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6-18
這是《課外閱讀指導的實踐與探索》總結教學反思,是優秀的數學教案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隨著“素質教育”與“二期”課改的不斷深入與探求,開展小學語文課外閱讀實踐活動是我們整個時代發展的需要、培養學生終生學習及養成良好學習習慣的需要,更是現代教育教學改革的需求。
課外閱讀是語文教學的有機組成部分,是素質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減輕學生負擔,提高語文教學質量和效益的有效途徑。然而,由于社會上許多“重分數,輕技能”的教育偏見,使得現今小學生課外閱讀一度走向片面性,小學生課外閱讀的現狀不容樂觀,令人擔憂。我們認為主要有以下幾方面構成:
1、教育觀念落后。在很多學?;蚣彝ソ逃校晃蹲非蠛⒆臃謹瞪咸岣?,忽略了課外閱讀對學生學習能力的提高。學生閱讀功利性甚猛,閱讀興趣卻一減再減。
2、閱讀材料單一、雜亂。我們認為,文學世界博大精深,學生所接觸的、欣賞應該是以健康、優秀的文學作品,經典的名家名篇等。但如今,學生手中的書籍除了與學習有關的一些教輔書、作文書和極少的幾部名著以外,一般的課外書都被列入禁讀“黑名單”,嚴重束縛學生課外閱讀。更值得憂慮的是現在小學生課外閱讀書籍中娛樂化、消遣化傾向較嚴重,大都缺乏大氣,忽略了厚重、深刻或人文性的東西。
3、缺乏興趣和方法。學生方面,未能把讀書納入學習生活中的一部分,平時學習中不想讀,不愛讀,不會讀的現狀屢屢存在;二是家長或教師方面,未能把讀書納入教學計劃,形成不指導,懶指導,不會指導的局面。
如今隨著“二期”課改的全面鋪開,課外閱讀對于語文學習的重要性尤為顯現?!缎抡Z文課程標準》開宗明義地指出:語文課程應培育學生熱愛祖國語言的思想感情,指導學生正確地理解和運用祖國語言,豐富語言的積累,培養語感,發展思維,使他們具有適應實際需要的識字與寫字能力、閱讀能力、寫作能力、口語交際能力。同時更明確提出了小學生的閱讀總量要不少于100萬字。其要求甚高,數據之細,是前所未有的。所有這一切讓我們看到了一個現實:僅靠課本上數量有限的幾篇課文,是無法滿足現代教育要求;無法滿足好奇心和求知欲高漲的孩子們;更是無法培養出視野開闊、知識豐富、富有想象力、創造力的新世紀人才。小學生正處于人生的起步階段,除了靠老師課堂上有限的傳授外,更需要學生依靠課外閱讀去采集。
由此看來,如何在新形勢下,對學生進行課外閱讀興趣的培養,如何有效的進行課外閱讀指導給我們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同時也是新教育理念下勢在必行的工作,所以我們積極開展這方面的實踐與探索,努力培養學生對課外閱讀的興趣。
一、課內、課外教學實踐,指導學生學會閱讀
有些學生常常會因為不知道怎樣進行閱讀而苦惱,這時作為教師的我們就要起到指導的作用,教給學生閱讀的方法。
1、通過課堂指導來幫助學生掌握最基本的閱讀方法。平時我們加強課外閱讀指導課的研究,我們根據學生不同的年齡段給予不同的方法指導。對于低年級的學生以古詩積累為主,從我國燦爛文化中吟誦一些淺顯的詩;中年級學生則學習從文中摘錄一些優美的詞語,學習具有深刻含義的成語。高年級的學生可以在老師的指導下,學習如何制作精彩別致的讀書卡。通過這樣的學習,學生對如何進行課外閱讀有了認識,讀起文章不再是無的放矢,而逐步能根據老師的引導,在閱讀中有意識地進行不要的積淀。
2、課內指導,課外延伸。課外閱讀僅靠一節課的指導是遠遠不夠的,真正要使它落到實處,還應從平時入手,使學生將課外閱讀成為一種習慣。因此,在平時的課外閱讀過程中,教師加強對學生閱讀要求:每天花一定的時間在課外閱讀上,并將從中看到的精彩片段進行摘抄,在一段時間后,將自己最喜歡的一個片段背誦下來,在班級中交流,將好的內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在這樣的閱讀活動中,學生對文章的重點段落的感悟能力有了進一步的提高,閱讀水平也有所提高。
3、指導學生做好讀書筆記。各學科在備課、授課等各個環節上,注意課外閱讀資料的推薦和閱讀指導,使讀書滲透至各個學科中去。比如語文科將作文教學、讀書筆記相結合,社會、自然與資料搜集相結合,其中可以制造讀書卡片,如數學活動課辦以數學家的故事、數學的過去、現在與未來為內容的數學小報。如,指導學生做好專題性讀書筆記。“讀一讀與主題相關的書籍雜志”;“抄一抄與主題相關的好詞、佳句、妙段”;“背一背與主題有關的好詞、佳句、妙段”;“編一編與主題相關的童話故事、詩歌”;“想一想與主題相關的金點子”;“畫一畫與主題相關的圖”;“寫一寫與主題相關的小實驗”、“問一問與主題相關的問題”等。
二、提供課外閱讀書目,提高課外閱讀效率
作為教學工作者的我們應該在研究孩子年齡特征的同時,為學生在課外閱讀之前,開出一張適合于各層次學生優質“閱讀書目”,這就猶如給孩子在通向廣闊的課外閱讀天地的路程中提供了一個 “行之有效”的方向盤,它能讓孩子更快捷,更有效地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對中華文學瑰寶“包餐一頓”。
