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前兒童安全教育PPT課件這個PPT共84頁,該文件包含了PPT課件。主要包含幼兒園安全工作的內涵,幼兒園一日各環節安全防范,幼兒常見意外事故的預防和急救處理,幼兒意外事故,跌倒蹭破皮膚的處理,孩子咬傷舌頭后的處理方法等,歡迎點擊下載。不要把椅子舉過頭頂
室內活動安全
不能在課間打鬧
文具使用要正確
文具使用要正確
一檢查場地
二檢查活動器械
三檢查人數,幼兒活動時幼兒不離教師視線,防止意外事故發生
意外事故,已成為幼兒死亡和致殘的重要原因。幼兒活潑好動,什么都想去摸一摸、動一動、看一看,常接觸危險的環境,做危險的動作,所以很容易發生意外事故。
為了防止意外事故的發生,幼兒園除對幼兒進行適當的安全教育外,還必須建立
必要的安全制度和采取安全措施,以
保障幼兒的健康。保教人員應增強
工作的責任心,掌握處理意外事故的基本常識,以便幼兒一旦發生意外,進行緊急救護處理。
幼 兒 意 外 事 故
幼 兒 意 外 事 故
一、意外事故的定義
在預料之外的情況下,由于某種原因而發生的損傷或災害,稱為意外事故。
意外事故有時是難以預料的。但許多事故是可以避免的。
二、預防意外事故的重要性
兒童的健康成長關系到整個社會和家庭。
意外事故的發生給家庭、社會、兒童在精神、肉體和物質上造成的損失和痛苦是無法估量的。
預防兒童意外事故必須引起全社會、保教員和家長的高度重視。
三、意外事故及其分類
幼兒的意外事故,主要是指日常生活中人們沒有事先估計到或難以預料的偶發事件對幼兒造成的傷害。
四、幼 兒 意 外 事 故 的 原 因
五、意外事故的預防
(一)安全要求
在托幼機構中保護兒童的安全,是全體幼兒園工作人員義不容辭的責任。
1、幼教工作者要有責任心
2、環境設施要安全
3、要妥善保管藥品和有毒物品
4、要建立安全檢查制度
(二)安全教育
兒童不可能生活在沒有任何危險的世界中,經常對兒童進行安全教育,使他們逐漸積累生活經驗,懂得危險,注意安全。
1、遵守幼兒園的安全制度
(1)教育幼兒不得隨便離開自己的班級,有事必須得到老師的允許才能離開。
(2)遵守秩序,出入各室及上下樓梯時不要擁擠。
(3)運動、游戲時遵守規則。
(4)不做有危險的活動或游戲。
2、遵守交通規則
兒童常常不懂得或不遵守交通規則而發生車禍。如在車前橫穿馬路,在馬路上玩耍、踢足球等。
要教育兒童遵守公共交通秩序。如,要走人行道,橫過馬路要走人行橫道線,不要在馬路上停留、玩耍、打鬧。
3、懂得“水”、“火”、“電”的危險
(1)兒童平衡及自救能力差,誤入水中,無掙扎及自救能力,很易溺水。
據統計,1-4歲兒童發生溺水,以誤入水中淹溺為主,其次為游泳時溺水。
(2)教育兒童不玩火,不擺弄電器。
(3)在室外遇到雷雨,不可在大樹下避雨,尤其是高大孤樹下,以免被雷擊,并注意躲開被刮斷的電線。
4、不要撿拾小物件
兒童常常喜歡撿一些小物體,如釘子、碎玻璃、野花野草等。有時把小物件放到口中吸吮,偶爾還會把小鋼球、豆粒、紙團等放入耳、鼻中,常因此而發生割破皮膚、誤食有毒植物、誤吞異物等意外傷害。
應教育兒童不要撿拾小物件,更不能將小物件放入口、鼻、耳中。
六、 意外事故的急救處理
1、呼吸停止的急救方法——人工呼吸
不管是哪一種傷害,已經造成呼吸極其微弱或呼吸停止,要立即施行人工呼吸,因為呼吸完全停止4分鐘以上就瀕臨死亡。
(1)什么是人工呼吸
人工呼吸是采取人工方法幫助病人呼吸,最后使病人恢復呼吸功能的一種急救技術。
最常用的人工呼吸是口對口人工呼吸法和口對鼻人工呼吸法。
(2)步驟
A.暢通呼吸道
B.吹氣
對小嬰兒和對較大的兒童各有不同的要求:
小嬰兒——每隔2—3秒鐘吹一次
較大的兒童——有節律地進行,每隔3—4秒鐘吹一次。
2、心跳停止的急救方法 ——胸外按壓法
步驟:
(1)使病兒仰臥,背部有硬物支撐;
(2)擠壓心臟;
(3)與口對口吹氣法同時進行。
3、創傷出血的急救方法
在短時間內人體丟失全身血量的1/3就會有生命危險。
(1)小傷口——用干凈的紗布緊壓出血處
(2)較大傷口——用干凈的布、棉花墊在傷口上,用繃帶包扎
(3)動脈出血——指壓止血,用拇指壓住出血血管的上端(近心端)
4、骨折的急救
(1)癥狀
A.疼痛
B.失去正常功能
C.出現畸形
什么叫“青枝骨折”?
