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衛生保健管理與保育工作PPT課件這個PPT共47頁,該文件包含了PPT課件。主要包含幼兒園衛生保健工作任務,幼兒園衛生保健工作目的,幼兒園衛生保健管理依據,幼兒園衛生保健管理要求,幼兒園衛生保健工作,做好保育工作的要點,疾病預防的主要環節等,歡迎點擊下載。幼兒園衛生保健工作任務
幼兒園衛生保健工作目的
幼兒園衛生保健管理依據
幼兒園衛生保健管理要求
幼兒園衛生保健工作
做好保育工作的要點
疾病預防的主要環節
托幼機構衛生保健工作的
主要任務
貫徹預防為主、保教結合的工作方針,為集體兒童創造良好的生活環境,預防控制傳染病,降低常見病的發病率,培養健康的生活習慣,保障兒童的身心健康。
托幼機構衛生保健工作目的
提高托兒所、幼兒園衛生保健工作水平
預防和減少疾病發生
保障兒童身心健康
幼兒園衛生保健管理依據
《托兒所、幼兒園衛生保健管理辦法》(共26條)
—衛生部、教育部第76號令(2010年)
《托兒所幼兒園衛生保健規范》(共4個部分)
—衛生部 衛婦社發【2012】35號
《四川省托兒所幼兒園衛生保健管理實施細則》
—四川省衛生廳、教育廳 川衛辦發【2011】863號
其它相關法律法規
衛生行政部門主管衛生保健工作的管理
婦幼保健院業務指導
幼兒園:
園長:衛生保健工作第一責任人
保健人員:具體實施、牽頭負責
保育員:在醫生指導下執行衛生保健制度
幼兒園衛生保健管理要求
硬件要求:
托幼園所園舍、桌椅、教具、采光、照明、衛生設施、娛樂器具及運動器械必須適合兒童健康發育的需要,符合國家規定的衛生標準和安全要求。
盥洗室:10M2
流水洗手設施:5—6水龍頭,間距35CM;高度:站立洗手時水不倒流入衣袖為宜
廁所:6人使用,3人使用的小便池
床:不宜用軟床式折疊床
桌椅高度標準(CM)
身高 桌高 椅高 桌椅高差
100以下 44.5 24 20.5
100—110 48.5 21.5 27
110—120 53 30 23
人員要求:
醫務人員
白托:150:1 300:2 每增加200增加1
全托: 50:1 150:2 每增加150增加1人
保育員
托班 每班2-3人
其他班 至少1人
醫師必須取得《醫師執業證書》,護士必須取得《護士執業證書》。
保健員要求高中學歷,必須取得崗位培訓合格證,定期接受當地保健機構專業知識培訓。
工作人員必須取得《托幼機構工作人員健康合格證》,每年進行一次健康檢查。
保育員應具備初中以上學歷,并受過幼兒保育職業培訓
幼兒園衛生保健工作
(一)根據兒童不同年齡特點,建立科學、合理的一日生活制度,培養兒童良好的衛生習慣,促進兒童身心健康;
應當根據各年齡段兒童的生理、心理特點,結合季節變化和本托幼機構的實際情況,制訂合理的生活制度。
兒童正餐間隔時間3.5~4小時,進餐時間20~30分鐘/餐,餐后安靜活動或散步時間10~15分鐘。3~6歲兒童午睡時間根據季節以2~2.5小時/日為宜,3歲以下兒童日間睡眠時間可適當延長。
建立合理生活制度的意義:
有利于避免兒童神經系統過度疲勞,保護其正常發育。
兒童按時進餐、睡眠和活動,有利于條件反射的建立,也有利于良好生活習慣的培養。
有利于保教人員有秩序地進行工作
