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6-05
這是五上《3.桂花雨》教學設計,是優秀的教學案例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教學目標】
1.會認“籮、杭”2個生字,會寫“懂、蘭”等10個字,會寫“桂花、懂得”等4個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理解課文內容,分清文章的主次,能說出課文主要寫了一件什么事。
4.想象課文描寫的情景,體會作者喜歡桂花、搖桂花的樂趣和熱愛家鄉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難點】
1.能說出課文主要寫了一件什么事。
2.體會作者喜歡桂花、搖桂花的樂趣和熱愛家鄉的思想感情。
【教學時間】2課時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1.會認2個生字,會寫10個生字,會寫4個詞語。
2.朗讀課文,能說出桂花給“我”帶來的回憶。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激發興趣同學們,童年是美好的、幸福的、難忘的,回憶童年美好的事情更是一種享受,充滿了樂趣。讓我們一起走進作家琦君的童年小院,感受讓作者及她的母親魂牽夢繞的桂花吧。(板書課題,相機補充琦君的資料)
二、初讀課文,掃清字詞障礙 1.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標出自然段序號,把課文讀正確、讀通順。 2.出示生字、新詞卡片,讀準字音,認清字形。 3.指導書寫。
三、再讀課文,理清脈絡
1.默讀課文。思考: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桂花雨”是什么意思?(課文主要講了作者回憶童年故鄉的桂花和與桂花相關的生活場景。“桂花雨”是指好多桂花落下來,就像下雨一樣。)
2.劃分文章層次,理清文章脈絡。
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兒時在故鄉與父親賞花,獨愛桂花的香氣。
第二部分(第3~6自然段):故鄉院子里,寫了作者童年時與桂花有關的回憶,主要寫了作者與母親和鄉親們一起享受“搖桂花”的樂趣。
第三部分(第7~8自然段):遷居杭州給母親帶桂花,憶起故鄉童年時代的桂花雨。
第二課時
【課時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借助相關語句和資料,體會作者借桂花所表達的感情。(重難點)
2.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進一步體會作者的思想情懷。
【教學過程】
一、銜接導入
1.經過上節課的學習,哪位同學能說說桂花給“我”帶來了哪些美好的回憶?(小時候和父親賞桂花,給鄉親們送桂花、搖桂花,泡桂花茶和做桂花糕餅,在杭州撿桂花給母親……)
二、細讀課文,探究解疑
1.師:讀第2自然段,看看作者是怎么寫桂花的。(與梅花進行對比來突出桂花的香氣迷人。)如果讓你用一組關聯詞來連接句子,你會怎么說?桂花樹(雖然)不像梅樹那樣有姿態,樣子笨笨的,(但是)桂花的香氣很迷人。
2.師:那么,桂花的香氣到底是怎樣迷人呢?文中哪些語句最能體現桂花的香?說說從這些語句中你體會到了什么。
(1)出示句子:桂花盛開的時候,不說香飄……沒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思考:從哪些詞中可以體會出桂花的香?(從“不說、至少”體會到桂花的香氣傳的范圍廣,從“浸”字中體會到桂花的香氣濃郁。)思考:為什么用“浸”,不用“泡”或者其他的詞?(一個“浸”字,形象地寫出了桂花的香氣濃郁,其他詞則體現不出這種情境。)指導朗讀,帶著對桂花的喜愛之情,朗讀描寫桂花香氣的句子。
(2)全年,整個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氣里。(寫了桂花搖落后的花香。這時候有桂花的香氣,更有作者因為愛桂花而產生的美好感受。這一個“浸”字,則寫出了桂花香早已滲透在作者心里,滲透在作者對故鄉的美好記憶里。)
(3)杭州有一處小山,全是桂花樹,花開時那才是香飄十里。(杭州的桂花也是香飄十里,但是即使這樣,依然不是家鄉院子里的那種桂花香。)
3.過渡:聽了同學們剛才的朗讀,老師都沉醉在濃郁的桂花香里了。那么在作者的記憶里難以忘懷的僅僅是桂花香嗎?不,桂花帶給作者的快樂很多,但作者覺得最快樂的是“搖花樂”。出示句子:這下,我可樂了……我喊著:“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
(1)師:(配樂)下面老師帶你們一起去享受搖桂花的快樂,欣賞桂花雨的美麗。請大家閉上眼睛,想象桂花紛紛落下的情景,此刻的你就站在這棵桂花樹下,這繽紛的桂花雨飄落在你的頭上、身上,就像沐浴著溫和、舒適的春雨,你情不自禁地大聲喊起來——“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
(2)從這幅畫面中你體會到了什么?(作者對桂花的喜愛之情和搖桂花的快樂。)
(3)師:此時此刻,我們也都沉浸在搖桂花的快樂之中,你們能把這種快樂讀出來嗎?(自由讀——指名讀——齊讀)
三、回歸整體,總結全文:
1.“我”為什么要寫這篇文章?
2.在優美的音樂聲中朗讀全文,讀出作者對“我”和母親對家鄉、對家鄉的桂花的熱愛之情。帶著對課文的感悟和體驗回到課文,實質是學生對所學知識的鞏固和深化,也是對整體的回顧。
3.拓展練習。學習文中的表達方法,說一說你童年難與忘懷的人和事,或說一說你喜歡的植物或家鄉的特產。 四、品讀體會
1.家鄉的桂花樹才一棵,而杭州的小山上全是桂花樹,花開時香飄十里。母親卻說:“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鄉院子里的桂花。”這是為什么呢?(家鄉院子里的那棵桂花樹浸透了母親的心血和汗水,是母親生活乃至生命的一部分,是無可替代的。從中,我們可以看出母親愛自己的家鄉,所以特別愛家鄉的桂花。)
2.讀一讀閱讀鏈接中的內容,思考:只有母親想家了嗎?(不光是母親,作者琦君也想家了。母親用這句樸實的話表達了自己的思鄉情,琦君則是用飽含深情的文字來表達自己的思鄉情。)
3.“于是,我又想起了在故鄉童年時代的‘搖花樂’,還有那搖落的陣陣桂花雨。”這句話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又”字說明作者不止一次地想起故鄉童年時代的“搖花樂”和桂花雨,它們已經成為作者幸福童年里最美好、最耐人回味的記憶,它們寄托了作者對故鄉深深的思念。)
五、拓展延伸你最喜歡家鄉的哪一種景物,認真觀察后寫一寫,注意抓住典型事物表達對家鄉的熱愛。
【教學反思】
這是一篇文質兼美的散文,作者用抒情的筆調寫下了對故鄉和親人的思念以及對童年生活無比懷念的感情。文筆疏淡有致,令人回味。文首開篇明旨,寫小時候“我”喜歡桂花,因為它的香氣、童年的“搖花樂”,文章后半部分,寫母親思家鄉的桂花。
上課時,我把教學重點放在以下兩點:一、談話營造閱讀期待,感受桂花迷人的香。在具體教學中,抓住一個“浸”字,扣住花香,感受桂花香已經融入到了人們生活中的每一個細節。
二、享受“搖花樂”,體悟母親的思鄉情懷。借助朗讀,把文字化成一幅幅畫面,從畫面中點出這是思鄉之雨、回憶之雨。這樣的處理,主要是抓住了桂花的香、搖花的樂、花雨的美,牽出對童年的懷念,對故鄉的留戀,以上種種讓作者魂牽夢縈。
【板書設計】
愛桂花 香氣
3.桂花雨 搖桂花 歡樂
思桂花 思母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