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指導綱要解讀PPT這個PPT共39頁,包括了《綱要》的特點,《綱要》的宗旨,新舊《綱要》的比較,綱要》的基本框架,歡迎點擊下載。《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解讀
一、《綱要》的特點
《綱要》所貫穿的指導思想具有時代性、先進性、科學性、指導性(終身教育思想、開放教育思想、合作教育思想、生態教育思想等)
《綱要》內容具有全面性、實踐性
《綱要》的文本結構比較完整、清晰
《綱要》充滿人文色彩
二、《綱要》的宗旨
指導幼兒園實施素質教育,是實施素質教育的綱領性文件
處處體現以兒童為本,以兒童的發展需要問本
三、新舊《綱要》的比較
內容
《幼兒園教育綱要》生活衛生習慣、體育活動、思想品德、語言、常識、計算、音樂、美術等8科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健康、語言、社會、科學、藝術等5領域
將原來對小、中、大三個年齡班的內容要求壓縮為不分年齡班的總體要求并加指導要點,學科界限明顯,領域之間模糊
淡化了對具體知識技能的要求,提法變得比較概括和籠統
新舊《綱要》的比較
寫法
舊依照中小學教學、課程計劃或綱要的寫法,把對兒童的所有各科的知識技能的要求通通寫上去,要求讓幼兒學會做到。
新從兒童身心發展需要的角度來提,要求教師創設合乎兒童身心發展需要的環境、激勵兒童的學習與探索,使他能按自己的發展水平、發展速度、興趣和愛好獲得各自的發展,很少涉及具體的知識技能。
新舊《綱要》的比較
目標
舊提出四條總目標強調要教給某些知識技能,培養某些習慣、進行某些內容的教育
新沒有提出總目標,只提了四條總則,其內容類似幼兒園教育原則,具體到領域的目標則從兩方面提,既講情感、態度、能力,又講知識技能。不提具體教什么,而培養兒童的習慣、態度,豐富經驗為主
新舊《綱要》的比較
評價
舊評價主體單一。以教師為主,檢查學知識的成果,考察教師問學生學會了幾支歌、算了幾個題,關注教師的教,不顧幼兒興趣愛好和情感
新主體多元化。評價內容以幼兒為中心,以發展作為平靜的著眼點和歸宿。關注幼兒學會做人、學會做事、學會學習、學會與他人共同生活
四、《綱要》的基本框架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的框架
第一部分、總則
說明制度《綱要》的依據、原因、目的
《幼兒園管理條例》和《幼兒園工作規程》;指導幼兒園實施素質教育。
說明我國幼兒園教育的性質和根本任務 幼兒園教育是“基礎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我國學校教育和終身教育的奠基階段”。其根本任務是為幼兒一生的發展打好基礎
規定了我國幼兒園教育的外部原則
更新教育資源基礎上充分利用自然、家庭、社區等外部資源
幼兒園教育的特點
在環境中學習,在生活中學習,在一日活動中學習
幼兒園教育的內部原則
尊重幼兒的人格和權利,尊重幼兒身心發展的規律和學習特點,(朋友將孩子關在家)以游戲為基本活動,保教并重,關注個別差異
第二部分、教育內容與要求
健康、語言、社會、科學、藝術,日本分健康、語言、人際關系、環境、表現
強調“各領域的內容相互滲透”,從不同角度促進幼兒情感、態度、能力、知識、技能等方面的發展
劃分的理由:
1、這是比較成熟的、科學的分類
2、它有利于教師按知識的性質來選擇相應的教法和理解幼兒的學習
3、領域名稱熟悉,有利用接受《綱要》,找到感覺
領域安排:體現以人為本
健康作為個體生存質量好壞的表現,理應最受人們關注
語言是人際維系的紐帶
社會是人的生存、發展的本質(社會性)
科學是生存的個體的帶有本能性質的反映
藝術是生命激情的形式,是人性生活的孵化器
領域特點
領域
一、健康領域
正確的健康觀念
意味著幼兒身心健康、意味著幼兒持續的正常發展、意味著每個幼兒的平等的普遍發展、意味著需要健康促進的主動發展
幼兒健康教育的目標的價值取向
1、幼兒健康包括身心兩方面:身體健康以發育健全、具備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為主;心理以情緒愉快、適應集體生活為主,兩方密不可分。
2、保護和鍛煉并重
3、注重健康行為的形成
幼兒健康行為的養成是健康教育的核心
健康領域
為什么說“保護幼兒的生命和促進幼兒的健康”是幼兒園的首要任務
“保護幼兒的生命”是由幼兒身心發展的特點所決定的。
幼兒的生長發育十分迅速但未完善,幼兒的活動欲望強烈但自我保護意識薄弱,幼兒的心靈稚嫩純潔但特別容易遭到傷害,生命的存在是從事其他一切學習活動的必要前提。
幼兒健康教育不等于“上健康課”
幼兒健康教育的形式離不開健康教學
