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6-21
這是《飛天》反思,是優秀的教學案例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盡管有著航天訓練情節的探秘和難得一見的太空奇觀,《飛天》依舊不能一如娛樂大片那樣為了追逐經濟利益的最大化,沉溺于膚淺的感觀沖擊和庸俗的欲望體驗之中,所以導演讓李幼斌借由臺詞在影片中說出了潛藏的表達意愿:當年如果我們不搞兩彈一星,就沒有中國的今天。今天,如果我們不在太空占據重要的位置,就沒有中國的明天!
不用探究說話時的劇情氛圍,也無須強調職業的特殊,作為中國載人航天題材的首部影片,這部影片有了“未來”的色彩,但影片摒棄了諸多花樣和噱頭,將鏡頭對準了一個踏踏實實追夢的人,讓夢想為影片的主題思想服務——《飛天》再現了鮮為人知的航天員生活,以及這個群體內無數追夢人中的一員,只是這追夢之路有些跌宕,各種意外稍一拖延,導演便讓追夢的人等了二十年。
這個時間確實太過漫長,但影片還是堅守住了自身崇高的英雄主義美學追求,在導演設定的故事里,張天聰仿佛“航天”版的許三多,不拋棄不放棄,借助無處不在的故事沖突,推動情節的發展,完成現實生活對人物的強力塑造,也完成故事支柱的構建。生活矛盾抉擇的現實主義精神與追求夢想的浪漫主義情懷交織并敘自始至終,讓漫長的等待顯得緊湊起來。
故事是從張天聰參與宇航員選拔失利正式開始的,面對隊友的不同選擇,張天聰沒有放棄飛天夢想,毅然選擇繼續留在航天員大隊,面對家人的孝義難兼顧,面對愛人的聚少離多,成了他首先要攻堅的堡壘,當女兒得到母親的允許參加空軍學院的考試時,其實也為他的突圍找到了突破口,這之后,家庭矛盾帶來的劇情的沖突開始減低,導演將故事的重心更多的放在了第二次為進入太空而進行的準備中。
然而命運卻再次和張天聰開起了玩笑。新一輪選拔來臨,由于探望剛剛執行完抗洪搶險任務的女兒,張天聰患上了病毒性感冒,錯失“飛天”的機會。這次錯失機會,為觀眾帶來的是一場頗具沖擊力的“太空災難”,在問天一號飛船陷入嚴重危機之時,為夢想準備了二十年的張天聰終于贏得了駛向了太空的機會,也贏得了證明自己的機會。
我自久有凌云志,飛過萬萬里,只不過一小段,季節去又來,多少過程,多少人生。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