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1-04-16
這是《三味書屋》原文,是優秀的五年級上冊語文教案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三味書屋》
三味書屋從前是一個書塾,魯迅小時候在那里讀過書,現在是紹興魯迅紀念館的一部分。
書屋正中的墻上掛著一幅畫,畫著一棵古松,樹底下臥著一只梅花鹿。畫前面是先生的座位,一張八仙桌,一把高背椅子,桌子上照從前的樣子,放著筆墨紙硯和一把戒尺。學生的書桌是從自己家里搬來的,分列在四面,魯迅的那一張在東北角上。當年魯迅就在那里讀書、習字。有時還畫畫,把紙蒙在《西游記》一類的小說上描繡像。
魯迅的書桌上刻著一個小小的“早”字。字橫著,很像一個還沒開放的花骨朵,又像一支小小的火把。這個“早”字有一段來歷∶魯迅的父親害了病,魯迅一面上書塾讀書,一面幫著母親料理家務,幾乎天天奔走于當鋪和藥鋪之間,把家里的東西拿到當鋪去換了錢,再到藥鋪去給父親買藥。有一天早晨,魯迅上學遲到了。教書認真的壽鏡吾老先生嚴厲地對他說∶“以后要早到!”魯迅默默地回到座位上,就在那張舊書桌上刻了個“早”字,也把一個堅定的信念深深地刻在心里。從那以后,魯迅上學再沒有遲到過,而且時時早,事事早,毫不松弛地奮斗了一生。
《三味書屋》教案
一、教學要求:
1、了解魯迅童年的學習生活,學習魯迅從小立志、刻苦學習的精神。
2、學習本課生字詞,讀懂每個自然段,理解課文內容。
3、培養按方位順序敘述的能力。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二、教學重點:
1、讀懂自然段,練習用給自然段分層的方法理解自然段的內容。
2、學習按方位順序敘述事物的方法。
三、教具準備: 幻燈錄音鵬博士軟件
四、教學時間:兩課時
第一課時
一、初讀課文二次備課
1、鵬博士軟件出示生字,指讀。
2、聽課文錄音。
3、自讀課文,思考每個自然段的意思。
二、學習第一自然段
1、指讀。
2、填空:三味書屋過去是——現在是——
3、這一自然段主要講什么?
三、學習第二自然段
1、自讀,思考;一共有幾句話?
每句講什么?是按什么順序寫的?
2、討論,引導學生理解:
(1)每句的意思。
(2)本段的意思
(3)敘述的.順序
正中墻上
三味書屋里的擺設 畫前面
(方位順序)
學生書桌及魯迅的書桌
3、鵬博士軟件,觀察書屋擺設,理解方位。
4、指讀。
5、練習按方位順序說說教室得人心陳設。
四、作業:讀熟課文;思考課后題。
第二課時
一、復習:
1、指讀課文。
2、說說三味書屋的樣子。
二、學習第三自然段
1、指讀。
2、自讀,思考,討論
(1)一共幾句話,每句寫什么?
(2)可以分成幾層,每層說的是什么?
(3)這段主要寫什么?
(4)思考課后第二題。
(5)還有什么不明白的問題?
3、討論交流:
(1)魯迅幾乎天天奔走于當鋪和藥鋪之間。
“奔走”什么意思?這句話說明了什?
(2)魯迅在那張舊書桌上刻了個“早”字,
也把一個堅定地信念深深地刻在了里?
為什么刻“早”字?“堅定地信念”指什么?
三、總結全文
1、說說每個自然段的意思。
2、課文重點寫了什么?