(二)為兒童提供合理的營養膳食,科學制訂食譜,定期膳食評價,保證膳食平衡,滿足兒童正常生長發育,托幼機構的炊管人員應接受有關兒童營養及食品衛生方面的專業培訓;
保證兒童按需飲水。每日上、下午各1~2次集中飲水, 1~3歲兒童飲水量50~100毫升/次,3~6歲兒童飲水量100~150毫升/次,
進餐環境應當衛生、整潔、舒適。餐前做好充分準備,按時進餐,保證兒童情緒愉快,培養兒童良好的飲食行為和衛生習慣。
(三)制訂與兒童生理特點相適應的體格鍛煉計劃,根據兒童年齡特點開展游戲及體育活動,并保證兒童戶外活動時間,增進兒童身心健康,全日制的托幼機構堅持每天2小時以上的戶外活動,寄宿制不得少于3小時/天;
掌握適宜的運動強度,保證運動量;
保證兒童室內外運動場地和運動器械的清潔、衛生、安全,做好場地布置和運動器械的準備。定期進行室內外安全隱患排查。
患病兒童停止鍛煉;病愈恢復期的兒童運動量要根據身體狀況予以調整;體弱兒童的體格鍛煉進程應當較健康兒童緩慢,時間縮短,并要對兒童運動反應進行仔細的觀察。
(四)建立健康檢查制度,建立健康檔案。配合婦幼保健機構定期開展兒童健康檢查工作,1-2歲兒童半年一次,3歲以上兒童一年一次;堅持晨檢及全日健康觀察,做好常見病和傳染病的預防,發現問題及時處理;
兒童入園(所)時,托幼機構應當查驗兒童的“托幼園所兒童健康證”及“預防接種證”。
教職工患有傳染性疾病的,應當立即離崗治療,治愈后方可上崗工作。
精神病患者或者有精神病史者不得在托幼機構工作。
(五)嚴格執行衛生消毒制度,做好室內外環境及個人衛生。加強飲食衛生管理,保證食品安全;
保持室內空氣清新、陽光充足。
衛生潔具各班專用專放并有標記。
兒童日常生活用品專人專用。
培養兒童良好衛生習慣。注意個人衛生。
使用符合國家標準或規定的消毒器械和消毒劑。
加強預防性消毒
(六)協助落實國家免疫規劃,在兒童入托時應當查驗其預防接種證,未按規定接種的兒童要告知其監護人,督促監護人帶兒童到當地規定的接種單位補種;
對因病缺勤的兒童,應當了解兒童的患病情況和可能的原因,對疑似患傳染病的,要及時報告 。并對兒童的患病情況和可能的病因進行追查。
發生傳染病期間,托幼機構應當加強晨午檢和全日健康觀察,并采取必要的預防措施,保護易感兒童。
(七)加強日常保育護理工作,對體弱兒進行專案管理。配合婦幼保健機構定期開展兒童眼、耳、口腔保健,每半年進行一次視力篩查和口腔保健,每年進行一次聽力篩查;積極開展兒童心理衛生保健,保證兒童身心健康;
對貧血、營養不良、肥胖等營養性疾病兒童進行登記管理,對中重度貧血和營養不良兒童進行專案管理,督促家長及時帶患病兒童進行治療和復診。
對先心病、哮喘、癲癇等疾病兒童,及對有藥物過敏史或食物過敏史的兒童進行登記,加強日常健康觀察和保育護理工作。
(八)建立衛生安全管理制度,落實各項衛生安全防護工作,預防傷害事故的發生;
保教人員應當定期接受預防兒童傷害相關知識和急救技能的培訓,做好兒童安全工作,消除安全隱患,預防跌落、溺水、交通事故、燒(燙)傷、中毒、動物致傷等傷害的發生。
托幼機構應當建立重大自然災害、食物中毒、踩踏、火災、暴力等突發事件的應急預案
定期進行安全演練,普及安全知識,提高自我保護和自救的能力。
(九)制訂健康教育計劃,對兒童及其家長開展多種形式的健康教育活動;
健康教育的內容包括膳食營養、心理衛生、疾病預防、兒童安全以及良好行為習慣的培養等。健康教育的形式包括舉辦健康教育課堂、發放健康教育資料、宣傳專欄、咨詢指導、家長開放日等。
