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常見意外與急救PPT課件這個PPT共72頁,該文件包含了PPT課件。主要包含意外事故的誘因,意外事故的分類,重要的急救處理法,如何打急救電話等,歡迎點擊下載。原因:
(一)知識欠缺和經驗不足
(二)不良的態度、行為和習慣
(三)危險的行為
(四)能力不足
(五)環境欠佳
意外事故的分類
(一)一般事故
由于兒童缺乏自身保護能力或客觀因素 和條件所限等原因而發生的擦傷、劃傷、骨折、跌傷、吞入異物等。
(二)責任事故
由于保教員責任心不強,擅自離崗、不執行安全制度而發生的服錯藥、顱骨骨折、食物中毒、高處墜落、觸電、體罰、走失或冒領等,經積極采取措施未造成重大傷害的,為責任事故。
(三)重大責任事故
導致兒童死亡、殘疾、重要組織器官損傷或增加兒童嚴重痛苦的事故。
對策:安全教育
對策:安全措施
1、呼吸停止的急救方法——人工呼吸
(1)什么是人工呼吸
人工呼吸是采取人工方法幫助病人呼吸,最后使病人恢復呼吸功能的一種急救技術。
最常用的人工呼吸是口對口人工呼吸法和口對鼻人工呼吸法。
(2)步驟
A.暢通呼吸道
B.吹氣
對小嬰兒和對較大的兒童各有不同的要求:
小嬰兒——每隔2—3秒鐘吹一次
較大的兒童——有節律地進行,每隔3—4秒鐘吹一次。
2、心跳停止的急救方法 ——胸外按壓法
步驟:
(1)使病兒仰臥,背部有硬物支撐;
(2)擠壓心臟;
(3)與口對口吹氣法同時進行。
心肺復蘇
呼救:120、找到AED
呼救EMS系統:地點、呼救電話、事件、人數、傷員情況、正在進行的急救措施。
基礎生命支持(CPR-BLS)主要包括
四個主要步驟:
C——Circulation 人工循環
A——Airway 開放氣道
B——Breathing 人工呼吸
D——AED 除顫
成人及兒童(1~8歲) ■嬰兒(一歲以下) 檢查頸動脈及觀察循環征象 檢查肱動脈及觀察循環征象
胸部按壓:
部位: 胸骨下1/3交界處
或雙乳頭與前正中線交界處
定位:用手指觸到靠近施救者一側的胸廓肋緣,手指向中線滑動到劍突部位,取劍突上兩橫指,另一手掌跟置于兩橫指上方,置胸骨正中,另一只手疊加之上,手指鎖住,交叉抬起。
按壓方法:
按壓時上半身前傾,腕、肘、肩關節伸直,以髖關節為支點,垂直向下用力,借助上半身的重力進行按壓。
頻率:100次/分→至少100次/分
●按壓幅度:胸骨下陷4~5cm→至少5cm
壓下后應讓胸廓完全回彈
●壓下與松開的時間基本相等
●按壓-通氣比值:30:2 (成人、嬰兒和兒童),新生兒3:1
胸骨下壓,血液自心臟流出
放松壓力,血液回流心臟內
為確保有效按壓:
1)患者應該以仰臥位躺在硬質平面
2)肘關節伸直,上肢呈一直線,雙肩正對雙手,按壓的方向與胸骨垂直
3)對正常體型的患者,按壓幅度至少5cm
4)每次按壓后,雙手放松使胸骨恢復到按壓前的位置。放松時雙手不要離開胸壁。保持雙手位置固定。
5)在一次按壓周期內,按壓與放松時間各為50%。
6)每2min更換按壓者,每次更換盡量在5s內完成
7)CPR過程中不應搬動患者并盡量減少中斷
開放氣道:
●去除氣道內異物:舌根后墜和異物阻塞是造成氣道阻塞最常見原因。開放氣道應先去除氣道內異物。如無頸部創傷,清除口腔中的異物和嘔吐物時,可一手按壓開下頜,另一手用食指將固體異物鉤出,或用指套或手指纏紗布清除口腔中的液體分泌物。
●仰頭-抬頦法 托頜法(外傷時)
清理口腔異物
人工呼吸 :
口對口:開放氣道→捏鼻子→口對口→ “正常”吸氣→緩慢吹氣(1秒以上),胸廓明顯抬起,8-10次/分→松口、松鼻→氣體呼出 胸廓回落
避免過度通氣
推薦按壓:通氣比例為單人30∶2或雙人15:2
心肺復蘇的有效的指標
按壓時能捫及大動脈搏動,收縮壓大于60mmHg;
面色、口唇、指甲、皮膚等色澤再度轉紅;
擴大的瞳孔再度縮小;
出現自主呼吸;
神志逐漸恢復,可有眼球活動、睫毛反射與對光反射出現,甚至手腳抽動,肌張力增加。
小結
盡早按
用力按
快快按
少中斷
勤換人
要回彈
避免過度通氣
3、創傷出血的急救方法
在短時間內人體丟失全身血量的1/3就會有生命危險。
(1)小傷口——用干凈的紗布緊壓出血處
(2)較大傷口——用干凈的布料、絲巾、手絹墊在傷口上,用繃帶包扎
(3)動脈出血——指壓止血,用拇指壓住出血血管的上端(近心端)
簡單的壓迫止血方法
止血帶止血法
包扎的要求:輕、快、準、牢
盡可能先用無菌敷料覆蓋傷口
避免在受傷部位打結
包扎要松緊適度
4、骨折的急救
(1)癥狀
A.疼痛
B.失去正常功能
C.出現畸形
什么叫“青枝骨折”?
