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6-04
這是《范進中舉》教案,是優秀的教學案例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知識目標:
1、學會比較閱讀,從比較中欣賞文學作品,感知藝術形象。
2、了解運用夸張、對比的手法進行諷刺的藝術。
能力目標:
1、以培養自讀能力為主,訓練學生運用'比較法'進行分析的能力。
2、采用引伸法,讓學生變換思維角度,培養他們用聯系、發展的眼光看問題。
思想及情感目標:通過本課學習,使學生對封建科舉制度的腐朽與罪惡有進一步了解。
重點難點
1.重點:分析范進這一人物形象,領會小說中細節描寫對塑造人物形象的作用。
2.難點:理解范進中舉反而喜極發瘋這一現象。
欣賞本文的諷刺藝術。
教學時間:二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1. 故事導入:
乾隆下江南時按照慣例,大到官員,小到普通百姓都應到場迎送,可是當年卻有一個人以種種借口推辭不去,而是在家優哉游哉。大家知道是誰這么傲慢,連當朝天子都不放在眼里嗎?
2. 引出作者吳敬梓。簡單介紹其生平資料及作品《儒林外史》,引出其中最有名的一篇《范進中舉》。
板書課題: 范進中舉
[ 關于作品《儒林外史》:一部章回體長篇諷刺小說,是中國古典文學中諷刺藝術的最高峰,給后世的譴責小說以直接影響。它以整個封建社會為批判對象,以不同類型的封建知識分子為中心,通過對他們生活和心靈的描繪與剖析,勾畫了一群“儒林”的丑惡形象。]
二、整體感知
1. 速讀課文,結合課后第三題給課文劃分層次。
中秀才 胡屠戶“賀喜” (第 1 節)
中舉前(1--4節) 借盤纏 范進遭罵 (第 2 節)
斷炊煙 范進賣雞 (第3- -4節)
見報貼 范進發瘋 (第 5 節)
中舉后(5-12節) 打貴人 胡屠巴結 (第 6- -9節)
送賀禮 士紳附勢 (第10-12節)
三、分析社會環境的特點
1. 范進的生活在中舉前后有很大的改變,體現在哪些方面?
提示:分析書中的細節部分
附板書:
中舉前 ----窮困潦倒,受鄉鄰冷遇、丈人辱罵
今 (住茅草棚,賣雞買米,拱手作揖) 欺貧愛富
非
昔 趨炎附勢
比 (社會環境)
中舉后 ----丈人巴結,鄉鄰捧場,鄉紳附勢
2.提問:這篇小說里的環境描寫和《孔乙己》的有何不同?
提示:前者是顯性的,直接交代社會環境,而后者是隱性的,通過范進中舉前后他身邊的人對他態度的變化表現當時社會環境的特點。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回憶上節課內容概括社會環境的特點。
明確:欺貧愛富 、趨炎附勢
二、分析主人公范進
1.提問:課文是怎樣描寫范進的喜極發瘋的過程?
討論并歸納:范進喜極發瘋的過程可分作四層。
明確: 昏厥 → 瘋跑 → 跌倒 →瘋走集上
2 提問:課文寫范進的喜極而瘋說明了什么?
討論并歸納:在封建社會,讀書人一旦中舉,那就平步青云。范進末中舉前窮愁潦倒,受盡屈辱。中舉后,即能吐盡幾十年的苦水悶氣,從此將身價百倍,富貴榮華。因此,這是范進夢寐以求的,一旦到手,竟喜極而瘋。文章著重刻畫范進顛狂的丑態,揭露了封建科舉制度對讀書人的毒害。
3.提問:你認為主人公范進是怎樣一個人?
