛煉與教學相結合
戶外活動的內容組織與主題教學活動內容相聯系,使得孩子們的戶外活動有更多的探索內容,有效提高了戶外活動的活動質量。
戶外活動既是室內主題活動的“序幕”,又是室內主題活動的補充和延伸,兩者緊密聯系,能有效地提高戶外活動的質量,充分體現出“一日活動即課程”、“生活即教育”的課程理念。
例如:小班“1和許多”小兔視頻
三、優化晨間鍛煉
(二)靈活的利用器械
器械作為幼兒體育活動中的操作材料,可引發幼兒進行體育活動的愿望與構想,并產生相應的行為和活動。其操作的形式越多,幼兒表現出來的主動性、積極性就會越高,相應的得到的身體鍛煉就越全面,讓孩子獲得了主動探索和成功的機會就越多,更能在探索活動過程中增強其自信心。所以同一種器械,它所實現的價值是多方面的,就看教師怎么去挖掘。
(二)靈活的利用器械
1、不同品種,不同難度。
年齡小的幼兒可以選擇葫蘆娃、漢堡王等難度低且較安全的器械;而年齡大的幼兒則可選擇布袋娃娃、套圈等需要一定技能且難度系數較高的器械。
(二)靈活的利用器械
2、同一品種,不同難度。
相同的體育器械可以利用不同的難度進行鍛煉,如平衡練習中,小班幼兒可直接在頭頂頂物進行練習,而中、大班幼兒則可利用平衡木等輔助器械進行頭項實物平衡鍛煉。
相同的體育器械在一個班的不同階段可進行不同難度的能力培養。
例如:大班玩輪胎H:\超鏈接\跨跳1.mp4、 H:\超鏈接\跨跳3.mp4、 H:\超鏈接\跨跳綜合.mp4
(二)靈活的利用器械
3、同一品種,不同玩法
一種玩具,在同一個班級,可以不斷、重復地利用,但要考慮到用法的不一,才會保持同一種玩具的持續使用。
3、同一品種,不同玩法
例如:游戲名稱:蝴蝶飛呀飛
目標:
1、鍛煉幼兒手臂肌肉力量,發展幼兒投擲能力。
2、發展手部及腿部動作,提高動作的靈敏性、協調性。
3、通過體育活動促進幼兒身體平衡能力的發展。
3、同一品種,不同玩法
材料:自制蝴蝶
玩法一:投擲玩法
指導要點:幼兒手握瓶身,用力向前投擲,幫助幼兒進行投擲練習。
3、同一品種,不同玩法
玩法二:拖拉玩法
指導要點:
1、在蝴蝶(蜻蜓)的一端系上繩子幼兒自由尋找空地玩拖拉玩具,感受運動的快樂
2、用拖拉玩具進行繞障礙走(如:瓶子、椅子),提高幼兒的空間方位知覺的準確性
3、同一品種,不同玩法
名稱:好玩的墊子
目標:
1. 練習四肢著地爬行。
2. 能保持身體平衡地走,發展幼兒的平衡能力。
3. 鍛煉手臂力量,發展投擲能力。
4. 發展雙腳并攏跳躍能力。
3、同一品種,不同玩法
材料:泡沫方墊
玩法一:將墊子連接成一長條,幼兒四肢著地進行爬行。
指導要點:要求幼兒四肢著地快速爬行,不可爬到墊子外面。
3、同一品種,不同玩法
玩法二:將墊子拼成若干小塊,按一定距離擺放,幼兒雙腳并攏連續跳躍過墊子。
指導要點:要求幼兒要雙腳并攏進行練習,當幼兒練習熟練后,可加寬墊子的寬度。
3、同一品種,不同玩法
玩法三:將墊子分開成一小塊,幼兒手執墊子,做飛盤,練習投擲。
指導要點:可將墊子往前投擲,也可往上投擲。
3、同一品種,不同玩法
名稱:棒棒樂
目標:
1. 訓練幼兒跳躍、跨跳等動作,發展幼兒身體協調能力。
2. 鍛煉幼兒大肌肉的動作,加強手臂力量。
3. 嘗試用多種方法進行游戲,體驗一物多玩的樂趣。
材料:自制紙棒、飲料罐
3、同一品種,不同玩法
玩法一:
跨欄、跳欄:幼兒
按照秩序助跑跨跳
過欄或雙腳立定跳
過欄。
指導要點:
可根據幼兒的能力,把兩個欄擺在一起增加欄的寬度,提高游戲的難度。
3、同一品種,不同玩法
玩法二:
挑擔子:在易拉罐里放入重物,幼兒將“擔子”挑在肩膀上,體驗負重走路,并保持平衡。
指導要點:
在游戲中加入情景,如:給小動物送吃的等,可增設障礙,增加游戲的趣味性。
3、同一品種,不同玩法
玩法三:
舉重:在易拉罐里放入重物,幼兒將“杠鈴”高高舉起,鍛煉幼兒手臂力量。
指導要點:
注意將開口朝下,以免里面重物掉出
三、優化晨間鍛煉
(三)保證數量
充足的體育器械是幼兒進行活動的重要前提之一。保證器械的數量,并非要求每種器械都是每班人手一份,而是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和器械的占地面積、用途、價格等投放不同的數量。
(三)保證數量
托班、小班可以是每人一份甚至更多,因為幼兒還不會很好的處理同伴間的合作關系。中、大班則可以提供一些合作性器械H:\超鏈接\合作運球.mp4,數量就可以稍少一些,以便幫助更好的培養幼兒間的合作意識和互助精神。
三、優化晨間鍛煉
(四)建立保管常規
合理的常規是保證幼兒進行體育活動的關鍵。在平時的游戲活動中要教育輕拿輕放、愛護玩具,養成用完后物歸原處的好習慣.作為教師的我們則要定期對這些玩具器械進行檢查,并及時進行修補。班級類的器械可由本班老師負責保管;教研組類則定人負責落實,各班輪流保管。做到大家齊心共同保管。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