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5-28
這是《陳情表》重點字詞翻譯練習,是優秀的教學案例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一、閱讀《陳情表》第3段,翻譯加點的字或劃線的句子的意思。
1、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
2、猶蒙矜育,況臣孤苦,特為尤甚。且臣少仕偽朝,
3、歷職郎署,本圖宦達,不矜名節。今臣亡國賤俘,
4、至微至陋,過蒙拔擢,寵命優渥,豈敢盤桓,
5、有所希冀!但以劉日薄西山,氣息奄奄,人命危淺,朝不慮夕。
6、臣無祖母,無以至今日,祖母無臣,無以終余年,祖孫二人,更相為命,是以區區不能廢遠。
二、基礎題:
1、下列詞語中加點的字,每對讀音都不相同的一組是( )
A.悼念/倒爺 俘虜/擄掠 非難/難免 B.蛻化/褪色 蹉跎/嗟嘆 果脯/胸脯
C.熾熱/炙烤 訣別/聯袂 創傷/開創 D.殲滅/慳吝 犒勞/蒿草 押解/解差
A. dào/dǎo lǔ nàn/nán B. tuì cuō/jiē fǔ/ pú
C. chì/zhì jué/mèi chuāng/chuàng D. jiān/qiān kào/hāo jiè
2. 下列各句中,沒有語病的一句是( )
A.盡管災區各級財政都有困難,但各個部門還是積極籌措資金,采取發放補助等方式,提高干部群眾的經濟狀況,緩解他們的生活問題。
B.“網絡問政”制度的設立,不僅有利于政府隨時接受輿論監督,提高行政效率,而且有助于民眾更加便捷地參政議政,維護自身的權利。
C.2008年底,由13家部委聯合制定的指導中國乳業未來發展的《奶業整頓和振興規劃綱要》的出臺,這是在深入分析我國乳業發展情況后,對振興我國奶業發展提出的總體規劃。
D.劉效祖的散曲創作,雖然具有曠達灑脫、質樸通俗、清新活潑等特點,但其善用“俳體”中“短柱體”的特點,也值得一提。
3. 下列各句中,沒有語病的一句是( )
A.此次賽事看點頗多,上屆冠軍得主丹麥選手佛羅斯特有可能在決賽中與印尼老將蘇吉亞相遇,他們將上演一場爭奪冠亞軍的好戲。
B. 蘭考縣棄嬰收養所火災在成為公眾關注焦點以后,民政部下發通知,要求用一個月時間,在全國開展一次個人和民辦機構收留孤兒情況大排查行動。
C.6月份以來,樓市趨于活躍,投資投機性需求卷土重來,限購、停貸等措施短期內將對不合理的購房需求產生明顯的抑制作用,并對市場的“恐慌心理”有積極作用。
D. 面對資源漸趨枯竭、環境污染嚴重的嚴峻局面,要實現持續發展的目標,我們必須樹立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生態文明理念。
10.閱讀下面的詩歌,然后回答問題。(7分)
登舍身臺 [明]戚繼光
向來曾作舍身歌,今日登臨意若何?
指點封疆余獨感,蕭疏鬢發為誰皤?
劍分胡餅從人后,手掬流泉己自多。
回首朱門歌舞地,尊前列鼎問調和。
【注】①戚繼光,明代抗倭名將;“舍身臺”在河北遵化。 ②封疆:詩中指邊界。③皤:白。④胡餅:即燒餅,指干糧。⑤列鼎:列鼎而食,指權門的豪華生活;調和:菜肴的味道。
(1)本詩前三聯刻畫了一個怎樣的形象,試作簡要分析。(4分)
答: 。
(2)本詩后四句主要采用了哪種表現手法,請簡要分析?(3分)
答: 。
三、默寫:
逮奉圣朝, 。前太守臣逵, 察臣孝廉;后刺史臣榮,舉臣秀才。臣以供養無主, 辭不赴命。詔書特下,拜臣郎中,尋蒙國恩, 除臣洗馬。猥以微賤,當侍東宮,非臣隕首所能上報。 臣具以表聞,辭不就職。 , ; 郡縣逼迫,催臣上道; , 。臣欲奉詔奔馳,則劉病日篤,欲茍順私情,則告訴不許。 臣之進退, 。
四、閱讀下面的文章,完成16~19題。
母 親
莫 言
①我五歲的時候,正處于中國歷史上一個艱難的歲月。生活留給我最初的記憶是母親坐在一棵白花盛開的梨樹下,用一根洗衣用的紫紅色的棒槌,在一塊白色的石頭上,捶打野菜的情景。綠色的汁液流到地上,濺到母親的胸前,空氣中彌漫著野菜汁液苦澀的氣味。那棒槌敲打野菜發出的聲音,沉悶而潮濕,讓我的心感到一陣陣地緊縮。