討論并歸納:范進是一個熱衷功名的下層知識分子,大半生窮困潦倒,到54歲才考進秀才。他中舉之前,窮得揭不開鍋,鄰里沒有一個借米周濟他。他地位卑微,受人歧視,岳父可以任意辱罵他。他中了秀才.社會地位才有所改變,可是胡屠戶對他的態度仍然十分粗野傲慢,臭罵他,訓斥他,他總是習慣的“唯唯連聲”,逆來順受,甘受屈辱。范進中了舉,情形就完全不同了。幾十年來的貧困、屈辱一旦過去,夢寐以求的功名富貴一旦出現,政治、經濟、社會地位一旦改變就使他驚喜得發了瘋。那可憎可笑的瘋癲形象被描繪得淋漓盡致,范進的喜瘋病被胡屠戶一罵一打治好后,他回憶瘋顛中的情景,別的都“昏昏沉沉”記不得,唯獨“記得是中的第七名”。課文刻畫了范進這個為功名利祿而神魂顛倒的典型形象。
4.小結
本文著力刻畫了范進這個熱衷科舉的下層知識分子的典型形象。描述了窮秀才范進中舉前后的生活經歷,深刻揭露并辛辣地諷刺了封建科舉制度,揭露了封建科舉制度的腐朽及其對讀書人的腐蝕和毒害。
三、分析胡屠戶形象
提問:胡屠戶是本文刻畫的又一主要人物.范進中舉前后,胡屠戶對他的態度發生了哪
些變化?課文從哪幾個方面寫出這些變化?表現胡屠戶是一個什么樣的人?
討論并歸納:
(l)語言描寫,(2)動作描寫, (3)細節描寫
小說對比描寫胡屠戶在范進中舉前后截然不同的兩種態度,形成鮮明的對比,使他的前倨后恭、欺貧愛富、趨炎附勢、嗜錢如命、庸俗自私的典型市儈的性格,。
四、提問:諷刺是本文突出的藝術特征,找找全文可笑的地方,想一想在笑的背后隱含著什么?
討論并歸納:
在笑的背后隱含著作者對科舉制度懷著深惡痛疾的態度,作者痛感科舉制度已把讀書人腐蝕到了不可救藥的地步。作者借小說人物的塑造,深刻揭露封建科舉制度的腐朽以及對讀書人的腐蝕和毒害。
五、小結
課文用對比的手法描寫范進中舉前后,特別是出榜那一天截然不同的境遇,著重刻畫范進顛狂的丑態與他周圍各色人等趨炎附勢的嘴瞼,批判的鋒芒不僅對著科舉制度而且指向整個封建社會。
六、延伸
試比較范進和孔乙己的命運有什么異同?
七、作業
請學習《范進中舉》中的描寫人物的方法,用幾句話寫一寫身邊的同學,請不要出現所寫同學的名字。(可以是語言描寫、動作描寫、神態描寫或細節描寫)
要求:寫出人物的特點。
課后小結: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范進中舉》是初中語文第五冊第五單元的講讀課。這是一個小說教學單元。本文承接魯迅的短篇小說《孔乙己》,是又一篇揭露封建科舉制度和封建文化教育對讀書人殘害的名著。節選自《儒林外史》,通過本文的學習,可以使學生對封建科舉制度的腐朽與罪角有更深的了解,同時還有利于學生在比較閱讀中欣賞、感知藝術形象。為提高學生閱讀和鑒賞文學名著的能力打下較好的基礎。
教材處理:
這篇文章內容生動、語言形象,在一課時教完,學生容易被其情節和語言所吸引,而不容易著眼于對思想性和藝術性的分析。因此,在教學中,教師應加強主導作用,引導學生不斷發展興趣,領會本文深刻的思想性和高度的藝術性。長課文尤其要注意精講,講求適當的取舍。本文的關鍵在'中'字上,要抓住這一關節點生發開來,以收'牽一發而動全身'之效,重點分析范進和胡屠戶兩個人物,并注意處理好與《孔乙己》一文的比較閱讀。
教學方法及手段:
采用學生主動手參與型教學模式,訓練運用比較法進行分析的能力。在教師適當的引導、點拔下,讓學生多讀多思多討論來共同完成本節課教學任務,并運用多媒體課件輔助教學。
教學效果反饋及學生素質培養情況預想:
1、以學生主動參與型教學方式授課,可以增強學生學習的興趣主主動性,并較好地培養學生獨立閱讀解答問題的能力。
2、練習口頭改寫,引導學生將所學的知識融會貫通,有利于培養他們創造性思維的能力。
3、培養學生進行比較閱讀的習慣,樹立聯系,全面看問題的辯證觀點。
板書設計:
范進 為功名利祿而神魂顛倒
封建科舉制度的腐朽與罪惡
胡屠戶 欺貧愛富,趨炎附勢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