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6-13
這是《9.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學案,是優秀的教學案例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導讀】
今日百草園
今日三味書屋
考察“魯迅故里”的感嘆
浙江紹興的“魯迅故里”主要是三個景點:魯迅故居(包括百草園)、三味書屋、魯迅紀念館。暑假時,這里每天人山人海,門票130元。張老師不到5點起床,好不容易才拍到這幾張沒有游人的照片。人們來游覽大多是因為《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一文——它的影響實在是太大了!魅力也實在太強了!
一.預習課文,整體理解
1.填空
①魯迅原名 ,浙江 市人,是我國現代著名的 、 、 。
②本文選自《 》,是一篇回憶童年生活的 。
2.本文題為“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從這個題目可以看出,本文大致分為兩部分:百草園、三味書屋。分別找出寫“百草園”和“三味書屋”兩部分的起止語句,以及中間的過渡段。
百草園:
過渡段:
三味書屋:
3. “百草園” 一段,又可分為以下4個層次:
① ②
③ ④
4.在課本上劃出生字詞并注音釋義。
5.提出你的問題。
二,閱讀百草園部分
朗讀:
我家的后面有一個很大的園,相傳叫作百草園。現在是早已并屋子一起賣給朱文公的子孫了,連那最末次的相見也已經隔了七八年,其中似乎確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時卻是我的樂園。
1.這一段有一個詞,不但是全段的中心,還是前半部分的中心——整個關于“百草園”的文字,全部圍繞這個詞來寫。這個詞是: 。
其中似乎確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時卻是我的樂園。
2.你發現問題了嗎?——“似乎”和“確鑿”是矛盾的(不過這個問題可以留待最后探究)。
3.朗讀第二自然段,注音:
斑蝥 攢成
4.第二自然段描寫事物又生動又形象。請按課文填空,體會這一點。
不必說 菜畦, 石井欄, 皂莢樹, 桑椹;也不必說鳴蟬在這里 , 的黃蜂伏在菜花上, 的叫天子忽然從草間直 向云霄里去了。單是周圍的短短的泥墻根一帶,就有無限趣味。油蛉在這里 ,蟋蟀們在這里 ,翻開斷磚來,有時會遇見蜈蚣,還有班蟊,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會拍的一聲,從后竅噴出一陣煙霧。何首烏藤和木蓮藤 ,木蓮有蓮房一般的果實,何首烏有 的根。有人說,何首烏根是有像人形的,吃了更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來,牽連不斷地拔起來,也曾因此弄壞了泥墻,卻從來沒有見過有一塊根像人樣。如果不怕刺,還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攢成的小球,色味都比桑椹要好得遠。
輕捷的叫天子忽然從草間直竄向云霄里去了。
5. “竄”字改成“飛”可以嗎?為什么?
6. “油蛉在這里低唱,蟋蟀們在這里彈琴。”是_______的修辭方法。這樣寫,洋溢著對蟲兒們的_______之情,是童年生活的美好記憶。
7.描寫百草園的自然景物,作者是從下面四個方面來寫的,請分別舉出例子,體會作者語言的生動和準確。
顏色:
聲音:
形狀:
姿態:
8.作者用“不必說……也不必說……單是……”的句式,是想強調什么意思?
9.有同學評本段:
魯迅所說的“樂園”只是一座“荒園”而已!他自己也說“確鑿只有一些野草”,怎么能說是“樂園”呢?菜畦、石井欄、皂莢樹、桑葚……很普通嘛!黃蜂、蜈蚣都是毒蟲,讓人害怕!斑蝥,就是放屁蟲么,煞風景!哪里有什么“無限的趣味”?
對此,你怎樣評價?
閱讀“美女蛇”一段
1.這段文字在全文中的作用是: 。
2.有同學評本段:
美女蛇的故事很不科學,很不可信么!世上怎么會有“美女蛇”呢?老和尚怎么能從人臉上看出“妖氣”呢?“飛蜈蚣”怎么能有那樣神奇的魔力呢?
“結末的教訓”也很荒謬么——倘有陌生的聲音叫你的名字,你萬不可答應他。地地道道的歪理!
魯迅也很傻么——不但相信這瞎編的故事,還極想得到一盒老和尚那樣的飛蜈蚣,但直到現在,還沒有得到……智商太低了!
對此,你怎樣認為?
3.朗讀指導:這樣富有兒童情趣的段落,一定要讀熟和表情朗讀,要讀出其中情趣,要注意語氣表情。特別是下面一段:
“到半夜,果然來了,沙沙沙!門外像是風雨聲,他正抖作一團時,卻聽得豁的一聲,一道金光從枕邊飛出,外面便什么聲音也沒有了,那金光也就飛回來,斂在盒子里。后來呢?后來,老和尚說……”
閱讀“雪地捕鳥”
1.朗讀:冬天的百草園比較的無味……將繩子一拉,便罩住了。
2.給下列生字注音: 罕 秕 系
3.這一段動作具體、真切、生動。請按課文填動詞。
“開一塊雪,露出地面,用一枝短棒 起一面大的竹篩來,下面 些秕谷,棒上 一條長繩,人遠遠地 著,看鳥雀下來啄食,走到竹篩底下的時候,將繩子一 ,便 住了。”
4.再次朗讀品味.
三、閱讀過渡段
1.朗讀:我不知道為什么家里的人要將我送進書塾里去了……Ade,我的覆盆子們和木蓮們!
2.從結構上看,這段文字起什么作用?
3.“還是全城中稱為最嚴厲的書塾”,“稱為”可以刪除嗎?為什么?
