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6-09
這是六年級下冊16課《學弈》教學反思,是優秀的教學案例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文言文是古代文化遺產,讓小學生接觸一點文言文,初步感受一下文言文的語言特點,了解古人的思想、道德觀點,對加強人文教育,提高他們的語文能力有很大的促進作用。六年級下冊開篇就安排了兩篇文言文,文章通過弈秋教兩人學下圍棋的事,說明了學習必須專心致志,絕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文章先說弈秋是全國最善于下圍棋的人,然后講假如讓弈秋教兩個學習態度不同的人下圍棋,學習效果也截然不同。最后指出這兩個人學習結果不同,并不是因為在智力上有多大差別。《學弈》這篇文言文思想內容好,而且短小精悍,文字淺顯易懂,比較適合小學生學習。
讀文言文,斷詞斷句比較難,文言文與現代白話文相比,在詞語意思、句式特點等方面差別較大。能否正確地斷句,流利地朗讀,是首要問題,指導學生朗讀和背誦應是本課的教學重點。從理解課文方面看,課文所寫的事情和其中蘊涵的道理并不難理解,難點在讓學生參考注釋理解每句話的意思。理解了句子的意思,才能正確地斷詞斷句,把文言文讀通順。
一、初讀會斷句
首先得讓學生嘗試著讀,第一則文言文最難斷句的地方是:思援弓繳而射之后面幾句,學生多次讀仍舊讀不正確。教師的范讀就非常有必要了,結合文中的注釋,教師自己把課文范讀一遍,做到有聲有色,流暢自如,讓學生感受到文言文與白話文在朗讀上的區別,即速度要放慢,自然停頓要得當。學生得到啟示后,再反復練習朗讀,讀的形式有自由讀、互相讀、指名讀、集體讀等。通過練習,全班學生基本上能夠熟讀課文。
二、熟讀后理解
“讀書百遍,其義自見”。文章讀多了,意思理解起來也就不難了。我請學生說一說這篇古文講了一件什么事,然后開展自學活動,學生結合課后注釋自己嘗試弄懂每句話的意思。接觸古文,學生的積極性比較高,幾分鐘后,教師檢查自學效果,意思理解比較容易。
三、理解后再誦讀
句子的意思懂了,再反過來練習誦讀,朗讀的效果就會更好。學生朗讀達到了完全正確、熟練的程度,最后練習背誦,學生就能輕松過關。學古文,要較好地完成教學目標,重要的是要激發學生對學習古文的興趣,充分發揮他們的主觀能動性,享受到成功的喜悅。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