3、指讀全文。
四、課堂練習
1、理解詞語:來歷料理好不松弛
2、指導書寫生字。
五、作業:
1、抄寫生字2遍。
2、背誦第三自然段。
板書設計:
正中墻上
三味書屋里的擺設 畫前面
(方位順序)
學生書桌及魯迅的書桌
“早”字及影響時時早事事早好不松弛
《三味書屋》-人教版
一教材分析.背景知識()魯迅(——),中國現代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和革命家。
原名周樹人,筆名魯迅,是浙江紹興人。
()上篇課文學習了按方位順序寫的一段話的閱讀方法,這篇課文進一步學習這一種閱讀方法。
()本課具體介紹了三味書屋的陳設和魯迅童年時期嚴格要求自己,勤奮好學的事跡。
.教材特點課文共有個自然段。
第自然段指明三味書屋在浙江紹興,是魯迅小時候上學的地方。
第自然段介紹了三味書屋內部的陳設,按方位順序具體講了三味書屋的樣子。
第自然段講了魯迅從小勤奮好學,嚴格要求自己的事跡。
這一段從魯迅書桌上的一個早’字,引出魯迅小時候一個學習的故事,具體寫了早字的來歷和它的激勵作用。
通過教學,激勵學生勤奮學習,嚴格要求自己。
二教學目標.學會個生字,理解個新詞的意思。
.學會按方位順序寫的一段話,能找出表示方位的詞。
.能按方位順序說說三味書屋內部的樣子。
.能說出第自然段中兩個句子的意思:魯迅幾乎天天奔走于當鋪和藥鋪之間。
魯迅把這個‘早’字也深深地刻在心里。
能用一面……一面……和默默地造句。
.了解魯迅小時候勤奮好學的事跡,初步培養學生在學習上嚴格要求自己的行為習慣。
三教學重點與難點教學重點:按方位順序理清課文第自然段三味書屋的內部陳設。
教學難點:理解句子魯迅幾乎天天奔走于當鋪和藥鋪之間和魯迅把這個‘早’字也深深地刻在心里的意思。
四教學準備投影片小黑板生字卡片課文錄音。
五教學時間:課時六教學過程第課時(一)教學目標.學習生字新詞。
.初讀課文,了解課文大概內容。
(二)教學過程.簡介魯迅,引人課題。
()出示魯迅頭像,簡介魯迅。
小朋友,你們認識這位爺爺嗎?他是大文學家魯迅。
魯迅爺爺寫過許多世界聞名的書,我們以后將會學到他的許多文章,他是我們浙江紹興人,從小就在紹興讀書。
()引入課題。
魯迅小時候讀書的地方叫三味書屋。
(出示課題)三味書屋現在是浙江紹興魯迅紀念館的組成部分。
它是個怎樣的地方?下面我們就跟隨作者去看看三味書屋。
.學生自由試讀課文。
要求:()劃出生字組成的詞語,讀讀詞語想想意思。
()標好自然段序號。
()讀通課文。
讀準字音,不添字漏字。
.檢查自學情況。
()出示詞語卡片,輪讀新詞。
()圈出括號里正確的讀音。
浙(éè)江筆墨(òù)東北角(ǎé)來歷(ìè)當(āɡàɡ)鋪()臥字字形結構書寫指導。
()比一比組詞。
研()藥()幅()歷()現()約()福()厲()()學生質疑。
.指名分段讀課文,了解課文大概內容。
()說說每個自然段個寫了什么。
()課文講了誰的事?著重講了一件什么事?.作業。
()抄寫新詞。
()完成《作業本》。
()讀課文。
第課時(一)教學過程.學習課文第自然段。
學會閱讀按方位順序寫的段。
.能按方位順序說說三味書屋的內部陳設。
(二)教學檢查.復習檢查。
()出示詞語卡片讀詞語。
()完成《作業本》第題:讀拼音寫詞語。
.學習第。
自然段。
()齊讀這一段。
()誰能用上浙江紹興三味書屋魯迅上學這些詞語,簡單介紹三味書屋。
(小黑板出示)引導學生多種角度去思考。
如:三味書屋是魯迅小時候上學的地方,在浙江紹興。
