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5-25
這是《祝福》教學教案設計,是優秀的教學案例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一、文本分析
本文選自蘇教版高中語文必修二第四專題“慢慢走,欣賞啊”。
本文的主要內容是:以主人公祥林嫂不幸的一生為主線,無情地揭露封建社會吃人本質以及無聊看客的丑陋嘴臉。
本文的特點是:
本文有四大典型特點:
第一:主題典型,對以封建禮教為代表的封建文化進行反思和批判;
第二:人物典型,塑造了祥林嫂這么一個寡而再嫁、夫死子亡、為人遺棄的命運悲劇和社會悲劇交織一生的悲劇形象:
第三:情節典型,先以兩個視角分述,將故事變得介乎真實和虛構之間;次用倒敘寫法,寫出祥林嫂起伏變化但是最終走向毀滅的人生。
第四:環境典型,以魯鎮為中心,鄉下為陪襯,描寫出文化世界下冷漠的黑暗現實。
二、學生分析
學生需要從中學到的是:作者對人物外貌的精巧描寫,兩個視角下的倒敘敘事方法,以及對冷漠人性的無情批判。
高一的學生已經基本具備了相應的學習基礎,其中,在認知上,對小說三要素人物、情節和環境已經有一定認識;在情感上,對人世間的人情已經有了初步的體會。
學生需要采用的學習方法有:誦讀法、探究法、體驗法等自主學習的方法。
三、目標闡述
1.知識與能力
第一, 能說出祥林嫂形象的特點和借此表現的主題;
第二, 能解釋情節設置的特點和表現主題的作用;
第三, 能闡釋環境的特點和對表現主題的作用。
2.過程與方法
第一, 能在理解本文內容的過程中,運用探究的方法;
第二, 能在體會小說情感的過程中,運用誦讀的方法。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第一, 能感受祥林嫂命運的悲苦和精神的孤寂;
第二, 能體會作者對祥林嫂命運的深切同情和對封建禮教文化的深刻批判。
4.教學重點:
能說出祥林嫂形象的特點和借此表現的主題。
5.教學難點:
能體會作者對祥林嫂命運的深切同情和對封建禮教文化的深刻批判。
6.教學方法:
講授法、提問法服從于學生學習需要的方法。
四、過程設計
(一)激發興趣,導入新課。
魯迅先生曾經有一句話,非常有名,輾轉表述,大概就是“所謂悲劇,就是把美好的東西毀滅給人看。”。
今天,我們將非常有幸地認識魯迅先生筆下最著名的悲劇角色祥林嫂,通過她一生的命運起伏,來探究一下我們的大文豪是怎樣“把美好的東西毀滅給人看”的。
這一步的設計目的是:激發同學們的學習興趣,順利進入教學環節。
(二)探究主題,感受“祝福”。
本環節分成兩步,首先讓同學們概括小說的主要內容,把握時間、地點、人物、情節等要素。
然后讓同學們通過內容來探究小說的主題,把握“封建禮教”、“吃人”、“看客”等關鍵詞。
每個步驟耗時三分,首先由學生自主思考,記錄思考成果;然后小組交流,形成小組最好答案;教師先進行隨機抽查,隨后討論后檢查小組成果,對最終答案的要求是:簡潔、準確、全面。
此過程教師應該注意,讓學生先把握課文內容,再進行主旨提煉。避免學生想當然地依據以往經驗,進行所謂的“反封建”的總結。學生談論觀點,要以事實說話。
我的設計意圖是:對文章的主旨和內容有一個大概了解,鍛煉學生語言概括能力。
(三)再現人物,走進“祝福”。
本環節分成兩步,首先讓同學們概括小說人物的特點,特點總結要以兩字為宜,有理有據。
然后我將讓同學們探究人物對主題顯現所起到的作用,要結合實例具體分析。
每個步驟耗時三分,首先由學生自主思考,記錄思考成果;然后小組交流,形成小組最好答案;教師先進行隨機抽查,隨后討論后檢查小組成果,對最終答案的要求是:簡潔、準確、全面。
此環節中,教師應該首先進行舉例說明。比如以“魯四老爺”為例,特點總結是“迂腐”,舉例是大罵康有為等事;作用是具有象征意味,是封建禮教的維護者,充當殺死祥林嫂的“劊子手之一”。
我的設計意圖是:讓學生熟悉小說的人物刻畫,鍛煉其分析能力。
(四)還原情節,敘述“祝福”。
本環節分成兩步,首先讓同學們探究故事情節設置的特點,把握兩個視角的轉換以及倒敘手法。
然后讓同學們探究故事情節如此設置的作用,把握虛實結合、設懸念等寫作技巧。
每個步驟耗時三分,首先由學生自主思考,記錄思考成果;然后小組交流,形成小組最好答案;教師先進行隨機抽查,隨后討論后檢查小組成果,對最終答案的要求是:簡潔、準確、全面。
此環節教師應注意,本文除了采用明顯的倒序手法之外,小說敘述視角的轉變也很重要;比如在文章開頭使用第一視角,使得故事變得“非常真實”,倒序部分使用第三人稱視角,使得人物命運遭遇變得清晰可以觸摸。這種高超的敘述技巧,遠遠比所謂倒敘,更為重要。
我的設計意圖是:讓同學們探究小說悲劇效果產生的一些奧秘,鍛煉其寫作技巧。
(五)探究環境,勾勒“祝福”。
本環節分為兩步,首先讓同學們探究小說環境的特點,要區分出魯鎮和鄉村兩個大環境,并結合課文內容。
然后我將讓同學們探究環境對表現主題的作用,要結合實例分析。
每個步驟耗時三分,首先由學生自主思考,記錄思考成果;然后小組交流,形成小組最好答案;教師先進行隨機抽查,隨后討論后檢查小組成果,對最終答案的要求是:簡潔、準確、全面。
對于環境的總結,學生要能區分出“魯鎮”這個顯性環境,以及“鄉村”這個隱性環境。魯鎮是封建文化的代表,以禮教殺人,殺人于無形;鄉村則是個禮教淡漠,但是同樣粗俗野蠻的地方,保留著太多非人的習俗。祥林嫂無法存活于鄉村,最終慘死于魯鎮,既表現了社會中文明與野蠻交織的矛盾,又深刻揭示了文明的虛偽面紗。
我的設計意圖是:讓同學們了解小說的典型環境,鍛煉其歸納概括能力。
(六)品味語言,歸結“祝福”。
本環節分為兩步,首先讓同學們找出文中的細節描寫并體會其寫作妙處,要細致尋找合情品味。
然后我將回述前文,總結重點,結束課文并推薦魯迅的另一篇著名小說《阿Q正傳》。
每個步驟耗時三分,首先由學生自主思考,記錄思考成果;然后小組交流,形成小組最好答案;教師先進行隨機抽查,隨后討論后檢查小組成果,對最終答案的要求是:簡潔、準確、全面。
此環節應該注意,魯迅固然是大文豪,運用語言的功力深不可測。但是應該提醒學生,欣賞解讀可以,但是絕對不可模仿。只因為他言辭犀利,入木三分,如果貿然學習,學生的作文將會很能得罪人,所以絕對不可取。
我的設計意圖是:讓同學們品味文章細節,感受小說細節描寫的震撼力。
五、板書設計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