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3-16
這是價格變動的影響教學設計一等獎,是優秀的教學設計一等獎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設計意圖】
大都市的孩子,對超市中的購物、買賣過程、商品價格既熟悉又充滿好奇,同時,幼兒對價格的概念又很模糊,因為大部分家長只是讓幼兒參與選購物品,而沒有讓其參與買賣過程,所以幼兒不能正確理價格解價格與錢幣的關系。本活動試圖從實際生活經驗出發,以幼兒園為活動中心,將社會、家庭、幼兒園三者聯系在一起,讓幼兒在生活中,學習和運用數學知識解決身邊的問題,體驗數學的真正意義。
【活動目標】
1.幼兒在參觀過程中觀察價格,并初步學會認讀價格。
2.幼兒在親歷買賣的過程中,了解錢幣與購物的關系。
3.幼兒嘗試制作價格表,進一步認識價格的結構。
4.培養幼兒的嘗試精神,發展幼兒思維的敏捷性、邏輯性。
5.激發幼兒學習興趣,體驗數學活動的快樂,并感受集體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
1.幼兒已有經驗:對錢幣面額已基本認識;能認讀十位、百位數。
2.聯系參觀超市的有關事宜。
3.已制作好的價格卡若干,小卡片、筆等。
4.發動家長給幼兒每人五塊錢,以便他們到超市進行自由購物。
活動一:超市里的購物體驗
【活動過程】
一、尋找、認識價格
1.幼兒在超市里尋找價格,教師引導幼兒觀察價格的書寫特點,了解價格通常都是用數字表示的,會有單位元,讓幼兒在認識價格中認識小數點。
2.教師出示多種價格卡,幼兒由淺入深地學習認讀百位、十位、帶小數點的價格。
3.幼兒到各種商品前練習認讀價格。
二、體驗買賣過程
1.幼兒每人身上帶了五塊錢,教師了解幼兒想買什么,并一起討論五塊錢能否購買此商品。
2.由教師帶領,幼兒自由選購商品及付款,教師給予指導。
3.幼兒相互交流,分享自己購買的商品。
活動二:制作價格卡。
【活動過程】
一、總結購物情況交流自己購買的商品,并展開討論,鞏固對價格的認識。
二、分組制作價格卡
1.幼兒畫自己購買的和自己喜歡的商品,并為其標上價格。
2.幼兒給班級物品制作價格卡。
3.將制作好的價格卡放到相應的物品上,進行買賣游戲。
【活動延伸】
1.交給幼兒每人幾張小卡片,請其在家與爸爸、媽媽制作大件物品的價格卡,如電器的價格卡。
2.將制作好的價格卡帶回園講述,鞏固對價格的認識。
3.教師總結,幫助幼兒理解金錢與勞動的關系,讓幼兒體驗父母的辛勤勞動,并養成正確的消費觀。
【設計評析】
現代的'孩子很早就能認識一元、五元、十元面額的錢幣,但對于錢幣與價格的關系依然比較模糊。此活動在現實、輕松的情景中,幫助幼兒獲得這些知識,讓幼兒體驗到數學在生活中的運用。
教學反思:
在執教的過程中缺少激情,數學本身就是枯燥的,那在教孩子新知識的時候,就需要老師以自己的激情帶動孩子的學習,在今后的教學中這方面也要注意。
一、小組合作,體現自主學習。
新課標指出,品德與社會課要培養學生能用多種辦法收集資料,并進行簡單的整理和應用。并能與他人合作、交流,分享感受、想法或活動成果。于是,課前我已經讓學生就王老吉和康師傅紅燒牛肉面在批發市場、超市、便民商店、餐飲店等場所的具體標價進行了調查,并對同樣的商品在不同的銷售點為什么價格不一樣的`問題參訪了商店老板、售貨員等,做好采訪記錄。等這些前期工作準備就緒后,在課堂上,我讓學生以4人小組為單位,每位組員匯報他的采訪記錄,然后小組進行討論,對其中影響價格波動的因素進行篩選,選取其中最有效的因素,最后由小組長進行歸納總結。待小組活動結束后,每位小組長進行匯報,這樣不僅體現了全員參與性,也讓學生在社會實踐的過程中得到成長。