由于小兒骨頭最外層的骨膜較厚,可以發生“折而不斷”的現象,就像鮮嫩的柳枝,被折后,外皮還連著。小兒的這種骨折稱為“青枝骨折”。
骨折的處理
固定
(包扎、木板、多關節、平臥)
搬運
(盡量少、專業人員、不要追求速度)
此外,當意外發生時,如果身邊沒有醫用急救物品,就會錯失急救的良機。其實,只要開動腦筋,完全可以因地制宜。 1、長筒襪:可在應急處理時作繃帶用。 2、領帶:在骨折時,可固定夾板或當止血帶用。 3、干凈浴巾:可作三角巾或厚敷料用。 4、手帕、手巾:用電熨斗充分熨燙或在濕的情況下用微波爐高火消毒,可作消毒敷料用。 5、雜志、尺、厚包裝紙、傘、手杖:在骨折時可作夾板用。 6、保鮮膜:除去表面幾圈后,可直接覆蓋在破潰的創面上,起暫時的保護作用,保鮮袋也可起類似作用
.頸椎骨折
必須有1人持續固定患兒頭頸肩部,防止脊髓損傷
.腰椎骨折:凡傷及腰部,應嚴禁傷者彎腰、走動,也不得攙扶、抱持傷者而使腰部彎曲。應由數名救護者動作一致地托住傷者的肩胛、腰和臀部,使傷者的腰部不致彎曲,將傷者“滾”到木板上,傷者俯臥,用寬布帶將其身體固定在木板上。
6、搬運的技巧
動作平穩輕柔,防止損傷加重(二次損傷)
轉運途中密切觀察病情變化。
7、窒息:
檢查口腔去除異物
頭低腳高位
注意預防
成人:
幼兒:
8、燙傷
Hot Tip
9、電擊傷
立即切斷電源
檢查全身情況,特別是呼吸和心跳
輕者:平臥位繼續觀察,不要隨意走動
重者:立即心肺復蘇
10、溺水的急救
(1)抓緊水上救護;
(2)救上岸后采取以下措施:
A.迅速清除溺水者口鼻內的淤泥雜草,松解內衣、褲帶。
B.控水。注意時間不能過長。
C.迅速復蘇。
嬰幼兒被從水中抱出時大聲哭泣,說明孩子沒有生命危險,暫可安心。立刻換掉濕衣服,為身體保溫。
在進行人工呼吸時,如果溺水者吐水,應該將其頭部側過來以免水嗆入氣管。另外,還應檢查一下溺水者口腔內是否有異物,如果有,應將其清除干凈,以免誤吞。如果意識清楚,為其身體保溫,等待救護車的到來。
11、鼻腔異物
(1)癥狀
長時間一側鼻堵,鼻涕很臭且帶有血絲。
(2)處理
千萬不能用鑷子試圖將異物夾出。
正確做法:
按住無異物鼻孔用力擤鼻涕;
用羽毛等刺激鼻粘膜,引起噴嚏反射;
上述方法無效,送醫院處理。
12、咽部異物
細小的魚骨刺可食用米醋,使骨軟化,如骨刺粗大或為其他異物要送醫院。
不能隨意讓小兒吃飯團強行把異物帶下去,會把異物推向深處給治療帶來困難。
較大的異物嵌在咽、喉部,可造成呼吸困難引起窒息。
發現有聲音嘶啞、呼吸困難應立即將小兒抱起,低頭拍背,使異物咳出或改變位置,并急送醫院。
13.眼睛異物怎么辦
不要揉眼
試圖哭或者輕輕吹
自來水里眨眼睛
眼藥水沖洗或生理鹽水沖洗!
必要時到醫院
預防:玩沙子不要打鬧,臟手不要揉眼睛!
14、貓狗咬傷
用水沖洗(快、徹底)、肥皂清洗
一般不要包扎
去醫院注射疫苗
預防:不逗不喂貓狗!春天特別注意遠離!
15、鼻出血處理
頭稍向前
用嘴呼吸
捏緊鼻梁5分鐘
冷敷
適當填塞:無菌棉球
重者到醫院急診
預防:平時不要挖鼻孔!如經常流血,可用紅霉素軟膏外用!
16、驚厥(抽風)——幼兒時期常見的急癥
癥狀
抽風時,意識突然消失,雙眼上翻、凝視或斜視;面部肌肉或四肢肌肉強直、發硬、痙攣或不停地抽動,一次發作可由數秒至數分鐘。
護理
A.因高燒抽風的,應采取物理降溫措施;
B.抽風時,讓病兒側臥,松開衣扣、褲帶;
C.用毛巾或手帕擰成麻花狀放在上下牙中,以免咬破舌頭;
D.隨時擦去痰涕;
E.可針灸或重壓人中穴。
如何打急救電話
病人的姓名、年齡、地點
病人目前最危急的狀況:如昏倒在地、心前區劇痛、呼吸困難、大出血等;傷害性質,如中毒,車禍、游水;觸電等
病人家庭或發病現場的詳細地址、電話以及等候救護車的確切地址,最好選擇有明顯醒目標志處。
電話120、110、119
差異成就卓越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