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衛生學PPT課件這個PPT共23頁,該文件包含了PPT課件。PPT的教學目標研究幼兒的心理衛生問題,研究各項教育和保育措施中的衛生問題。主要教學內容
緒論
嬰幼兒的生理特點與衛生常規
嬰幼兒生長發育的評價
幼兒的心理衛生
嬰幼兒營養與鍛煉的衛生
嬰幼兒的合理膳食
幼兒園物質環境的衛生
幼兒園教育活動的衛生
幼兒常見疾病的預防
幼兒意外事故的急救與安全教育
緒 論
幼兒衛生學的概念、任務和方法
幼兒衛生保健工作的回顧與展望
概 念
研究3歲-6歲幼兒生命活動的規律和保護幼兒身心健康,增強幼兒體質的科學。
學前兒童的年齡分段
新生兒期:出生后臍帶結扎到滿28天
嬰兒期:出生后臍帶結扎到1周歲(包含新生兒期)
幼兒期:1周歲至3周歲
學齡前期:3周歲到6~7歲
學齡期:自6~7歲至青春期前
2.任務:
a.研究(嬰)幼兒解剖生理特點及生長發育的規律。
b.研究外界環境和教育對幼兒身體的影響,以及兩者之間相互關系的規律。
c.研究如何采取合理的衛生措施和組織幼兒活動,防止和消除不利于幼兒生長發育的因素,創造良好的衛生環境,促進其身心健康發展。
內 容
研究(嬰)幼兒身體本身。
研究幼兒的心理衛生問題。
研究各項教育和保育措施中的衛生問題
研究直接影響幼兒健康的營養和體育鍛煉問題
研究幼兒園的環境、建筑、設備
研究對幼兒危害較大的疾病預防和意外事故的處理,以及如何做好幼兒安全教育工作。
方 法
調查統計法
觀察法
實驗室的檢查
體檢法
§1.1 新生兒的生理特點與護理
新生兒的分類
新生兒:出生后臍帶結扎到滿28天
圍生期:自妊娠28周—出生后7天
三翻、六坐、七滾、八爬
按胎齡來分:
足月兒:37-42W、>2500g(3000g)、>47cm(50cm)。皮膚紅潤、皮下脂肪豐富、耳輪發育良好、耳廓挺直、四肢肌張力好,呈外展和屈曲姿勢、哭聲響亮。
早產兒:28-37W、<2500g、<47cm。皮膚嬌嫩、皮下脂肪少、呼吸常不規則。不易保持自己的體溫,需保暖,抗病能力差,有的不會吞咽,所以需特殊護理。
過期產兒:>42W。
胎盤功能正常
胎盤功能減退(老化)羊水混濁、窒息、吸入性肺炎
按出生體重分:
低體重兒:不論年齡大小,<2500g。
正常體重兒:2500g—4000g。
巨大兒:>4000g。
按健康狀況分:
正常新生兒
高危新生兒:已經發生嚴重疾病或可能發生危重病情。1.母親有糖尿病史、感染、吸煙、吸毒或醉酒史。
2.母親患有妊高癥、羊水胎糞污染、各種難產、手術產、分娩過程中使用鎮靜和止痛藥物等。
3.出生時異常,如新生兒窒息、多胎兒、早產兒、巨大兒,先天畸形等。
新生兒的生理特點
(一)特殊的生理現象
(二)新生兒各系統特點
新生兒特殊的生理現象
>2500g、>47cm、皮膚
粉紅、有薄胎脂、胎毛少。
頭顱較大,頭長占身長
¼,顱縫可以未閉或顱
骨邊緣重疊。
皮膚細嫩,毛細血管豐富,
易損傷、感染。
生理性黃疸: 出生后2-3天(3-5天),皮膚、眼結膜、口腔黏膜。足月兒:7-10天(3-4周),不超過2周(4周)。
生理性體重下降:出生后2-3天體重下降,7-10天基本恢復到出生體重。
“馬牙”和“螳螂嘴”
乳腺腫大:雌激素中斷,4-7天可腫大,2-3周消退。
假月經:女嬰 5-7天 血性分泌物 1周左右消失。
新生兒紅斑或粟粒疹:1-2天 頭部、軀干、四肢 幾天后可以消退。
新生兒各系統特點
呼吸系統:
腹式呼吸為主、呼吸運動表淺、頻率快30-50次/分。鼻腔狹小,易患上呼吸道阻塞,呼吸相對不規則。(足月)
血液循環系統:
RBC、WBC、Hb ↓心率波動范圍較大,100-160次/分、血流分布中心>四周、可有心臟雜音
先天性心臟病
泌尿系統:
多數6小時,24小時內,>48小時,建議檢查
消化系統:
面積大、肌層薄,適應流質,利于免疫球蛋白吸收。
胃呈橫位,賁門括約肌松弛,易溢乳。
10-12h內 墨綠色胎便 3-4d排凈 >24h 建議檢查。
淀粉酶少(4m),不宜過早進食淀粉類食物。
免疫系統:
不成熟、臍帶開放、易感染。
居室、用具、清潔消毒
母乳喂養
母乳喂養
4-6個月的生長需要,含有各種營養素,并且質和量會變化以適應需要,適合嬰兒胃腸功能的消化、吸收。
含有豐富抗體、及其他免疫活性物質,增強嬰兒抵抗力,不會引起過敏。
溫度及速度適宜,新鮮,無污染。
密切母親與子女的感情,有益于嬰兒早期智力開發和以后身心健康發展。
可以刺激母體子宮收縮,促進恢復,推遲月經,減少乳腺癌和卵巢腫瘤的可能。
神經系統:
大腦皮層興奮性低,睡眠時間長,2-3h。
不自主或不協調動作。
暫時性原始生理反射:
覓食、吸吮、握持、擁抱
體溫調節:
CNS發育不成熟,調節機制不完善,皮下脂肪薄,體表面積大,環境溫度低,散熱多→低體溫
環境溫度高,散熱少,進水少→脫水熱
包被時24 ℃,生后2天裸體33 ℃,以后逐漸降低,濕度約50%-60%。
感覺器官:
1.視覺感知:
有視覺感應、瞳孔有對光反應,眼球運動不協調。
15-20cm,短暫注視,4W后眼可隨物體移動。
2.聽覺感知:
具備聽覺能力,3-7日聽覺良好,50-90dB能引起驚顫或閉眼
3.觸覺:敏感(眼、口周、手掌、足底)
4.溫度覺:能區分溫度高低,對冷更敏感。
5.味覺、嗅覺:敏感
6.痛覺:存在、不敏感(軀干、腋下)
新生兒的喂養與護理
喂養:
半小時即可哺母乳。按需哺乳。
配方乳3小時1次。
清洗乳頭,喂后豎立抱起,輕拍背部,量以喂后安靜、不吐、無腹脹、理想的體重增長(15-30g/d)為標準。
新生兒護理:
保暖:腹壁溫度36.5 ℃,4h(第一天),6-12h。環境溫度24-25 ℃。
預防傳染?。?4h可接種卡介苗,1d、1m、6m,乙肝疫苗。注意無菌操作,接觸前應洗手。哺乳時間禁止探視。
臍帶護理:保持殘端清潔干燥、75%酒精消毒,3-7天可脫落。一旦發生感染,及時治療。
皮膚護理:保持清潔,無刺激性、溫水,軟毛巾擦干,可適當涂爽身粉,保持干燥。衣服:肥大、軟、無扣。尿布:軟、吸水。
五官護理:
0.5%氯霉素點眼,分泌物可以用生理鹽水拭凈。
面部、外耳道口、鼻孔處清潔。勿挖。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