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1-05-31來源:幼兒園學習網(wǎng)
這是中班社會請到我家來做客教案反思,是優(yōu)秀的中班社會教案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活動目標:
1、感受與朋友交往的快樂。
2、能用較完整的語句表達自己的想法,培養(yǎng)幼兒的交往能力。
3、正確使用請、謝謝、不客氣等禮貌用語。
4、探索、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征。
5、積極的參與活動,大膽的說出自己的想法。
活動準備:
1、趣味練習:到朋友家做客
2、趣味練習:給東西和接東西的禮節(jié)
活動過程:
一、導入問題導入課題。
提問:有人到你家里面先要說什么?
主人給我們端水,請我們吃水果、糕點,我們應該說什么?
在別人家里我們要怎樣表現(xiàn)?
離開時我們要說什么?
二、展開:
1.經(jīng)驗講述:做客。
提問:我們到別人家做客,意見活動過程
2.趣味練習:到朋友家做客提問:到朋友家做客,你應該說些什么呢?
見到大人的時候。
大人給點心的時候。
回家的時候。
小結(jié):去別人家做客,見到主人我們首先要問:"您好",吃東西要向主人說"謝謝",做客時不能在別人家里亂跑,不隨便亂動人家的東西,離開時要跟主人說:"再見"。
3.交流活動:請客。
(1)幼兒自由討論,說說請小朋友到自己家做客需要說那些話、做哪些事。
指導語:客人來了,熱情地請客人進門,給客人遞拖鞋,為客人端水。
拿出自己的玩具和小朋友一起玩,一起閱讀圖書,還可以晴爸爸媽媽幫忙招待。
(2)教師引導幼兒學習使用"你好、請、謝謝、不客氣、再見、歡迎再來"等禮貌用語。
4.開展游戲:請到我家來做客。
引導幼兒分組利用環(huán)境布置"家"進行游戲,教師積極參與指導。
5.知識拓展:給東西和接東西的禮節(jié)比如:鉛筆,剪刀給東西的小朋友怎樣做?接東西的小朋友怎樣做?
三、結(jié)束:
1.活動講評:根據(jù)幼兒參與活動使用禮貌用語情況進行講評。
2.活動延伸:要求幼兒在實際生活中運用禮貌用語。
教學反思:
從這堂課,我們也看出一堂教學活動是要發(fā)揮教師的主導性,不放任自流,還是要尊重孩子的自主性,順其自然。不管哪種占主導,都應該處理好教的方式,讓孩子們感覺不到被教,一切像一場游戲活動。教無定法,無論采用哪種教學方式,都必須作用于人的感官才能發(fā)揮作用。教學方式實質(zhì)上是一種刺激手段。
《中班社會教案:認識公共汽車》:中班社會活動認識公共汽車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學活動內(nèi)容的生成與依據(jù),活動目標,重點與難點,材料準備,活動設計思路等內(nèi)容,通過活動使幼兒對于汽車的結(jié)構(gòu)、種類有簡單的了解。學習一些簡單的交通安全行為。適合幼兒園老師們上中班社會活動課,快來看看中班社會認識公共汽車教案吧。
《中班社會活動教案:禮貌教案(附教學反思)》:中班社會活動禮貌教案(附教學反思)主要包含了設計意圖,組織形式,活動目標,活動準備,教學重點難點,過程與策略,活動反思等內(nèi)容,讓幼兒了解禮貌含義,并愿意積極參與和認真做好,讓幼兒知道自己的身份和責任,體驗自己的價值,適合幼兒園老師們上中班社會活動課,快來看看禮貌教案吧。
《中班社會活動教案:秋天的顏色教案(附教學反思)》:中班社會活動秋天的顏色教案(附教學反思)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活動目標,活動重點難點,活動過程,活動反思等內(nèi)容,理解散文詩的內(nèi)容,知道秋天是美麗多彩的,嘗試仿編詩中的句子,適合幼兒園老師們上中班社會活動課,快來看看秋天的顏色教案吧。
幼兒園學習網(wǎng) | 聯(lián)系方式 | 發(fā)展歷程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quán)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