②這是一個有聲音、有顏色、有氣味的畫面,是我人生記憶的起點,也是我文學道路的起點。這個記憶的畫面中更讓我難以忘卻的是,愁容滿面的母親,在辛苦地勞作時,嘴里竟然哼唱著一支小曲!我母親她一生中遭受的苦難,真是難以盡述。戰爭、饑餓、疾病,在那樣的苦難中,是什么樣的力量支撐她活下來,是什么樣的力量使她在饑腸轆轆、疾病纏身時還能歌唱?我在母親生前,一直想跟她談談這個問題,但每次我都感到沒有資格向母親提問。
③有一段時間,村子里連續自殺了幾個女人,我莫名其妙地感到了一種巨大的恐懼。那時候我們家正是最艱難的時刻,父親被人誣陷,家里存糧無多,母親舊病復發,無錢醫治。我總是擔心母親走上自尋短見的絕路。每當我下工歸來時,一進門就要大聲喊叫,只有聽到母親的回答時,心中才感到一塊石頭落了地。有一次下工回來已是傍晚,母親沒有回答我的呼喊,我急忙跑到牛欄、磨房、廁所里去尋找,都沒有母親的蹤影。我感到最可怕的事情發生了,不由地大聲哭起來。這時,母親從外邊走了進來。母親對我的哭泣非常不滿,她認為一個人尤其是男人不應該隨便哭泣。她追問我為什么哭。我含糊其詞,不敢對她說出我的擔憂。母親理解了我的意思,她對我說:“孩子,放心吧,閻王爺不叫我是不會去的!”這是一個母親對她的憂心忡忡的兒子做出的莊嚴承諾。現在,盡管母親已經被閻王爺叫去了,但母親這句話里所包含著的面對苦難掙扎著活下去的勇氣,將永遠伴隨著我,激勵著我。
④在那些饑餓的歲月里,我看到了許多因為饑餓而喪失了人格尊嚴的情景,譬如為了得到一塊豆餅,一群孩子圍著村里的糧食保管員學狗叫。保管員說,誰學得最像,豆餅就賞賜給誰。我也是那些學狗叫的孩子中的一個。大家都學得很像。保管員便把那塊豆餅遠遠地擲了出去,孩子們蜂擁而上搶奪那塊豆餅。這情景被我父親看到眼里。回家后,父親嚴厲地批評了我。爺爺也嚴厲地批評了我。爺爺對我說:嘴巴就是一個過道,無論是山珍海味,還是草根樹皮,吃到肚子里都是一樣的,何必為了一塊豆餅而學狗叫呢?人應該有骨氣!他們的話,當時并不能說服我,因為我知道山珍海味和草根樹皮吃到肚子里并不一樣!但我也感到了他們的話里有一種尊嚴,這是人的尊嚴,也是人的風度。人,不能像狗一樣活著。
⑤饑餓的歲月使我體驗和洞察了人性的復雜和單純,使我認識到了人性的最低標準,使我看透了人的本質的某些方面。我的父母、祖父母和許多像他們一樣的人,為我樹立了光輝的榜樣。這些普通人身上的寶貴品質,是一個民族能夠在苦難中不墮落的根本保障,也正是文學的靈魂。 (選自《人民日報》,有刪改)
16.文章第①段,母親捶打野菜情景的描寫很有特點,試分析文章從那些方面作了描寫?(5分)
17.第③段中,畫曲線句子“有一段時間,村子里連續自殺了幾個女人,我莫名其妙地感到了一種巨大的恐懼。”在行文上有何作用?(6分)
18.本文題目為“母親”,但文中又用了不少文字寫了父親和爺爺,請結合全文探究作者這樣安排的原因?(6分)
19.下列這篇散文的賞析,不正確的兩項是(4分)( )( )
A.本文通過回憶母親在苦難日子里頑強生活的勇氣與信念及對我的啟悟與激勵,表現了母親的堅韌、勤勞、樸實與偉大,字里行間流露出對母親的由衷感激和尊敬。
B.文章第二段“愁容滿面的母親,在辛苦地勞作時,嘴里竟然哼唱著一支小曲!”,體現了母親不逃避困難和不幸,樂觀頑強地面對困難的堅毅品質,讓我敬佩。
C.本文教育人們無論多么艱難也要活下去,在那些饑餓的歲月里,許多因為饑餓而喪失了人格尊嚴的行為那是可以理解和可行的。
D.作者認為許多像母親一樣的普通人身上的寶貴品質,是一個民族能夠在苦難中不墮落的根本保障。
E.文章寫了爺爺、父親都“嚴厲地批評了我”,目的是為了反襯母親對自己教育的缺失,在那些艱苦的歲月里,母親只顧用自己的勤勞來維持一家人的生活,無暇顧及我。
五、背下邊的字音與成語:
T
趿拉tā 鞭撻tà 拖沓tà
拓片朱拓 拓本tà 忐忑tǎntè 絲絳tāo
謄寫téng 剔除 挑剔tī 醍醐灌頂tíhú
風流倜儻tìtǎng 警惕tì 孝悌tì
