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環境創設——主題墻設計及區域平面圖設計PPT課件這個PPT共29頁,該文件包含了PPT課件。PPT的教學目標實踐“墻壁”對家長、幼兒的“對話”,成為教師的助手,突出“隱性課程” 的價值,展示課程、教學、幼兒以及家長之間的互動。環境創設 ——主題墻設計及 區域平面圖設計
環境創設要求
1、比賽形式:根據抽簽內容,自愿選擇年齡段進環境創設。
2、內容:選手抽取某一教育主題,并根據主題需要,以繪畫為主要形式,在比賽場地中運用書中材料(原始材料),在規定時間內完成設計內容。
——繪制一張活動室區域劃分平面圖,活動區域的設置要緊扣教育主題,布局合理,并對區域材料投放進行說明。
——制作小主題墻飾,要求能體現以幼兒為主體的教育理念,內容符合主體活動開展需要造型美觀,富于創意。對一些現場無法表現的設計構思,有幼兒參與部分,可簡單示意,或做文字說明。
3、時間:90分。
4、分值:100分。
注:設計紙張由大賽組委會統一提供,選手嚴禁攜帶任何紙張進入比賽現場。
設計與利用主題墻的意義與作用:
瑞吉歐認為:“環境生成課程,課程主題來源于幼兒與環境的互動作用。” “兒童的世界應該充滿兒童的語言”。
《綱要》----環境是重要的教育資源,應通過環境的創設與利用,有效的促進幼兒的發展。幼兒園的空間、設施、活動材料和常規要求等應有利于引發、支持幼兒游戲和各種探索活動,有利于引發、支持幼兒與周圍環境之間積極的相互作用。
“幼兒是環境的主人”
意義:
1.展示課程、教學、幼兒以及家長之間的互動
2.實踐“墻壁”對家長、幼兒的“對話”
3.成為教師的助手,突出“隱性課程” 的價值
設計布置要點:
1.互動墻面應以關注幼兒發展為核心目標。包括提高幼兒認知程度的知識介紹(以圖片為主);活動過程的記錄與照片;幼兒活動成果的展示。
2.墻面需要先整體后局部逐一設計布置。
3.由于階段性教育目標的一致,互動墻與活動區應為一個整體。
4.互動墻面的主體內容要隨著活動的變化而變化,為教育活動開展營造最佳環境。
色彩含義
每個色彩都有它自己的語言,找到適合自己的色彩不僅能突出自身的優點,還可以充分表達自己的個性風格。
紅:活躍、熱情、勇敢、愛情、健康、野蠻
橙:富饒、充實、未來、友愛、豪爽、積極
黃:智慧、光榮、忠誠、希望、喜悅、光明
綠:公平、自然、和平、幸福、理智、幼稚
藍:自信、永恒、真理、真實、沉默、冷靜
紫:權威、尊敬、高貴、優雅、信仰、孤獨
黑:神秘、寂寞、黑暗、壓力、嚴肅、氣勢
色彩關系
相鄰色:按照光譜中的順序,相鄰的顏色即為相鄰色,例如紅色與橙色,橙色與黃色,黃色與綠色,藍色與紫色等,相鄰色搭配在一起能給人以和諧感。
互補色:假如兩種色彩以適當的比例混合后能產生白色感覺時,這兩種顏色就被稱為“互補色”。將互補色放在一起將產生強烈的對比效果,讓畫面充滿活力。
在色相環的組成中,相隔 180 度的色彩我們稱之為互補色:紅與綠互補,黃與紫互補而藍色與橙色互補。
由于互補色有強烈的分離性,所以使用互補色的配色設計,可以有效加強整體配色的對比度、拉開距離感,而且能表現出特殊的視覺對比與平衡效果,使用得好能讓作品令人感覺活潑、充滿生命力的感受。 由于互補色彩之間的對比相當強烈,因此想要適當地運用互補色,必須特別慎重考慮色彩彼此間的比例問題。因此當使用互補色配色時,必須利用大面積的一種顏色與另一個面積較小的互補色來達到平衡。如果兩種色彩所占的比例相同,那么對比會顯得過于強烈。比如說紅與綠如果再畫面上占有同樣面積的時候,就容易讓人頭暈目眩。可以選擇其中之一的顏色為大面積,構成主調色,而另一顏色為小面積作為對比色。經驗上會以 3:7 甚至 2:8 的比例分配原則。
最佳色彩的搭配
1、紅色配白色、黑色、藍灰色、米色、灰色
2、粉紅色配紫紅、黑色、灰色、墨綠色、白色、米色、褐色、海軍藍。
3、橘紅色配白色、黑色、藍色。
4、黃色配紫色、藍色、白色、咖啡色、黑色。
5、咖啡色配米色、鵝黃、磚紅、藍綠色、黑色。
6、綠色配白色、米色、黑色、暗紫色、灰褐色、灰棕色。
7、墨綠色配粉紅色、淺紫色、杏黃色、暗紫紅色、藍綠色。
8、藍色配白色、粉藍色、醬紅色、金色、銀色、橄欖綠、橙色、黃色。
9、淺藍色配白色、醬紅色、淺灰、淺紫、灰藍色、粉紅色。
10、紫色配淺粉色、灰藍色、黃綠色、白色、紫紅色、銀灰色、黑色。
11、紫紅色配藍色、粉紅色、白色、黑色、紫色、墨綠色。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