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1-03-25來源:幼兒園學習網
這是大班藝術小雨和花教案反思,是優秀的大班藝術教案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教材簡解]
在活動中,教師以幼兒熟悉的小雨和小花為題材,讓幼兒通過感受樂曲的旋律,體會小雨和小花兩個好朋友之間親密的互動,給予了幼兒一次不一樣的藝術活動體驗。活動中通過讓幼兒聽一聽、想一想、編一編、演一演的方法表現下雨、澆花和小雨與小花共舞的動作。巧妙地把小雨和小花兩種事物結合起來,創造出美好的自然情景,繼而讓幼兒創編雨點落下時的動作和小花喝水時快樂滿足的動作,讓孩子們學會合作表演。
[設計理念]
設計這篇教學活動時,正好是美麗的三月,我們告別了寒氣刺骨的冬天,迎來了百花爭艷的春天。而春天的小雨更是讓萬物復蘇,到處充滿了生機。因此,我抓住了這一季節的特點,設計了《小雨和花》這一教案,為幼兒創造了個性化的表現空間,讓孩子們能在已有的看雨、看花的經驗基礎上,通過熟悉《小雨和花》樂曲的旋律,嘗試用下雨、澆花和小雨與花共舞的動作表現樂曲,把小雨和花兩種事物結合起來,創造出美好的自然情景,繼而創編雨點落下時的動作和小花喝水時快樂滿足的動作,讓孩子們學會合作表演。《小雨和花》的教學過程能讓孩子們充分體驗到藝術活動的快樂,能讓每個孩子都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和表現力,能使孩子們提高自信心和獲得成功感。
活動目標
1,鼓勵幼兒大膽仿編兒歌,根據兒歌內容用恰當的動作表現
2.能通過表情、動作表現詩歌內容嘗試仿編詩歌的最后一句。
[目標預設]
1.熟悉樂曲的旋律,嘗試用下雨、澆花和小雨與花共舞的動作表現樂曲。
2.創編雨點落下時的動作和小花喝水時快樂滿足的動作,學會合作表演。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帶領幼兒在活動前觀察小雨和小花的各種具體形態。
2.物質準備:自制節奏圖譜、樂曲視頻。
3.空間準備:較大的教室空間。
【評析:活動前通過視頻觀察、實物觀察等方式加深幼兒對小雨和小花的經驗,為有效開展活動做好經驗準備,自制的節奏圖譜也更為美觀清晰,采用橫向的、一一對應的設計方式能更加直觀地把樂曲節奏呈現給幼兒,同時盡可能創造更大的教室空間,讓幼兒有充分的表演空間。】
[教學過程]
一、以情景表演“下小雨”導入,引起幼兒興趣。
師:小朋友們,你們看過下雨嗎?誰愿意來為我們表演一下,下小雨的時候是什么樣子的?
【評析:直接以“小雨”來點題,讓幼兒把自己當作小雨,來表現下小雨時候的樣子。此處,我省去了讓幼兒去感受和表演大雨的樣子,顯得更為直接、精煉。因為,本首樂曲本來就是表現小雨的,如果再讓幼兒表現大雨的樣子,顯得多余、沒有針對性。】
二、幼兒欣賞樂曲,初步感受樂曲的旋律。
1.師:今天我們要來聽一首名叫小雨和花的樂曲,請你們仔細的聽哦。
2.師:聽了這段樂曲,你有什么感受?
3.師:請你們再來聽一遍樂曲,聽聽看哪個部分表現的是小雨?哪個部分表現的是小花?
4.師:有沒有聽出來,這首樂曲是幾拍子的?(三拍子)有什么特點?(強弱弱)
【評析:《綱要》中指出:“教師應成為幼兒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提問是幼兒園教學活動中一種廣泛應用的重要教學手段。它不僅能將教學活動逐步引向深入,而且有助于引發幼兒思考與學習的主動性。提問是深入的階梯,是觸發的引言,是覺悟的契機。在本環節中,我在設計提問上更直接、嚴謹了。我在幼兒第一次傾聽樂曲后讓幼兒說說自己的感受,然后給予幼兒再次傾聽樂曲的機會,讓幼兒在更加熟悉樂曲的基礎上去初步理解樂曲,嘗試說出樂曲中小雨的部分和小花的部分,我知道了,我要面向全體幼兒,切忌操之過急,我要讓每個幼兒都有表述的機會。在此基礎上,我滲透樂曲中三拍子節奏的知識,讓幼兒有“強弱弱”的表現意識,而不是一味地用力、用勁去表現小雨和花。】
三、出示圖譜,教師按照樂曲節奏指出圖譜相應部分。
1.出示圖譜,播放樂曲。
師:小朋友們,老師為你們準備了圖譜,請你們聽樂曲看老師來為你們指圖譜。(2遍)
2.教師帶領幼兒一起聽樂曲、指圖譜。(幼兒可用彈指和轉手腕來打節奏)
【評析:《綱要》中指出:“要避免僅僅重視表現技能或藝術活動的結果,而忽略了幼兒在活動中的情感體驗和態度的傾向。”因此,為了激發幼兒的興趣,并且讓幼兒更好地掌握樂曲的節奏,在本環節中,我為幼兒呈現了更為美觀、清晰的節奏圖譜。我先讓幼兒聽著樂曲,看我指圖譜,兩遍過后,他們都基本掌握了。于是,我通過不同的打節奏方式再次激發他們的興趣,我讓他們用彈指、轉手腕、拍腿等方式表現節奏,他們一個個都十分積極地跟著我的思路走,讓我看到了他們對于藝術活動的愛。】
四、分段聽樂曲自由創編小雨和小花的動作。
1.播放A段樂曲,幼兒自主創編小雨的動作。
(1)師:小朋友們,現在請你們聽著樂曲,用動作表現小雨的樣子。(幼兒自主創編,動作不規定。)
(2)師:有的小朋友做的是斜斜的小雨,有的小朋友做的是直直的小雨,都很棒!
活動反思:
在活動中,我運用了課件幫助幼兒區分兩段音樂的不同內容,表現小雨和小花的不同的動作。幼兒能用不同的動作創編小雨落下來的動作。但是在第二段的時候,小花喝水和長大的動作幼兒表現動作不明顯。特別在分角色表演時,孩子沒有分清兩段音樂的區別,看不出小雨和小花的角色,動作混在一起,看不清楚。
《大班藝術活動玉米皮變魔術教案反思》:一.設計意圖豐收的季節給了我們無限喜悅,豐富的農村資源給幼兒帶來了創作欲望。本案例及時抓住這個教育契機,充分利用現有的農村資源,利用幼兒熟悉的且在農村唾手可得的玉米皮進行創作,并且為每個幼兒提供了平等參與、自由
《大班藝術活動郊游案例分析教案反思》:活動目標: 1.感受歌曲歡快的情緒,體驗歌曲表達的郊游時快樂的心情。 2.在聽聽、說說、玩玩的過程中理解歌曲內容,逐步學唱歌曲。 3.欣賞歌曲,感受歌曲活潑有趣的特
《大班藝術太陽紅旗教案反思》: 活動目標: 1、使幼兒較有表情的演唱,唱準曲調,增強節奏感。 2、培養幼兒對祖國的熱愛之情。 3、讓幼兒體會游戲的樂趣,發展幼兒開朗,樂觀的性格。 4、嘗試用較完整的話來表達自己的意愿,并樂意大膽地進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