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6-06
這是《荷葉圓圓》第一課時教學反思,是優秀的教學案例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3月15日,我參加學校的講課比賽,講授了《荷葉圓圓》這節課。
《荷葉圓圓》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人教版)一年級下冊第14課。這是一篇充滿童趣的夏季散文詩。《荷葉圓圓》的課文用對話的形式描寫了盛夏季節,河里那圓圓的荷葉給小動物和小朋友們帶來了無比的歡樂。文章各小節結構相同,想象豐富,充滿童趣,讀來瑯瑯上口,學生非常喜愛。
本節課我設計的學習目標有:1.通過結合課文的詞句、創設情境來認識“荷、珠”等12個生字,會寫“是、朵”等6個生字。2.正確、流利、有感情朗讀課文并背誦課文。這篇課文充滿童趣,在學習過程中重在激趣,體現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尊重學生在學習中的獨特感受,重視自我評價、小組評價、師生互評。課文、生字都在一定的情境中愉快地學習。在教學中,我把生字教學與閱讀教學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并在閱讀過程中幫助學生準確理解詞義,積累詞匯,指導學生模仿課文句式練習說話,以此來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培養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
本節課我做得比較好的地方有:
(一)生字闖關激發興趣
識字一直是教學的一個重點也是難點,學生往往不喜歡枯燥的認生字的過程。于是我在檢查生字預習的時候設計了闖三關的游戲形式。結合著課文的內容,我分別設計了“小荷花出的題”“小荷葉出的題”等等。其中“小荷葉”帶來的字謎題最受學生的喜愛。如“月在旁邊”——膀、“一支羽毛”——翅等。
(二)設計游戲整體把握
在初步朗讀課文后,我設計了一個“捉迷藏”的游戲,讓學生整體的來把握課文。首先出示了本課的生字“是”。然后讓學生找出藏在課文中的“是”這個字的句子。學生自然的把四個中心句都找了出來,接下來在根據這四個比喻句來分別學習四個段落。
(三)多種形式激發讀趣
對于一年級學生而言,語文教學應培養他們喜歡閱讀、敢于閱讀、樂于閱讀的愿望。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老師的指派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從一開始就要有意識地鼓勵學生自主選擇閱讀內容,并逐步培養起對課文的感受、理解、欣賞和評價的能力,所以在學生將課文完整自由讀兩遍的基礎上,讓學生將自己喜歡的段落多讀一讀。接著有齊讀,男女生對讀,小組比賽讀等,讀的形式較為豐富,激發了孩子們的朗讀興趣。
在分段落朗讀的時候,我讓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給課文加上動作。邊讀邊演,加深了理解,也讓讓學生提起了讀的興趣。
學生最喜歡的是分角色朗讀。在小組內朗讀完了以后,我找小組代表上講臺展示,帶上頭飾來分角色扮演,學生熱情高漲。
(四)仿寫改編,培養學生的寫話能力。
低年級課本中有許多優美的兒歌、課文,它們具有鮮明的形象性,可以在學生理解主要內容、寫法特點的基礎上,讓他們進行仿寫,展開聯想和想象,使其漸漸進入美好的創作佳境。在學完這篇課文后,我就引導孩子們進行仿寫練習。我給他們這樣一個句式:“ 說:‘ 是我的 。’”為了降低難度,我還把幾種小伙伴請到了我們的課上,有小白兔、小螞蟻和小熊等。有了課文作范本,又有了這么多素材,孩子們七嘴八舌的討論的很熱烈。
通過本節課我發現的不足有:
(一)板書設計與課文內容脫節。本節課我對板書進行了精美的設計,但是板書過程大都是我自己抽空寫上,與學生的學習過程脫節。變成了寫給我自己看的板書,失去了教學的作用。非常感謝朱老師和趙老師給我提出的這條建議,我將在以后的授課過程中注意改正。
(二)對文中的重點,小動物描述荷葉形態的四個自然段沒有把握住。課堂設計的活動很多,但是對于文章真正的重點,我卻沒有能夠深入挖掘。這一部分我僅僅是讓學生反復的讀了。如能采用隨文識字的形式,對文中的重點詞語進行進一步的學習,相信學生會對課文有更加深入的理解。
(三)時間把握不夠科學。由于是上午第四節講的課,一年級的學生習慣于提前十分鐘
放學,因此后面的有些環節就沒有能夠充分的展開,如生字指導和集體背誦等。因此前面的一些花哨的環節可以再精簡一些,讓課堂更緊湊一些。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