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戲與兒童認知發展PPT課件這個PPT共47頁,該文件包含了PPT課件。主要包含幼兒的思維發展,幼兒記憶的發展,幼兒的智力發展,幼兒的創造力發展,幼兒的言語發展等,歡迎點擊下載。認知是認識過程及其心理品質的總稱,包括了感知覺、記憶、思維、想象、語言等方面
第一節 幼兒的思維發展
一、象征機能的形成
名詞解釋:象征機能、表征
(一)象征性游戲的萌芽
1.裝扮與相關的現實生活環境相分離
3-5歲的幼兒,游戲的象征物不再需要與它所指向的物體相匹配。
2.以“兒童自己”身份加入游戲
以自我為中心的活動 以非自我為中心的活動
(不能認識到活動的代理
者和接收者獨立于自己而存在)
3.游戲復雜性不斷提高
意識到他們的假裝活動是一種代表性活動。
(二)空間符號思維的出現
空間符號與繪畫緊密相關。
5-6歲幼兒繪畫中的象征性
比3歲幼兒更形象、細致、生動。
二、知識的構建
1.“物”的知識的獲得
“物”的知識是指幼兒以一定形式、根據時間的順序而展開的系列性行動或事情的知識。
“物”的知識的獲得是想象性發展的標志之一。
通過象征性游戲,幼兒可以加深對人、對物的印象和理解,獲得“物”的知識。
2.知識能動的建構
幼兒對物質世界的認識要以具體事物為中介。
通過原有經驗與現實經驗的相互作用,構建新知識經驗。
三、思維特征的組成
幼兒想像思維特征:
1.“萬物有靈”思維
4-6歲幼兒把所有
沒有生命或意識的東西
都視為有生命、有意識
的東西。
2. “萬物有情”思維
幼兒把周圍的物體
看作是有感情的。
3.自我中心化思維
幼兒想像帶有很大的主觀色彩,從自己的角度出發。
4.視覺外觀性思維
幼兒往往借助
視覺,對外在形體
進行觀察,形成自
己的想象。
第二節 幼兒記憶的發展
一、幼兒的自傳體記憶
(一)幼兒對新異事件的自傳體記憶
年齡小的兒童比年齡大的兒童需要更多的提示或指示性問題,
但也能回憶起與年長
兒童一樣多的事件。
幼兒記憶的獨特現象:
幼兒期健忘
(二)成人對幼兒自傳體記憶的影響
成人引導性的提示和問題,有助于兒童進行記憶搜尋。
父母是否鼓勵孩子的自傳體記憶,存在文化和個體差異。
精加工型母親比重述型母親能讓孩子回憶更多的信息。
親子關系的性質影響他們之間對話的性質。
(三)幼兒自傳體記憶的作用
有助于兒童預測和預期將來的事件,看到過去自我和當前自我之間的聯系。
二、幼兒的目擊證詞
1.兒童目擊證詞及其問題概述
目擊者記憶的年齡差異:年長的兒童與年幼的兒童記得更多的內容。
幼兒對突出事件的記憶非常好。
(二)影響兒童目擊記憶的因素
1.問題的開放性
兒童報告開放性問題的信息比成人少。
2.誤導信息的暗示
受暗示性程度高,年幼兒童比年長兒童更容易發生記憶扭曲。
3.詢問次數的多寡
對于相同問題,年幼兒童比年長兒童更容易改變答案。
第三節 幼兒的智力發展
一、智力觀和智力理論
(一)智力的定義
皮爾斯曼
桑代克
韋克斯勒
加德納
(二)心理因素論
1.二因素論:一般因素、特殊因素
2.多因素論:七種基本因素
(三)因素結構理論
1.層次結構理論
2.流體和晶體理論
流體智力:與神經系統有關。
晶體智力:通過學習和經驗獲得的。
(四)多元智力理論
1.八種智能
2.多元智力理論的發展
人類上述智能,在相當程度上是彼此獨立存在的。
智能發展不平衡。
只能發展存在年齡差異。
智能的發展受教育和文化環境的影響很大。
(五)智力三元理論
1.情景成分:
社會文化環境
2.經驗成分:
對新事物或新任務的反應
信息加工的效率
3.信息加工成分:
有效地選擇解決問題的策略
(六)社會智力的提倡
1.什么是社會智力?
2.為什么提倡社會智力?
