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6-05
這是《無言之美》教案,是優秀的教學案例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一次在朋友家做客,吃過飯天已大黑。快22點了,我們仍然聊興很高,忽然朋友連續撥了一串號碼,等了一會,傳來電話接通的聲音。只是接通之后卻不見她講話,電話的那一段也是靜悄悄的。
朋友的眼睛微微的閉著,一副悠然神往的表情。過了五,六分鐘,她把電話放下了,回頭對我一笑,說:“很奇怪吧?”
我點頭。
她說;“我在給我的母親打電話。”
我問:“那你們怎么不說話?”
她說:“我母親是聾啞人。”
我奇怪的問;“那她怎們能聽到電話鈴響呢?”
她說;“我母親電話就在床頭柜上,她每晚都側著睡,就是為了能看見來電話時話機上的來電顯示。其實那個電話就是我和我弟弟打,因為母親什么也聽不見,看見話機上的來電顯示就會知道是我或者是我弟弟。母親接電話的時候,雖然什么都不說,可那一刻我們知道我們和母親的心離的很近!有時我會深夜打電話回家,就是想知道母親有沒有睡,她睡著了就不會接電話了。”
我的心中忽然涌起了一種很深很深的感動,一下子想到了遠方的母親,我很久沒有給她打電話了。朋友打電話的事,就像一枚落入餓心中的石子,激起了我已久的親情。
朋友那一刻的無言,實在勝過千言萬語。她讓我看到了親情的另一種美麗,安靜深沉,卻又直指人心。這種美麗的親情就是我們眷戀著的一切,就是我們好好活著的理由!
很受感動。原來,關愛和親情可以用無言來表達。
人都應該善待自己的父母。但,多數人在年輕時忙于自己的事業和小家庭,有多少人能夠經常和父母在一起呢?有多少人經常給父母打電話呢!等到意識到時,多數都為時已晚,徒有后悔。
我從一畢業就在外地上班,原來離家還比較近,每年能回去很多次,但那是年紀較輕,回去后依舊受父母照顧。現如今離家六、七百里地,一年回不了幾次家。尤其是有了自己的孩子以后,回去的次數更少了,與父母待在一起的時間就不多。自己也知道應該常回家看看,但是一直不太重視,總是將工作和孩子作為理由。
看了這篇《無言之美》,我想起父母,不覺悲從心中來,父母都已是60靠后的年紀了,自己卻很少為父母做些什么,總是嫌父母嘮叨,思想守舊。可是不管以前還是現在,父母都是在盡自己所能為我們默默付出。而自己為父母有做了多少呢?
父母的愛如涓涓細流。
父母的恩情如滔滔海水。
而我回報給父母的有什么?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