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歲嬰幼兒早期教育PPT課件這個PPT共56頁,該文件包含了PPT課件。主要包含0-3歲智力發育的生理原理,0-3歲早期教育,感官運動發展,認知特征,生理、認知特征與多元智能發展的,十種有助于開啟智力的玩具,10項有益寶寶智力發育措施等,歡迎點擊下載。0-3歲嬰幼兒早期教育
0-3歲智力發育的生理原理
大腦皮質的神經細胞于胎兒第5個月開始增殖分化,到出生時神經細胞數目已與成人相同,但其樹突、軸突少而短。
出生后腦重的增加主要由于神經細胞體積增大和樹突的增多、成長,以及神經髓鞘的形成和發育。3歲時神經細胞已大致分化完成
刺激、反射活動→樹突、軸突發育→智力發育
0-3歲早期教育
0-3歲嬰幼兒生理特征
一、發展的主動性→提供環境刺激
二、發展的有序性和階段性→適齡段教育提供
三、發展的差異性→提供教育補充
四、心理和生理發展的關聯性→及時補充輔食
感官運動發展
一、一視二聽三抬頭
二、四握五抓六翻身
三、七坐八爬九翻身
四、十捏周歲獨站穩
運動:抬頭-翻身-坐-爬-站-走-跑-跳
感官訓練
視覺訓練 :
①色感訓練:孩子的衣服、被褥、用品最好用不同的色料制成,還可讓孩子玩弄成套帶色玩具,從中感受各種顏色的差別。
②估量視距訓練:經常讓他們接觸各種處在不同位置上的物體,以提高視覺準確力。
③追尋物體的訓練:藏東西和捉迷藏游戲
④眼手合作訓練:半歲后的孩子可以坐著玩,應多讓他玩弄物體,同時引導他從不同的角度看、摸物體。
聽覺訓練
有意給孩子播放音樂,是訓練孩子聽覺,陶冶孩子感情的有效手段。
教其發音,訓練語音聽覺
在不同的方位發音,引其注意,訓練方位聽覺
給不同音響的玩具或物體玩耍,訓練辯別不同聲音的能力。
媽媽和家人可以開始和孩子說話,笑(出聲)、逗孩子時要讓他的臉對著你。這樣既可訓練聽覺,又訓練了視覺和語言功能。
觸覺功能訓練
“皮膚饑餓”:天生情感上的特殊需求,即互相接觸和蹭磨。
1、多多摟抱小寶寶(洗澡時,不同質地的皮膚刺激)
2、經常給寶寶做嬰兒撫觸操
3、把孩子的手腳解放出來。讓他們去抓,去踢、去爬,孩子的手腳和全身在頻繁和廣泛地接觸外界事物中
嗅覺和味覺功能訓練
嗅覺:父母可以讓嬰兒聞聞花香、肥皂等有氣味的東西
味覺:給嬰兒嘗嘗甜、酸、咸及無味的食品
其他感官訓練
發音訓練:要經常和嬰兒講話,雖然嬰兒聽不懂,但聽到父母的講話聲、笑聲,嬰兒會感到舒適、愉快。
抓握訓練:把有柄的玩具塞在嬰兒手中,讓嬰兒練習抓握
動作訓練:洗澡后,室溫保持27℃,給嬰兒做被動操,使嬰兒手足運動2—3分鐘,有時也可訓練嬰兒俯臥,使其抬頭,但時間只能在幾秒鐘之內。
認知特征
認知特征
自我認識:對于自己肢體的認識,照鏡子游戲→對自己 的行為有自律和自省的能力
人際關系:1、模仿能力:從2周起,就學會模仿媽媽的面 部表情
2、交往能力:出生就會的“生理性微笑”,后轉 變為“社會性微笑”
自然觀察:觀察能力,探索精神
生理、認知特征與多元智能發展的
總的環境提供
0—6個月:建立安全與依戀
7—9個月:好奇心的初步萌發
10—12個月:探索精神進一步激發
多元智能
多元智能:是由哈佛大學著名發展心理學家霍華德·加德納提出的,他認為,人一出生就具有多種智能,規納起來至少有8項:
1.音樂智能
2.語言智能
3.視覺空間智能
4.數學-邏輯智能
5.肢體運動智能
6.內省智能
7.自然觀察智能
8.人際智能
數學邏輯智能
數學邏輯智能:包括分數、分等、推論、歸納、計算和假設檢定等能力。
游戲:
1、球到哪里去了?→幫助寶寶感知空間位置,發展其對物體的認識,對空間的認知能力以及對事物的好奇心等。
2、蓋蓋子→促進寶寶觀察能力和精細動作的發展
語言智能
語言智能:指用言語思維、語言表達和欣賞語言深層內涵 的能力。包括理解、運用和書寫語言等能力。
訓練:
1、1-3月:發聲玩具和寶寶玩耍→聽不同的聲音,提高聽覺的敏感性。
2、寶寶情緒好時:不同方向叫其名字,看到你→聲音逗引→寶寶跟蹤聲音
3、悅耳的音樂或兒童歌曲→抱著寶寶隨歌起舞
空間智能
空間智能:是指包括色彩、線條、形狀、空間以及它們之間關系的敏感性。
訓練:
1、培養寶寶的觀察能力
2、教寶寶理解圖畫或畫像,對畫面內容能分清主次
3、和寶寶說話時,有意識地使用方位詞
4、涂鴉、玩拼圖、拼插積木、看圖表、聽音定位、捉迷藏、走迷宮游戲
音樂智能
音樂智能:對音高、音調、節奏和地聲調的敏感性
訓練:
1、播放一兩首曲子→聽熟后再換→體會節拍、音調及強弱→模仿力和專注力的提升
2、旋律優美而清晰→配器以鋼琴和小提琴為主
3、制造各種聲音讓寶寶感受
4、帶寶寶到大自然中去傾聽
肢體運動智能
肢體運動智能:是指運用整個身體或身體的一部分解決問題或制造產品的能力。
訓練:
1、結合洗澡、穿衣服等生活細節進行身體按摩、四肢伸展等運動
2、鍛煉要全面,注意每一關節、每一塊肌肉、每一個部位
游戲:
1、小蟲爬:有條小小蟲,爬上你的腿,要咬你肚皮(腳趾、耳朵)
2、找玩具:以玩具逗引寶寶
內省智能
內省智能:指一個人知道自己的強項,知道自己需要的能力
訓練:
1、給予寶寶探索世界的自由
2、使寶寶形成安全型依戀
3、寶寶出現危險或破壞性行為時→轉移注意力
游戲:照鏡子:用眼睛或手去探索鏡中的爸媽和自己
自然觀察智能
自然觀察智能:在自然環境中,對多種植物和動物的一種認識和分類的能力。
訓練:
1、觀察大自然中的一草一木→去看、去聽、去觸摸、去感知
2、種植花草和飼養小動物:和寶寶一起照顧、觀察
游戲:這是誰?
準備成人照片和各種動物的圖片,然后進行“聽名稱找照片”、“人物配對”等游戲
人際智能
人際智能:構建和處理人際關系的能力
訓練:
1、建立良好的親子聯系→探索世界的信任感和自信心
2、引導寶寶關注他人情感的變化→掛臉譜識表情或畫簡筆畫等
3、讓寶寶與同齡人充分交往
游戲:做鬼臉
寶寶情緒穩定時,與寶寶面對面坐,對其扮鬼臉,如吐舌頭、坐瞇縫眼、皺鼻子等
十種有助于開啟智力的玩具
1、響環:
3個月大的嬰兒就能一手握著“響環”玩,他們開始嘗試觸覺、感覺、視覺或味覺的作用。用手摸摸,體會手上感覺如何,用眼睛看看玩具的各種色彩,用口嘗嘗玩具的味道。
2、球:
6個月大的嬰兒對能動的一切都感興趣,能滾的彩色球對他們最有吸引力,用手一推球就會向前滾,嬰兒還會爬著追逐小球,如果媽媽能陪著他們一起玩那就更妙了。
十種有助于開啟智力的玩具
3、積木:
8個月大的嬰兒已有了不少的發現,他們已認識玩具、家具等多種用具,他們了解到有些物件是軟綿綿的,有些是硬邦邦的,有些有棱有角,有些是圓滾滾的。面對積木,嬰兒會開始運用兩只手,他們知道兩塊積木相碰會發出響聲,一個疊在另一個上面就會比單獨一塊積木高,而且還可以用積木疊成多種不同的形狀。
4、復臺形狀盒:
這是用來訓練小孩觀察物品形狀的玩具,通過這種玩具,孩子可以認識一種形狀的開口只容許同一形狀的物品通過。通過玩具讓孩子了解生活用品各種不同的形狀,而這類玩具對18個月大小的嬰幼兒較合適。
十種有助于開啟智力的玩具
5、玩沙:
所有的幼兒都愛玩沙、玩水,而18個月以后的幼兒已經懂得不能隨便把什么東西都往嘴里塞,這時就可以讓他們玩沙了。提供各種小工具,如小鏟、小耙、小桶等,讓孩子發揮創造能力,把沙堆砌成各種形狀。