1、選好讀物。課外閱讀的讀物我們區別為以下兩種類型。一種是由教師統一指導的讀物,一種是學生自由選擇的讀物。沒有統一的讀物,教師進行指導就無從下手。根據文質兼美、趣味性、弘揚民族精神等原則,統一選擇課外讀物。低年級學生注重讀物的趣味性,所以我們就提供的書目以故事、童話類為主;中高年級則需要文質兼美、知識性、人文性稍強一點的讀物,為此,我們就推薦了一些經典的國內外名著、科普讀物、兒童文學等讀物。
首先,在我們對整個小學階段的課內閱讀與課外閱讀作好統一安排,不可顧此失彼,或重此輕彼。課內閱讀,主要是讀好教材。課外閱讀,則要由低到高,由淺入深形成一個系列。1-6年級的閱讀量,依次不應少于5萬字、10萬字、20萬字、30萬字、40萬字、50萬字(合計約150萬字)。其次,課外閱讀教學應該作為一項長期規范嚴格的教學實踐工作,平時除了學好教材之外,每個學期要指導學生讀多少課外書,讀哪些書,如何安排好時間等,都要訂出周密計劃。
2、有效進行課外閱讀教學的延伸。首先,對于學生自由選擇的讀物,我們也應予以宏觀上的指導,主要應教會學生選擇內容積極的讀物閱讀。這些書目又可以以分必讀和選讀書目兩種,必讀書最好選一些著名的優秀詩歌、散文、童話、小說等作品,開學初將書目分別印發給全校每個學生。另外,教師還可以結合課文推薦課外讀物。如學了課文《海底世界》,可推薦《海洋》一書,學了《我是**》,可推薦朱自清的《背影》;學了《小壁虎借尾巴》,推薦《尾巴的功能》等等。實踐表明:學生對于課外閱讀的書籍十分感興趣,特別是對課外延伸部分的閱讀課文,他們更有興致地去研究和探討在課外所發現的問題。如此可見,有效的開設課外閱讀書目是我們進行課外閱讀教學研究必不可少的途徑,它是提高學生課外閱讀效率的重要保證。
三、開展各類讀書活動,激發閱讀興趣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讀書是學生學習的主要方式和獲取知識的主要渠道。加大小學生的閱讀量,提高小學生的語文素質水平,已逐漸成為小學教育界的共識。為了彌補教材的不足,拓展學生的閱讀空間,激發學生讀書的興趣,學??梢酝ㄟ^豐富多彩的讀書活動溝通學生學習與生活的緊密聯系,收到了明顯的效果。
1、合理安排閱讀時間。固定課外閱讀的時間,是保證課外閱讀質量的一個重要條件。學校可以根據各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制定讀書計劃,早、中、晚各安排一段時間,每天閱讀不少于半小時。要求學生嚴格遵守計劃的規定,長期堅持下去,為學生能有序地開展課外讀書活動提供了時間和空間。
學校安排專職圖書管理員來負責借閱收管這些圖書,學校每人都可以憑證借書,借閱時間最多兩周,學生借閱有條不紊,秩序井然。當然,學生們也可以走進學校的閱覽室進行查找資料或者閱讀,在查找資料和閱讀中拓寬了孩子們的視野,增長了知識,從中受到了關于人生的啟迪和教育。
2、舉行各類讀書競賽活動。學校開展一些讀書心得交流會、朗誦比賽、講故事、猜謎語、讀書經驗交流會等活動,讓學生有施展才能的機會。每周安排一節語習課為信息交流會,教師利用這段時間召開“讀書會”。通過介紹,大家知道了許多自己沒有讀過的書的名兒,簡要內容,并且交流了讀書經驗,還鍛煉了學生的口頭表達力及膽量。
在經歷了日常教學實踐和探索之后,我覺得學生在閱讀的習慣與能力、知識面以及作文表達等方面都初見成效。1、培養了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和方法。通過大力推動課外閱讀,積極開展課外閱讀的活動,不僅使學生對閱讀產生了濃厚的興趣,而且更讓學生學會了一定的閱讀方法。同時,他們運用掌握了的積累語言的方法,進行摘錄、背誦,在平時的閱讀實踐中顯得樂此不疲,并逐漸成為一種愛好。學生們的種種表現無不證明了他們已經把課外閱讀變成學生自覺自愿的行為,從而感受讀書的樂趣,激發更強烈的讀書欲望,最終成為了他們受用終身的學習習慣和學習方法。 2、豐富了學生的課余生活,擴大了知識面。我們開設的課外讀物書目,開展的課外閱讀活動,使學生的對于閱讀內容的選擇和了解程度就更為廣泛了。這樣學生就博覽了群書,豐富他們的知識面。眼界擴大了,學生自然也就見多識廣了。
3、提高了學生的表達能力。學生通過課外閱讀,獲得了認識事物的方法,以使自己會觀察、會思考。也獲得了詞匯,有了更豐富的語言積累,一些學生在課堂上回答問題時,語言表達的能力強了,語言組織比過去更連貫了。對于寫作,同樣也獲得了間接經驗。在寫作中,學生的妙詞佳句多了,童趣濃了,感情更為真實了,還不時地出現經典的古詩、名句來點綴,這一些“驚人”之語,讓讀者不得不拍案叫絕。
總之,對小學生閱讀而言,關鍵是要針對不同的學生,培養出他自己的閱讀興趣,使他對閱讀產生熱愛。為了讓我們的學生在書的海洋中暢游,為了讓他們在知識的滋潤下成長,我們必須充分認識到課外閱讀的地位和作用,高度重視激發學生閱讀興趣,培養學生閱讀習慣,提高學生的課外閱讀能力,從而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