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6-10
這是七年級語文《皇帝的新裝》教案,是優秀的教學案例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理解文章的內容及蘊含其中的情感。
2、理解童話通過幻想、想象和夸張塑造形象的特點。
3、培養學生聯想和想象的能力,學會寫想象作文。
過程與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
情感、態度、價值觀:
聯系生活實際,加強體驗反思,培養學生敢說真話的良好品質。
教學重點:
理解童話通過幻想,想象和夸張塑造形象的特點。
教學難點:
培養聯想和想象的能力。
時數:
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課首三分鐘說話訓練
一導入《皇帝的新裝》。
二簡介
1、作者安徒生
——安徒生(1805~1875)全名是:漢斯·克利斯坦·安徒生,19世紀丹麥文學巨匠,世界著名的童話作家。他的160余篇童話在近150年中被翻譯成140多種文字,從丹麥傳向世界。安徒生生于鞋匠家庭,童年生活窮苦,早期寫有詩歌、劇本和長篇小說等,1835年開始寫童話,著名的童話有《丑小鴨》、《海的女兒》、《賣火柴的小女孩》、《夜鶯》、《皇帝的新裝》等。
2、童話特點
童話是兒童文學的一種,它通過豐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張來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對兒童進行思想教育。語言通俗易懂,情節曲折離奇,往往采用擬人的手法,舉凡鳥獸蟲魚,花草樹木,整個大自然以及家具、玩具都可賦予生命,注入思想感情,使它們人格化。
三、檢查預習
炫耀(xuàn) 稱職(chèn) 滑稽(jī) 賞賜(cì) 爵(jué)士
御聘(pìn) 駭人聽聞(hài) 隨聲附和(hè) 勛(xūn)章
滑稽jī陛下bì頭銜xián駭人聽聞hài欽差qīn更衣gēng(改換)
隨聲附和hè(“跟著唱”、“跟著說”)和好hé自稱chēng(“說”)相稱chēn
四、整體感知,理清情節脈絡
1、口頭復述故事。
——要求:(1)敘述有條理,情節完整;(2)不遺漏人物重要的對話和心理獨白;(3)口齒清楚,聲音響亮。
2、請同學們快速瀏覽文章,依情節的開端、發展、高潮和結局,用簡練語句勾勒故事發展的梗概。
學生概括,教師歸納:
皇帝對新裝的癡迷(引子)→騙子投餌誘皇帝上鉤(開端)→兩大臣和皇帝去看新裝(發展)→皇帝穿新裝參加游行大典(高潮)→新衣真面目被揭穿,皇帝及其官員丑態畢露(結局)
課文是按照皇帝愛新裝、騙子做新裝、兩大臣和皇帝看新裝、游行穿新裝、揭穿偽新裝的思路安排情節的。
五、合作研討
有關童話故事的主要情節如果用一個字來勾連、概括的話,你會選用哪一個字呢?
就學生豐富多彩的選字,小組合作探究,結合課文內容,運用檢驗法、比較法進行篩選。最后達成共識,選定“騙”字最為切合,那么情節圍繞“騙”而展開,——皇帝受騙→→騙子行騙→→大臣助騙→→百姓傳騙→→小孩揭騙
六、小結
七、作業:
板書設計
皇帝的新裝
安徒生
百姓
傳
大臣助 騙 受 皇帝
揭
小孩
教后反思:
第二課時
課首三分鐘說話訓練
一、檢查作業
二、研習關鍵性的情節和細節,分析人物形象朗讀全文,圈點勾畫,揣摩、分析用筆的精妙。
就學生舉出的語句,教師設疑以誘導,幫助學生分析理解
1、分析皇帝是個怎么樣的人?
——愛慕虛榮,荒淫奢侈,昏庸無能,愚蠢可笑,口是心非,自欺欺人。
2、大臣們的性格特點
——虛偽透頂,愚蠢可笑,阿諛逢迎。
3、百姓膽小怕事。
4、小孩子天真無邪,沒有顧慮,無私無畏,所以敢于說真話。、
5、騙子狡猾陰險,抓住了人們的心理,用“箝口術”——謊稱這種布縫出來的衣服具有一種“奇怪的特性:任何不稱職的或愚蠢得不可救藥的人,都看不見這衣服”把所有的人的口都封住了。
三、體驗與反思
從本文中,你得到怎樣的啟示?
告訴人們,應該保持天真爛漫的童心,無私無畏,敢于說真話。
四、拓展延伸
請同學們就下面設定的情境,展開大膽想像,對故事情節進行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的合理增補,體會童話想像豐富、情節生動的特色。
(1)有一天,皇帝在更衣室里,有個大臣來報重要軍情 (想像一下,皇帝的反應)
(2)老大臣走后,兩個騙子 (想像一下騙子會說什么)
(3)城里的人們都在怎樣討論這種神奇的布料,說什么,想什么?
(4)皇帝看到新裝后,回到宮里 (想像皇帝想什么,做什么)
(5)游行大典后,皇帝回到宮中 (想像他會怎么做)
(6)假如孩子沒有把真話說出來,事情會怎樣發展?
五、作業:
1、想象皇帝如何愛新裝?給文章加個開頭。
2、想象皇帝在游行結束后會怎么樣?給文章加個結局。
板書設計
皇帝的新裝
安徒生
大臣(虛偽自私,阿諛逢迎)
↓↓助騙
騙子行騙(陰險狡猾↓↓
投其所好皇帝受騙→→→→騙←←←←百姓傳騙(膽小怕事)
擊中要害) (虛榮昏庸愚蠢) ↑↑
↑↑揭騙
小孩
(天真爛漫,無私無畏)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