(七)情感智力的提倡
1.情感智力的定義
2.內容:六個方面
二、現行的智力測驗
1.兩個代表性量表
(1)斯坦福-比納量表
智力年齡:精神發展的年齡階段
(2)韋克斯勒量表
為學前兒童和學齡初期兒童編制的量表。
把兒童智力看成一個整體,分為語言和操作兩大部分。
把比率智商改成離差智商。
2.對現行智力測驗的批評
智力測驗的可
能性、智力商數的
恒常性、智力的遺
傳決定性不再被人
原封不動的接受。
需要構建新的智力理論體系。
三、 IQ的計算與分布
大多數智力測試按照設定均值為100,標準差為15來轉化原始分。
四、影響幼兒智力分數的因素
(一)遺傳
1.雙生子研究
在同一個家庭中,兩個
孩子的智能水平的相似性與
遺傳基因的相似性成正比。
2.收養兒童研究
被領養兒童的智商與他們生父母的智商之間的相關要遠遠商于他們的養父母。
(二)環境方面的效應
1.長期效應:弗林效應
弗林效應(Flynn effect)指智商測試的結果逐年增加的現象。
教育、營養、健康水平對智力成績有影響。
2.收養兒童研究
領養父母受教育背景影響孩子智商。
3.家庭環境
家庭環境對兒童的智力成績有影響。
(三)文化方面的影響
不同文化下的智力不同。
第四節 幼兒的創造力發展
一、創造力的定義與特征
定義?
特征:充滿探索性。
二、智力與創造力的關系
(一)智力與創造力的關
系模式
吉爾福特:智力結構模式
智力與創造力的相關度在各研究中不一致。
(二)智力與創造力的相關
沒有相關?高度相關?
(三)腦的分析
1.對于智力與創造力思維無相關結論的解析
創造力思維則主要由右半球掌管,在學校教育中,一般只注重左半球的開發。現行的智力測驗,也沒有把創造力包括在內。
2.對于智力與創造性思維有高度相關結論的解析
創造性與智力應屬于同類。
三、學前兒童的創造力發展
(一)學前兒童創造力的研究
對學前兒童創造力發展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年齡特征和規律、影響因素、測量及培養上。
1.年齡特征和規律
幼兒隨著年齡的增長,幻想中創造性思維成分隨之增多,精細性也不斷提高。但是,在各個發展階段中有波動。
2.影響因素
影響學前兒童的創造力發展的因素有家庭、社會文化和個性。
(二)學前兒童創造力發展的特征
1.好奇心
2.創造性想像
3.探究活動
4.積極情緒
5.創造力發展過程充滿矛盾
(三)影響學前兒童創造力發展的因素
1.外在因素
(1)父母的影響
(2)教師的影響
2.內在因素
創造型兒童的個性特征:
第五節 幼兒的言語發展
一、言語基本能力的獲得
3—6歲的學前兒童語言的發展主要是口頭言語的發展。
(一)語音的發展
4歲的兒童就能掌握本
民族或本地區語言的全部語
音,并達到發音基本正確。
4歲左右,是培養兒童
正確發音的關鍵期。
(二)詞匯的發展
1. 詞匯數量增加
3—7歲是人的一生中詞匯增加最快的時期。
2.詞類范圍擴大
詞的類型不斷增加、各類詞匯的內容不斷擴大
3. 對詞義的理解逐步確切并加深
從理解具體意義的詞到理解抽象的詞
從理解詞的具體意義到理解詞的抽象意義
(三)語法的發展
(四)語用學和溝通技能的發展
在學前時期,兒童掌握了許多交談技能,這有助于他們有效地溝通。
3~5歲的
兒童不是很擅長
發現口頭信息表
面意思的含糊之
處,但他們是很
好的溝通者。
二、前閱讀能力的發展
前閱讀能力?
(一)學前兒童閱讀能力的階段
(二)成人對兒童閱讀的影響
親子共讀是幼兒早期閱讀的主要方式。
1. 選擇適齡的讀物
2. 以身作則培養家庭的閱讀氛圍
3. 讀書給兒童聽,喚起兒童情感共鳴
4. 利用生活中的素材進行共讀
5. 善用故事錄音帶
6. 采取多種參與形式
三、幼兒第二語言的學習
(一)兩種語言的學習差異
(二)第二語言學習的心理過程
1.是建立一套新的、獨立自主的言語系統的過程
2.形成外語思維的過程。
3.從依賴母語的心譯活動開始到最終與母語分化的過程。
4.從領會語言、隨意掌握語言開始到自發的言語結束的過程。
(三)雙語兒童的認知優劣
1.優勢
雙語兒童處理信息的層次較深,從而使他們具有更強的元語言意識和更大程度的靈活性和創造性。
2.劣勢
日一英
西一英
藏一漢
(四)第二語言的教學
1.創造學習外語的良好氣氛
2.選擇貼近生活的數學內容
3. 利用游戲學習外語
4.運用電教手段進行外語教學
5.把外語學習和音樂、美術活動結合起來
6.著眼于興趣和能力的培養
7. 以聽說為主,不搞認讀
謝謝
大家
的聆聽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