也許是因為拔何首烏毀了泥墻吧,也許是因為將磚頭拋到間壁的梁家去了吧,也許是因為站在石井欄上跳了下來吧……
4.三個“也許是……”表現什么心理?
提示:這里作者又把自己寫得很“傻”。
Ade,我的蟋蟀們!Ade,我的覆盆子們和木蓮們!
5.為什么在蟋蟀和覆盆子前面加上“我的”,在后面加上“們”?
6、“Ade”是什么意思?為什么要用德文?
7、小結:這一段流露了對百草園和三味書屋怎樣的感情?
四,閱讀“三味書屋”部分
【指導】本段學習方法
1.把課文讀熟;自學生字詞。
2.本練習只點撥兩個重點難點段落:①學生的讀書, ②先生的讀書。其余內容由同學們自己質疑,自己研討,主動學習。
學生的讀書
1.朗讀:三味書屋后面也有一個園……有念厥土下上上錯厥貢苞茅橘柚的……
2.讀準下列字音(注音):
人都到那里去了 蟬蛻 狗竇大開 厥土 苞茅橘柚
3.下列古語出自什么書?請給它們斷句(加標點)。
① 仁遠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② 笑人齒缺曰狗竇大開——
③ 上九潛龍勿用——
④ 厥土下上上錯厥貢苞茅橘柚——
3.作者為什么不給這幾個句子加上標點?——其中有奧秘,有藝術。
4.請你想象并模仿學生讀書的情景。
先生的讀書
1.朗讀:先生自己也念書。……向后拗過去,拗過去。
2.給下列漢字注音:
倜儻 叵 拗
3.先生讀的文章出自一篇賦,原文如下:
鐵如意,指揮倜儻,一坐皆驚;金叵羅,顛倒淋漓,千杯未醉。
但先生讀時加了三個語氣詞、兩個波浪號:
鐵如意,指揮倜儻,一坐皆驚呢~~~;金叵羅,顛倒淋漓噫,千杯未醉嗬~~~
這是為什么?文中的波浪線又是怎么回事?——其中更有奧秘,更有藝術。
4.請你想象并模仿書屋先生的語氣、神態讀上面這段話。
五、歸納 積累
1.下面的字容易讀錯,請你讀一讀。(此外還有嗎?)
確鑿 菜畦 斑蝥 攢 豁 收斂 腦髓 陌生 罕至 宿儒 蟬蛻 錫箔 叵籮 東方朔 系一條繩 倜儻 厥土 鼎沸 拗過去 狗竇 苞茅橘柚
2.下面的字容易寫錯,請你寫一寫。(此外還有嗎?)
攢 拗 確鑿 菜畦 輕捷 蟋蟀 臃腫 腦髓 書塾 博學 人跡罕至 人聲鼎沸
3.下列詞語需要解釋。
確鑿
輕捷
無從
方正
質樸
消釋
宿儒
倜儻
高枕而臥
人跡罕至
攢
人聲鼎沸
拗
4.三味書屋的先生是一位學問淵博的老者,魯迅對他的看法是什么?請選擇:
?他挫傷了學生的求知欲,魯迅很討厭他。
‚他對魯迅很嚴厲,魯迅認為這束縛了兒童的身心發展,所以對他很不滿。
ƒ他沒有多少真才實學,只是常讀些令學生難懂的文章,魯迅覺得他很可笑。
④他很博學,對學生又有一些開明的思想,魯迅對他很恭敬。
5.這篇文章表現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請選擇:
① 用百草園的自由快樂襯托三味書屋的枯燥無味,揭露和批判封建腐朽、脫離兒童實際的私塾教育。
② 用百草園的自由快樂同三味書屋的枯燥無味作對比,表現了兒童熱愛大自然、喜歡自由快樂生活的心理,同時對束縛兒童身心發展的封建教育表示不滿。
③ 通過對百草園和三味書屋的回憶,表現作者兒童時代的生活況味,表現兒童對自然的好奇,對知識的追求,以及天真、幼稚的心理。
6.勾畫出寫三味書屋先生的內容。說一說:先生是個怎樣的人?
提示:這實際上是口頭作文,請列好提綱,進行說話練習。
7.仿寫:不必說……也不必說……單是……
【提示】開頭可以是:
我們班有許多特色人物……
我們家養了許多花……
我們的學校……
我的家鄉……
我的電腦……
8.仿寫“捕鳥”(寫一種活動,動作描寫要具體生動)。
例如:炒菜 做標本 貓捉老鼠 攝影 打籃球 螞蟻搬家……
六、深入探究 自主創造
“其中似乎確鑿只有一些野草……”
1. “似乎”和“確鑿”矛盾嗎?
【提示】對此,許多教輔資料都這樣解釋:
這句話是用成人的眼光來看的。“確鑿只有”斷定其中不會有什么動人之處;“似乎”又對這斷定有躊躇,這是表示是否記得清楚還不敢說。
你覺得這樣解釋對嗎?為什么?
2.以上只是課本和老師安排的任務,此外你還有什么問題、見解?特別是“三味書屋”一段,老師只是點撥了兩個重點難點,好多問題留待同學們自己提出和解決。
【提示】一位教育專家指出:中國的學生只注意聽老師講,結果全像一個車床制作的標準件;而美國學生特別注意自己探究,總想證明自己比教授高明。結果中國人沒人能獲得諾貝爾獎,而美國人有一大批。
愛因斯坦:想象力比知識重要,提出問題比解決問題重要。
請你提出自己的問題,發表自己的見解。還可以網上討論與探究。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