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6-13
這是一年級《烏鴉喝水》教學設計,是優秀的教學案例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研究目標
探究符合小學一年級高效識字的教學方法、課堂教學模式以及課后遷移的教學策略。
研究內容
1、小學一年級識字教學存在的問題及成因。
2、小學部編版一年級課堂識字教學的方法及策略的研究。
3、小學部編版一年級課外識字教學的方法及策略的研究
教學設計
授課題目 《烏鴉喝水》 版本、年級及學科
部編版小學語文
一年級上冊 教材分析 這篇課文是部編版小學語文一年級上冊第13課,根據《伊索寓言》改寫的。本文敘述了一只烏鴉為了喝到瓶子里的水,開動腦筋,利用已有的條件,把小石子一顆一顆地叼起來,放到了瓶子里,使水慢慢地升高了,從而喝到了水的故事。課文內容短小,通俗易懂,以“喝水”為線索,采用簡潔生動的語言,描繪出烏鴉機靈智慧的形象,說明任何事情只要開動腦筋想辦法,就能克服困難, 學情分析 一年級上學期的孩子,識字、朗讀能力都較弱,落實識字、寫字,才能為閱讀打下基礎,孩子已初步具備了拼拼音識字的能力,但識字水平不高,因此,老師在引導孩子識記時,要鼓勵他們自己想辦法,運用各種識字方法記憶生字,逐步培養他們自主識字的能力。 教學目標 1.認識“烏、鴉等”11個生字和反文旁1個偏旁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了解烏鴉喝水的過程。認識自然段。
3.懂得遇到困難,應認真思考、積極想辦法解決的道 教學重難點 1.認識“烏、鴉等”11個生字和反文旁1個偏旁;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了解烏鴉喝水的過程。認識自然段。 學法指導 直觀演示、以讀代講、體驗法、探究法 教學設計說明 與課題研究的相關性分析:
1、課題識字,“烏”和“鳥”相比較,通過學生自由的識字方法,加一加,減一減,正確區分這兩個字,通過圖片烏鴉的顏色,加強對“烏”的記憶。
2、識字過程中,通過交流、分享加一加,減一減,比一比,編順口溜等識字方法,教給孩子如何記憶生字。
3、通過開火車,摘星星,我來挑戰,圖片等游戲鞏固識字,提高孩子的識字興趣。
4、語境中識字,既提高了孩子們的識字效率,還提高了孩子們對字義的理解,對讀好句子和課文也大有幫助。 教學流程 教學環節 教師及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與課題研究相關的內容,字體必須做加粗處理) 《烏鴉喝水》 教學設計
一、教學目標:
1.認識“烏、鴉等”11個生字和反文旁1個偏旁;會寫“見”一個生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了解烏鴉喝水的過程。認識自然段。
3.懂得遇到困難,應認真思考、積極想辦法解決的道理。
二、教學重難點:
1.認識“烏、鴉等”11個生字和反文旁1個偏旁;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了解烏鴉喝水的過程。認識自然段。
三、教學準備:PPT
四、教學過程
(一)圖片激趣,認識烏鴉
小朋友們,老師給大家帶來一只小鳥朋友,誰知道它叫什么名字?(板書:烏鴉)
看到這個“烏”字,你想到了哪個字,生:鳥。(指名講)
師:真的就差一點點,那以后在遇到這兩個字時,你能用什么好方法記住它?(生自由說)
烏鴉渾身都是黑的,黑的連眼睛都看不到了,怪不得烏字沒有那上點呢,烏就是黑的意思,你看它的頭發就是烏黑的。
烏鴉雖然長得黑,叫聲也不好聽,但他卻十分聰明,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一篇關于烏鴉喝水的小故事。(板書:喝水)
大家齊讀課題,鞏固識字
(二)初讀課文,認讀字音
1、看視頻,聽朗讀
烏鴉是怎樣喝到水的,我們一起來聽故事。
2、自由朗讀課文
你覺得這是一只怎樣的烏鴉,想不想和它交朋友呢,請大家翻到106頁認真地讀一讀吧。注意聽清老師的要求:
(1)自由朗讀課文,遇到不認識的字劃出來,借助拼音多讀幾遍,努力把課文讀正確,讀通順。
(2)給每個自然段標上序號。
(學生自由朗讀課文。老師巡視,指導學生的讀書姿勢)
3、認讀字音,識記字形
詢問課文中有無不認識的字。課文中的字你都認識了嗎?那我可要考考你了。
(1)如果你認識它就把它大聲地讀出來吧。誰來試著讀一讀?請你來,聲音洪亮,我們把掌聲送給他,請你再來,你得進步可真大,老師為你感到高興!
