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5-29
這是一年級上冊語文第17課《雪地里的小畫家》教學設計,是優秀的教學案例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認識11個生字,并且認識2個偏旁“蟲、目”。
(2)了解課文內容,知道小雞、小鴨、小狗,小馬這四種動物爪子的不同形狀及青蛙冬眠的特點。
2、過程與方法: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養成認真仔細觀察的習慣,培養喜歡小動物,熱愛自然的思想感情。
重點與難點:
重點:識字,寫字,背誦課文;
難點:通過讀課文學到常識。
教學準備:
1、小雞、小鴨、小狗、小馬4種動物及其腳印的圖片;竹葉、楓葉、月牙、梅花的圖片。雪景圖
2、課件。
課時安排:一課時
【教學過程】 情境創設,激發興趣,引入文本。 謎語導入:小小白花天上栽,一夜北風花盛開。千變萬化六個瓣,飄呀飄呀落下來。
現在無數的雪花從天上飄落下來,房上、樹上到處一片白,你們喜歡下雪嗎?大雪過后你們喜歡玩什么?
今天動物王國來了一群“小畫家”她們也非常喜歡雪地,要在這白茫茫的大地上舉行一次畫展,你們想知道哪些有關畫展的情況呢?
學生提出問題
(1、都來了哪些小動物?2、他們都畫了什么?3.他們用什么畫的?誰畫的最好?)
今天我們就來學習17課,雪地里的小畫家。
二、初讀課文感知內容,自主識字。
1、請同學們自己讀課文,把書124頁的生字在課文中圈出來,再讀兩遍。一要讀準字音。
小組合作,說說你是用什么方法記住這些字的。
2、小組展示交流,抽查詞語并組織評價
三、創設情境,品讀課文,理解內容。
1、多媒體出示課文第一句“下雪啦,下雪啦!”
如果小朋友甜甜地睡了一夜,第二天早晨打開門一看,我們這里也下雪了,這時你一定會高興地叫起來喊爸爸媽媽來看,你會怎么喊呀?”請同學們一起懷著看到雪的興奮心情讀這句話。生齊讀。
2、多媒體出示課文第二句“雪地里來了一群小畫家。”
(1)指名讀課文第二句話。
A、課文中哪個詞語說明來了很多小動物?(一群)
B、你們看!(師將小雞的圖片貼在黑板上)一個能叫“一群”嗎?那兩個呢?
(師將小鴨的圖片貼在小雞的旁邊)。那趕緊讓小狗和小馬都過來吧!
(師將小動物們都貼在一起)這樣才叫“一群”。
(師出示“一群小畫家”的卡片,生齊讀)記住了,只有三個或三個以上我們才能稱他們是“一群”。
C、拓展詞匯,豐富語言積累。生活中我們還能說一群什么?
(5)齊讀第1、2句。(同時指導朗讀,讀出高興的語氣。)
3、學習課文第三句“小雞畫竹葉,小狗畫梅花,小鴨畫楓葉,小馬畫月牙。”
(1)指導學生找出小畫家都畫了什么,讀出相關語句。
(2)為什么說“小雞畫竹葉,小狗畫梅花,小鴨畫楓葉,小馬畫月牙”呢?
A、(出示小雞的腳印和竹葉)引導學生仔細觀察圖片。
B、小雞的腳印像什么?(竹葉)
句式訓練:因為小雞的腳印像竹葉,所以說小雞畫竹葉。
C、教師依次出示“小狗的腳印”和“梅花”,“小鴨的腳印”和“楓葉”,“小馬的腳印”和“月牙”的圖片。
讓學生仿照例子用“因為……像……,所以說……”的格式練習說話。(強調說一句完整的話)
D、鞏固練習,教師出示“填一填、練一練、貼一貼”。(學生自主合作完成練習)
4、學習課文第四句“不用顏料不用筆,幾步就成一幅畫。”
(1)指導學生找出文中小畫家作畫的相關語句。
(2)原來這些畫就是小動物們用腳踩出來的小腳印。
(多媒體出示小畫家作畫的過程——在雪地中踩出小腳印)
(3)激發想象,拓展思維。引導學生說出想對小畫家說的話。
(4)指導朗讀第3、4句,讀出輕松、高興、自豪的語氣。
5、出示課文第五、六句“青蛙為什么沒參加?他在洞里睡著啦!”
(1)在雪地里畫畫可真有趣!可是有一個小伙伴卻沒有來,它是誰?
(2)青蛙為什么沒來,他在哪兒呢?(出示青蛙冬眠的圖片)
(3)教師解疑——冬眠。一些像小青蛙這樣的冷血動物到冬天來臨時,為了保持自己的體溫,
就待在洞里不吃不喝,第二年春天才出來,這種現象就叫冬眠。
(4)指名讀課文最后兩句。
(5)指導朗讀。噓!(教師做一個表示小聲點的動作)你們這么大聲不是要把小青蛙吵醒啦!再讀一讀!
(學生的聲音變得輕輕地)
(6)你還知道哪些冬眠的小動物嗎?(課外拓展,生自由交流后教師再出示其他動物圖片)
四、指導朗讀,回顧全文。
雪地里的小畫家玩得多快樂!他們給這美麗的雪地增添了無限的生機與活力。讓我們趕緊去雪地里找他們吧!
五、課堂總結,課外拓展。
雪地里因為有了這群小畫家熱鬧極了!知道嗎?當小雞、小鴨、小狗、小馬他們走后,雪地里又來了許多小動物,他們又畫下了什么呢?課后自己去找一找答案吧!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