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6-27
這是《尋隱者不遇》教學反思,是優秀的教學案例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早上把詩歌選本通看一遍,共有15首是戴老師的《歌詩三十首》里面的詩歌。就先學這十五首。讓孩子們找到吟誦歌詩的感覺和門道。剛好可以放戴老師的錄音,訓練孩子們的外耳。
上個月學的幾首詩,都教了吟誦,孩子們的詩歌課除了故事和搶認字寶寶,大概就最喜歡吟誦了,尤其是幾個有樂感的孩子,簡直有些癡迷的歡快。但喜歡歸喜歡,他們吟誦效果卻大都扯著嗓子喊,這是他們表達熱情的主要方式,不喊似乎就會沒有精神和熱情。而且,全班吟誦起來,腔調實在太多,都是憑著自己的性子來釋放熱情。
好了,應該聽一些好的聲音灌耳音。寶貝們,靜下心來,細聽;耐下性子來,用心聽。吟誦,也可以磨我們的心。今天學《尋隱者不遇》,大家指讀得好,好習慣得到一個聽故事的好機會:
在很久以前的唐代,有一個叫賈島的讀書人最愛尋找有本領的人向他們請教。一次放假,他聽說一座山上住著一位有學問的人,他就打算去尋訪他。
寶貝們喜歡故事,居然也能猜到故事,跟著我簡單的故事,他們或笑,或驚,是不是接過我停下來的講解。真是越來越聰明了。
對文人來說,詩歌中有話,對孩子來說,詩歌就是生活,生活就是詩。說道賈島失望之時,并不喪氣,而是饒有興趣地吟誦出一首小詩,寶貝們雖然只是第一次聽這個吟誦,居然跟著一起吟誦起來。
“采藥去”,真有懸念。“云深不知歸處”,多美的意境啊!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