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游戲的指導、觀察PPT課件這個PPT共64頁,該文件包含了PPT課件。主要包含幼兒游戲的環境創設,幼兒游戲的設計與組織,幼兒游戲的現場指導,幼兒游戲的觀察與評價等,歡迎點擊下載。第四章 幼兒游戲的指導、觀察與評價
學習目標與要求
1、了解幼兒游戲的環境創設要求
2、掌握幼兒游戲的觀察策略與評價、幼兒游戲的設計與組織
3、重點掌握幼兒游戲的現場指導的方式、方法和時機
學習重點與難點
學習重點:掌握幼兒游戲的指導方式、指導方法和指導時機
學習難點:掌握幼兒游戲的觀察與評價
第一節 幼兒游戲的環境創設
幼兒要想盡情地游戲,必須要有一定的游戲空間
為幼兒創設必要的游戲環境是保證幼兒游戲的必要條件
游戲環境(室內、外)是為幼兒設計的學習、發展和接受教育的場所。
要遵循一定的原則:
促進幼兒的發展;(心理、生理、精神),促進知識經驗的豐富,培養興趣和探索精神
符合幼兒特點;(考慮到生活經驗、知識儲備、興趣及能力等,環境刺激適度既不單調又不太花哨)
保證幼兒的安全;安全是第一原則和要素
戶外游戲場地是幼兒運動量較大的活動得以開展的主要場所。幼兒園的幼兒每天戶外活動時間不低于2h,寄宿幼兒園不低于3h
按結構特征分類
1、傳統的游戲場地
一般安置的是一些固定的常規運動設施,在開闊的草坪上或塑膠操場上設置一些游戲設施,如滑梯、秋千、轉椅等。
這些設施之間缺乏聯系;這些設施只有單一的功能,不利于想象力的發揮,只滿足機能性的快樂。
玩法有限;缺乏可探索性,枯燥乏味,很難長時間對這些器械保持興趣
會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設施材質、場地等);受條件限制,很多器械安裝在水泥地或沙土地上,此外,一些器械是木質或鐵質的,易發生安全問題。
2、創造性的游戲場地
多樣化的游戲設施 傳統場地的缺點,刺激了現代游戲場地的開發
創造性的體現:
出現了大型組合運動器械;
安置了可移動的設施和器械,自然化地利用了很多廢舊物品;(廢紙箱做成的履帶和小推車、臥倒的樹做成的平衡木等)
開辟了自然區域;(玩沙區、種植區、養殖區等)
總之,在這種創造性的游戲場地活動,大大增加了想象性、合作性、裝扮性,提高了游戲的層次,提供更豐富的游戲體驗
3、冒險性游戲場地
起源于丹麥 二戰后英國等歐洲國家也開始使用,現在美國和日本等國也注重使用
定義:指利用了自然環境及各種廢棄物規劃的游戲場地,場地中的各種設施都是臨時的,由幼兒自己建筑。可進行創造性的活動,不用可拆卸重建,培養獨立性、勝任感
高低不平的土坡上釘上木樁 培養避開障礙物的能力
泥濘小路 體驗雨天路滑如何保持平衡
要有專業人員在場指導 安全問題是該游戲場地的主要問題
這類場地為城市的幼兒提供接近自然,了解農業和手工業、生活技能等的機會,但具有不確定性和危險性。
以上三種戶外場地非傳統場地,突出自然性、趣味性和挑戰性、富有變化性。
(二)按區域功能分類
1、大型組合運動器械區器械下鋪設塑膠或沙子防摔傷,練習攀登、爬、走等大肌肉動作。要定期開展安全檢查。
2、玩沙區 有個有獎征答“這世界上誰最快樂”答案之一—用沙子筑城堡的孩子。玩沙給幼兒帶來快樂,玩沙是刺激感官的主要方式之一,能培養想象力、創造力。做飯、建筑、作畫、打井、修路
3、玩水區 準備各種器皿,了解它們的形狀和大小,讓幼兒知道一些相對的詞匯:濕-干;沉-浮;滿-空,還有稀釋和溶解等概念
4、種植區、養殖區 大自然的縮影,了解植物的生長過程,感受大自然的魅力,親近自然
5、攀爬區改善兒童感覺統合的絕佳活動,培養克服困難的勇氣和信心、探索精神
二、室內游戲環境的創設
(一)積木區 應遠離門口來往自動較多的地方
(二)美術區 美術活動可培養想象力和創造性思維,宜設在靠窗臺、近水源
(三)角色游戲區最適合身心發展,最典型、最有特色的游戲,玩娃娃家布置仿真的場景
(四)益智操作區 益智游戲是教育型游戲
(五)科學區
(六)圖書區
第二節 幼兒游戲的設計與組織
一、幼兒游戲目標與內容的制定
(一)幼兒游戲目標的制定
幼兒園游戲目標是幼兒園游戲的組織者期望通過游戲得到的結果或要達到的標準。