魯迅小時候在浙江紹興的三味書屋上學。
(讓學生明白三味書屋是魯迅小時候讀書的地方。
).學習第自然段。
()誰能說說這一段是按什么順序寫的?()回顧學法:閱讀按方位順序寫的一段話,我們有什么方法?(小黑板出示學法)()默讀課文,劃出本段中表示方位的詞語。
師生討論。
(正中墻上。
畫前面正中。
周圍。
東北角上)()課堂作業。
(小黑板或投影出示)什么方位有些什么()朗讀指導。
師生串讀。
(教師讀方位詞,學生讀與之對應的內容。
)()按方位順序進行說話訓練。
①打出投影片。
②指名優秀生簡要說說什么方位有什么。
③同桌互說。
互評。
指名比較具體他說說什么方位有些什么。
()小結:本段按方位順序介紹了三味書屋內部的樣子。
.齊讀課文第自然段。
.作業。
完成《作業本》第題第題。
第課時(一)教學目標.學習課文第自然段。
()理解兩個重點句子的意思。
()練習用一面……一面……默默地寫句子。
.朗讀全文,學習魯迅勤奮好學,嚴格要求自己的品格。
(二)教學過程.復習課文第自然段。
()齊讀課文第。
自然段。
()出示投影,指名按方位順序說說三味書屋的內部陳設。
.學習第自然段。
()打出投影片,讓學生觀察魯迅的書桌。
(上面有個早字)()學習早字的來歷。
①默讀第自然段,想想早字是怎么來的。
②用引讀法理解早字的來歷。
(教師讀句,學生讀句)③讀句子:魯迅一面上學,一面幫著料理家務。
理解并仿寫。
(板書:一面……一面……).一面……一面……說明什么?(魯迅同時干兩件事,說明上學不容易。
)一面……一面……仿說。
(前后兩件事要有可能在同一時間里進行的。
如:小燕一面唱著歌,一面跳起了舞。
)④理解句子:魯迅幾乎天天奔走于當鋪和藥鋪之間。
(投影或小黑板出示).當鋪藥鋪是什么?奔走什么意思?于什么意思?(在).聯系上下文想想,魯迅為什么奔走于當鋪和藥鋪之間?(當時魯迅家里窮,無錢給父親治病,只好把家里的東西送進當鋪換錢,再去藥鋪買藥,然后去上學。
)⑤設想一下,那大魯迅可能什么原因遲到了?⑥面對壽老師的嚴厲批評,魯迅怎么做了?小黑板出示句子魯迅默默地回到座位上。
.讀句子想想,默默地是什么意思?(板書:默默地)想想,魯迅當時為什么不向老師作說明?選擇:()因為壽老師很嚴厲,魯迅不敢作說明。
()魯迅覺得遲到總是不對的,不必作說明。
.從中說明什么?(魯迅勤奮好學,嚴格要求自己。
).誰能用默默地說一句話?()讀課文最后兩句,想想這個早字對魯迅起什么作用。
①投影或小黑板出示句子:魯迅把這個‘早’字也深深地刻在心里。
②讀后想想,這里為什么用上也字?(也表示同樣性質的兩件事連在一起說或一起寫,后面一句要用上,也)③想想,這句話是什么意思?(魯迅把這個早字牢牢地記在心里,下決心不再遲到了。
)④課堂作業:完成《作業本》第題。
()齊讀本段后小結:這段課文講了魯迅小時候嚴格要求自己,勤奮好學的事。
(學生學習這段文章后,有可能也在課桌上刻一個什么字,教師要注意引導。
).朗讀總結全文。
(課文是怎樣介紹三味書屋內部陳設的,()魯迅為什么在他那張舊書桌上刻一個早字?()這個早字對魯迅起了什么作用?()通過這篇課文的學習,你受到了什么教育?教后感:課《三味書屋》:本課具體介紹了三味書屋的陳設和魯迅童年時期嚴格要求自己,勤奮好學的事跡。
學生對于難句魯迅幾乎天天奔走于當鋪和藥鋪之間這句話的理解還不夠深刻。
《三味書屋》
一、教材分析
1.背景知識
(1)魯迅(1881——1936),中國現代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和革命家。原名周樹人,筆名魯迅,是浙江紹興人。
