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6-05
這是《太陽》觀課反思,是優秀的教學案例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生命 生命》觀課報告
5月19日,我們語文老師在錄播室聽了李宜杰老師生本課《太陽》,感悟很多。
值得我學習的地方:
首先,一進錄播室給人以煥然一新的感覺,因為往常學生都是整整齊齊地坐著,今天卻是分成4個小組,而且每個小組的桌子上都有一個話筒;更新鮮的是我們現場4個學習小組,電視屏幕上東校6個小組通過錄播系統,同時上課。真是新鮮啊。
第二,學生在課前都準備了智慧學習單,對所學內容做了充分的預習,小組的同學任務明確。匯報時,有條不紊,有讀書的,有解釋的,有補充的,有總結的,還有向同學挑戰的。真正成了學生的課堂。
第三,老師的語言非常精煉,沒有一句廢話。由淺入深地引導學生體會語言文字的微妙。
第四,孩子課下的自學富有成效,智慧自學單設計得非常好,從字詞的掌握,到課文內容的把握,到重點語句的理解,面面俱到。
值得思考的地方:
我們五年級觀察的是量表六,個體自學方面,感覺孩子所獲取的知識基本上課前所得,教師引導孩子討論思考時,孩子基本限于讀字、讀書,課堂思考不多,課本上也沒有什么標注。我就坐在孩子旁邊,我看了他們的書,有一個書上寫了一句話,有一個書上連一個字也沒有寫,孩子也沒帶筆記本,沒有坐筆記的習慣。
教師導學,教師導的很流暢,可是評價不很到位。如孩子的導學單,課文寫了哪兩個方面的內容,學生填的是“大和熱”,這是太陽的特點,應該是“太陽的特點和與人類的關系”,老師檢查了,可有些學生并沒有訂正;老師開始時說“課前自學一組三組做得最好,東校有一個組最好”然后頒章,好在哪里,老師怎么知道的,老師沒說,學生也不清楚。這些小細節也正是我們教學的難點,因為我們更多的是關注的課堂的流程,很難顧及到每個孩子的學習達成情況。
聽完后,我在思考,這節課,老師給了學生什么,學生學到了什么,學生最難忘的是什么。是不是,老師還是要給予,體現“學高為師老師”;然后營造氛圍,讓學生積極主動的學習,獲取新的只是和體驗。
如,關于說明方法,學生第一次接觸,名稱只是個接卸的符號,學生沒有什么感覺,老師是不是可以舉例:地球離太陽有多遠?答:很遠。問學生什么感覺,然后再引用書上的原句,讓學生體會數字說明的妙處。
太陽與人類的密切關系,學生理解的很籠統,沒有聯系自己的實際,可不可以讓孩子說說今天吃的東西,穿的衣服,然后很多都直接或間接來源于太陽。另外太陽的補鈣、殺菌、殺螨蟲,更是關系到每個孩子的健康。
這些知識孩子自學可能沒有關注到,老師是否可以用分享的形式告訴學生。讓學生對這些知識因為有了切身的體驗從而難以忘懷,對太陽也心懷感激。
總之,李老師領著我們做了一次有益的嘗試,給予我們很多的啟迪和思考,讓我對課堂有了更多的感悟,讓我不倦怠于昔日的課堂,讓我們的每節語文課都有新意。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