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1-01-28來源:幼兒園學習網
這是幼兒園觀察記錄3篇,是優秀的幼兒園觀察記錄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成長日記
觀察重點:(根據家長要求確定)
著重觀察宋佳琦在幼兒園各項活動中的參與性。 包括在各類活動中的積極探索表現、體育活動中的運動興趣等。
(附家長請教師關注的事宜:佳佳在家不愛動腦筋,遇到一點點困難就不愿意再努力,特別嬌氣,動不動就喊累,就愛躺著看電視、看書。希望教師能多教育她,幫她改正這些毛病。)
l 9月8日(晨間活動)
佳佳來到活動室直接坐在座位上,我問她:“你為什么不下去玩兒啊?”佳:“我不想去。”我:“為什么?”佳:“我覺得累。”我:“晚上睡得不好嗎?”佳:“不是,我不想玩。”我:“好吧,那你休息一會吧。”早上的晨間活動,佳佳始終沒有參加。
l 9月10日(區域活動)
佳佳在動手區玩“彩釘畫”。釘了一個太陽便停止了,我說:“太陽真好看!如果我是小鳥,我一定飛到太陽身邊去!”佳說:“那我再釘一只小鳥吧……可我不會!”我給她拿了一張小鳥的簡筆畫,佳佳高興地接過去,開始了第二次創作……活動結束了,彩釘畫完成了——太陽、小鳥、彩虹與云朵,畫面豐滿、充滿童趣。
l 9月15日(生活活動)
今天佳佳穿了一件盤扣外套,上床后,她自己嘗試著解開扣子,扣眼很小,很難解開。她向我望了一眼,我故意轉過頭去裝作沒看見,她就開始用力扯著衣服,當然更不行,于是,她開始求助:“老師,我不會脫!”我說:“你別著急,再試一試。”她哭了起來,邊哭邊重復著:“老師我不會……”直到我去幫她解開。
l 9月22日(區域活動)
佳佳在聰明區玩拼圖,怎么拼都拼不好,剛想離開,周潔過去和她一起玩了,她又來了勁兒,兩人有說
有笑地繼續拼了起來,不一會我就聽到她的歡呼聲,看來她成功了。果然,當我過去時,她又開始拼另一幅廣告拼圖了。
l ……
分析與建議:
經過一個階段的觀察,我們發現佳佳在遇到困難時確實比較容易退縮,但在大多數情況下,只要教師、小朋友或一些外來因素能及時介入,佳佳是能夠堅持進行進一步地探索的。建議家長在孩子發生困難或產生疲倦時及時給予幫助和鼓勵,多讓她體會到成人的支持,多讓她感受到成功的快樂,相信她參與活動的積極性一定能夠得到很快提高。
而佳佳在參加體育活動時常表現也不愿參與的情緒,我們與幼兒園的醫生奶奶進行了聯系,認為這種情況可能與佳佳的身體情況有關,身體的肥胖造成佳佳運動時一定的生理負擔,如:行動較遲緩,容易產生疲勞、出汗,這些都使佳佳的心理上產生對體育運動的排斥。家長可從培養佳佳對體育活動的興趣著手,然后再逐漸增加孩子的活動量,同時,還應注意對佳佳飲食方面的控制與調節。我們家園雙方共同配合,一定能使佳佳健康快樂地成長。
在對佳佳小朋友的行為表現進行觀察記錄與分析之后 ,我針對其情況制訂了相應的教育計劃與策略,例如:與佳佳共同制訂鍛煉計劃(包括每天我倆一同走樓梯二次、每次各上下三回,每天晚餐后和爸爸媽媽一起散步等);請醫生奶奶介紹關于如何營養搭配食品的知識,再與佳佳一起制訂一周的科學食譜;請佳佳做老師的小幫手(如幫著向他班的老師借物品、幫著到全園各班收集小瓶子、幫著給小朋友分點心等);在操作型活動中,多肯定與鼓勵,及時給予幫助,多讓佳佳體驗到成功等。在采取各種教育策略的同時,我將教育方案家長進行了交流,及時得到了家長的支持,保證了家園教育的一致性,一個月后,佳佳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和自信心有了明顯的提高。
觀察背景:
對于剛剛入園的幼兒,年齡普遍偏小,自理能力比較弱,班里大部分幼兒已經能知道想要上廁所的欲望,但有的幼兒卻不愿意面對上廁所的現象,班里有個幼兒就是這樣,小名叫阿熠,不愿意上廁所,經常拉尿在褲子里,因為老師們都知道他不愿意去廁所,所以平時都會多要求他主動去幾次廁所,記得有一次,小朋友們都在玩玩具,我就對阿熠說:“阿熠,跟我去一次廁所吧!”阿熠表現出很不耐煩的樣子跟我去了洗手間,到了洗手間之后他對我說:“老師,我沒尿”。等了他半天也沒有尿出來,我說:“那好吧,如果有尿一定要跟老師說哦”,就這樣,阿熠回去繼續玩起玩具,不一會兒,只聽班里的鶴鶴老師說阿熠又尿褲子了。
