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5-24
這是《神奇的極光》教學實錄,是優秀的教學案例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師:《神奇的極光》對我們來說是先睹為快。它是一篇很漂亮的說明文,咱們的學習任務(大屏幕顯示)
活動一:熟讀課文,品析寫法;活動二:選讀課文,感受極光;活動三:品讀課文,篩選信息。
師:下面什么進行第一項活動,熟讀課文,來品析它的寫法。
(大屏幕出示)品析寫法,不要求同學們說運用了什么說明方法,大家瀏覽課文,抓住課文的三個小標題,來給這樣一種結構方式命一個名。
課文中的三個小標題表現出什么樣的內在聯系呢?這篇課文的謀篇布局是怎樣的呢?給它用簡短的文字命名。看課文思考。
(學生讀課文,進行思考)
師:分析渴望呢三個小標題的關系。第一個小標題可以叫引傳說,那么第二、第三個小標題干什么了呢?就可以這樣去想了。
(學生讀課文思考)
師:哪位同學試一下。請這位同學談一下看法。
生1:看沒有讀懂。
師:再來一位。
生2:也沒有。
師:先請一位同學試一下。
生3:不行啊。
師:你呢?
生4:第一部分是用古代的傳說引出極光,第二部分舉大自然極光的例子;第三個講極光形成的原因。
師:引傳說,說極光,析原因,很漂亮的邏輯順序。這樣一種寫法奧妙可以把它命名為很通俗的一種說法——“三部曲”。在中文的表達里面有很多這樣的文章都是運用這種構思進行寫作的,先繞個彎引出文章的主要內容。同學們可能學過《荔枝蜜》,從喝蜂蜜引出小蜜蜂。然后干什么呢,抒發自己的情感,散文的這種寫法,可以后叫作引出事物——描述事物——托物寄意(或者是抒發情感)。我們的課文也是先繞個彎:引出事物——說明事物——分析原因。
師:還有很多例子呢(大屏幕顯示,教師解讀):
引出事物——分說事物——拓展延伸。譬如《中國石拱橋》,開頭一段先用一個比喻引出事物,中間分說事物,中國石拱橋的兩種典型代表——聯拱和單拱,接著拓展延伸,說中國石拱橋的發展。
引出人物——敘說故事——議論抒情。這樣的文章多得很,如魯迅的《祝福》,“舊年的年底畢竟最像年底……”從年底說起,說到遇到一個什么樣的人,談到一個什么樣的人,用了很長的篇幅,然后引出她不是魯鎮人,引出祥林嫂,寫她的故事。最后一段在表達自己的情感。這樣的一篇小說大致上也是“三部曲”。
師:老師講這些東西有什么用呢,我們有時候看一篇文章,拿到手上一看,也許就是這樣一種模式。這樣能夠鍛煉我們看文章的眼光。這一個問題我就解決了。再來開展一個活動,選讀課文,感受極光。(大屏幕顯示)
好,一起來。看古老的神話傳說這一部分,煊赫寫的是一個非常神奇而美麗的故事,我們一起來朗讀一下。
(生朗讀“相傳公元前兩千多年前的一天……古老神話的傳說”這段文字)
師:這樣一個美麗的傳說,其實就是在敘述極光。咱們看一下屏幕。(顯示極光的畫面,老師講解:“如煙似霧,搖曳不定”,“化成一個碩大無比的光環”,“形貌如一條蛇,在夜空中閃閃發光”。)
師:這是很理性的,這是從科研的角度來界定的。咱們再來看(大屏幕演示)極光弧、極光帶、極光幔、極光芒等五種圖片。
咱們繼續讀下面一段,這一段讓我們感受到實際生活里面的那種極光之美。
(生朗讀“極光形體的亮度變化也是很大的 ……這段文字)
師:再來欣賞極光形體的亮度變化和令人嘆為觀止的色彩。(大屏幕顯示)好,咱們朗讀課文、感受極光的活動完成了。我很高興你們朗讀得非常好,聲音很放松,也很流暢。
咱們再來看活動三:品讀課文,篩選信息。(大屏幕顯示)
老師先作個示范,這篇課文給我們篩選了8個詞語,我覺得都是你們要用到或者要理解的,把它們圈下來。第一個在“古老的神話傳說”這一段——“行云流水 ”(這個“行云流水”現在常用來贊嘆人家的文章寫得好),還有第二部分中的“瞬息萬變”(形容形勢、市場變化之快的夸張說法)、“變化莫測”、“談位觀止 ”、“出神入化”(很神奇)、“生花妙筆”(也是說人家文章寫得好)。還有第三部分的——“來龍去脈”、“眾說紛紜”。這些都是很不錯的詞語,在,我的口語表達中,在我們寫作中,都會遇到和用到。
這是老師給你們篩選的信息。下面就是大家篩選信息,老師要告訴你們方法,這樣一篇長文章,我們要明確它講的是什么,就要提取文中的主要句子。通過提取主要句子,來知道這一篇文章、這段寫的是什么。這就是“提取住句法”。那么,什么是提取主句呢》(大屏幕顯示)
(生讀“提取主句法”:提取主句,就是提取文中的總說句、首括句、中心句、主旨句、結論句等重要句子,以表現文、段中的關鍵信息)
師:現在請你們提取全文的主句。
時1:我認為它就是標題——神奇的極光。
師:“神奇的極光”就是全文的主句,一看到神奇的極光就覺得有怎樣的感覺?
