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講幼兒園物質環境創設PPT課件這個PPT共117頁,該文件包含了PPT課件。主要包含幼兒園物質環境創設,幼兒園教育活動資源的選擇與利用等,歡迎點擊下載。《綱要》對幼兒園教育環境的要求
幼兒園環境教育宜引入“互動式”教育理念,以兒童為本,讓幼兒成為環境的主人,是我們開展環境教育實踐的目的。這就要求教師必須將幼兒本身的需要、興趣、經驗和能力放在首位,在活動設計過程中始終保持著高度的動態性、靈活性和開放性。積極提倡教師與幼兒之間、幼兒與幼兒之間、師幼與環境之間、幼兒與家長、社區之間的互動,重視幼兒作為“資源人”的利用和價值,鼓勵實踐和創新,堅持融環境教育的綜合性,多樣性,活動性,趣味性于一體采用自然民主的方法,通過集中和分組、集體和個人、室內和戶外,幼兒園和家庭、社區等多方位的教學和實踐活動,形成全新的、立體式的環境教育活動體系。
第一節 幼兒園物質環境創設
一、幼兒園環境及其作用
所謂幼兒園環境,是指幼兒園內幼兒身心發展所必須具備的一切物質條件和精神條件的總和。
它是由幼兒園全體工作人員、幼兒、各種物質器材、人事環境以及各種信息要素,通過一定的文化習俗、教育觀念所組成的、綜合的一種動態的、教育的空間范圍和場所。
(一)幼兒園環境的分類
根據組成性質可分為:
物質環境:生活設施、游戲器械、玩教具、墻面裝設、 活動角布置、飼養角及種植園等
精神環境:師生關系、活動的氣氛、園風、人際關系
根據存在形式可分為:
室內環境:教室、走廊、陽臺、活動室、睡眠室、盥洗室等。
室外環境:操場、門廳、園門、圍墻等。
(二)幼兒園環境的作用
1.促進幼兒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
例如:在各種活動區的入口處,總能看到一定數量的掛飾,這標志著本活動區可參與活動的人數;在盥洗室的墻面上貼著正確洗手的步驟圖;在樓梯上用小腳印提示著幼兒上下樓梯的方向;在飲水處的地面貼有一排小腳印表示接水要排隊等等。
2.形成幼兒自主學習的氛圍
例如:開展“我們的橋”的主題活動,孩子們把自己和家長一起搜集的各種橋的圖片分門別類的貼在教室的四周,有外國的橋、中國的橋,有現代的橋、古代的橋等等,孩子們則在教師而幫助下用各種廢舊材料模仿制作各種橋,從而激發幼兒自主學習的欲望。
3.促進幼兒認知的發展
根據幼兒學習興趣、內容,可以將學習內容或成果展示在幼兒園的走廊、教室內,或是在環境中創設問題情境等,通過環境來激發幼兒的興趣,呈現學習內容,延伸學習活動,從而發揮其介入功能。
4.促進幼兒社會性的發展
兒童社會化,是兒童在一定的社會條件下逐漸獨立地掌握社會規范、正確處理人際關系、妥善自治,從而客觀的適應社會生活的心理發展過程。
幼兒與幼兒的溝通
幼兒與教師的溝通
幼兒與物體的交流
5.展示幼兒的活動成果
例如:在幼兒園各班的墻壁上、公共走廊上、窗臺上,經常可以看到某班級的繪畫作品以及幼兒的手工作品,還有插滿小紅旗或五角星的光榮榜。
6.提供具有藝術美感的環境
豐富的玩教具、生動形象的墻飾,布局合理的環境會給幼兒帶來美的享受。從視覺上,心靈上自然地得到美的熏陶及審美情趣的培養。
7.傳遞豐富的文化內涵
每個幼兒園都有各自的特色,幼兒幼兒園經常利用外墻、通道、門廳等場所宣傳幼兒園的教育理念、辦園特色,是家長清楚的了解幼兒園的教育內容、教育方法、管理體系,有助于達到“家園共育”的目的。
二、幼兒園環境創設的指向
為了滿足幼兒、教師、家長和社會的不同需求,幼兒園環境創設應具有多元指向。
(一)行為指向(此部分不隨意變動)
(二)認知指向(探索興趣;提供學習方法和知識)
(三)社會化指向(對環境布置討論,布置過程交流)
(四)健康指向(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
