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6-02
這是《花鐘》教學設計與反思,是優秀的教學案例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教學目標
1、認讀本課8個生字,能結合語境理解詞意。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有感情地朗讀第一節。
3、學習運用多樣的句式表達,培養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有效方法
教學重、難點:
1、理解不同的表達句式,對一些句子嘗試換一種說法。
2、理解課文內容,培養學生留心觀察事物的習慣。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趣導入
師:同學們,今天老師帶來了一個謎語,你們想猜嗎?(沒嘴說,
沒腳會走,發出指令,人人遵守。)
生:鬧鐘。
師:同學們真聰明,時鐘可以報時,大家知道嗎大自然中的花與可以報時,還有一位生物學家利用不同時間開放的花種在一起,做成了一個巨大的“花鐘”你們想知道嗎?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13課“花鐘”
師:板書課題,出示鐘面
二、初讀課文,感知文章,掌握生字
1、出示自學指導:
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難讀的地方多讀幾遍。
2、生自由讀課文。
3、小組討論。
4、指名讀句子。
(1)下午三點,萬壽菊欣然怒(nù)放。傍晚六點,煙草花從暮(mù)色中蘇醒。
(2)曇花的花瓣又大又嬌嫩,白天陽光強,氣溫高,空氣干燥(zào),要是在白天開花,就有被灼(zhuó)傷的危險。
(3)還有的花,需要昆(kūn)蟲傳播(bō)花粉,才能結出種子,它們開花的時間往往跟昆蟲活動的時間相吻(wěn)合。
(4)你只要看看什么花剛剛開放,就知道大致(zhì)是幾點鐘。
(5)長期以來,它適應了晚上九點左右的溫度和濕度,到了那時,便悄悄綻(zhàn)開的花蕾。
同學們讀得既準確又通順,讓我們帶著問題再來讀讀課文,看自己能讀懂什么。學完后,可以和同桌交流,還可以和前后桌同學交流。
5、老師指導學生理解文中出現的一些重點詞句,并說說作者這樣寫有什么好處。
三、理解感悟
1、自學指導:
課文中都給我們介紹了哪些花呢?它們大致在幾點種開放呢?讓我們一起來學習。
過渡:剛才,同學們學得太棒了!同學們都有點累了。咱們一起做個游戲輕松一下,好嗎?請同學們聽清游戲規則:看黑板上的鐘面。我說“什么花開了”,同學們告訴老師“是什么時間”。
(多媒體出示:牽牛花、薔薇……曇花)
2、小結:通過學習,我們知道了因為植物開花時間同溫度、濕度、光照及昆蟲活動有著密切的關系,所以不同植物開花時間不同。,組成花鐘。多有趣呀!讓我們再一起美美地讀讀課文吧。
3、大家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四、課外拓展(多媒體出示)
1、注意觀察周圍的花大概在什么時侯開放并做好記錄。
2、設計、制作一個美麗的花鐘。
《花鐘》教學反思:
《花鐘》一課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人教版第七冊第四單元中的一篇講讀課文,本課在教學過程中創設生動有趣的自主學習環境,引導學生在合作中積極、主動參與學習,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課文描寫了各種美麗的花兒爭芳斗艷的景象,揭示了自然界花兒的奧秘.在教學設計過程中,我根據學生的興趣結合文章的特點,創設情境,激趣導入,生動形象的多媒體課件展現在學生的眼前,讓學生感受到花兒的美麗和科學家做法的神奇。在教學課文第一段時,用飽滿、真摯的情感喚起學生的熱情和激情。“欣賞了這么美的句子,看到了這么多五顏六色的花,老師也想讀讀這段話,行嗎?”“聽了老師的讀,你有什么想法?你愿意讀讀嗎?”就這樣,學生的情感得到了熏陶、感染、升華,通過學生反復朗讀,教師又通過多媒體課件與學生進行游戲,從而學生更加產生了對各種花的喜愛,給學生一種身臨其境、倘佯在百花園中觀看花兒綻放的美姿,及對花鐘的好奇,提升了學生對語言文字的鑒賞水平。
在本課的教學中,不僅重視了基礎知識教學,注重語言的積累運用,注重朗讀、默讀等綜合感知的能力培養,還注重提高學生的想象力、創造力的培養,注重學生觀察能力的培養。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