如:幼兒不太容易理解的健康常識、不太容易掌握或需要系統訓練的健康行為技能等,只能通過教學設計,才能引導、啟發幼兒探索、理解和掌握。
幼兒健康教育的范疇超出上健康課
幼兒健康教育的本質是生活教育根本目的是提高幼兒期的生活乃至生命的質量,幼兒健康教育的內容涉及幼兒生活的全部范疇應在盥洗、進餐、睡眠、游戲等日常生活的每個環節滲透健康教育的理念。
幼兒健康教育的成效受到環境的影響
幼兒園應為幼兒提供健康、豐富的生活活動環境(如設警示標志)和人文環境,使幼兒情緒安定、心情愉快。
二、語言領域 《綱要》中語言領域的特點
第一次提出重視兒童語言運用的要求
強調發展語言的關鍵不是讓幼兒強記大量的詞匯,而是引導“樂意與人交流,講話禮貌;注意傾聽對方講話,能理解日常用語,清楚說出自己想說的事;喜歡聽故事、看圖書、能聽懂和會說普通話”。淡化語言形式學習,重視語言交際的功能。
第一次對早期閱讀的提倡和重視
提出要“培養幼兒對生活中常見的簡單標記和文字符號的興趣;利用圖書、繪畫和其他多種方式,引導幼兒對書籍、閱讀和書寫的興趣。”
早期閱讀不等于早期識字
幼兒自主閱讀,決不是指幼兒識了一些字可以自己閱讀的意思
閱讀是在運用語音經驗,將之與文字符號對應起來,
閱讀時幼兒調動口語語法經驗來完成認知,可通過聽講故事和閱讀圖畫故事書,培養幼兒語法敏感性,使幼兒對文字符號產生興趣和探究愿望。
幼兒的早期閱讀(3—8歲)
1、閱讀目的在于“引發幼兒對書籍、閱讀和書寫的興趣,培養前閱讀和前書寫技能”,而不是要幼兒認識多少字詞,能書寫多少字詞,在于讓幼兒學會“學習閱讀”,掌握自主閱讀的技能。為幼兒打開閱讀和書寫的大門
2、要貫穿在幼兒一日活動之中。
幼兒早期閱讀材料的選用
字體大且不求多。由于幼兒識字能力有限,過多文字敘述會造成幼兒閱讀上的負擔。
插圖宜活潑,促進幼兒閱讀動力。
配合幼兒生活經驗,以發揚友愛、孝順父母、熱心服務、愛護動物等經驗為主
有利于幼兒創造與相象。好的看圖說故事不僅可以讓幼兒天馬行空般發揮自己的想像,同時也可以增強幼兒的創造力,讓幼兒對閱讀產生興趣。
三、社會領域目標與要求
目標從兩個維度提出的:
一是社會關系的維度:幼兒與自身(自信、主動、自決、堅持);幼兒與他人的關系(樂群、互助、合作、分享、同情);幼兒與群體或集體關系(遵守規則、愛護公物和環境);幼兒和社會的關系(社會職業、家庭、祖國、世界文化)
二是心理結構的維度:認識、情感態度和行為技能。
社會性——一個作為特定的社會關系、社會群體、社會機構以及社會制度下的人,在社會生活中所形成的比較穩定的對人、對己、對社會的認識、情感態度、行為等方面的特征。
四、科學領域
科學領域的內容與要求
1、科學教育的內容應從身邊取材
2、形成安全的探究氛圍
3、提供有意義的材料
4、在科學活動中發展幼兒合作、表達和交流能力
5、科學與數學融為一體
6、讓兒童感受技術、崇尚科學
7、培養環境保護和行為
科學領域
指導要點(捕捉教育素材案例)
1、科學啟蒙教育,重在激發幼兒的認識興趣和探究欲望
2、讓兒童親歷和感受科學探究的過程和方法,體驗發現的樂趣
3、科學教育生活化,學習身邊的科學
五、藝術領域
幼兒園藝術教育的新取向
一、綜合性取向:實施綜合藝術教育
二、注重幼兒的藝術感受力和創造力發展的取向
三、注重幼兒進行個性化藝術活動的取向
《綱要》藝術領域中的基本思想和原則
1、通過藝術活動激發情趣,體驗審美感、體現成就感
激發情趣、激活興趣、體驗審美愉悅、給幼兒滿足感和成功感
2、藝術活動是幼兒自我表達的重要方式
形象性、愉悅功能、開放性、寬容性、自主性
3、幼兒藝術活動是精神創造活動
幼兒藝術教育中“創新”與一般意義的“創造”的不同
幼兒藝術創新的特點
藝術領域
藝術教育的新觀念
藝術領域的基本理念:
以幼兒為本,強大主動性、藝術活動對幼兒發展的促進作用,與其他學科的融合
樹立符號新時代要求的幼兒藝術教育觀念
改變呆滯的教育模式
理解幼兒繪畫發展的自組織性
如何開展幼兒美術教育
幼兒美術教育是操作教育,沒有操作就談不上美術教育,而且幼兒愉悅性、體驗性和技能習得都在操作中獲得的;
幼兒美術教育是通過游戲的教育,決不是美術學科教育;
幼兒美術教育是源于美的教育,幼兒表達性和情感性在美術教育過程中可以得到提升;
幼兒美術教育是基本素質教育,為幼兒創新意識、實踐能力和全面發展乃至幼兒的未來生活奠定基礎。
第三部分 組織與實施
組織與實施的根本原則
幼兒園教育活動的含義
教育活動的組織與實施的基本原則
組織與實施中各方面的原則、教育活動的目標、內容、形式、環境、一日生活、銜接問題
教師在活動的組織與實施中的角色和作用
貫穿著尊重幼兒的權利、尊重教師的創造、尊重幼兒在學習特點、發展水平、個性特征等方面的差異,尊重幼兒身心發展的客觀規律,尊重教育、教學的客觀規律等理念,突出組織與實施中的教育性、互動性、開放性、針對性、靈活性等原則.
