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6-23
這是《地球表面的地形》教學反思,是優秀的教學案例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本課是五上第三單元第一課內容,我教學的對象是五年級學生,事先也沒有對學生進行已有認知經驗的調查,這使得我在課的設計安排上有點脫離了學生的實際,高估了學生的認識基礎。
課文主要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是交流我們看到的地形,第二部分是觀察地形圖;在內容的安排上面是有層次性的。我在教學的時候主要出現的問題是,開頭沒有把“地形”這個概念樹立好,其實學生對于“地形”的理解是片面的,甚至有些是錯誤的;而我在教學當中,卻忽略了這一點,沒有有效的引導學生認識什么是地形,其中有一個教學環節是這樣的:我出示了兩幅地形圖片,讓學生比較地形的異同,然而學生的回答出呼我的意料,有些說一幅圖片有條小路,另外一幅沒有小路;有的說,一幅圖片上有很多植物,而另一幅植物很少;學生的回答讓我不知所措。為什么學生會出現這樣的回答?究其原因,主要還在于學生對于地形概念的模糊,導致回答出現了方向性的錯誤。其實這里,教師可以借助于形象的簡筆畫,把不同類型的地形通過簡筆畫的形式,形象的展現在學生面前,學生可能對地形的認識會更深一步。
在接下來一個環節:對不同地形圖進行分類,其實這個環節是建立在學生對“地形”概念清楚認識的基礎上的,否則就難以對地形分類,之前沒有樹立好地形概念,導致這個環節也失敗了;在觀察地形圖這個環節當中,首先必須引導學生認識如何來觀察地形圖,以及地形圖上各個信息所表示的含義;其中必須要讓學生樹立起的兩個概念,一個是海拔的概念,另一個是地形圖上不同顏色所代表的不同地形的認識,而我在教學的過程當中沒有有效的幫助學生掌握這兩個概念,后面的交流效果可想而知。
通過這樣的一次教學,讓我深刻體會到:什么叫做一步走錯,全盤皆輸啊!科學課的教學形式并不單單只是實驗探究,還有很多是注重概念的教學,像這樣的概念課,到底如何來上好它,還需要慢慢摸索。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