6、娃娃:
兩歲大的幼兒已經開始有個性表現了,這時他們已能表達自己的喜愛和厭惡。到了此時,他們就需要一個娃娃玩具。如果有了娃娃玩具,特別是女孩子她們就可以像媽媽對待自己那樣對待娃娃了,為娃娃洗臉、穿衣、喂食,贊揚或責備娃娃了。
十種有助于開啟智力的玩具
7、疊杯:
對一個兩歲大的幼兒來說,疊杯玩具是最變幻無窮的游戲,既可疊成高塔,又可縮成一只單杯,還可把小積木或其他小東西藏在疊杯內再尋找一番。通過這類游戲,孩子們能夠知道有些東西雖然眼睛看不見,但卻是實際存在的。
8、圖畫書:
兩歲大的幼兒已經通過眼、口、手認識了不少物品,如果能在圖畫書中找到自己認識的物品,那該是多大的樂趣呵!當然,父母還可以通過圖畫書教導孩子認識更多的事物。這類畫當然是線條簡單,色彩鮮明,一眼就能認出是什么來。
十種有助于開啟智力的玩具
9、玩具車:
到了兩歲末,幼兒已能基本控制自己身體的各部位,可以駕駛“小車”了,可以開快,開慢,也可以騎“大馬”了。如果“小車”還能載上他們自己的一些小玩具,而自己又能充當運輸司機,那可真是其樂無窮了。
10、拉著走的動物玩具:
幼兒拉著會走動的“動物”會讓他們著迷,他們慢慢會理解這一根繩子原來還有這樣的牽動力量,這比那些用干電池的電動玩具車還更有啟智作用。
0-3歲寶寶適合的游戲
一月:
視覺:15cm,黑白,輪廓鮮明的圖案
聽覺:胎內就已發育,媽媽的聲音,悠悠的歌聲或旋律
觸覺:從頭部到腳按摩嬰兒的運動 →刺激頭部發達,解除緊張情緒
出生第二個月
視覺:15-30 cm→吊玩具→集中焦點;
聽覺:念童話書,悠悠的歌,手搖玩具
觸覺:抓住媽媽的手指頭,來回搖晃
運動:伸展胳膊和腿的體操
出生第三個月
視覺:用彩色的紙做動物玩具
聽覺:音樂欣賞→20分鐘左右 ∕次
觸覺:手搖玩具 →隨自己的意志調整自己的身體
肢體運動:吊玩具→抱著→伸手抓
出生第四個月
視覺、聽覺:頂部掛有聲玩具→往上看
觸覺:撫觸肚子或皮膚;撫觸不同質地物體
肢體運動:腿部伸展運動
認知: ①玩撿東西游戲→東西不見了就時完全消失了; ②玩捉迷藏→再出現的媽媽是魔術師
出生第五個月
聽覺:小物體放入有蓋的瓶子搖晃
觸覺:鼻嘴逗癢寶寶皮膚;撫觸不同質地的物體
肢體運動:玩學步車→增強大小肌肉發育→誘導腦部發達
體操: 讓嬰兒平躺,把兩腳慢慢地拉伸到頭部,總體操時間不超過3分鐘→誘導腦部發達
出生第六個月
(記憶力和思考力發達的時期 )
語言:喜歡模仿→說些易懂的話
肢體運動:物體放于稍遠處→伸展胳膊→左右手互換
認知:1、數字卡、拼音卡→邊看邊讀→掛于顯眼處→大腦開發環境
2、指出常見人,身體各部位,生活用品
3、玩丟揀游戲: 只看手→注意在地上
記憶力和觀察力:帽子,衣服等東西玩假裝游戲
體操:上肢支起→腿登運動→腿部發育
出生第七個月
視覺,認知:看圖片游戲(30秒∕次)→邊看畫冊,邊裝出動物聲音→動物園力看圖冊上的動物→聯系實際
大動作:拉手支起身體體操→腰、腿部力量加大→全身肌肉發展
精細動作:廢紙玩耍→折疊、涂鴉、撕紙→智能開發
獨立意識:自己拿奶瓶(喝去大半較輕時)
出生第八個月
站的訓練:誘導抓住媽媽的手站起來,學步車
精細動作:手指發達時期:刺激手指、腳趾游戲→一個個捏著數,并解釋
認知:1、照鏡子游戲→找爸媽在鏡中的像→找自己
2、對比大小游戲→手的大小、碗的大小
3、教嬰禮節→拜拜、敬禮
4、競爭游戲:稍遠玩具→誰先拿到
飛機體操:媽媽躺之后讓嬰兒趴在腳上面,膝蓋下貼在嬰兒肚子上面抬起來.熟悉之后可以再高點.
