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6-17
這是《送元二使安西》教學反思,是優秀的教學案例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我執教的《送元二使安西》這首送別詩,作者既沒有刻畫酒席場面,也沒有直接抒發離別情緒,而是別具匠心地借筵席將近,分別在即時的勸酒,表達出對友人的眷戀、關切與祝福之情。所以我抓住了“更盡”和“一杯酒”這兩個關鍵詞語,讓學生體會作者勸朋友的這杯酒中飽含著豐富的情感。
為了突破這一教學難點,我設計了品讀古人其他關于酒的詩句。從不同的詩句中讀出“一杯酒”中可以飽含不同的情感。在了解了酒作為古人交流、表達情感的一種方式之后,再來品讀詩人王維“勸君”“更盡”的“一杯酒”,通過聯系上下文、結合唐代的地圖、聯系當時的時代背景,讓學生理解朋友遠行,不僅車馬勞頓,而且危險重重。更能說明作者對朋友的擔心,也能讓學生深切地體會到這份依依不舍之情。同時,雖有不舍,但朋友此行畢竟擔負著國家使命,他要守護邊疆,保家衛國。因此這“一杯酒”中還飽含了作者深深的祝福,祝愿朋友能在邊疆建功立業。
古人云:“歌詩合為事而作。”想讓學生體會詩中的情感,必須了解事件,了解事件發生的背景。而本詩中作者送別好友正是在“安史之亂”后整個社會動蕩不安之時,此去又路途艱辛,所以作者對友人無限牽掛。因此教學之前,應當讓學生多了解古詩背后的故事,多讀歷史,推薦學生閱讀臺灣陳衛平先生寫的《寫給兒童的中國歷史》。只有更多地了解古詩背后的故事,才能更深切地體會古詩的情感。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