二、合理利用課件,清晰明了。
如在教學“橘子的旅行”這這一環節,我把橘子從生產地到銷售點的每一個過程,價格的變化通過PPT的形式直觀的展示出來,學生一目了然。并結合上一環節所掌握的影響價格的因素,很快學生就理解了橘子價格變化的原因。
三、注重品德教育,升華主題。
對學生進行品德教育是公民教育的重要環節,在本課中,我通過帶領大家分析——討論,從而領悟任何一件商品都凝聚了復雜多樣的勞動,使學生從心底里敬愛從事這些勞動的人們。
當然教學是門遺憾的藝術,這節課也存在著許多的不足。如學生對課堂掌握的知識應創設更多的場景讓學生動腦思考、動手操作,以達到學以致用的效果,而不是學過就忘了。因此在今后的教學中我還要多看、多聽、多思考,獲得更多的教學經驗。
【設計意圖】
大都市的孩子,對超市中的購物、買賣過程、商品價格既熟悉又充滿好奇,同時,幼兒對價格的概念又很模糊,因為大部分家長只是讓幼兒參與選購物品,而沒有讓其參與買賣過程,所以幼兒不能正確理價格解價格與錢幣的關系。本活動試圖從實際生活經驗出發,以幼兒園為活動中心,將社會、家庭、幼兒園三者聯系在一起,讓幼兒在生活中,學習和運用數學知識解決身邊的問題,體驗數學的真正意義。
【活動目標】
1.幼兒在參觀過程中觀察價格,并初步學會認讀價格。
2.幼兒在親歷買賣的過程中,了解錢幣與購物的關系。
3.幼兒嘗試制作價格表,進一步認識價格的結構。
【活動準備】
1.幼兒已有經驗:對錢幣面額已基本認識;能認讀十位、百位數。
2.聯系參觀超市的有關事宜。
3.已制作好的價格卡若干,小卡片、筆等。
4.發動家長給幼兒每人五塊錢,以便他們到超市進行自由購物。
活動一:超市里的購物體驗
【活動過程】
一、尋找、認識價格
1.幼兒在超市里尋找價格,教師引導幼兒觀察價格的書寫特點,了解價格通常都是用數字表示的,會有單位元,讓幼兒在認識價格中認識小數點。
2.教師出示多種價格卡,幼兒由淺入深地學習認讀百位、十位、帶小數點的價格。
3.幼兒到各種商品前練習認讀價格。
二、體驗買賣過程
1.幼兒每人身上帶了五塊錢,教師了解幼兒想買什么,并一起討論五塊錢能否購買此商品。
2.由教師帶領,幼兒自由選購商品及付款,教師給予指導。
3.幼兒相互交流,分享自己購買的商品。
活動二制作價格卡。
【活動過程】
一、總結購物情況交流自己購買的商品,并展開討論,鞏固對價格的認識。
二、分組制作價格卡
1.幼兒畫自己購買的和自己喜歡的商品,并為其標上價格。
2.幼兒給班級物品制作價格卡。
3.將制作好的價格卡放到相應的物品上,進行買賣游戲。
【活動延伸】
1.交給幼兒每人幾張小卡片,請其在家與爸爸、媽媽制作大件物品的價格卡,如電器的價格卡。
2.將制作好的價格卡帶回園講述,鞏固對價格的認識。
3.教師總結,幫助幼兒理解金錢與勞動的關系,讓幼兒體驗父母的辛勤勞動,并養成正確的消費觀。
【活動反思】
現代的孩子很早就能認識一元、五元、十元面額的錢幣,但對于錢幣與價格的關系依然比較模糊。此活動在現實、輕松的情景中,幫助幼兒獲得這些知識,讓幼兒體驗到數學在生活中的運用。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了解影響商品價格的各種常見的具體因素;
2、識記買方市場和賣方市場、社會必要勞動時間、勞動生產率的基本含義。