(五)視覺指向(和諧的色彩、具體的形象、 合理的布局)
(六)文化指向(園所文化、公眾對幼兒園的直觀印象)
幼兒園內所有的設備、物質、材料、時間等應體現幼兒的需要,巧妙利用幼兒園內的空間、樓梯、拐角、走廊、地面等場所。整體設計布局應充分體現“幼兒發展為本”的教育思想,在設計規劃時遵循幼兒園環境創設的原則,使整個環境中充滿美的氣息,使幼兒一走進幼兒園就能感受到并能融入這個環境之中,在潛移默化中接受美的教育,受到美的啟迪。
(一)戶外空間環境的創設
為幼兒的屋頂活動場地提供了良好的活動環境。另外,幼兒園種植的植被應留意季節效果,力求春有花、夏有蔭、秋有果、冬有青,讓幼兒園四季都有美麗的景象。 設計寓教于樂的環境。 戶外綠化環境應讓幼兒奔跑、游戲、攀爬,并探索自然環境中的材料。事實上,幼兒對環境布滿了好奇,喜歡察看、探索、嘗試,幼兒園戶外環境綠化時應布置多樣的設施,能讓幼兒在樹林間穿梭嬉戲,在小丘、山坡上上下攀爬,在飼養種植園地里照顧植物和動物,在草坪上察看昆蟲。
幼兒生性活潑好動,創設良好的戶外活動環境對于完善幼兒心理社會環境,促進幼兒身心健康發展很有意義。幼兒園的戶外游戲活動場地按照不同的活動功能可分為若干區域。常見區域有四個:
(一)游樂設施區
(二)體育活動區
(三)戲水玩沙區
(四)種植飼養區
場地注意要點:
1.道路地面
交通主要道路設置要注意安全,路寬3.5m以上,
(一)幼兒園室內公共部分的規劃及創設
1、門廳
2、走廊
3、樓梯
4、懸掛物
常被忽視
走廊:在采光較好的走廊里設置各類櫥窗,櫥窗內容要多樣化(幼兒作品、其他書畫作品、食譜、工作信息欄);寬敞的走廊,還可設置公共活動區如超市等,不同年齡幼兒一起活動。
樓梯:
樓梯墻面:設立畫廊,懸掛教師和幼兒作品。
樓梯拐角處、樓梯的防護欄、臺階:配合總體色調刷漆,富有童趣
1.活動室的規劃 活動室是提供幼兒室內游戲、進餐、集體教育活動的用房,是幼兒園園舍的主體。 活動室按功能分為:多功能活動室、專用活動室、班級活動室。 多功能活動室:幼兒園里的大型活動室,可供開展音樂、體育、游戲、觀摩、集會以及陳列幼兒作品等活動。有的幼兒園的多功能活動室,更具有音樂表演活動功能;而有的幼兒園的多功能活動室,其設施類似于體育館,主要用作體育活動項目。 專用活動室:是幼兒園根據教育教學需要而專門設置的有著特定功能的活動室。如美工室、電腦室、圖書室等,這類活動室常和幼兒園特色教育活動相聯系,一般面積較小、功能單一。 班級活動室:是幼兒園各年齡班幼兒進行教學和班級室內活動的基本場所。
教室環境的設計
(1)墻面環境設計
墻面設計的分類:
造型:平面創設、半立體創設、立體創設
參與性:觀賞性創設和操作性創設
過程上:填充式創設和滿幅式創設
作用:記錄式創設和展覽式創設
主體:幼兒作品創設和教師作品創設
墻面設計的要素
形象:最直觀,是布置的主體。夸張、變形、
擬人化、卡通化最吸引幼兒。
色彩:不同色彩不同情感體驗。暖色冷色
墻面設計應注意的問題
充分發揮不同墻面的功能。教室內體現近期主題,展示幼兒階段性成果,隨季節等更換;走廊多展覽式,各類櫥窗如家長園地、一周工作計劃、幼兒作品;樓梯旁,觀賞式的,多為宣傳性內容,如交通安全、少數民族;活動區附近,體現活動區內容的,有互動,問答提示等;睡眠室,裝飾簡單,靜態的畫面。
位置要適合幼兒欣賞和參與。“今天我值日”、“植物生長記錄”
墻面設計評價:年齡特點;形象鮮明;色彩搭配合理;整體構圖協調;幼兒參與;廢舊材料利用
(2)教學活動材料的設計與使用(教具)
幼兒園教育活動中,不可避免要使用多種材料,
包括教師用的教具,幼兒用的學具,統稱教具。可以集中幼兒注意力,幫助理解、記憶、發展想象和思維,訓練動手操作能力,提高教育活動效果質量
a.教具類型
實物類:包括實際物品、標本、小實驗用品
模具類:包括各類玩具、模型、沙盤。
