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5-31
這是《9.黃山奇石》說課稿,是優秀的教學案例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說起《黃山奇石》這篇課文,大家一定不會陌生!在我10幾年的教學生涯中,已經幾次與她結緣。記得10年前與她相遇的時候,出現在浙教版的三年級下冊,而如今她卻在人教版的二年級上冊。在這幾次的相遇中,我對這篇教材有三點認識:
一、 從新老教材的比較看,那時她是一篇典型的學法指導、寫法遷移的中段課文。而現在這篇課文幾乎沒有什么大的改動卻足足提前了3個多學期,出現在了人教版低段二上冊第一單元的課文中。教學需要新的目標和定位。
二、 從教學的實踐看,這篇課文對于剛從一年級上來的孩子來說,無論是認知水平還是閱讀能力都存在一定的差距。
三、 從整個單元的課文安排看,這個單元可謂是秋的詩篇,課文語言朗朗上口,生動活潑,富有情趣,唯有這篇課文,與秋沒有直接的關聯,語言表達長句占多,不很淺顯,有一定的理解難度。
《黃山奇石》這篇課文即有抽象概括的描寫--那里景色秀麗神奇,又有具體形象的描寫--仙桃石,猴子觀海等4種奇石。從表達的形式上看,有3個特點, 1、名字有趣味,2、形式有變化, 3、層次有推進。我把本課分成了2課時進行教學,下面我來說說第一課時的教學,先說教學目標:
1、 讀通課文,會認“尤其”等14個生字,會寫“區”4個生字。
2、 知道介紹石頭有兩種方法,感受仙桃石和猴子觀海的神奇、有趣。
3、 培養朗讀、感悟和運用語言表達的能力。
根據教材特點和目標,我確定了這樣的教學方法:緊扣文本,提升實效,字詞教學,分層推進,以讀促悟,言意兼得,關注表達,聚焦發展。下面說教學流程:
一、復習導課,走近奇石。
復習〈識字1〉游戲導入從“山河壯美”引出第一段:聞名中外的黃山風景區,在我國安徽省的南部。那里景色秀麗神奇,尤其是那些怪石,有趣極了。
(意圖說明:1、用游戲的方式復習舊知,又建立新舊知識的聯系。2、簡潔明快,自然過度。2、突現低段閱讀課導課環節的語文味。)
“區”生字的指導方法。解決這句話中的其他三個生字安、尤其引出那就是課題,那些有趣的怪石就是〈黃山奇石〉。
這些黃山奇石都藏在哪兒呢?自由讀課文找一找。
二、讀通課文,初識奇石。
在孩子們自讀課文以后,我分步出示詞語,第一步為課文中出現的帶生字的詞語。接著第二步出示詞語,石頭的名稱,黃山的這些石頭中,你最喜歡哪一塊呢?在課文中找一找,把你最喜歡讀讀給大家聽。
(意圖說明:集中識字,與分散識字結合,提高了識字教學的效度。)
三、品讀課文,欣賞奇石
1、出示第3段,你覺得這是一只怎樣的猴子?又是從這段話的哪些字詞中感受到的?
2、接著,導語引出這么有趣的猴子它最喜歡吃的是“仙桃”出示第二自然段,說說為什么叫它仙桃石呢?從“飛”“落”等字詞中感受“仙氣”。
3、出示2、3兩段,點紅石頭的名字,你發現了什么?小結:原來介紹石頭有兩種不同的方法,可以是名字在前面,樣子在后面;也可以是樣子在前面,名字在后面。
意圖說明:
1、 《新課標》指出,朗讀是第一學段閱讀教學的重點。在這個環節的教學中,我引導孩子們通過各種形式的朗讀,激發個性化的感悟,實現了以讀促悟,孩子的感悟又通過朗讀反哺文本。
2、 關注語言形式,體現語文課程的實踐性特點,在語言實踐中引領學生提高言語的表達能力,努力實現課文這個例的增值。
3、 對教材目標的準確把握,為下節課的介紹奇石、說奇石做準備。
四、 復習鞏固
黃山風景( )景色秀麗神奇,( )( )是那些奇形怪狀的( )石,深深地吸引了我們。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