(2)上篇課文學習了按方位順序寫的一段話的閱讀方法,這篇課文進一步學習這一種閱讀方法。
(3)本課具體介紹了三味書屋的陳設和魯迅童年時期嚴格要求自己,勤奮好學的事跡。
2.教材特點
課文共有3個自然段。第1自然段指明三味書屋在浙江紹興,是魯迅小時候上學的地方。第2自然段介紹了三味書屋內部的陳設,按方位順序具體講了三味書屋的樣子。第3自然段講了魯迅從小勤奮好學,嚴格要求自己的事跡。這一段從魯迅書桌上的一個“早’字,引出魯迅小時候一個學習的故事,具體寫了“早”字的來歷和它的激勵作用。通過教學,激勵學生勤奮學習,嚴格要求自己。
二、教學目標
1.學會14個生字,理解15個新詞的意思。
2.學會按方位順序寫的一段話,能找出表示方位的詞。
3.能按方位順序說說三味書屋內部的樣子。
4.能說出第3自然段中兩個句子的意思:“魯迅幾乎天天奔走于當鋪和藥鋪之間。”“魯迅把這個‘早’字也深深地刻在心里。”能用“一面……一面……”和“默默地”造句。
5.了解魯迅小時候勤奮好學的事跡,初步培養學生在學習上嚴格要求自己的行為習慣。
三、教學重點與難點
教學重點:按方位順序理清課文第2自然段三味書屋的內部陳設。
教學難點:理解句子“魯迅幾乎天天奔走于當鋪和藥鋪之間”和“魯迅把這個‘早’字也深深地刻在心里”的意思。
四、教學準備
投影片、小黑板、生字卡片、課文錄音。
五、教學時間:3課時
六、教學過程
第1課時
(一)教學目標
1.學習生字、新詞。
2.初讀課文,了解課文大概內容。
(二)教學過程
1.簡介魯迅,引人課題。
(1)出示魯迅頭像,簡介魯迅。小朋友,你們認識這位爺爺嗎?他是大文學家魯迅。魯迅爺爺寫過許多世界聞名的書,我們以后將會學到他的許多文章,他是我們浙江紹興人,從小就在紹興讀書。
(2)引入課題。魯迅小時候讀書的地方叫“三味書屋”。(出示課題)“三味書屋”現在是浙江紹興魯迅紀念館的組成部分。它是個怎樣的地方?下面我們就跟隨作者去看看三味書屋。
2.學生自由試讀課文。要求:
(1)劃出生字組成的詞語,讀讀詞語想想意思。
(2)標好自然段序號。
(3)讀通課文。讀準字音,不添字漏字。
3.檢查自學情況。
(1)出示詞語卡片,輪讀新詞。
(2)圈出括號里正確的讀音。
浙(zhézhè)江筆墨(mòmù)東北角(jiǎojué)
來歷(lìliè)當(dānɡdànɡ)鋪
(3)“臥”字字形結構書寫指導。
(4)比一比組詞。
研()藥()幅()歷()
現()約()福()厲()
(5)學生質疑。
4.指名分段讀課文,了解課文大概內容。
(1)說說每個自然段個寫了什么。
(2)課文講了誰的事?著重講了一件什么事?
5.作業。
(1)抄寫新詞。
(2)完成《作業本》。
(3)讀課文。
第2課時
(一)教學過程
1.學習課文第1、2自然段。學會閱讀按方位順序寫的段。
2.能按方位順序說說三味書屋的內部陳設。
(二)教學檢查
1.復習檢查。
(1)出示詞語卡片讀詞語。
(2)完成《作業本》第2題:讀拼音寫詞語。
2.學習第。自然段。
(1)齊讀這一段。
(2)誰能用上“浙江紹興”、“三味書屋”、“魯迅”、“上學”這些詞語,簡單介紹三味書屋。(小黑板出示)引導學生多種角度去思考。如:“三味書屋是魯迅小時候上學的地方,在浙江紹興。”“魯迅小時候在浙江紹興的三味書屋上學。”(讓學生明白三味書屋是魯迅小時候讀書的地方。)
3.學習第2自然段。
(1)誰能說說這一段是按什么順序寫的?