1、考慮兒童年齡特點; 大中小班幼兒發展目標是不同的
2、根據游戲類型制定不同的目標; 保證幼兒興趣是首要選擇
3、游戲的目標要有實際針對性 切忌籠統、含糊、不具體
4、游戲的計劃和目標應體現漸進發展性 各周、月、學期目標都應不同
幼兒游戲目標制定要具體、便于操作;目標內容要全面;從幼兒的年齡特征出發;目標的確立要在過程前完成;目標的表述前后要一致。
(二)幼兒游戲的內容選擇
1、游戲內容的選擇要體現趣味性; 趣味性能使幼兒注意力集中,保證活動專注、持久
2、游戲內容的選擇要體現生活性; 幼兒接觸的新現象、問題、環境都是游戲活動的源泉,把游戲中的行為問題融入到游戲中進行教育,比較及時,效果會很好。
3、游戲內容的選擇要具有可操作性;操作性強的游戲趣味性也會強,會激發幼兒學習和活動的興趣。
二、幼兒游戲的組織安排
(一)自主游戲的組織
1、自由選擇 創設寬松的氛圍,鼓勵幼兒自己決定玩什么、在哪玩和誰玩,激發游戲熱情和主體意識。
鼓勵幼兒自由選擇 鼓勵大膽選擇,“你可以去玩你想玩的游戲”
提供幼兒選擇的條件
幫助幼兒解決選擇中的困難和矛盾
2、自主展開
游戲的主體環節。教師要注意觀察,適時介入如發生爭搶玩具,破壞他人的玩具應及時介入
3、自發交流
(二)教學游戲的組織
1、準備游戲經驗,投放材料
游戲材料的準備、給幼兒提供充足的時間、合適的空間與場地、豐富的經驗(保證游戲開展的必備條件)
2、確定游戲活動的規則和方法
3、觀察游戲
4、參與游戲,指導游戲 幼兒非常喜歡教師以玩伴的形式參加
5、評價游戲,分享游戲體驗游戲結束,教師引導學生就開展游戲的情況進行討論,幫助幼兒整理游戲經驗,找出存在問題,并分享成功經驗。
第三節 幼兒游戲的現場指導
創設游戲環境,組織和制定游戲計劃是對幼兒游戲活動的外部幫助和支持,是一種場外指導
教師對幼兒游戲過程的介入和指導,是對游戲活動本身的現場指導。
現場指導是游戲實施計劃得以實現的關鍵環節
一、幼兒游戲的指導方式
(一)平行式介入法
指教師在幼兒附近玩與幼兒游戲相同或不同材料的游戲,目的在于引導幼兒模仿教師。
教師起暗示指導的作用,教師的指導是隱性的。
當幼兒對教師新提供的材料不感興趣或者不會玩,不喜歡玩,只會一種玩法時,可采用這種介入進行指導。
案例P124——積木搭大高樓
(二)交叉式介入法
指當幼兒有教師參與的需要或教師認為有指導的必要時,由幼兒邀請教師作為游戲中的某一角色或教師自己扮演一個角色進入幼兒的游戲,通過教師與幼兒角色之間的互動,起到指導幼兒游戲的作用。
案例P124——娃娃家
(三)垂直介入法
指幼兒游戲出現嚴重違反規則或攻擊性等危險行為時,教師直接介入游戲,對幼兒的行為進行直接干預。
教師的指導是顯性的。
這種方式容易破壞游戲氣氛,甚至使游戲中止。
直接介入
在不影響幼兒游戲意愿的情況下,教師通過提示一個問題或建議,給出一個鼓勵或參照,邀請一個同伴加入或營造一種氣氛支持幼兒的游戲行為。
間接介入
教師以同伴身份參與游戲,潛移默化地影響幼兒的游戲行為,提高幼兒的游戲水平。
情感性鼓勵
在介入時側重采用鼓勵、欣賞、融入、暗示、啟發、建議和引導等方法。(微笑、眼神、贊美)
技藝性幫助
示范、參與、幫助、指導、練習
案例P125——點心店里的小水壺
案例P126——小動物走迷宮
二、幼兒游戲的指導方法
(一)語言指導
1、發問
主要用于了解幼兒游戲的現狀及幼兒的具體想法或進行啟發引導等。親切平和詢問
案例P127——搭軌道
2、提示
當幼兒遇到困難或不知所措,缺乏目的時,教師用一兩句簡單的建議性提示,幫助幼兒明確想法,促進游戲順利開展。
案例P128——做書包
3、鼓勵與贊揚
教師針對游戲中幼兒表現出的創造性及正向的游戲行為加以肯定并提出希望。
4、建議
教師通過言語試探或協商性地要求或暗示兒童去做什么和如何做,重在對兒童游戲行為的引導。
建議可以幫助兒童確立游戲的主題,明確自己的角色,擴展游戲的內容,開拓兒童的思路等。
(二)行為指導
1、身體語言
教師在指導游戲時,利用動作、表情、眼神等對幼兒游戲行為作出反饋。案例P129——做頭飾
2、提供材料
提供豐富的材料,適時添置新的材料。
3、場地布置
4、動作示范
三、幼兒游戲的指導時機