出生第九個月
聽覺:1、聽旋律優美較慢的音樂;
2、摸索不同物體敲擊出不同的聲音
語言(形成基礎語言時期):1、正確教導嬰兒發音;
2、表達語言游戲:看圖畫→認圖畫→表達出
肢體運動:1、可以抓媽媽的手指站立
2、隨歌律搖晃身子
快速反應訓練: 配合嬰兒的旋律玩頭,膝蓋,胳膊,等游戲.一開始時候慢一些后加快速度
出生第十個月
肢體運動:玩球游戲:面前→30-50cm →爬→平衡感和提高運動能力
語言:講故事,短文章圖畫書
認知:1、彩色筆游戲→認識色彩
2、聽各種樂器聲音→演奏各種樂器
記憶力:1、藏東西的游戲→尋找→觀察力和記憶力
2、猜動物游戲→增進記憶力
第十一個月
觸覺:摸粘土→感覺觸感和質感
肢體運動:1、玩具小車→方向感和集中力→全身運動
2、扔球游戲:媽媽站于30-35cm處扔球→運動感覺
認知:1、此月嬰兒理解力加速提高←大人大聲正確發音教導
2、彩色畫冊→勾起好奇心
3、玩裝配游戲
自然觀察:多去動物園、公園、海邊玩耍
出生第12個月第15個月
記憶力:1、玩找東西游戲←寶寶能長時間地記住東西
2、幫周圍東西取名字游戲→上升嬰兒的記憶力
3、亂寫游戲→頭腦活動旺盛的表現
對塔游戲→手的協調能力、集中力、均衡感覺
手指運動:1、杯子力裝豆子或珠子游戲
2、擰紙游戲→加強嬰兒手的力氣和肌肉發育
汽車游戲:理解汽車、房子、道路、步道
出生第15-18個月
練手指運動:自己穿衣時挑扣稍多的
運動:1、倒立游戲→臂力、平衡感
2、跟隨線畫線游戲→運動能力、集中能力
3、上樓梯游戲:第3、4階放玩具,誘導寶寶去拿→培養冒險心、平衡能力、運動能力
堆積木游戲→創造性
認知:1、好奇心重,對媽媽的廚房感興趣
2、尋找一樣東西的游戲:尋找同顏色、形狀、大小
出生第18-24個月
肢體運動:1、走線游戲→平衡能力
2、爬樓梯游戲→身體運動
3、畫圖游戲→精細動作
數學:數數游戲
認知:1、角色扮演游戲→理解能力
2、組合游戲→提高對事物各部位的認知
3、愛看電視→定時,30分-1小時/天
想象力:1、旅行游戲→想象力、冒險心
2、童話書或迪斯尼兒童卡通片→想象力
出生第24-36個月
手指運動:1、彩紙折疊→手指運動、構成力
2、往杯子里倒水游戲→提高手指的能動性
3、利用粘土做各種東西→手指的能動性
語言:樂器游戲→音質較好→語言能力、藝術性
肢體運動:下滑游戲→平衡
認知:對答的游戲:給寶寶看部分,猜是什么東西→全體的概念
1歲寶寶
特征:會走,會用筆在紙上戳點,會說“爸爸、媽媽” ,會蓋蓋子,有對應意識,有配合意識。
寶寶的思維:會爬、站立和行走→探索周圍環境→滿足好奇心,鼓勵探索活動,贊賞 “新發現”→消除不安全隱患。
和寶寶一起玩:時常滔滔不絕地說著一連串莫名其妙的話──這是他創造的獨特的言語游戲。這種練習說話的自娛游戲通常會持續到1歲半。不要打斷他,向他投去贊許的目光,尋找機會加入與他談話,教他說出真正的詞匯來。
推薦活動:按摩操,如穴位按摩、捏積。多注重爬行練習→平衡能力、協調能力。避免感覺統合失調。注意心理健康,要多和孩子交流,多抱,多逗笑,多說話,開始情商的培養,多給孩子機會滿足他們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歲寶寶
特征:兩句以上的兒歌,會一頁一頁地翻書,連續三頁以上,知道正看著書→有意識,知道3種以上常見物品的用途。
寶寶的思維:玩比較復雜的玩具,對玩具和游戲也開始運用自己的分辨能力,并加進了自己想象的成分。
和寶寶一起玩:會對著話筒嘰嘰咕咕地“通話”,會幫小布娃娃脫衣、穿衣、洗臉、洗澡。角色扮演游戲→展開想象的翅膀。