(2)回顧學法:閱讀按方位順序寫的一段話,我們有什么方法?(小黑板出示學法)
(3)默讀課文,劃出本段中表示方位的詞語。師生討論。(正中墻上。畫前面正中。周圍。東北角上)
(4)課堂作業。(小黑板或投影出示)
什么方位有些什么
(5)朗讀指導。師生串讀。(教師讀方位詞,學生讀與之對應的內容。)
(6)按方位順序進行說話訓練。
①打出投影片。
②指名優秀生簡要說說什么方位有什么。
③同桌互說。互評。
指名比較具體他說說什么方位有些什么。
(7)小結:本段按方位順序介紹了三味書屋內部的樣子。
4.齊讀課文第1、2自然段。
5.作業。
完成《作業本》第2題、第6題。
第3課時
(一)教學目標
1.學習課文第3自然段。
(1)理解兩個重點句子的意思。
(2)練習用“一面……一面……”、“默默地”寫句子。
2.朗讀全文,學習魯迅勤奮好學,嚴格要求自己的品格。
(二)教學過程
1.復習課文第1、2自然段。
(1)齊讀課文第1。2自然段。
(2)出示投影,指名按方位順序說說三味書屋的內部陳設。
2.學習第3自然段。
(1)打出投影片,讓學生觀察魯迅的書桌。(上面有個“早”字)
(2)學習“早”字的來歷。
①默讀第3自然段,想想“早”字是怎么來的。
②用引讀法理解“早”字的來歷。(教師讀1、2句,學生讀3、4、5句)
③讀句子:“魯迅一面上學,一面幫著料理家務。”理解并仿寫。(板書:一面……一面……)
a.“一面……一面……”說明什么?(魯迅同時干兩件事,說明上學不容易。)
b.“一面……一面……”仿說。(前后兩件事要有可能在同一時間里進行的。如:“小燕一面唱著歌,一面跳起了舞。”)
④理解句子:“魯迅幾乎天天奔走于當鋪和藥鋪之間。”(投影或小黑板出示)
a.“當鋪”、“藥鋪”是什么?
b.“奔走”什么意思?“于”什么意思?(在)
c.聯系上下文想想,魯迅為什么奔走于當鋪和藥鋪之間?(當時魯迅家里窮,無錢給父親治病,只好把家里的東西送進當鋪換錢,再去藥鋪買藥,然后去上學。)
⑤設想一下,那大魯迅可能什么原因遲到了?
⑥面對壽老師的嚴厲批評,魯迅怎么做了?小黑板出示句子“魯迅默默地回到座位上”。
a.讀句子想想,“默默地”是什么意思?(板書:默默地)
b.想想,魯迅當時為什么不向老師作說明?選擇:(1)因為壽老師很嚴厲,魯迅不敢作說明。(2)魯迅覺得遲到總是不對的,不必作說明。
c.從中說明什么?(魯迅勤奮好學,嚴格要求自己。)
d.誰能用“默默地”說一句話?
(3)讀課文最后兩句,想想這個“早”字對魯迅起什么作用。
①投影或小黑板出示句子:“魯迅把這個‘早’字也深深地刻在心里。”
②讀后想想,這里為什么用上“也”字?(“也”表示同樣性質的兩件事連在一起說或一起寫,后面一句要用上,“也”)
③想想,這句話是什么意思?(魯迅把這個“早”字牢牢地
記在心里,下決心不再遲到了。)
④課堂作業:完成《作業本》第7題。
(4)齊讀本段后小結:這段課文講了魯迅小時候嚴格要求自己,勤奮好學的事。
(學生學習這段文章后,有可能也在課桌上刻一個什么字,教師要注意引導。)
3.朗讀、總結全文。
(1課文是怎樣介紹三味書屋內部陳設的,
(2)魯迅為什么在他那張舊書桌上刻一個“早”字?
(3)這個“早”字對魯迅起了什么作用?
(4)通過這篇課文的學習,你受到了什么教育?
教后感:
課《三味書屋》:本課具體介紹了三味書屋的陳設和魯迅童年時期嚴格要求自己,勤奮好學的事跡。學生對于難句“魯迅幾乎天天奔走于當鋪和藥鋪之間”這句話的理解還不夠深刻。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