由于小兒骨頭最外層的骨膜較厚,可以發生“折而不斷”的現象,就像鮮嫩的柳枝,被折后,外皮還連著。小兒的這種骨折稱為“青枝骨折”。
(2)現場處理
骨折的現場急救原則——限制傷肢再活動,避免斷骨再刺傷周圍組織,以減輕疼痛。這種處理叫“固定”。
A.肢體骨折:使用薄木板將傷肢固定,木板的長度必須超過傷處的上、下兩個關節。在傷肢上墊一層棉花或布類,用三角巾或繃帶把木板固定在傷肢上,將傷肢上、下兩個關節都固定住,露出手指和腳趾,以便觀察肢體的血液循環。 B.肋骨骨折:
a.不覺呼吸困難的,可用寬布帶將斷骨固定;
b.感到呼吸困難的,不要處理,速送醫院。
C.頸椎骨折
a.在頸下墊一小枕,保持生理屈曲度; b.在頭的兩側各墊一小枕,避免頭部搖晃。
D.腰椎骨折:凡傷及腰部,應嚴禁傷者彎腰、走動,也不得攙扶、抱持傷者而使腰部彎曲。應由數名救護者動作一致地托住傷者的肩胛、腰和臀部,使傷者的腰部不致彎曲,將傷者“滾”到木板上,傷者俯臥,用寬布帶將其身體固定在木板上。
5、眼外傷的處理
(1)角膜異物和瞇眼
角膜異物——速送醫院處理
瞇眼——不要用力擠、揉,安靜地等大人來處理
(2)頓挫傷——立即用干毛巾冷敷,減少出血,速送醫院
(3)刺傷、劃傷
A.可用消毒的紗布或干凈的毛巾敷蓋,但不必還納已經脫出的眼內容物;
B.不要用力壓迫眼球
(4)酸、堿燒傷
A.就地用大量的凈水清洗,包括眼內深部
B.不要讓沖出來的水流入健眼。
(5)鞭炮炸傷——立即用干毛巾冷敷,減少出血,速送醫院
6、溺水的急救
(1)抓緊水上救護;
(2)救上岸后采取以下措施:
A.迅速清除溺水者口鼻內的淤泥雜草,松解內衣、褲帶。
B.控水。注意時間不能過長。
C.迅速復蘇。
嬰幼兒被從水中抱出時大聲哭泣,說明孩子沒有生命危險,暫可安心。立刻換掉濕衣服,為身體保溫。
在進行人工呼吸時,如果溺水者吐水,應該將其頭部側過來以免水嗆入氣管。另外,還應檢查一下溺水者口腔內是否有異物,如果有,應將其清除干凈,以免誤吞。如果意識清楚,為其身體保溫,等待救護車的到來。
溺水者被救起后,即使無任何不適癥狀,也應該去醫院看醫生。因為有時會在事后發生肺炎。
7、中毒
1、煤氣中毒
當幼兒發生煤氣中毒時 ,現場處理措施首先要(A.打開門窗通風 )
2、誤服毒物
3、誤服藥物
8、中暑、凍傷
(1)中暑——日射病(由于陽光長時間照射頭部,使腦膜和大腦充血而引起的病,是中暑的一種類型)
A.癥狀
萎靡不振、面部發紅、汗分泌過多、頭痛、頭暈、耳鳴、眼花、動作失調等;嚴重時,呼吸加速,臉色發白,失去知覺。
B.急救
把患兒移到通風陰涼處;
用冷毛巾敷頭部等幫助散熱;
多喝清涼飲料,也可服十滴水、人丹。
(2)凍傷
A.種類
全身凍傷、局部凍傷
B.急救原則
保暖復溫
9、鼻腔異物
(1)癥狀
長時間一側鼻堵,鼻涕很臭且帶有血絲。
(2)處理
千萬不能用鑷子試圖將異物夾出。
正確做法:
按住無異物鼻孔用力擤鼻涕;
用羽毛等刺激鼻粘膜,引起噴嚏反射;
上述方法無效,送醫院處理。
10、外耳道異物
(1)昆蟲入耳——可用燈光對著外耳道口引誘,或滴入甘油、食用油、酒精等淹死再取出
(2)植物性異物——去醫院處理
(3)非生物類異物——去醫院處理
11、咽部異物
細小的魚骨刺可食用米醋,使骨軟化,如骨刺粗大或為其他異物要送醫院。
不能隨意讓小兒吃飯團強行把異物帶下去,會把異物推向深處給治療帶來困難。
較大的異物嵌在咽、喉部,可造成呼吸困難引起窒息。
發現有聲音嘶啞、呼吸困難應立即將小兒抱起,低頭拍背,使異物咳出或改變位置,并急送醫院。
12、鼻出血
(1)常見原因
在鼻外傷以及打噴嚏時都可使曲張的血管破裂而出血、某些全身性疾病、鼻內異物等。
(2)處理
流鼻血時,迅速將頭后仰,對嗎?為什么?
