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學前教育兒歌PPT課件這個PPT共24頁,該文件包含了PPT課件。主要包含兒歌的概念和起源,兒歌的特點,兒歌的功能,兒歌的分類和特殊形式,兒歌鑒賞等,歡迎點擊下載。站在孩子的角度看世界
稚拙
1.小朋友的臉是用來干什么的?
童趣
2.小孩為什么是媽媽生的不是爸爸生的?
童真
3.如果你家門口撞死一只兔子,你會怎么辦呢,爸爸媽媽會怎么辦呢?
兒歌的概念和起源
概念:兒歌是一種適合年齡幼小的兒童念唱、欣賞的歌謠。
它是嬰幼兒最早接觸、最容易接受的一種文學形式。兒歌生長于民間文學的土壤,主要的流傳方式是口耳相授,代代相傳。對于嬰幼兒來說,兒歌是聽覺感知的語言藝術,是活在孩子們口頭的文學。兒歌對于嬰幼兒的思維、智力發展、視野的開闊、語言的訓練、道德情操的培養等方面發揮著巨大的作用,有著其他文學難以替代的地位。
主要對象:嬰幼兒、低年級的小學生
例:早不忙
夜心慌
半夜起來補褲襠。
壹
三千多年前出現傳唱兒童之口的“童謠”,兩千多年前對兒歌加以收集記錄《春秋左轉》、《國語》、《戰國策》
童謠:長期流傳在兒童中間一種以韻語寫的沒有音樂相伴的口頭短歌
叁
五四運動“歌謠運動”歌謠征集處、創辦歌謠周刊,從此“兒歌”一詞廣泛使用沿用至今。
貳
明清發展:呂坤《演小兒語》我國最早的一部兒歌專輯 ,鄭旭旦《天籟集》、《廣天籟集》
兒歌的特點
1、語言淺顯,明白易懂(著力于對人、事、物的具體描寫,突出它們的形態色彩、聲音,常用比喻、擬人、夸張)
《扣紐扣》
張繼樓
扣紐扣
一個眼
一個扣
我幫它們手拉手
結成一對好朋友
《牛郎訪織女》
鄧元杰
天河寬
天河長
牛郎坐火箭
去把織女訪
四十萬年才相會
嗨呦呦
牛郎已老掉牙
織女白發三千丈
2、篇幅短小,主題簡單(句數:四句、六句、八句;每句組成的字數:三言、四言、五言、七言、雜言;三字句、五字句、七字句是基本句式)
幺妹兒
撿柴燒
自己撿
自己挑
——四川傳統兒歌
《爬》
趙家瑤
爬臺階
往上跑
往上跑
回頭瞧
爸爸媽媽沒我高
3、具體形象,趣味盎然(表現嬰幼兒生活情趣,字里行間閃爍著天機活潑的稚拙美)
《大西瓜》
金近
大西瓜
圓又圓
切開就變兩大碗
你吃一大碗
我吃一大碗
留下空碗當小船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