(十)建立健全衛生保健工作的各種登記、統計制度,做好各項衛生保健工作信息的收集、匯總和報告工作。
托幼機構應當建立健康檔案,包括:托幼機構工作人員健康合格證、 “托幼園所兒童健康證”、及“預防接種證”。兒童轉園(所)健康證明。
托幼機構衛生保健工作記錄內容包括:
(1)、晨午檢及全日健康觀察記錄表
(2)、在園(所)兒童帶藥服藥記錄表
(3)、兒童出勤登記表
(4)、兒童傳染病登記表
(5)、兒童營養性疾病及常見疾病登記表
(6)、班級衛生消毒檢查記錄表
(7)、健康教育記錄表
(8)、膳食委員會會議記錄表
(9)、兒童傷害登記表
(10)、營養性疾病兒童個案管理表
A、肥胖兒童專案管理記錄;
B、小兒營養不良專案管理記錄;
C、缺鐵性貧血患兒專案管理記錄;
D、其他高危兒的專案管理記錄如活動期佝僂病、先心病、癲癇、反復上R道感染、殘疾兒等按個案的類別分別進行。
做好保育工作的要點
1、從實際出發,建立合理的生活常規
2、堅持一貫性、一致性和靈活性
3、切不可忽視日常的生活活動
4、保教職責、分工既要明確、具體,又要密切配合、默契
5、示范、幫助、要求和鼓勵是目標達成的關鍵
疾病預防的主要環節
1、接待入園:本班環境通風、整潔、清潔,觀察孩子情緒并與家長溝通
注重晨檢篩查
怎樣做晨檢:
一問:兒童在家有無異常情況;
二看:觀察精神狀況;
三摸:有無發熱和皮膚異常,
四查:有無攜帶不安全物品等,發現問題及時處理。
2、盥洗:正確洗手、擦手及用護膚品,口杯、毛巾的清洗和消毒,節約用水和肥皂。
洗手時間:入園、入廁前后、餐前、飲水前
正確洗手:
搓手示意圖
注意事項
應注意清洗指甲、指尖、指甲縫和指關節等部位。
注意徹底清洗戴戒指等飾物的部位。
注意隨時清潔水龍頭。
注意干手方式,防止再次污染。
3、入廁:允許隨時入廁,幫助能力差的,培養兒童大小便習慣,觀察兒童大小便情況
檢查、幫助、整理衣褲
4、進餐:餐前活動及準備工作,分餐及添飯,保證吃飽、吃好,注意對個別兒童的關注,教會使用餐具和正確的姿勢,培養良好的進餐習慣。
5、午睡:睡眠環境準備,臥具準備,培養良好的睡眠習慣
6、起床:臥室整理,協助并教會兒童穿衣、疊被、梳洗
7、喝水:飲水準備,照顧兒童自由飲水和組織集體飲水
8、戶外活動:場地和運動器械的準備,活動前的準備,活動中的照顧和對個別兒童的照顧
墊汗巾:活動后為宜
活動量:微微出汗,注意個體差異
活動后:喝水
9、離園:檢查或幫助幼兒整理衣物及帶回家的物品,穩定幼兒情緒,確保安全,整理內務,做好交接或結束工作
健康是指人在身體、心理和社會適應方面的良好狀態。幼兒階段是兒童身體發育和機能發展極為迅速的時期,也是形成安全感和樂觀態度的重要階段。發育良好的身體、愉快的情緒、強健的體質、協調的動作、良好的生活習慣和基本生活能力是幼兒身心健康的重要標志,也是其它領域學習與發展的基礎。
為有效促進幼兒身心健康發展,成人應為幼兒提供合理均衡的營養,保證充足的睡眠和適宜的鍛煉,滿足幼兒生長發育的需要;創設溫馨的人際環境,讓幼兒充分感受到親情和關愛,形成積極穩定的情緒情感;幫助幼兒養成良好的生活與衛生習慣,提高自我保護能力,形成使其終身受益的生活能力和文明生活方式。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