生1:極光很漂亮。
師:就覺得這篇文章是寫極光的。
請同學們提取第二部分第二段的主句。這主句一提出,這段文字的主要內容就提取出來了。
師:你說一下。
生2:極光被視為自然界中最漂亮的奇觀之一。
師:這是第二段嗎?第二部分的第二段?(笑)幽是你來說,他很快。
生2:在寒冷的極區人們舉目了望夜空,常看到五光十色、千姿百態、形態各異的極光。
師:這是主句嗎?請注意總說的句子、概括的句子。請這位來說說。
生3:人們將極光按其形態特征分成五鐘。
師:對,我們能看到極光是一種自然現象。再深入一步,人們在科學研究中把極光分成五種是總說,下面分說哪五種。所以,我們讀這段,抓住主句,就知道這段說的是極光從科學研究的角度來看的分類。
師:再來一段。第三部分第二段,它的主句是什么?
生4:由此可見,形成極光不可少的條件是大氣、磁場和太陽風。
師:完全正確,你抓住的是“由此可見”,這個語言是表示總說的。
你看,我們的答案就是。(大屏幕顯示):全文的主句是“神奇的極光”、第二部分第二段的主句是“從科研的角度看人們將極光按其形態特征分成五種”,第三部分第二段的主句是“形成極光不可少的條件是大氣、磁場和太陽風”。
師:這個活動告訴我們,我們讀很多的文章特別是說明文、政論文(論說文)時,如果把提取主句的方法用上去,很快就能夠明了文章的意思。
再舉個例子,你們學過的《蘇州園林》,后面有一個練習——要求把全文的九個句子畫出來,九個句子擺在一起就是全文內容的濃縮,全文的信息就出來了。
我們繼續活動——組合要言,這也是一種方法。剛老師說把《蘇州園林》的就個句子畫出來,把它們組合在一起,就是全文的關鍵句子組合起來,這就叫“組合要言”。(大屏幕顯示)
(生讀“組合要言法”:組合要言,就是著眼于摘取文、段的重點句,將其進行組合,加以綜合性的表達,比較詳細、完整而概括的表現事物的特點。)
師:好!下面完成一個重要任務,從全文中找出若干個句子把它們組合起來,組合句子的目的就是概括地說明神奇的極光。開始吧!一定要做好記號!同座之間兩兩合作。
(同學們聚精會神地篩選句子)
師:再用一分種的時間形成你們的結論,過一會兒就宣讀你們的短文了。誰來介紹你們的研究成果。
生:極光是天空中一種特殊的光,是人們能用肉眼看到的惟一高空大氣現象。極光是自然界中最漂亮的奇觀之一。人們將極光按其形態特征分成五種。極光的形體亮度變化也是很大,根據不完全統計,目前能分辨清楚的極光色調已達165種。極光是由大氣、磁場和太陽風形成的。極光不僅是個光學現象,而且是個無線電現象,可以用雷達探測研究。
師:很聰明!能夠找出主句組合起來,但不夠簡潔。有沒有更簡潔的表達?