第四部分 教育評價
教育評價的功能
是幼兒園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了解教育的適宜性、有效性,調整和改進工作,促進每一個幼兒發展,提高教育質量
幼兒園教育評價的主體
多元化:管理人員、教師、幼兒、家長
幼兒園教育評價的原則
教師自評為主,園長及有關管理人員、其他教師和家長參評
幼兒園教育評價的主要內容:以幼兒為中心
幼兒園發展評價的原則
通過評價來了解幼兒的發展,以便提供更加適宜的幫助和指導
《綱要》中幾個基本觀點
終身教育的觀點:指向教育者實施的教育要為其一生服務(人的終身都應受到教育,學習學習再學習)
就幼兒園教育而言從僅僅是小學的預備階段真正轉變為人生學習的初始階段,為幼兒一生的可持續發展打好基礎.為終身教育的奠基階段.教育要符號現實需要,又有利于長遠發展.
知識觀
知識的建構性、過程性。做中學,“教”一定要通過幼兒的活動來對其發生影響,讓“學”一定要成為幼兒通過活動的主動構建的。
學習觀
學習是與環境相互作用而發生的;學習必須要引起 相對穩定的變化,這種變化既包括內部的也
包括外部的。
以人為本
尊重幼兒、保障幼兒的權利、促進幼兒全面和諧發展不
僅以兒童為本,而且以教師、家長為團體的他人。關注每一個個體生命價值才是以人為本的核心。
整體觀
把一日生活看作一個教育整體;教育內容的整合(領域內外);活動過程中的整合
面向世界
強調作為教育內容的知識的建構性、過程性,視知識為動態變化的、幼兒主動建構的過程;強調學科融合的方向,整合資源,開放教育,重視發展性、過程性、激勵性的評價。
幼兒教師的角色和專業化
1、職業的認識
2、專業素養和行為
3、提高自身素質
幼兒園課程(幼兒、教師、環境、教材)
幼兒園課程是“幼兒園中幼兒的全部活動或經驗,或幼兒園教育活動的總和”;是教師和幼兒共同建構的運用各種教育資源,幫助幼兒獲得有益的學習經驗,促進幼兒身心全面和諧的各種活動總和。課程的對象—教材,課程的主體—幼兒。
課程目標:全面性、啟蒙性;身體、情感、個性、社會性、認知、審美等
課程內容:生活性和淺顯性
課程實施:活動性、游戲性(創設豐富的活動情境、主動探究的氛圍、互動的機會)課程存在形式的潛在性
課程全方位:整合性
瑞杰歐的課程觀
方案教學和彈性教學
沒有課程內容,來自兒童生活中感興趣的事物、現象、問題;沒有教材。
課程與生活一是解決真實生活中的問題,二是以小組為單位共同進行的較長期深入的主題探索,三是成人與幼兒共同建構、共同表達、共同成長的學習過程
課程實施中教師角色教師是幼兒懂得伙伴、傾聽者、支持者、引導者、記錄者、研究者。名言“接過孩子拋過來的球”
《綱要》與幼兒教師的專業成長
研究性學習——教師專業成長的途徑
教師成為研究者
反思性教學——教師的研究性學習
反思教學是教師的專業學習與全面發展的過程
反思性教學——指的是教師在先進的教育理論的指導下,借助于行動研究,不斷地對自己的教育實踐進行反思,積極探索與解決教育實踐中的問題,努力提升教育實踐的科學性、合理性,并使自己逐漸成長為專家型教師的過程。
怎樣評價一堂好課
體現《綱要》目標,關注幼兒的全面發展
創造性地使用教材
注重教師角色轉變,發展新型師生關系
體現課堂教學的生活性
根據學生學的情況,及時對教學進行適當的調整
倡導自主、探究、合作的學習方式
師生互動,共同發展
創設能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學習的學習環境
關注個體差異,滿足不同學生的需要
與時俱進,開展好幼兒園教育工作
為什么教
幼兒教育作為基礎教育的有機組成部分,承擔著啟蒙、養成教育的重任。學會做人、學會做事、學會學習、學會與他人共同生活。
教什么和怎樣教
教“教材”還是用“教材”去教。讓幼兒自主獲得過程性、行動性、構建性知識。
如何評價
獲得知識的同時體驗到自尊自信、熱愛生活、對社會的愛心和責任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