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5-31
這是《11、廉頗藺相如列傳》教學(xué)案例,是優(yōu)秀的教學(xué)案例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xué)習(xí)。
一、漢字溯源
間:間至趙矣
“間”字是個(gè)會(huì)意字。其篆文的寫法是兩扇門間一個(gè)“月”(后來“月”字簡化寫作“日”),表示由門隙可以望見明月,所以“間”的本義是間隙、空隙,比如《史記·管晏列傳》:“妻從門間而窺其夫。”這里的“從門間而窺”就是“從門縫中看”的意思。由本義又可引申為“隔閡”,如《韓詩外傳》:“使其君臣有間,然后可圖。”由“隔閡”的使動(dòng)用法又可派生出“離間”之義。由“間”的本義“間隙、空隙”細(xì)長的特點(diǎn),還可引申為“小路,便道”之意,在“間至趙矣”句中,“間”用作狀語,可理解為“從小路”。
二、詞法探究
曲:曲在趙
“曲”的甲骨文字形是“ ”,是一種彎曲的東西,它的本義就是“彎曲”,與“直”相對,比如“其曲中規(guī)”。
漢語作為一套象形文字,形象具體是其重要特征,常常以實(shí)的形式表示虛的觀念,以具體的形象表達(dá)抽象的內(nèi)容。因此具象的“彎曲”又可抽象為人性格的“不正直”、“偏邪”,也就是說,人的“不正直”、“偏邪”的性格這一抽象語義,可由“曲”進(jìn)行形象化的表達(dá)。在“曲在趙”句中,“曲”則由“不正直”、“偏邪”引申為“理虧”之義。
三、因文解詞
必:王必?zé)o人,臣愿奉璧往使
“必”的甲骨文字形是“ ”,這是個(gè)象形的斧柄。因?yàn)楦^綁在斧柄上,一定要固定牢,因此可引申為“定”義,所以,我們常將“必定”并稱。后來又轉(zhuǎn)化成為副詞“一定”、“定然”之義。由“必定”又可引申為“果真”之義。
那么教材為什么將句例句中的“必”解釋“倘若,假如”而不是“必定”呢?試想,藺相如作為一個(gè)宦者令的“舍人”,面對一國之君,怎么能說出“趙國必定無人出使秦國”這樣有損國威的話來呢?而“必定”正是“表示判斷或推論與確鑿與必然”;而“果真”,可理解為“如果真的”,是一種假定的萬一的情況。因此,根據(jù)課文語境,例句譯為“倘若,假如”、“萬一”才是合情理的。
幼兒園學(xué)習(xí)網(wǎng) | 聯(lián)系方式 | 發(fā)展歷程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quán)所有 備案編號(hào):粵ICP備14102101號(hà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