錯。因為頭后仰,血液就可能嗆入氣管而咳嗽不止,甚至可能造成呼吸阻塞,同時,惡心的血腥味撲鼻而來,會產生嚴重的嘔吐。
處理時,不要用力揉擦鼻子,應立即將幼兒抱起取半臥位,但不要低頭或后仰位。
弄清楚是哪側鼻子出血。
用消毒棉球蘸1%麻黃素或0.5%的腎上腺素塞進出血側鼻腔,再用力捏緊鼻翼,讓幼兒用口呼吸幾分鐘,即可止血。
上述方法無效仍出血不止,送醫院檢查。
13、暈厥
(1)原因
疲勞、興奮過度、失血、饑餓、煤氣中毒等。
(2)癥狀
頭暈、眼花、心慌、眼前發黑、面色蒼白等。
(3)處理
A.松開患兒的衣領、腰帶、使其平臥、頭稍低些,使頭部的血量增大。
B.喝熱飲料。
C.嚴重的,應進行人工呼吸。
14、驚厥(抽風)——幼兒時期常見的急癥
(1)原因
很多疾病都可以引起抽風,但總的可分為發熱性和無熱、低熱性抽風兩類。
引起發燒抽風的病常見的高熱抽風、流行性腦膜炎、各種化膿性腦膜炎、結核性腦膜炎、乙型腦炎、其他病毒性腦膜炎、中毒性腦病、新生兒破傷風、腦膿腫等。
引起無熱或低熱性抽風的病有,顱內出血、腦發育不全或畸性、嚴重腦缺氧、嬰兒手足搐溺癥、低血糖、尿毒癥、肝昏迷、嬰兒痙攣、癲痛、腦腫瘤、高血壓腦病、中毒等。
現實生活中,因為高燒引起的抽風最常見,因癲痛引起的也不少見。
(2)癥狀
抽風時,意識突然消失,雙眼上翻、凝視或斜視;面部肌肉或四肢肌肉強直、發硬、痙攣或不停地抽動,一次發作可由數秒至數分鐘。
(3)護理
A.因高燒抽風的,應采取物理降溫措施;
B.抽風時,讓病兒側臥,松開衣扣、褲帶;
C.用毛巾或手帕擰成麻花狀放在上下牙中,以免咬破舌頭;
D.隨時擦去痰涕;
E.可針灸或重壓人中穴。
15、小外傷
(1)擦傷
A.用涼開水沖洗傷口,除去污物;
B.涂紅藥水或紫藥水,蓋上紗布。
(2)挫傷
A.冷敷,防止皮下繼續出血。
B.限制受傷的肢體活動。
(3)割傷
可用碘酒消毒傷口,蓋上消毒紗布,包扎止血。
(4)扭傷
A.冷敷,以達到止血、消腫、止痛的目的;
B.1-2天后,可用熱敷促進消腫和血液的吸收。
跌倒蹭破皮膚的處理
幼兒奔跑、跳躍時不慎跌倒,很容易蹭破膝蓋、胳膊肘,尤其是穿衣較少的夏季,更為常見。蹭破皮膚后應先觀察幼兒傷口的深淺,若傷口較淺僅僅蹭破了表皮,只需將傷口處的泥沙清理干凈即可。如果表皮擦傷,首先用雙氧水或生理鹽水沖洗傷口,清除污物和沙土后,涂紅汞或龍膽紫。如傷口較深且出血多,立即止血,可用消毒紗布將局部包扎壓迫止血,后送醫院進一步處理。
孩子咬傷舌頭后的處理方法
1.如果孩子嘴里有食物或污物,可以用涼開水給他清洗舌頭。
2.用冰塊或冰棒壓住舌頭受傷的部位,如果30分鐘后仍然出血,要帶孩子到醫院。
3.在受傷后的一兩天內,盡量給孩子吃軟一些的食物,避免吃酸、辣等刺激性食物。
4.舌頭咬傷一般不會感染。通常傷口在7~10天內就能愈合。
15、觸電
處理:
1、脫離電源
2、復蘇
3、保護傷面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