推薦活動:手的靈活性強,準備一個小百寶箱,里面放各式各樣的小玩具,最好是一動就有變化的玩具,這樣能使孩子有興趣,同時激發他探索的欲望。
3歲寶寶
特征:跳離地面5厘米以上,會折紙,能做簡單回答,可以進行交流,有數字概念,會扣扣子。
寶寶的思維:興趣表現、個性特點→明朗,易發現。
和寶寶一起玩:要充當顧問的角色,不要把自己的觀念強加給孩子,引導孩子保持正常的人生觀和世界觀,孩子的社會行為和人際關系對孩子今后的學習和事業都有影響。
推薦活動:學習技能活動,騎小三輪車→平衡能力、協調能力和靈活性,大腦左右半球共同得到鍛煉。已經掌握了母語→復述故事;對符號的敏感期→識一些字(生活、游戲中學習)。閱讀時間(30分∕天)→擴大孩子詞匯量。多和孩子交流,最好有問有答。
10項有益寶寶智力發育措施
1、吃母乳 吃母乳長大的寶寶智商比吃代乳品長大的寶寶高10分。奧秘在于母乳中含有多種營養物質,特別是一種益于寶寶智力發育的名叫牛磺酸的特殊氨基酸,母乳比牛乳含量高出10倍多。
2、保證大腦發育
一要保證大腦生長發育所需的各種營養物質的供應;二要讓寶寶多接觸外部事物,多些感官方面的刺激;三要讓寶寶多聽音樂,因為音樂可提高大腦的推理能力和空間想象力。
10項有益寶寶智力發育措施
3、“吃出”高智商 有許多食物與營養素在適量攝取之后,能使寶寶變得聰明。 例如:深海魚類、貝類、海帶、亞麻子油、特級橄欖油、洋蔥、姜等食物,都對寶寶大腦有好處。
4、保證睡眠 所謂睡眠適度,一般地說,新生寶寶每天應睡18~22小時;1歲以下的寶寶每天應睡14~18小時;1~2歲的寶寶每天應睡13~14小時;2~4歲每天應睡12小時,4~7歲每天應睡11小時。
10項有益寶寶智力發育措施
5、創造良好環境 環境良好,主要指環境安靜。安謐寧靜的環境,可使大腦皮層及中樞神經處于最佳“受激”狀態。相反,高強度的噪音環境,則使寶寶產生畏懼、急躁、恐慌的心理。
良好環境,還指家庭和睦、夫妻融洽,有益增強寶寶的智力發育。同時,爸媽和寶寶交流得越多,則寶寶越聰明
6、讓寶寶雙手并用
每天使用筷子,就好比在做“頭腦體操”,有益寶寶大腦發育。但應同時注意刺激左右兩個大腦半球。方法是采用多種方式讓寶寶多動雙手。
10項有益寶寶智力發育措施
7、多運動
適度的體育鍛煉,能促進大腦的血液循環和腦組織的新陳代謝。而且,體育活動還能開發右腦的潛在功能。因此,應多讓寶寶運動運動,鍛煉鉆、爬、滾、跳及雙手的動作。
8、鼓勵探索
好奇心、求知欲和探索精神,是寶寶智力開發的內在動力,應注意保護、引導和鼓勵。
10項有益寶寶智力發育措施
9、培養觀察力
爸媽帶寶寶到大千世界中看山水、識飛禽、認走獸,到博物館、畫展廳、名勝建筑、科技展覽等處去見識,引導他透過事物的表面現象抓住事物的主要特征,使他在觀察中學會思考
10、培養多種興趣
一個人對一個事物產生了興趣,自然會全神貫注地鉆研、探索,甚至達到入迷的程度,這個過程也在開發智力。不過,由于寶寶興趣還不穩定,爸媽不宜過早對他進行定向培養,應在支持他某一興趣的同時,引導他全面發展,使他既有特長,也不偏狹
右腦開發的方法
刺激指尖法 ←左右手并彈的鋼琴、電子琴。
外語開發右腦←孩子只學會一種語言時,僅需大腦左半球,如果培養同時學習幾種語言,就會“啟用”大腦右半球。
體育活動法←讓左手、右手多重復幾個動作,以刺激右腦
借助音樂的力量←創造一個音樂背景,音樂由右腦感知,左腦并不因此受到影響,仍可獨立工作,使孩子在不知不覺中得到了右腦的鍛煉。
寶寶早教問題實例解答
問:我家寶寶11個月了,他有要求時往往等不得大人的回應就大哭起來,亂發脾氣。我們該怎么辦?
