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6-01
這是《桃花源記》第2課時教案,是優秀的教學案例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一) 合作交流,解讀探究。
1、 時空連線
〔師生活動〕老師扮做電視節目主持人,教室就是桃花源,學生都是桃花源的村民,進入《時空連線》節目。
(1) 現場采訪村民1。請問:您在這里生活多長時間了?你能為觀眾朋友介紹一下你們桃花源的環境嗎?
(2) 現場采訪村中年紀最大的長者(村民2)。請問:您老高壽?你們是怎么來到這里的?您知道現在是什么朝代嗎?
(3) 現場采訪一位“大姐”(村民3)。請問:能對我們觀眾說說你們桃花源居民風習嗎?
(4) 現場采訪村中最不愛說話的人(村民4)。請問:你想不想出去?為什么?
〔提示〕“村民”的回答,既要在理解原文的基礎上緊扣課文內容,又可有適當的、合理的想象。對村民4的采訪,既是活躍氣氛,也是鼓勵不善言辭的同學大膽發言。
(5) 在節目的最后,請桃花源的村民用一句話概括一下桃花源的特點。
2、 探究考證。
〔師生活動〕剛才,我們收看了“時空連線”節目。通過所見、所聞,我們知道桃花源實在是令人陶醉。它美在風景秀麗,美在民風淳樸、美在生活幸福,美在平等自由。不過,請同們想一想,在東晉時期,這么美的地方真的存在嗎?
(1) 請同學們查一查詞典,看看“控究”“考證”是什么意思。
(2) 要考證桃花源是否真的存在,同學們有哪些方法?
(3) 推薦班上最有權威的同學說說自己的見解。
(二) 總結反思,拓展延伸。
1、 總結反思。
“新課標”指出,閱讀是學生個人的行為,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時空連線”電視采訪情景的創設和“控究考證”方式的采用,都注重激發學生興趣,引導學生投身其間,樂此不疲,學生也會因此學得積極主動,思維活躍,課堂上也一定會時有極富個性的火花閃現。
2、 拓展延伸。
(1) 給下列加點注音。
豁( )然開朗 屋舍儼( )然 黃發垂髫( ) 便要( )還家 此中人語( )云 詣( )太守
(2) 寫出下列加點字的古今義。
阡陌交通 古義 今義
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 古義 今義
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古義 今義
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 古義 今義
(3) 解釋加點的字。
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 詣太守,說如此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 復前行,欲窮其林
聞之,欣然規往 便扶向路,處處志之
(4) 在課文中找出與詩句意思相同或相近的句子,填在橫線上。
贏氏亂天紀,賢者避其也。
往跡浸復湮,來紀遂蕪廢。
桑竹垂余蔭,雞犬互相聞。
童路縱行歌,斑白歡游詣。
(5) 填空。
《桃花源記》選自( ),作者( ),名( ),字( ),是東晉時代著名詩人。
(6) 在下列句中括號內填入省略的成分。
此人一一為( )具言所聞,( )皆嘆惋。余人各復延( )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數時,辭云。
( )問( )今是何世,( )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
(7) 桃花源人來此絕境后,為何“不復出焉”?
(8) 村人“皆嘆惋”的原因是什么?
(9) 桃花源人為什么不讓漁人向外人道?
(10)聯系全文,說說作者為什么要描寫出世外桃源這樣一個地方?
(11)世外桃源寄托了陶淵明怎樣的社會理想?這種理想對我們創建和諧社會有何借鑒意義?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