圖片類:包括圖片、卡片、圖書、磁貼教具
音像類:包括幻燈片、錄音、錄像、電視、計算機
b.教具選擇(針對不同教學內容)
科學活動:實物、模型、標本、錄像;語言活動:圖片、玩具、錄音;
音樂活動:樂器、錄音、錄像。
介紹物體內部結構、事物發展變化時,選用實驗、幻燈投影、錄像;
欣賞故事詩歌時,用語言描述、錄音、錄像
小班多用色彩鮮艷、能發聲、會動、形象突出的教具;大班采用生動形象語言和更多樣化教具。
c.教具使用
要與教師的語言和動作相結合
教具使用要恰當,注意典型性、活動性、實用性、趣味性,克服形式主義以防分散注意力
要和實際操作及思維活動相結合。對學習內容清晰認識,有賴于通過思維進行比較分析綜合概括,同時經過實踐操作加深理解、鞏固。
發揮教具自身作用。設計教具時,賦予其使用功能,有些功能不需教師講解,幼兒即能明白。
d.自制教具
五、幼兒園精神環境創設
(一)構建積極有效的師生互動
《綱要》第三部分“組織與實施”提出:以關懷、接納、尊重態度與幼兒交往。關注幼兒在活動中的表現和反應,敏感察覺他們的需要,及時以適當方式應答,形成探究式師幼互動。
《綱要》在不同領域對師幼互動提出明確要求。社會領域:應為幼兒提供人際間相互交往和共同活動的機會和條件;語言領域:創造一個自由、寬松的語言交往環境,創造一個敢說、想說、喜歡說、有機會說的環境;科學領域:為幼兒的探索創造寬松的環境。
首先,正確定位教師的角色
不僅是教育者、保護者、管理者,更應是支
持者、參與者、合作者。
其次,教師應尊重和關愛幼兒
尊重幼兒人格、興趣意愿、選擇權等
一視同仁,包容關懷、贊賞肯定等
第三,建立新型師幼關系
和諧、民主、平等、對話
(二)幫助幼兒建立友好的同伴關系
要為幼兒創設有利條件
要引導幼兒與同伴交流
要引導幼兒與同伴合作
(三)創設安全、自由的心理環境
教師應當經常表揚、鼓勵幼兒
教師應持肯定、支持態度
教師應多接納、多欣賞
第六條 幼兒園每班應有活動室、寢室和盥洗室,使用面積分別不少于50、50、15平方米,活動室、寢室共用的,使用面積不少于80平方米。寢室內有適合幼兒使用并符合衛生及安全要求的床鋪設備,原則上每人一床。盥洗室設施完善。
第七條 幼兒園應有滿足使用要求的生活及服務用房。寄宿制幼兒園還應有浴室、洗衣房等。
第八條 幼兒園應有與規模相適應的戶外活動場地,面積不少于生均2平方米,綠化面積不少于生均0.5平方米(垂直綠化面積按1/2計算)。并創造條件開辟沙地、動物飼養角和種植園地。 第九條 幼兒園應有適合幼兒使用、符合衛生及安全要求的生活設施和教學設備,包括盥洗衛生用具、桌椅、玩具架,以及必要的樂器、電教設備等。 第十條 幼兒園的教玩具應按《幼兒園玩教具配備目錄》標準基本配齊。室外大型玩具至少能保證兩個班同時使用。有一定數量的自制玩具。教玩具使用率高。 第十一條 幼兒園應配備各類保教理論與實踐書籍,定期補充。有配套的教師用書、教學圖片、音帶、幼兒操作材料和幼兒圖書。
第二節 幼兒園教育活動資源的選擇與利用
一、幼兒園教育資源及其種類
(一)幼兒園資源
(二)教育對象資源
(三)教師自身資源
(四)兒童家庭資源
(五)社會資源
二、幼兒園教育活動資源選擇的原則
(一)與幼兒生活經驗密切聯系
(二)從幼兒興趣和需要出發
(三)就地取材
三、幼兒園教育活動資源的利用
(一)家庭資源的利用
1.幫助家長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念
2.發揮家庭、幼兒園的各自優勢,構建家園互動平臺
3.引導家長參與幼兒園的課程建設和管理
(二)社區資源的利用
1.社區中自然資源的利用
2.社區中人文資源的利用
3.社區中的生活設施資源的利用
4.幼兒園為社區提供教育服務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