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5-25
這是語文一年級上冊課文《敬業與樂業》教學反思,是優秀的教學案例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時光如水、生命如歌。近期讀了《敬業與樂業》,感受頗深。《敬業與樂業》是當年梁啟超先生在上海給他學生的一篇關于人生與事業關系的演講詞。讀完覺得語重心長、言辭懇切、條理清楚,特別是文中“凡職業沒有不神圣的,所以凡職業沒有不是可敬的”,深深打動了我,對于現代社會,仍有十分重要的啟迪意義。
作者在論述“敬業”問題上,以“業有什么可敬的呢?為什么該敬呢?”作為設問,從人類生存的需要(為生活而工作)與個體生活的意義(為勞而生活)出發,論證“凡職業沒有不神圣的,所以凡職業沒有不是可敬的”的道理。什么是敬業呢?就是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將全副精力集中到這件事上,一點不旁騖,便是敬。很多低級層次的工作人員沒準會認為,我的工作這么低級,有什么可敬的呢?其實,是工作都可敬,要專心致志的給做好。無論是當總統或者當民工在職業的神圣性質上,并沒有高下之分。因此,“做一種勞作做到圓滿,便是天地間第一等人”。如果說哪個民族最敬業呢?那么我會認為它是德國。為什么呢?因為德國人做什么都會專心致志的去做,而且去做到底。就拿一個例子來說吧。為什么貝多芬失聰時還會作出那么好的樂曲?就是因為它有敬業這種精神。其實也可以舉一個更容易理解的例子。為什么什么東西到了德國加工后就變得更加精致,質量變得好得多呢?就是因為德國人做事做到了敬這一點。
任何職業不分高下,奉勸那些“坐這山,望那山”一事無成的人,腳踏實地,勤奮敬業工作吧,也提醒那些“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人清醒一下自己的頭腦,停止你們的蔑視吧,做好自己的事,才能體會職業的樂趣和人生的價值。
凡職業都是可敬的,盼望諸君和我一同受用。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