把握指導游戲的正確時機,關系到游戲指導的實際效果。
指導時機正確,能擴展和提高幼兒游戲內容和層次
反之,會抵制他們的游戲。
干預的時機取決于兩點:
1、成人的期待
教師希望幼兒在游戲中表現出不斷發展著的游戲層次,專注投入的游戲態度和積極的情感體驗
2、幼兒的需要
幼兒的游戲行為是否自然順暢的情形,有沒有得到幫助的需要
(一)當幼兒在游戲中因遇到困難、挫折,難以實現自己的游戲愿望時。
案例P131——超市營業員
(二)當幼兒在游戲中有不安全的傾向時
案例P132——平衡木、這個不能吃
(三)當幼兒在游戲中主動尋求幫助時
案例P133——智力角
(四)當幼兒在游戲中出現過激行為時
案例P133——爭搶玩具汽車
(五)當幼兒在游戲中出現不符合社會規范的消極內容時
案例P134——搓麻將
第四節 幼兒游戲的觀察與評價
一、幼兒游戲的觀察
觀察是游戲指導的基礎和依據。
(一)觀察的方法
(二)觀察的要點和原則
1、觀察的要點
觀察什么、如何觀察是觀察的要點。
(1)幼兒的興趣點,幼兒喜歡的游戲主題、內容和玩具材料等。
(2)幼兒的行為類型;幼兒在游戲中所說、所做;遇到了什么困難,是否解決,如何解決的。
(3)幼兒與環境、同伴的互動情況,幼兒通常和誰一起玩,認知經驗和社會性水平哪些方面有了進步;還存在哪些問題等。
(4)幼兒的情緒體驗。
(5)影響幼兒行為的因素,給幼兒提供的游戲時空是否合適;材料的投放有沒有問題等。
(6)幼兒是否遵守游戲規則。
2、觀察的原則
(1)應明確觀察的目的,并選擇適當的觀察方法。
(2)觀察應在確保幼兒有機會展示他們所有游戲能力的情境中進行,既保證幼兒有豐富的、能引發他們各種游戲行為的材料,又保證幼兒有充分的游戲時間。
(3)如果可能,應保證對幼兒室內和室外游戲進行觀察。
(4)應在幼兒彼此熟悉并熟悉環境后才開始對幼兒進行觀察。
(5)應持續觀察,以確保記錄的事幼兒典型的游戲行為。
(三)觀察的有效性
觀察的廣泛性(盡量關注每名幼兒)
觀察要有深度(游戲行為背后的意義)
觀察的靈活性(善于捕捉興趣熱點和出現的矛盾焦點)
二、幼兒游戲的評價
客觀的游戲評價能推動幼兒在認知、情感、社會性等方面的發展,也能推動游戲內容與情節的發展。
(一)游戲評價的目的
(1)提供每位幼兒發展狀況的客觀資料,作為計劃教育教學并與家長溝通的依據;了解每位幼兒與幼兒園課程目標有關的發展狀況,以衡量和調整課程目標;了解幼兒之間的個別差異性和某些特殊的幼兒,作為施以因材施教和個別教育的依據。
(2)了解教師在游戲中與幼兒互動的情況,了解教師對幼兒游戲的指導技能,以及環境創設的情況,以樹立正確的兒童觀和教育觀,強化游戲作為幼兒園基本活動的認識,促進幼兒游戲的科學研究。
(二)游戲評價的取向
1、強調幼兒自主發展
幼兒中心取向
2、強調個別差異性和具體感受性
個體經驗取向
3、強調發展的不同層次和水平
彈性發展取向
(三)游戲評價的原則
1、客觀性
2、描述性不能完全用量化的結果來測量
3、形成性 強調發展的過程非結果
4、差異性
(四)游戲評價的內容
廣義:對幼兒游戲的教育實施的評價;對幼兒游戲行為本身的評價
狹義:對幼兒游戲行為本身的評價
1、對幼兒游戲教育作用的評價
衡量的幾個方面:
(1)幼兒在游戲中感到輕松、愉快,發揮了創造性。
(2)幼兒能認真游戲,在游戲中體現堅持性。
(3)會正確地、創造性地使用玩具。
(4)在游戲中能與同伴合作,并不妨礙他人游戲的進行。
(5)游戲內容豐富、積極向上,有益于幼兒身心發展。
2、對幼兒游戲發展水平的評價
量表
發展性評價
3、對教師指導行為的評價
對幼兒游戲的指導水平反映了教師對幼兒游戲和自己在幼兒游戲中的地位、角色的基本認識,以及對游戲的指導原則和指導方面的把握,同時也反映教師的教育觀念的教育機制。
評價內容
(1)引導幼兒游戲的進程。
(2)教師與幼兒的相互作用。
(3)教師指導對象的差異性。
(4)探索多樣化的指導方法。
(5)激勵式指導方式。
(6)常規的建立。
4、對幼兒游戲環境創設的評價
室內、室外
(1)時間安排
(2)戶外場地特征。
(3)室內空間結構。
(4)游戲材料的提供。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