每次都告訴他有屎尿一定要跟老師說,老師可以帶他去,他每次都答應的特別好,弄得我們都以為他能記住,可是事實卻不是這樣,每次看見他走路不對勁兒的時候,就知道一定是拉褲子了,拉完之后從來都不跟老師說,問到他:“拉褲子說服嗎?”他竟然回答:“舒服”。
阿熠并不是班里最小的孩子,班里比他小一點的孩子都知道如果有尿或者有臭臭了就要去廁所。對于幼兒的現象進行了以下分析:
1.幼兒剛上幼兒園之前,對家里的環境是最熟悉的,也是能夠給他安全感的地方。而對于幼兒園來說,他還不完全熟悉,對于眼前的一些事物和人物都是比較陌生的,這很有可能會產生他們的抗拒心理,他并不想面對這個事實。
2.從心理活動的傾向性劃分:分為內向性格和外向性格。內向性格的孩子總是出言謹慎,他們經常是思考很多之后才選擇表達,尤其是看重他人對自己的看法,多數不愿意在幼兒園上廁所的多為內向性格的孩子,他們不善于溝通,不樂于表達,有時面對老師會有一些靦腆,一些事情不好意思很老師說,結果就造成了不良的后果。
3.環境影響著他們的現狀。有的幼兒如果處于一個比較愉快或者吸引他們的活動上,他們并不愿意打斷這份快樂,所以有的時候在這個環境下打斷他們,他們的內心是抗拒的,而尿褲子也許對于他們來說是一種發泄。
4.對于已經上了幼兒園的孩子來說,有的家長還是不讓幼兒擺脫尿不濕,如果長時間依賴尿不濕,孩子不可能會養成很好的如廁習慣,甚至他們根本就不知道上廁所解決。
采取措施:
1.孩子在上幼兒園之前,教師與家長一定要進行多溝通,多交流,多讓老師了解一些幼兒的實際情況。
2.幼兒在幼兒園期間一定要多提醒幼兒上廁所,并給予陪同和鼓勵。
3.提醒家長:讓幼兒平時在家時也要養成良好的如廁的習慣,規定時間。
4.建議家長不要在讓幼兒依賴尿不濕,如果晚上睡覺的時候,家長可以在睡覺期間自定一個時間段來叫醒幼兒上廁所,也是為了防止幼兒尿床的現象。
獲取成效:
在班里教師和家長們共同努力下,一個月左右的時間,幼兒的拉尿現象明顯減少,經過和幼兒的家長溝通后得知,幼兒在晚上睡覺的時候已經擺脫尿不濕,甚至幼兒已經可以做到有屎尿主動和教師說去廁所。功夫不負有心人,這就是幼兒的成長與進步,也是對老師們的回報。
觀察時間:12月13—23日
觀察地點:中一班
觀察對象:琪琪
觀察目的:觀察幼兒生活行為方面,改進幼兒健康的生活態度
兒童表現及行為:
最近在不經意中發現琪琪小朋友常有不健康的生活行為:經常搶占別人的東西,活動中總是喜歡自由走動或與同伴交談。交談內容以“奧特曼”為主要內容,如果談得興趣盎然時,拳腳相交。但平時他喜歡幫助老師做事——分碗筷,擺椅子,搬桌子等,可是總是一馬當先,和同伴爭執。
分析:
好動是孩子的天性,喜歡做事是他的本質,他喜歡做事,他并不知道做某件事的行為是對還是錯的,總是希望得到同伴和老師們對他的這種行為作出評價和認同、贊賞。同時希望在一些行為上得到老師和同伴的注意和信任。
措施:
糾正不健康的生活行為:在我與他交談后,讓他明白一些他人物品與自己物品區別的道理。我向家長反饋了他的情況,請家長在家中多留意幼兒的行為,建議家長說理育兒。在活動中,我把他調到前面,可隨時注意到他的行為,繼續觀察他的表現,在必要時可立刻制止他,適宜時表揚他。活動后,我經常與他聊天,說說家里,說說幼兒園的好朋友,引導他多看一些有益的電視,談談智慧樹等少兒電視里的內容。
《幼兒園區域活動觀察記錄3篇》:幼兒園區域活動觀察記錄第1篇觀察地點:建構區實地記錄:陳寧是一個比較好動的小男孩,思維很活躍。今天,又到進區域自由游戲的時間了。今天,陳寧正在搭建積木。別的小朋友也想和他
《區角觀察記錄3篇》:區角觀察記錄第1篇 開展區域活動的時間又到了,孩子一切就緒,就待老師發號施令了。為增加孩子們對區域活動的興趣,我會定期在區角添加一些活動材料,在每次活動前都會向孩子介
《幼兒園教師觀察案例篇》:幼兒園教師觀察案例篇第1篇 一、觀察情況 在體育活動《大閱兵》的準備活動中,澤澤今天情緒非常興奮,踏步邊跳邊踏,做動作的節奏也比往常快很多,眼睛東張西望,手也不時打到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