生:極光是天空中一種特殊的光,它主要出現在南極區、北極區,它是一種光學現象無線電現象。形成極光必不可少的條件是大氣、磁場和太陽風,人們按其形態特征共把極光分為五種。
師:她的思維更巧妙一點,把前后語言的順序調整一下,不錯。我想基本上就是這樣,我們現在已學會了用組合要言的方式來迅速地提取全文的信息。我們再來看一下:
極光是人們能用肉眼看到的惟一高空大氣現象。這種光由高空大氣中的放電輻射造成的。(2)出現在南半球的叫南極光,出現在北半球的叫北極光;南北極光泛稱極光。(3)極光按其形態特征分為極光弧、極光帶、極光幔、極光芒等五種。(4)極光有三個必不可少的條件:大氣、磁場和太陽風。(5)來自空間的電子束,極光不僅是光學現象,而且是個無線電現象。
師:全文的信息就這么點兒。
如果再哦加上一句的話,就是剛才這位同學念的,它的色彩變化更是令人嘆為觀止的。把色彩加上去,全文的信息就更加準確。
下面我們再來訓練一個考點。給你一篇文章,讓你給一個事物下定義。我們現在就要給“極光”下定義。(大屏幕顯示)
(生讀“定義特征法”:定義特征,就是從最準確的點和事物本質特點的角度,從原文中提煉出精確表現事物特征的信息,并用下定義的方式解說這種特征。)
也就是說,你要寫一個句子,這個句子非常精練,修飾語很多,用一個句子把極光各個方面的特點表述出來。
現在開始在你的筆記本上寫下極光的定義。
(學生進行寫作)
師:好,再來宣布你們的學習成果。
生1:極光是由大氣、磁場和太陽風形成的,主要出現在兩極地區,是人們能用肉眼看到的惟一的高空大氣現象。
師:很好。說了要素、原因、地點、現象。
生2:極光是自然界中最漂亮的奇觀之一。它形成的必不可少的餓條件是大氣、磁場和太陽風。它不僅是個光學現象,而且是個無線電現象。
師:他對上一位同學作了一個補充。這位同學請說。
生3:極光是在大氣、磁場和太陽風的條件下形成的一種人們能用肉眼看見的惟一高空大氣現象,有著非常美麗而奇妙的形態、顏色的光學現象、無線電現象。
師:也很好,詞典上的解釋就是你這樣的解釋。還有另外的說法嗎?
生4:在大氣、磁場和太陽風的條件下由高空放電輻射造成的光學現象、無線電現象叫做極光。
師:你們最大的優點是抓住了它的餓來龍去脈,也就是說最準確的點和事物的本質特點的角度。所以我們學習說明文中應經常練習“下定義”的方法。現在我們再來看一下詞典上是怎樣給極光下定義的。(略)
這些都證明你們的定義是正確的。
這節課,我們一起努力實踐了三種學習方法,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啟發。
教學點評:
教給學生基本的學習方法
課標不僅要求“教材應注意引導學生掌握語文學習的方法”,也要求教師訓練學生“掌握最基本的語文學習方法”。事實上,很多時候在學習方法指導上都是“心虛”的,我們在教學上往往會向學生講授很多“方法”,但不清楚哪些是“基本的語文學習方法。”
“基本的語文學習方法”,就是人們常用的、受用終身的語文學習方法。不論是生活中的閱讀,還是學術研究中的閱讀,這些方法都應該是普遍適用的。從教學的角度說,主要指語文學習中整理的方法、概括的方法、摘錄的方法、比較的方法、欣賞的方法和提煉的方法。對這些“基本的學習方法”,我們要心中有數。
“基本方法”的實踐活動主要依托課文自然進行。本課的教學就是這樣。這篇說明文可以很自然地進行多方面的學習方法實踐。
學習方法實踐之一:學習提取文章的主句。
所謂提取主句,就是提取文中的總說句、首括句、中心句、主旨句、結論句等重要句子,以表現文、段中的關鍵信息。
這種基本的學習方法有助于幾乎所有文章的閱讀。
學習方法實踐之二:學習組合文章的要點。
提取文章信息的重要方法之一是組合要言。組合要言,就是著眼于摘取文、段中的總說句、中心句、結論句等重要句子,將其進行組合,加以綜合性的表達,完整而概括地顯現全文信息。
這種學習方法不論是就學生而言還是就教師或其他人而言,都是一種極為重要的與人們相伴終身的學習方法。所謂的速讀理解,所謂的提取信息,所謂的濃縮信息,都與此種方法有關。
學習方法實踐三:根據文章內容給事物下定義。
所謂下定義,就是在提煉的基礎上用極為簡潔的語言表述事物特征,就是從最準確的點和事物本質特點的角度,從原文中提煉出精確表現事物特征的信息并用下定義的方式解說這種特征。
這種學習方法,也是有助于學習迅速提取或濃縮信息的一種有效方法。
在日常教學中,我們沒有辦法僅僅通過一兩課或者兩三課的教學來窮盡學習方法的訓練。教給學生永遠受用的學習方法,還需要教師本人懂得學法并能掌握一定的學法。這樣,在教學中所表現出來的就是一種自然形態的流淌而不是著意費勁的擠壓。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