恬靜tián 暴殄天物tiǎn 忝列tiǎn
輕佻tiāo 千里迢迢tiáo 黃發垂髫tiáo
眺望tiào 彤云密布tóng 慟哭tòng
荼毒生靈tú 水流湍急tuān 頹廢 頹唐tuí
蛻化 蛻變tuì 臀部tún 囤積tún
金柝tuò 唾手可得 唾棄tuò
調 ①tiáo 調皮 調解 ②diào調查 調動 曲調
帖 ①tiē 姓帖 熨帖 妥帖 服服帖帖俯首帖耳
②tiě 請帖 一帖藥 帖子
③tiè 字帖 碑帖 畫帖
背成語: 鑠石流金:喻天氣極熱。亦作“流金鑠石”。 絲絲入扣:喻做得十分細膩準確(多指文章、藝術表演等)。 莘莘學子:指眾多的學子。 司空見慣:(中)看慣了就不覺得奇怪。 斯文掃地:指文化或文人不受尊重或文人自甘墮落。 死得其所:(褒)形容死得有意義、有價值。 死灰復燃:(貶)比喻已經停息的事物又重新活動起來(多指壞事)。 死于非命:遭受意外的災禍而死亡。 四面楚歌:比喻被團團包圍,處于孤立無援的境地。 隨波逐流:比喻自己沒有一定的立場和主見,只是隨著別人或潮流走。 隨聲附和:形容自己沒有主見,別人說什么,自己跟著說什么。 泰然自若:(褒)形容在使人十分為難的或煩亂的情況下表現得沉著冷靜和鎮定。 泰山北斗:比喻德高望重或有卓越成就而為當世所瞻仰矚目的人。 貪天之功:(貶)把天然所成之功歸為自己所有。泛指把集體或他人的功勞都記在自己的名下。 曇花一現:喻稀有的事物或顯赫一時的人物出現不久即消逝。 談笑風生:談話的興趣濃厚,談話的內容生動幽默,有說有笑,使聽的人感到輕松而投入。 談笑自若:在緊張或危急情況下,也能與平常一樣以極其自然的神態談論歡笑。 嘆為觀止:贊嘆觀賞的對象精妙之極、完美之至。 堂而皇之:①形容公然,大模大樣或不加掩飾。②形容體面或氣派大。 螳臂當車:(貶)比喻自不量力,招致失敗。 滔滔不絕:①形容大水滾滾;②(貶)形容話多,連續不斷。
參考答案:
1、答【C】
2.B(A.“提高……狀況”搭配不當,可把“提高”改為“改善”,或把“經濟狀況”改為“生活水平”。“緩解問題”也不搭配。C、主語和賓語搭配不當。“出臺是總體規劃”,應刪去“出臺”前面的“的”。D、關聯詞使用不當,應該把“雖然”改為“除了”,去掉“但是”。)
3.D.(A“爭奪冠亞軍”不合常理; B 改為在蘭考縣棄嬰收養所火災成為公眾關注焦點以后;C應為對消除市場的“恐慌心理”有積極作用。)
4、(1)(4分)
【參考答案】詩的前三聯給我們展示了一個為國為民盡心竭力的愛國將軍(將領)形象。向來立志為國“舍身”;不顧鬢發“蕭疏”斑白來為國保護“封疆”(鎮守邊關);身先士卒,與將士們同甘共苦。。
(2)(3分)
(2)使用對比手法。將眼前將士們風餐路宿的艱苦生活(吃著只有用劍才能分開的燒餅,喝著涼涼的山泉,就感到很滿足了)與王公權貴的醉生夢死(品嘗著山珍海味,還嫌不夠味)進行對比,表達了對王公權貴(的醉生夢死)的不滿(批判、諷刺)。
(或:虛實對比,實寫眼前將士們風餐路宿的艱苦生活,虛寫王公權貴的醉生夢死。如果答“虛實結合”并有分析給2分)
16.從聽覺、視覺、嗅覺方面描寫母親捶打野菜的情景,構成了一幅有動作、有聲音、有顏色、有氣味的勞動場面。(5分,意思對即可)
17.(1)結構上照應前文“正處于中國歷史上一個艱難的時期”,引出下文我對母親的擔憂;(3分)(2)內容上體現生活的艱難、人性的脆弱,反襯母親的堅強。(3分)
18.(1)從內容上,為了更好地全面地揭示普通人身上的寶貴品質,豐富了文章內容;如果不寫父親、爺爺,內容就顯得單薄。(2)從人物形象上,母親和父親、爺爺相互映襯補充,為我樹立了光輝的榜樣。(3)從主旨上看,我的母親教育我,人要忍受苦難,不屈不撓地活下去;我的父親和爺爺又教育我,人要有尊嚴地活著,互為補充,文章有厚重感。(每點2分)
19.C E(C“許多因為饑餓而喪失了人格尊嚴的行為那是可以理解和可行的”錯。E“目的是為了反襯母親對自己教育的缺失……無暇顧及我”錯。)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