答:哭,是寶寶表達自己意愿的一種方式,學會猜測寶寶為什么哭鬧,才不會一聽到啼哭就方寸大亂。寶寶哭泣所代表的信息是多層面的,大約可以分為生理需求、心理需求、病理原因三種。如您所述,寶寶的哭鬧多為心理需求得不到滿足。心理需求的哭是寶寶尋求成人安慰的一種辦法,所以當他有需要的時候,家長要及時給予回應,并告訴他你要做的事情,讓他耐心等待。若他不肯還是哭鬧,家長則不需要太關注,其實這也是建立寶寶好習慣的一個過程。
問:多多1歲了,出去玩時經常要別人的東西,尤其是吃的,有時弄得我們大人很難堪。我們該怎樣解決這種尷尬事呢?
答:幾乎每個寶寶的成長都會遇到這樣的事情,還記得我們小時候也經常跑去隔壁婆婆家賴著不走,還屢屢蹭飯吃的情景嗎?所以家長不用擔心,也不必為此感到難堪。當寶寶發生這樣的問題時,我們可以采用分散注意力或是拿東西和他人交換的方法,以消減寶寶強烈的占有要求。若僅僅是吃的東西,家長不妨接受一次,然后讓他和自家的東西做比較,讓寶寶自己體會過后,再加上溫和的提醒,漸漸的,寶寶就會明白其中的道理了。
問:我寶寶14個月,從小就不怎么愛發音,到現在還是喜歡一個人悶著玩,半天也不出聲。如果我老逼她說,她就不理我,自己去玩。為什么有些孩子會自言自語說個不停,而我的寶寶只喜歡悶著玩呢?
答:心急的媽媽,非常理解你的心情,但還是請你不要逼迫孩子。你家寶寶的這個問題要從兩方面看,有的寶寶的確開口晚,直到2歲半才說話,但一開口就很能說,針對這樣的寶寶,你只需要更多地提供語言環境;也有的寶寶是輕度智力低下的表現,所以在語言表達上就會顯現出來。要知道寶寶智力是否有問題,你可帶寶寶到兒童醫院的保健科去做檢測。若確有智力上的問題,5歲以前及時的藥物治療還是能在不同程度上予以改善的。
問:我兒子1歲多,一興奮起來就不由自主地咬人,怎么才能讓他改掉這個壞毛病?
答:首先,這個年齡的寶寶咬人并無惡意。寶寶還不懂得運用語言來表達他們對生活的感受,喜歡通過咬人這種方式來表達他們的興奮和激動。其次,此時的寶寶習慣用嘴去感覺外界事物,這是他們了解生活的一種途徑,也是他們自我放松的一種方式。有時寶寶咬人是要表達自己的喜歡,所以我們可以告訴寶寶一些語言表達的方式,來代替咬人。另外教你一個我個人的育兒方法:第一步,和他講道理,并帶他去道歉。第二步,告訴他被咬的人會很疼,可以嘗試著輕咬他一下,這種切身感受和體驗的過程會讓他記住疼痛并改正壞習慣。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