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南數學領域培訓PPT課件這個PPT共57頁,該文件包含了PPT課件。主要包含閱讀《指南》中“科學”領域的引言,科學探究子領域的目標及內涵,數學認知子領域的目標及核心價值等,歡迎點擊下載。三、數學認知子領域的目標及核心價值
目標1:初步感知生活中數學的有用和有趣(是首要目標)
強調幼兒的興趣和主動探究愿望的培養,
教師要把握數學教育的特點,采用得當的教
育方法和手段。
上 下
左 右
數學存在于生活之中 無處不在
目標2、感知和理解數、量和數量關系
目標3、感知形狀與空間關系
(是伴隨性目標)
強調在游戲和日常生活中去理解數學、運用
數學,不能脫離實際情境
2、案例分析
閱讀案例1思考:
①案例中幼兒數學認知的發展水平和
經驗如何?
②結合案例反思當前存在的對幼兒數
學學習與發展的價值追求方面的問題
是什么?
數學案例分析:
在一所幼兒園,我看到大班的教室里墻面和黑板上張貼著很多加減法算式,老師說,孩子們已經完全掌握了20以內的加減法。但當天給我們看的是一個操作活動,孩子們用瓜子皮,玉米皮,小棍,豆子等,粘貼媽媽的頭像。我問身邊的一個男孩:“你知道3+5等于幾嗎?”孩子立刻回答“8”。我又問“那3+8等于幾呢?”孩子也很快回答“11”,此時老師走過來聽我們的談話。我接著問:“你看你粘貼的畫,這個媽媽的左邊眉毛用了幾個瓜子皮?”孩子從左到右用手指著數“1,2,3,4,5。5個。”我又問“右邊眉毛用了幾個瓜子皮?”孩子再一次從左到右用手指著數“1,2,3,4,5。5個。”“那么,兩個眉毛一共用了幾個瓜子皮?”孩子用手指著從左到右數“1,2,3,4,5,6,7,8,9,10。 10個。”我便回頭問老師:“你看出什么問題來了嗎?”
幼兒的發展水平和經驗
掌握了10的基數概念
沒有真正掌握加法算式的意義
不能應用所學的數學解決相關的問題
數學教育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對兒童的數學學習和發展的期望經常會過高
過于注重表面的“教”的結果、輕內在的“學”的
過程
脫離生活和實際問題
閱讀活動案例2思考:
①此活動在目標、途徑、方式上哪些方面符合
《指南》的要求?
②教師提供了哪些支持?
③幼兒在活動中是如何學習的,其思維發展有
什么特點?
案例:《數柿子》
說起數數,我們班的孩子能一口氣數到100,而面對滿滿一箱子的柿子,孩子們似乎亂了章法,他們急于得到結果,蹲下就各自數開了,撿最大的往自己跟前拿,一邊拿一邊大聲的數1個、2個、3個……
數著數著互相就有了干擾:丁文數到7的時候,李宇一個勁說9,丁文生氣的說:“你小點聲,我都數不了了。”王瑩著急的叫張澤:“等會兒,這幾個我都數過了,你怎么還數呀?”張澤說:“我不知道,咱倆的都混一塊兒了。”我看時機已到,是引導孩子們想辦法解決互相干擾問題的時候了。于是我大聲的問:“怎么樣,數清楚了嗎?柿子到底有多少呀?”“沒有”顯然孩子們的情緒受到了影響。“為什么哪?”我接著問,“因為他老給我搗亂,我老數不對。”“因為人太多,擠在一塊兒都混了。”“誰有辦法把柿子數清楚?”聽我這么一問,孩子們漸漸地安靜了,認真的思考起來。劉林第一個說:“我想還是一個人數吧,這樣不吵。”孩子們也都一致同意。于是老師請劉林來數,可是他剛數到一半就數不下去了,他把數過的和沒數過的混到了一起。
這時張澤提議兩個人來數,一人數一半,他邀請李宇,兩個人商量著:“你從這邊數,我在那邊數。”說完兩個人一人把這一頭數了起來,張澤把柿子排成長長的一溜,李宇把柿子擺成三角形,這下界限非常明顯很容易區分,雖然最終沒有數出總數,但是他們的方法得到了充分的肯定。
一直坐在后排的毛慧芳非常自信的站起來說:“老師我有辦法把柿子數清楚。”說完她就蹲下來,把所有的柿子都翻成把兒沖上,數一個,就把一個柿子翻過來放一邊,直到數完最后一個,她站起來笑笑說:“我數完了,一共35個柿子。”
孩子們為她鼓起掌來。我不失時機的鼓勵更多的孩子們:“誰還有好的辦法把柿子數清楚?”“我會2個、2個的數”,“我會5個、5個的數”,“我還會10個、10個的數哪,肯定特別快。”
孩子們的智慧之門一下子被開啟了,他們不厭其煩地一遍一遍嘗試不同的數柿子的方法,他們彼此交流,互相借鑒經驗,最后終于數清一共摘了50個柿子。
教師的支持
※教師注重觀察了解幼兒,滿足其興趣需求,
激發其內在的學習動機
※在生活和游戲中為幼兒創設游戲情境,使其
感受到數學的有用和有趣
※引導幼兒在不斷與材料、同伴的相互作用中解
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建構數學經驗,獲得主
動發展
《指南》數學認知領域強調
1、讓幼兒在真實情境中進行數學學習,感到數學的有用
和有趣,獲得真實的經驗
2、幼兒的數學學習是一個不斷建構的過程。幼兒的數學
學習是對具體事物不斷抽象概括實現的
3、幼兒的數學認知存在個體差異,不同的孩子用自己的
方式解決問題
幼兒的幾種思維方式
直覺行動思維:借助動作進行思維
— 0-3歲
具體形象思維:借助形象或表象進行思維
— 3-6歲
抽象邏輯思維:借助語詞、概念進行思維
— 6、7歲以后
幼兒階段思維發展的特點
1、直覺行動思維發生變化
這種思維方式有兩個特點
● 一是:思維依賴于具體事物
● 二是:思維依賴于動作
若剝奪孩子的動作就會影響孩
子思維的進程,思維的積極性就會
降低。
— 皮亞杰
2、具體形象思維占主導地位
擺脫動作和動作對象的依賴,憑借
鮮明事物的具體形象或表現的聯想進行
思考。
3、抽象邏輯思維開始萌芽
這一階段的幼兒能夠從語言上進行推
理,解決一些抽象的問題。
3、數學認知領域的核心價值
1、強調幼兒對數學學習的興趣和積極的
情感體驗
■ 認識到數學抽象性、概括性等特點,教
育方法、手段得當;
■ 培養幼兒對數學的興趣和主動探究的愿望,
激發幼兒好奇、好問、善于思考,感受數
學的有用和有趣
各種物品中的“數”、“形”、“序”
3、強調日常生活中發現和解決問題能力的 發展
幼兒將已有的數學經驗運用于實際問題情境
中,并進行思考、分析和推理
解決問題的過程是檢驗幼兒是否掌握數學知
識和經驗的重要標志
4、梳理幼兒數學教育的主要方法和策略
引導幼兒在生活中感知并運用數學
(數學教育生活化)
以有趣的方式引導幼兒感知數學
(在游戲中滲透,創設有趣的情境)
注重幼兒的動手操作和探索
(操作性)
將數學與實際生活緊密聯系,能夠促進
和鍛煉幼兒思維能力,使其自覺的運用數學
概念、經驗解決真實生活中的問題。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