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6-24
這是《化學平衡》課題教學反思,是優秀的教學案例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化學平衡一直以來是高考化學的一個難重點,實施新課改以后,教科書上關于化學平衡的相關考點和知識點,已經減少了許多,例如:等效平衡、幾種影響化學以后因素的V-t 圖等等,看似不需要學生在掌握這些知識點。但是往往與之相互矛盾的是:習題冊和課后練習上的題目需要應用到這些知識點進行解題,這就給上課老師處了一個難題:這些知識點該不該講,如果該講,應該怎么講,講到什么一個度最好?才能讓學生更好的理解并學以致用。化學平衡一直以來,都是比較難的,知識點講深,學生理解比較困難,很多概念以及知識點會混淆,且效率不是很高。往往一個班最多有20%到30%的學生能理解已經是最好的結果。如果,把知識點講淺,學生就出現上課聽得懂,下課卻不會做題的現象。為解決這個問題,我積極參與聽課,想老教師請教,設計了一節關于化學平衡的課。化學平衡屬理論知識,相對比較枯燥,而且對學生理解能力的要求較高,傳統的課堂模式可能不合乎這塊內容,很難引起學生的興趣,因此,在教學中我通過“草→羊→狼”這個有趣的生態平衡引入(將生態平衡簡單化處理),在學生的哈哈大笑中總結因為狩獵羊的數量迅速減少,而后羊的數量將如何變化,羊的數量——t圖象?分析圖象中哪部分為該平衡的移動?并用六個字概括平衡移動的核心——改變,減弱改變。然后把生態平衡的移動推廣到化學平衡的移動也就水到渠成了,而且把難以處理的勒夏特列原理也通過形象生動的生態平衡迎刃而解了。而對課本上的演示實驗先讓學生先預測,而后進行探究,并作對照分析:v正將如何變化?v逆將如何變化?面對這樣的改變,平衡將如何應對?如何知道平衡真的移動了?實驗探究后得出結論并繪制以上全過程的v — t圖。再運用勒夏特列原理幫助分析濃度對化學平衡的影響,進而推廣到減小生成物的濃度、減小反應物的濃度、增大生成物的濃度時平衡移動的情況。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