(2)去掉拼音你還認識它們嗎?(指名讀、開火車)
(3)去掉身邊的朋友敢挑戰嗎?(隨意指認)
(4)摘星星的游戲,當你把星星翻過來時,你愿意給它組幾個詞就給他組幾個詞,用他說一句話也可以。
(5)你們可都是識字小高手,是不是有好的識字方法呀!(學生交流識字方法)
(6)真了不起,大家的識字方法真多,現在老師來來超難度的,愛拼才會嬴,那這兩個字如何能正確分辨它們呢?區分渴和喝
順口溜:
口渴需要水( )
喝水要張嘴( )
小烏鴉可要把生字送回到課文中去了,你們有沒有信心讀好?
(三)朗讀課文感知文意
1、師:誰來讀第一個自然段
你看,很多小朋友把心里哪個膽小鬼打倒了,都舉起了小手,請你來,你來,你來。
師:這里有一個詞語“到處”,大家想象一下烏鴉可能到過哪里?
師:高山、樹林…
師:是啊,同學們!這只烏鴉在外邊玩累了,特別口渴,于是到處找水喝。它飛過高山,掠過樹林,來到田野,邊飛邊找,始終沒有找到一滴水。你體會到這時候的烏鴉是一個什么樣的心情?
生:著急,難過,灰心……
師:請你帶著這種感情來讀這段話。師范讀
師:誰來讀這個問句?(讀好問句)
2、指名讀課文第二自然段
師:烏鴉終于想出辦法來了,高興不高興?再讀這句話。
生再讀
3、指名讀課文第三自然段
師:那誰來說說烏鴉想出了一個什么樣的辦法呢?誰能用課文中的話說一說?
出示:烏鴉把小石子一個一個地放進瓶子里。瓶子里的水漸漸升高,烏鴉就喝著水了。
師演示,看,水真的漸漸升高了
師:喝著水的烏鴉心情怎么樣?(出示課本插圖2)
師:老師請你帶著這種感情再來讀這句話?(生:讀課文第三自然段。)
學生邊演示邊說
師:你能用“漸漸”說一句話?(出示課件)
(四)小結故事內容
剛才在聽同學們讀課文的時候,我發現這個字(指生讀喝)在課文中出現了好幾次,你能把課文中帶有喝的詞語找出來嗎?比一比誰最快?(瞧瞧,真是火眼金睛,發現的真快!)
請你來說,老師并依次板書:找水喝、喝不著、喝著水了 同學們真會讀書呀
小結:其實這篇課文就是向我們講述了,烏鴉先(找水喝),可是(喝不著),最后(喝著水了)的故事。
(五)升華主題
師:同學們,不知不覺,烏鴉喝水的故事已經學完了。你喜歡課文中的這只烏鴉嗎?喜歡它的什么?
生:遇到困難應該仔細觀察、認真思考。(板書 仔細觀察 認真思考)
師:希望同學們在生活中也能像課文中的烏鴉一樣遇到困難的時候仔細觀察,認真思考,找到克服困難的辦法。
(六)拓展
1、拓展【烏鴉反哺】
2、推薦看書《伊索寓言》短小但是有意思的故事,會帶給我們很多思考。
通過打招呼來初步認識“烏鴉”
通過加一加,減一減的方法識記“鳥”和“烏”,通過烏鴉的圖片鞏固“烏”,并通過圖片和實物理解它的意思。
通過視頻播放,調動了學生的感觀,初步感知了文意。
給學生自學的空間
從帶拼音識字過渡到去掉拼音,再到單個認字、組詞,孩子們的心里容易接受,多次見面中識記生字。根據孩子們的年齡特點,在挑戰中激勵孩子闖關的信心,在游戲中提高孩子們的識字興趣,比如開火車,摘星星,我來挑戰,游戲鞏固識字,提高孩子的識字興趣。通過加一加,減一減,比一比,順口溜等識字方法的分享,教給孩子如何識字,提高了識字的效率。
通過送生字寶寶回家,讓學生在課文中再次和生字見面,鞏固識字。
讓學生插上想象的翅膀,感受“烏鴉”找水的不容易和著急的心情,也培養了學生的語言思維和想象思維。
在讀中感悟烏鴉的心情,培養了一年級孩子的朗讀能力。
通過把生字突出變紅,讓漢字顏色鮮艷,醒目地讓學生有一個感知的印象,通過讀句子,說句子,理解了漢字的意思,對漢字音、形、義如何理解有了初步的了解。同時也培養了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
通過提取關鍵詞理清課文的順序。
一年級孩子的思維是形象的,通過朗讀,討論認識到生活當中遇到困難的時候應該仔細觀察,認真思考,找到克服困難的辦法。 板書設計 找水喝喝不著喝著水加一加
減一減
貼星星生字卡片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