3、理解價格變動的影響、價格與價值關系、價值量與勞動生產率關系、價值規律的基本內容和表現形式。
4、運用有關知識解釋生活中某些商品價格變動的原因,尋找并解釋生活中某些處于買方市場和賣方市場的商品、服務。
[政治科目教案——《影響價格的因素》] 【能力目標】
1、理解不同層次的因素如何影響價格的認知能力,懂得價格的不斷變動是一種正常的經濟現象,是市場發揮資源配置作用的表現;
2、掌握透過經濟現象認識“價值決定價格”這一本質的辯證分析能力。
[政治科目教案——《影響價格的因素》]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1、讓學生樹立時間觀念、效率觀念、遵循價值規律的觀念。
2、形成以科學的態度看待價格的變動,增強參與經濟生活的自主性。
2學情分析
【學情分析】學生繼上次課對貨幣有了初步了解后,將在本次課中學習到影響價格的因素、社會必要勞動時間、勞動效率、價值規律等內容。學生們剛剛邁入高中,形象思維已經有一定的發展,但是抽象思維能力發展不夠。對于第一次接觸到的《經濟生活》,純粹的經濟理論可能讓他們把握起來有一定難度,比如本框中“社會必要勞動時間”、“價值規律”等內容比較抽象、難懂,學生可能會因此降低學習興趣。但是在日常生活中他們可以觀察到各種各樣的經濟現象,本框所要講解的影響價格波動的各種因素對于他們不會太陌生,所以本次課將會通過感性材料的分析,啟發他們通過經濟現象來揭示其內在的本質,獲取理性知識,進而培養他們的抽象思維能力。
3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
1、供求影響價格;
2、價值決定價格;
3、價值規律的基本內容及其表現形式
【教學難點】
1、商品價值量;
2、商品價值量與社會必要勞動時間、勞動生產率之間的關系
4教學過程 4.1第一學時 教學活動 活動1【講授】影響價格的因素
【教學過程】
一、新課引入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一、回顧第一課《神奇的貨幣》相關知識點:
1、商品的概念
2、商品的價格
3、價值和價格的關系
二、引入新課
多媒體演示1:
內容:
鏡頭一:
8月中旬以來,山東多地市遭暴雨襲擊,菜地被淹,交通受阻。受此影響,當地蔬菜價格上漲明顯。截至8月25日,全省蔬菜平均價格累計上漲幅度超過15%。其中菠菜、油菜、西紅柿、四季豆、茄子和豇豆價格漲幅較大,在25%―50%之間。
鏡頭二:
西安某地引進了蘋果新品種,該蘋果個大、色澤鮮艷、甜度高、大小規則,投放市場后賣到7-8元/斤,當地果農看到有利可圖,紛紛擴大生產,蘋果產量急劇增加,隨后蘋果的價格一路下滑,最低達到0.4-0.5元/斤。
鏡頭三:
1、月餅的價格:農歷八月十三日250元/盒;農歷八月十六日125元/盒
2、大閘蟹的價格:中秋節當天120元/只;平時價格40元/只
思考:
1、上述鏡頭中各種商品價格變動和差異受哪些因素的影響?
2、蔬菜的價格能高過黃金的價格嗎?能低過蘋果的價格嗎?
3、鏡頭二中,導致蘋果在初期和后期價格變動的因素相同嗎?
4、商品的價格由什么決定?
溫故知新
帶著問題觀看演示,思考如何回答問題。
鞏固已有知識
創設情境,讓學生理解價格會受到許多因素的影響;調動學生的思維,培養他們分析解決身邊經濟現象的能力;同時也為后邊知識的學習提供了案例,將知識有機統一起來。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