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6-14
這是《背影》課本反思,是優秀的教學案例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本文本是學術交流的文章,寫完了就忘了,想不到自貼出后,深受朱自清維權粉絲的“熱捧”,為免評論者之病態語句污穢眼睛,故看完第1250條評論后,決定關閉評論功能,一切問候我的話,胡磊回饋給各位]
昨天,中文系的老師把今年第6期的《語文建設》放在我的案頭,靜心細續一番,發現里邊有孫紹振教授的大作《<背影>的美學問題》,文章中,孫教授對朱自清的名文《背影》稱贊有加。他得出的結論是:“《背影》是描寫父子之情的不朽名作”。孫教授的這一觀點,我認為確實有誤導學子之嫌疑,很難令人茍同。下班回家后,在新浪博客同時讀到好友丁啟陣對此事的評論,丁教授是一位治學甚嚴謹的學者,他對孫紹振教授的大作提出很理性的反駁,丁認為應該把《背影》從語文課本中刪去。我很認同丁啟陣老師的觀點。
其實,朱自清《背影》應否從語文課本中刪去?早就是一樁陳年舊案:2003年年底,“武漢晚報”披露,朱自清的《背影》在中學生民意測驗中得分很低。中學生不喜歡《背影》,主要理由是,文中的父親“違反交通規則,形象又很不瀟灑”。因此,某中學語文教科書將《背影》排除在外。據說因為此舉惹怒了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學生家長,教科書編者又出來辟謠,表示已決定將《背影》列入下一冊語文課本,風波這才得以平息。
朱自清《背影》是否應從語文課本中刪去?我認為當年的武漢學子是很理性的,從幾個方面來看,此文與時代有悖,與朱自清人生相比,有一種背道而馳、難以啟齒的哀傷。朱自清一生輾轉各地教學、清貧至死,與這位“慈愛”的父親的惡行是分不開的,如果認為此文純是為文而文,那它不失為一篇好文章;但如果把它融入真實生活來重讀,那又是另一番感受!我歸納丁文的觀點,從以下幾方面認為《背影》應該從語文課本中刪去的:
一, 違反交通規則;
朱父穿越路軌的行為,并不是一個道德層面的行為,而是一個法律層面的問題。說得更明白一點,朱自清父親的行為是違法行為。因為,他的行為有可能觸犯他人的利益,造成火車無法正常行駛,破壞火車站的秩序,影響他人的正常旅行。
一個父親,可以令兒子感動的行為方式實在是太多了,絕不限于違反交通規則去買橘子一種。比如說,他可以繞遠道、上下臺階去買橘子,然后累得心臟病差點發作等等。如果認為朱父的行為感人至深的話,同理,那么“吻癱”美國機場的江海松,其愛情故事更應被列入年度“最令人感動的人和事”,不至于被美國政府告上法庭了!
用違法的行為去渲染父愛,的確是一種“病態”的美學!
二,父親的形象很不瀟灑;
看《背影》時經常讓我疑惑:為何朱父就不能循正道,繞道、上下臺階去買橘子,而偏偏搞到自己形象狼狽不堪?費勁、笨拙、不雅觀,在特定的情景下,就成為打動讀者情愫嗎?只有這樣寫才有詩意嗎?那么輕松、輕快、瀟灑地把橘子買來,就不感動人了?就沒有詩意了?
當然我們不能認為所有的父親都應當是玉樹臨風的潘安,那才叫瀟灑,但朱父形象的不瀟灑,并不是學子們的審美觀出現問題,相反,的確是年青一代有正確的法律意識、有不病態的審美觀念的一種表現。這是值得動輒把學生斥責為“學生缺乏美學修養”的那些老一輩們自省其身的!
三,朱自清表達的父愛只不過是一種意識中的“錯愛”;
說到這點,我們應該從朱自清的生平中找答案,現實生活中朱父的品行并沒有什么閃光點,說重一點,朱父絕非一個值得世人歌頌的好父親!也是一個不合格的父親!
從朱自清的生平我們知道,他寫《背影》是因祖母逝世,回揚州奔喪。但列位要知道,朱自清的祖母是讓他兒子(朱父)氣死的!朱父時任徐州榷運局長。在徐州納了幾房妾。此事被當年從寶應帶回淮陰的淮陰籍潘姓姨太得知,她趕到徐州大鬧一場,終至上司怪罪下來,撤了朱父的差。為打發徐州的姨太太,父親花了許多錢,以至虧空五百元。讓家里變賣首飾,才算補上窟窿。祖母氣得不堪承受此變故而辭世。(姜建、吳為公《朱自清年譜》)
我們知道,朱自清自1920年從北大畢業后,輾轉杭州、揚州、溫州、上海等地,不停地換工作,其實就是為父親納妾造成家庭生活艱難而埋單。為了自己一個人的歡娛,在官納妾、氣死母親、害苦兒子,朱父實在是一個不忠不孝不慈的男人。如果讓一代代中國人為一個如此不堪的父親,而作為偉大的父愛而代代相傳下去,這豈非人類文明史上一個最大的笑話?
四,《背影》成為不朽名篇,其實很有時代局限性;
眾所周知,《背影》成為橫亙中國幾代人的“不朽名篇”是很有時代局限性的,它主要受到老一輩語文教育家們(比如葉圣陶)的推許,并將它選入新式語文教材,但朱自清作為一個身心皆不健康(有些文章指出朱有“戀童癖”)的小知識分子的無病呻吟,境界不高,僅憑有一定的作文技巧、語言流暢煽情、病態審美感而讓它成為不朽,那么我相信朱自清從墳墓中都會笑醒。
而且,朱父的光輝形象卻竟然是朱自清自己臆造出來,是一種“錯愛”,為這種人一代代立豐碑,這難道不是時代局限性的產物嗎?
以上種種原因,可想而知讓它繼續作為父愛的經典“樣板”而強植入一代代新新學子心中,這不啻于是一個精神毒瘤,是對審美的一種變態褻瀆!
(ps:"“新新學子”并非“莘莘學子”的筆誤,而是由于《背影》一般在安排八年級,那時的學生很小年紀,都是新人類,粵語方言稱“新新”,就是指剛剛入學不久之意。因有網友問故不一一答復,在此作按)
[友情提示:本博文章只是提供新浪博客獨家使用。新浪以外的論壇、博客謝絕轉載與刊登。如有意向請事先聯系。QQ:736248562]
胡磊(古月清照)博文導讀
點擊過十萬:“日本女喜嫁中國男”只是一種意淫!小夫妻在家裸居,鄰居有權干涉嗎?
女人裸居,關不關鄰居的事? 日本人:中國人不懂養狗
澳洲鬼佬眼中的中國人請個菲傭,竟有這種超爽的服務日本人眼里“桃花源”一般的中國城市 北京人的生活并沒有想象中的輕松
在日本酒店上廁所碰到尷尬“艷遇”
點擊過萬:
一個大齡孕婦如廁時的奇妙趣事 泰國游智斗逼老人看人妖的無良導游
日本人為何渴望山口百惠“復活” 日本陪酒小姐為何被尊稱為“公主”?
懇請中國人:不要拿自己當“上帝” 日本鬼子不怕死只是一種錯覺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