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6-25
這是《那樹》說課稿,是優秀的教學案例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以前我是以魯迅的一句“悲劇,是把美麗的事物毀滅給人看”為教學線索的,先討論樹的美麗,再品析樹的被毀滅,最后到更大的悲劇思考。初二學生,學情不了解,我覺得還是簡潔直觀一些,讓他們有更多的閱讀時間,幾個調整我覺得還是很有效果。
“有哪些字不會讀的嗎?”學生找出了“虬須”“踝骨”“坦蕩如砥”“引頸受戮”等詞。我沒有直接告訴學生字音,而是要求會讀的學生來教讀,這一步我覺得做得落實。讀書,從認字開始,不急不慢,能把字音讀準,把詞語意思弄懂,這是很重要的。教學,不能急躁。文章是昨天發下的,學生還出現不會讀的字,那也說明沒有及時自行解決閱讀中的障礙,我也給了他們必要的批評。最后一個詞是“殺戮”的“戮”字,在解決字音后,我順勢而下:“文章寫的就是一場殺戮,那樹,被人類悲慘地殺戮了,那樹的命運也因為這樣的殺戮而徹底改變。看看,文中哪個詞的出現,使得樹的命運前后有明顯的變化。”學生思考后,把目光投向第六段的“但是”一詞,課堂就這樣進入。
“顯然,第一段到第五段的那樹,我們在讀的時候,與后面殺戮情感是有差異的。你們覺得,前五段,我們要讀出那樹的什么來呢?”學生稍作思考,慢慢有了發現。“要讀出那樹的茂盛。”“讀出它的無限生機。”“讀出它的古老。”……漸漸的,樹的無私奉獻,樹的善良呵護都找出來了。其實,這就是“樹的美麗在哪里”的另一種方式的提問。這樣的提問,和誦讀更直接掛鉤,對初二學生的朗讀提示更直觀,理性的分析就融入到朗讀的語調中去了。“好,那我們就用我們美麗的聲音讀出那樹的無限生機那樹的美麗來。”學生真的讀的很有感情。尤其我注意到第四段開始的三個“于是”,“于是鳥來了,鳥叫的時候,幾丈外幼兒園里的孩子也在唱歌……”,要求學生刪除“于是”后再來對比性朗讀,感受作者以第三人稱作全知全能的敘述方式,就為后文殺戮場景中的三個“于是”的分析做了鋪墊。這在以往的教學中也是沒有的。看來,文章不厭百回教,碧波深處有珍奇,說的極是。
“這樣美麗的樹,上帝交付它的命運是什么?”“綠著生,綠著死,死復綠。”上帝真實仁慈的母親。文中還有一句類似的句子。“它果然綠著生,綠著死。”一對比,發現少了“死復綠”,這就是殺戮后的悲慘命運。以前我也沒有發現,今天再讀,文章處處有教點。順勢而下我們就去看看那場可怕的殺戮,去感受那樹的悲慘,去感知作者的心痛,教學很自然走向那些血淋淋的殺戮。這樣的調整我覺得更為自然流暢,而且學生時時刻刻處在思維場中。
我很喜歡這課教學我的教學態度。初二的學生學得很真實,很積極,不斷地思考,積極地探討,這個過程很值得我回味。
語文教學不是一個結果的教學,而是由經過抵達結果的旅途。這節課在引領學生臺階式的行走,閱讀教學中,教師的作用,在于交出一把鑰匙,讓學生試著打開通往文本密碼的大門。陳平原先生強調教學中姚培養學生“發現的目光”,“發現表面上平淡無奇的字里行間所蘊藏著的漢語之美、文章之美、人性之美以及大自然之美。”課堂,不是為了追求形式的活躍,但一定要去實現思維的活躍。教師就要在這方面做出長期的訓練和培育,“給學生提供渡江的舟楫”。
殺戮者是誰?一石激起千層浪,最后引導學生走向都市文明發展的利弊、人與自然的關系的深層思考。
如果你是一只參加樹的葬禮的螞蟻,你會在葬禮上說句什么話?由學生自己去自由想像,并鼓勵富有創造性的想像。這個問題激發想象,深入文本,引發思考。然后用“為什么作者沒寫出類似你的思考來”做探討,理解作者寫作此文以描寫和敘述為主,少有議論,全用形象打動人心的寫法,切實感受語言風格。
生活中還有類似“被殺戮的那樹”這樣的想象嗎?理解那樹的象征意味,學生回答“古村落”“道德傳統”等等,走出那樹,走向文章更廣的思想空間,理解文本的深刻寓意,實現了閱讀的提升。
最喜歡最后一個問題,“通讀全文,你認為比那樹的悲劇更可悲的是什么”,這一問題很有深度。人們在城市中擠走了最古老也最長久的最后一簇綠陰,那依靠生命之綠才得繁衍的性靈,離災難還遠嗎?災難以后,我們的態度應該是什么?學生閱讀最后一段,異口同聲地讀出“現在,日月光華,周道如砥,已無人知道有過這么一棵樹,更沒人知道幾千條斷根壓在一層石子一層瀝青又一層柏油下悶死”這一組句子的時候,我是深深感動了,這樣的一種水到渠成讓孩子們很自豪地站成冬天的風景。
不急不躁地讀書,認認真真地思考,即使最初的步履孱弱,也會在真實的搖搖晃晃中慢慢穩穩地走向遠方。讀書,是一種品質,帶領學生讀出作品的溫度和深度,咂摸文字的質感,于我,這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情!我站在講臺前,望著孩子們,他們站起來的時候,我覺得他們就是一棵棵青春的樹。這個冬天的日子,陽光越發燦爛,校園里,我竟然看到點點綠意。課堂,有溫度,教學就沒有冬天。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